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如赌局,成功是信仰
14545100000020

第20章 武则天:与天斗,与命运斗,与自己斗的宿命博弈(3)

但是,仅凭这一件事,武则天还撼动不了王氏的皇后位置,虽然王氏失宠了,可王氏依旧是皇后。接着,武氏又策划了一场惊险绝伦的巫蛊案,嫁祸王氏。她亲手做了一个木偶,刻上老公李治的名字和生辰八字,再插上钢针,而后又派心腹将木偶放入王氏床底下,最后找人检举揭发,整个过程做得天衣无缝。李治得知此事,当场暴跳如雷。枕边竟然藏着一个想要他命的女人,那还得了?如果说杀公主还没有触及到皇帝的底线,谋杀亲夫,那已经完完全全踩到皇帝的底线了。王皇后就这样,被武昭仪搞下了台。也许,她当初鼓动李治接回武则天的时候,怎么也不会想到,恰恰是自己,把这颗定时炸弹埋在了身边,以致给自己引来了杀身之祸。

摒除了王皇后这个最大前进障碍的武则天,一路力排众敌,登上了皇后的宝座。在此之后,为一雪杀女之仇,武则天对王氏和萧淑妃进行了长达数年的非人折磨,并且将萧淑妃的两个女儿发配给身份低贱的侍卫为妻,以发泄自己早年亲手扼杀女儿的痛楚。

在这场女人的战斗取得全面胜利之后,武皇后并没有停止自己前进的脚步,而是转而把斗争目标转向了男人——自己的老公。她要夺最高统治者的权,要自己主宰命运!与武则天那样一个工于心计且颇具战斗经验的女人相比,李治显得那样懦弱无能。受到武则天压迫的李治,在这时,才在心里暗暗叫苦,虽然与皇后在表面上依然是卿卿我我,但是私下里,却已经是一肚子不满。而聪明的武皇后也发现了丈夫的这些不满情绪,她必须先下手为强,架空他的大权,才能保证自己的地位永不衰落。早在感业寺的那几年,武则天就已经对男人失去了信心,她不同于一般女子,把命运寄托在男人身上,对现实环境的极度不安全的恐慌鞭策她不断去获取新的权力,彻底掌握自己的命运。

要获取大权,除了一步步制伏丈夫之外,她还加强了对一些朝中重臣的迫害。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一批反对李治立后的大臣成了武则天拿来开刀的第一批人选。策划“莫须有”的罪名嫁祸他人已经是武则天熟练掌握的一门搞垮人的基本技能了,要搞垮这些人,她根本不用大费周章。很轻松地,武则天就用一起谋逆案,直接将长孙无忌送进了监狱。长孙无忌是与李世民一同打天下的旧臣,他要是谋反,那谁能制伏得了?根据老李家的革命传统,社稷为重,君为轻,臣更轻,长孙无忌被赐死。

接下来的一年里,高宗因为患风疾,将一些基本的朝政事物均交给老婆处理。于是,武则天从幕后正式走上了台前,与李治共同听政,史称“二圣”。李治同志此刻也知道,自己的身体坚持不了多久,大限可能快到了。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他不想把有限的生命都浪费在为国家为人民做事情上,他没有那种境界。他要为自己活一把,辛苦了大半生,他得做点对得起自己的事情。再说,有一个聪明机智、无所不能的媳妇在操持朝政,他还能有什么不放心的呢?反正由谁来做都是做,你是我李家的媳妇,事谁来办,都是对我李家好,我又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大权几乎完全掌握在了武皇后手里,而李治皇帝,不过是个挂了名的空壳子,朝中大臣都知道,要办实事,还是得找武皇后!

●信命,但不待命,宿命终结在一个人质地坚硬的灵魂中

高宗缠绵病榻十几年,武则天做了十几年的幕后皇帝,政治手段早已炉火纯青。公元683年,高宗皇帝驾崩。武皇后变成了武太后,而她和李治的三儿子李显登上了皇位,史称中宗。而后,由于这个儿子不是很听老妈的话,太后果断地废掉了他,重新立另外一个儿子李旦为皇帝。兄弟的经验给了这位后来继位的皇帝很大的启发,前车之鉴啊,再加上睿宗本身为人软弱无能,所以对母亲是言听计从。面对这样一个软弱的儿子,武太后又不满意了,这也太没有一个做皇帝应有的风度了,这样难免落人口实呀,因此,武氏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将睿宗给囚禁起来,而她自己,则以皇太后的名义临朝执政,做起了真正意义上的皇帝。到这个时候,武则天到达了自己权力的鼎盛时期,虽未名正言顺地称帝,但已经是一个实际意义上的皇帝了。

但是这样一来,矛盾也浮出了水面。以前,武则天还在幕后,尽管大家都知道,实权掌握在武后手中,但是,你这无凭无据的,也不能就这样指责人家。但是现在,武后废除新帝的诏令引起了一大批大臣的不满,其中裴炎和徐敬业就是两个反对派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反对行动像一条导火线,引发了统治阶级中一场轰轰烈烈的“倒武”行动。大臣们不同意,放个女流之辈管理国家,这不让人笑掉大牙吗?李氏一族更不同意,江山是我们老李家辛苦打下来的,你一个二嫁的妃子,有什么资格管我李家的事?这时,两个唐朝的宗室,越王李贞和琅琊王李冲起兵反对武则天了。但是,所有这些反对行动,都被武后镇压下去了。武后在废除新帝之时,就已经料到了这场政治运动的发生,已经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只等着这些反对派们自投罗网了。这件事充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姜还是老的辣!

而后,武则天命令一个和尚伪造了一部歌颂自己的佛经,为自己的正式登基提前作好了舆论准备。在佛经中,她大肆宣扬自己是弥勒佛投胎而来,而佛祖派她下凡,就是要让她代替李唐来管理天下、造福百姓的。接着,朝中出现了一批极力劝谏武后称帝的官员,锲而不舍地劝谏英明神武的武后称帝,为百姓谋福祉。武后一面推辞,一面却又不断抬高这群人的地位。果然,在公元690年,武则天接受大家的请求,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而她也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称帝之后的女皇已经年近七十,可以说是个垂暮之年的老人,但是,她确实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时候,武后的目标已经不再是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是要创造更多的命运。她把对权力的一腔热爱化作对天下百姓的关心和关怀。在位期间,她励精图治,做了一系列为老百姓谋福利的、实实在在的好事。由于自己本身出生在社会地位低下的庶族,她改变了历代统治者选拔贤才重视门阀出身的习惯,而是选才唯贤,重用那些的确有才华的庶族人士,为广大的读书人造就了一条通往仕途的通达道路。也正是因为如此,尽管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在位前期,依然获得了人们一致的拥戴与信任,也为唐玄宗开辟“开元盛世”创造了经济基础。如果说,武则天在称帝前三十余年参政执政的政治生涯中,已显示出惊人的政治谋略和手段,那么,在称帝之后的十余年中,则更充分地显示了她在用人、处事、治国等各个方面杰出的政治才能和政治家的气魄。

武则天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在一千多年前的封建时代,因为她触犯了“家天下”的传统,打倒所有的反对者,当了女皇帝,所以被历代统治者指责为“狠毒”、“淫荡”、“杀人如麻”的暴君。但所有这些,都掩盖不了她的辉煌政绩。

作为一个女人,武则天的一生或许并不是幸运的,屡次失宠与被男人抛弃的命运改变了她要作为一个贤妻良母、相夫教子的传统愿望,转而追求更为高远的人生目标。自古以来,女人就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是男权社会的衍生品与附庸品,这是封建社会的每一个女性不可逃脱的命运。但是,武则天却用她自身的努力,打破了这个社会默认的规则,在一个完全男权的社会中,开辟了属于女性的新天地。不得不说,这与她个人的坚强品质有关。失宠没有打垮她改变个人命运的欲望,而被发落也无法改变她对权力的野心。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宿命赋予一个女性的悲剧色彩,被抛弃后的落寞与凄惨,但更多的,却是她个人勇于奋起,与命运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搏斗。信命,却不待命,宿命在一代女皇武则天身上,终结在她质地坚硬的灵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