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艰难的复兴:中国21世纪国际战略
14539200000078

第78章 中国地缘环境和对外战略下(7)

20.罗建波:《中国对非洲外交:战略与政策》,《新远见》,2012年第5期。

21.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2.陆建人:《美国加入TPP的动因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第1期。

23.马立诚:《对日关系新思维——中日民间之忧》,《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6期。

24.倪峰:《霸权稳定模式与东亚地区政治安全秩序》,《当代亚太》,2002年第7期。

25.庞中英:《中国的亚洲战略:灵活的多边主义》,《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10期。

26.秦放鸣、孙庆刚:《中国的中亚战略研究》,《亚太经济》,2010年第2期。

27.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研究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8.荣鹰:《共创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新议程——未来10年中印关系前瞻》,《国际问题研究》,2011年第5期。

29.时殷弘:《欧美接近、中欧疏离与中国的战略需要》,《现代国际关系》,2008年第5期。

30.时殷弘:《中日接近与“外交革命”》,《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2期。

31.时殷弘:《关于中日关系的战略性思维》,《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9期。

32.孙德刚:《论中阿战略合作关系》,《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第6期。

33.王海运:《新时期俄罗斯外交战略走向及中俄关系深化》,《俄罗斯学刊》,2012年第4期。

34.万璐:《美国TPP战略的经济效应研究——基于GTAP模拟的分析》,《当代亚太》,2011年第4期。

35.王缉思:《世界发展趋势与中美关系前景》,《美国研究》,2012年第3期。

36.王缉思:《中国大战略求索》,《领导文萃》,2011年10月(下)。

37.王丽娟:《中俄关系发展中的制约因素》,《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38.王帆:《冷战后美国亚太联盟战略的调整》,《外交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39.吴寄南:《中日关系进入新的历史转型期——兼论两国增强战略互信的路径选择》,《国际展望》,2012年第5期。

40.吴洪英:《“拉美成为中国后院论”辨析》,《现代国际关系》,2009年第3期。

41.王京烈:《中国与中东关系的回顾与思考》,《西亚非洲》,2010年第4期。

42.许宁宁:《中国与东盟关系现状、趋势、对策》,《东南亚纵横》,2012年第3期。

43.杨青:《“南海问题”问题的实质和中国的政策》,《新远见》,2010年第12期。

44.叶江:《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面临新挑战》,《国际问题研究》,2011年第3期。

45.于晓燕:《中国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策略思考》,《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46.于铁军:《中美日协调是构建亚太地区复合安全架构的重点》,《国际政治研究》,2011年第1期。

47.约翰伊肯伯里:《地区秩序变革的四大核心议题》,《国际政治研究》,2011年第1期。

48.谌华侨:《中国与拉美地区国家间关系的地域性考量》,《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4期。

49.张昆生:《对新形势下加强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关系的几点看法》,《国际问题研究》,2012年第5期。

50.张金翠:《应对水资源争端:中印策略的博弈论分析》,《南亚研究》,2010年第4期。

51.郑秉文、孙洪波、岳云霞:《中国与拉美关系60年:总结与思考》,《拉丁美洲研究》,2009年增刊第2期。

52.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欧关系”重点学科课题组:《2011年中欧关系回顾与展望》,《欧洲研究》,2012年第1期。

53.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4.左凤荣:《中俄关系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当代世界》,2012年第7期。

二、外文文献

1.Amitav Acharya,“Regional Institutions and Asian Security Order:Norms,Power,and Prospects for Peaceful Change”,in Muthiah Alagappa ed.Asian Security Order:Instrumental and Normative Features,Stanford,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2.David C.Kang,“Getting Asia Wrong:The Need for New Analytical Frameworks”,in 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27,No.4,Spring 2003.

3.David Shambaugh:“China Engages Asia:Reshaping the Regional Order”,in 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29,No.3,Winter 2004/2005.

4.Femi Akomolafe,“No One Is Laughing at the Asians Any more”,New African,No .452,June 2006.

5.Kusuma Snitwongse,“A New World Order in East Asia?”in Asia—Pacific Review,Vol.10,No.2,2003.

6.Robert S.Ross,“The Geography of the Peace East Asia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in International Security,Vo1.23,No.4,Spring 1999.

7.Robert S.Ross,East Asia in Transition,in Robert S.Ross editor.East Asia in Transition,New York:M.E.Sharpe,Inc.1995.

8.Stephen M.Walt,“Alliance Formation and the Balance of World Power”,in 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9,Spring 1985.

9.Wanjohi Kabukuru,“Kenya:Look East My Son”,New African,July 2006.

三、网站

1.www.Mofcom.gov.cn

2.www.ifeng.com

3.www.Sohu.com

4.www.Hexun.com

中华文明的和平复兴

中国自秦汉到19世纪前期,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经济总量,一直是处于世界前列。改革开放初期,西方一些国家政要、学者们议论中国如何解决十几亿人口吃饱饭的问题,而今天其中的一些人士则发出“中国威胁”之言,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确实令人震撼。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了,中国强大后如何与世界各国相处?中国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在资源环境等方面,如何处理好与各国的利益关系?中国再发展30年,其前景会如何?这些不能不是我们所考虑和憧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