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却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暗香》
1191年岁暮,姜白石离开令人心碎的合肥,经过苏州时冒雪前往著名诗人范成大的石湖别墅。
范成大原是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的进士,别号石湖。他不仅在诗坛上声名显赫,在仕途上也极为显达,曾官至四川置使,参知政事。宋金议和后,曾以政殿大学士身份出使过金朝,为改变接纳金国诏书礼仪和河南“陵寝”地事,慷慨抗节,几近被杀,终是不辱使命而归,并将使金过程写成《揽辔录》。孝宗继位后,因政见不和便辞官回乡,隐于家乡石湖。晚年他更是结交文士、一心问诗。范成大对诗坛才俊姜白石非常欣赏,诗词往复,互为酬答,成为忘年之交。
范成大也爱梅,曾在石湖买地种梅,曾著《梅谱》。他又在城中住宅之南买王氏旧舍七十楹,拆除后建范村。以其地三分之一植以梅树,并构以亭台堂榭。范石湖将此圃名为范村,取意于唐人杜光庭的《神仙感遇传》。范村里花木扶疏,“梅曰凌寒,海棠曰花仙,酴醿洞中曰方壶,众芳杂植云露,其后庐庵曰山长”,营造出一个四时鲜花不断的锦绣天地,吸引了无数名士酬唱往返。
姜白石去时,年已六旬的石湖老人正生着病。白石便常常悠悠踱步漫游于范村。此时正好是冬末春初,范村里冬雪飘洒,梅花在雪中绽放点点红艳。范成大便授简索句于姜白石,欲求梅园之新词别调。姜白石应请创制了两首“音节谐婉”的咏梅词《暗香》、《疏影》。
其中这首《暗香》是我最爱的一首,每次读的时候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起句即是一段美好醉人的回忆。曾经不知有多少次,姜白石沐浴在月光下,在梅边吹笛赏花。这悠悠一缕笛音,唤起了那玉人,不顾清寒相携采摘梅花。如今白石我已渐渐老去,如同那南朝以爱梅著称的诗人何逊一样,失去了咏梅的灵感,整日在梅树下徘徊也写不出咏梅诗。大概因为年事渐增的缘故,如今也找不到写出春风辞章的得意之笔。想不到,竹林外梅花幽香随风飘入酒宴座席间,顿时让我引发了咏梅诗兴。
此刻江南水乡正是清寒冷寂的季节。想折梅寄给远方的心上人,可叹路途迢遥,落满夜雪,无法寄达这思念之情。端起碧绿酒杯时禁不住潸然泪下,悄然相对那面前默默无语的梅花,难以忘怀往日相伴相知的情景。永远记得当年两人曾经携手走过的地方,仿佛西湖边千万树盛开的梅花,映照着湖面上寒冷的碧水,那么清冷,那么令人惆怅。可惜如今梅花又片片在寒风中吹尽凋落。哦,我心中的梅花女神,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到你旧时的容颜。
显然,姜白石触景生情,怀念心中那梅花一样美丽的恋人。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劈头一句“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读后即感到有一束月白色的寒光穿越无数时光的记忆,自高空射落下来,笼罩了人的身心,幽寒凄怆。而一句“梅边吹笛”唤起我们多少浪漫的诗性记忆,想起了山阳闻笛的魏晋风流往事,想起了“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的美妙意境,甚至还想起了那位桃花岛上对潮吹笛的黄药师。“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月色下,笛声中,一位玉人轻轻摘下梅花,境界何其清空幽雅!
明月梅花之时,江国正寂寂。白石手持一枝梅花,却无从像当年陆凯那样寄赠远方的恋人,只为路遥雪积。他只得对酒暗泣,望着那一树梅花遥忆当年。“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长忆曾携手处”一句打开了岁月闸门,当年与情人携手同游梅林的情景一一都到眼前来。千树梅花,无尽繁英,映照在寒碧的西湖水面之上。这一片繁梅亦如邓尉山的“香雪海”。词境在幽冷清空之中竟生出一派明艳热烈的景象。然而,白石的内心激情又节制地沉落下去:“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词笔顿时跌落,一片梅花凋落飘零的肃杀景象。“几时见得”当是一语双关,梅花落了何时才能再开?恋人分别已久何时才能重逢?
《暗香》中透出的是对往事的追忆,而《疏影》则以梅花清幽孤傲的形象,寄托对青春、爱情的珍惜。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疏影》
苔梅枝梢缀着梅花点点,如玉晶莹,两只小小翠鸟儿在梅花丛同宿双飞,人却孤单无伴。客旅他乡时见到她的倩影,像绝世佳人倚着修长的翠竹,在夕阳斜映篱笆的黄昏中默默守望。当年那擅弹琵琶的王昭君远嫁匈奴,不习惯北方荒漠尘沙,暗暗怀念着江南江北的故土。月下那环佩的叮咚响声也许正是昭君魂魄趁月夜由塞外归来,幻化为眼前梅花的幽魂,缥缈孤独。
还记得南朝时寿阳公主“梅花妆”的深宫旧事。寿阳公主在“人日”那天,睡在含章殿檐下时,梅花曾经飘落到她的额上,拂之不去。宫女们竞相仿效这美丽清绝的“梅花妆”。不要像吹落残花的春风,不怜惜这盈盈可人的梅花,依旧将它风吹雨打去。要及早像汉武帝金屋藏娇那样,在梅花盛开时就呵护备至,让她有一个好的归宿。若是因护花无力任那梅花随波飘零,却又怨那玉龙笛吹奏出《梅花落》那样的哀曲,到梅花落尽时再寻觅她的幽香,恐怕只能在小窗梅花图中见到她的芳容了。结句“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写月色日光映照在窗纱上的竹影梅影,是一种“天然图画”。
《疏影》融合了几则典故,以美人喻梅,又以梅花寓人,写出梅花的仙气和灵气,绝非人间凡品。“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描绘了一株古老的梅树,树上缀满晶莹如玉的梅花,与翠禽相伴同宿。苔枝,长有苔藓的梅枝。缀玉,梅花像美玉一般缀满枝头。这三句用了一个典故,讲的是隋代赵师雄在罗浮山遇仙女的神话故事,见于曾慥《类说》所引《异人录》略谓:隋开皇年间,赵师雄调伍广东罗浮,行经罗浮山,日暮时分,在梅林中遇一美人,与之对酌,又有一绿衣童子歌舞助兴,“师雄醉寐,但觉风寒相袭,久之东方已白,起视大梅花树上有翠羽剌嘈相顾,月落参横,惆怅而已。”原来美人就是梅花女神,绿衣童子大亮以后就化为梅树枝头的“翠禽”了。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三句引出第二个典故,即诗人杜甫笔下《佳人》一诗中的佳人形象:“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这位佳人是诗人理想中的艺术形象。姜白石先写了“客里相逢,篱角黄昏”,透出一种漂泊风尘遇故知之感,又显出被冷落与年华迟暮的情感色调,再以“无言自倚修竹”来喻梅花品性高洁,绝尘超俗,孤芳自赏。
“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写梅花原来是昭君精魂所化,化用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环佩空归月夜魂”,昭君的月夜归魂“化作此花幽独”,化为了幽独的梅花,为昭君漂泊的魂灵找到了归宿。这一句隐写那位合肥女子在乱世飘零中已不知何处。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用寿阳公主典故。“蛾”状眉形细长;“绿”指眉色青黛。均以形容词作名词指代女子眉毛。《太平御览》引《杂五行书》云:“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今‘梅花妆’是也。”“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写出了寿阳公主娇憨之态,也写出了梅花随风飘落的轻盈之貌。这个景象可能唤起白石对过去和恋人在一起某个情境的美好回忆,字里行间有了一种活泼松快的情调。
“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这里用到汉武帝“金屋藏娇”典故。《汉武故事》载,汉武帝刘彻幼时曾对姑母说:“若得阿娇作妇,当做金屋贮之也。”“盈盈”是仪态美好的样子,这里借指梅花。“莫似春风,不管盈盈”,则是殷切的呼唤,“早与安排金屋”,更是热切的希望。可是到头来,“还教一片随波去”,花落水流,徒有惜花之心而无护花之力,梅花终于又一次凋零了。“却又怨、玉龙哀曲”,可以看作是为梅花吹奏的招魂之曲。马融《长笛赋》:“龙鸣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故“玉龙”即“玉笛”。李白诗云:“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哀曲”当是《梅花落》那支古曲。
“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疏影》中所出现的梅花的形象,梅花的性格,梅花的灵魂,梅花的遭遇,寄托了作者身世飘零的感叹,其中隐隐见出白石心中仍珍藏着那一份美好的情感。那梅花清姿宛然就是他心中高洁美好的倩影。那样一位寂寞的绝代佳人,那么美、那么好,引人不禁生起及早珍爱呵护之心。
柳树影里,赤阑桥畔,擅弹琵琶的合肥歌女从初遇起,在那小小的宅子里等了白石十几年。终于,当姜白石再次来到这里时,她们的身影已经彻底消失了。往事已成空,少年情事老来悲。这正是:“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那一刻,姜白石黯然神伤,欲哭无泪。赤阑桥边,只有那几枝梅花依然年年吐蕊开放。
这也许正是惊艳词坛的《暗香》、《疏影》的情感背景。南宋张炎在《词源》中对这两首《暗香》、《疏影》给予高度评价:“词之赋梅,惟姜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李佳《左庵词话》云:“石湖咏梅二词,尤为空前绝后,独有千古。”
可见,这两首词不是笔法功力独擅,而是融入了自己的身世悲感与时代的深刻悲情。姜白石一生始终对梅花情有独钟,除了文人风雅秉性的缘故,主要还是因为梅花与合肥情缘有着某种关系。
白石在咏梅词中多次用“红萼”来指称梅花。如“红萼未宜簪”(《一萼红》)、“怕红萼无人为主”(《长亭怨慢》)、“红萼无言耿相忆”(《暗香》),这里不仅用“红萼”表示梅花初开,还明显以“红萼”代指那位赤阑桥边的初恋女子。“怕红萼无人为主”一句是拟女子口吻的话,极可能是合肥女子本人特别喜爱梅花,曾经自比梅花,或她的名字就有梅花寓意。梅花初开时的“红萼”,不怕寒冷,清香幽静,风姿素雅。其品质、风姿令人神往。
白石在创作《暗香》、《疏影》时,想到自己一生的身世沧桑,内心充满了对往事的怀念,借梅花清逸高洁的意象一吐胸中块垒,写出了梅花的魂魄与神韵,成就了这两首词在文学史上独特的艺术地位,成为姜白石的代表作。
石湖老人范成大读过这几首词后,大加赞誉,称其“翰墨人品皆似晋宋之雅士”,词间意象自是有一种才情风流。于是,范石湖依词度曲,吩咐家中的青衣歌女小红传唱。这小红不仅长得俏丽,还有一副甜美的歌喉。她非常喜欢唱白石所作的词曲,心里对这位姜白石也十分倾慕。
姜白石在范石湖家中盘桓经月,每日对雪赏梅,饮宴赋诗。那红唇皓齿、语娇声颤的小红在一侧檀板清歌,倩影如那雪里的一枝梅花。此时,姜白石听了小红所唱的《暗香》、《疏影》,不觉怦然心动,依稀如见故人,如坐春风。
范石湖看出了白石眼中的深意,也明白小红的心思,高兴之余便让小红从此跟随姜白石。一位是美貌伶俐的歌女,一位是气格高华的词人,这才子佳人倒也是十分般配和谐。
时间已至岁末,除夕那天下着大雪,姜白石携小红向石湖主人范成大揖别,然后挂帆向着湖州方向飘然引去。那一只小船从苏州石湖启程,过吴江垂虹桥时夜色正苍茫。其时,雪已自悄然停了,两岸房舍林木萧疏,渔火影影绰绰。那江面映着雪光,笼着一层淡淡寒雾,天水浑然一片,莫辨分际。见此景象,白石心间自有一种清旷寂寥之感。他与怀中的小红执手依偎,相视一笑,心中温暖无限。
水面烟波浩渺,月光雪色冷寒,小船向前徐徐行驶。在这天光雪影中,舟中两点人影益发朦胧模糊。
小红望着周遭景色,不禁轻轻唱起了新曲。姜白石哂然一笑,取出一只洞箫放到嘴边。歌声清亮悠扬,洞箫幽婉相和,随那水波轻轻荡漾开去。岸边林中,一只孤鸟扇动翅膀扑棱棱地直飞向空中,似有碎雪从疏枝间纷然落下。那飞鸟在半空中划了一个悠长的弧线,飘然远去不见踪影。天地间,顿时静如蛮荒,只余白石、小红二人。看着身边眉目如画、冰肌雪肤的佳人,白石眉宇一轩,吟《过垂虹》诗一首: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