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聚焦中国改革
14538300000027

第27章 增强文化软实力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党把握时代和形势发展变化、积极回应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贯彻这一决策,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一)文化竞争力是影响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一部人类文明进步史,本质上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人类进行文化创造的历史。一个国家的文明,一个社会的风尚,一个时代的进步,归根到底是文化的作用和表现。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文化传统一旦形成,便成为这个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依据、维持血脉和精神家园,久远而深刻地影响着这个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生命力。

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以来,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为背景,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一体化加快发展,文化因素越来越渗透于社会化生产的各个环节,文化作用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有力支撑,文化力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文化竞争力越来越成为影响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加速与制造业、旅游业、建筑业、信息业、娱乐业等产业联姻,有力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以创意为动力、以内容为核心的文化产业,主要依靠脑力劳动和智力投入,生产及消费一般不会严重损害自然生态环境,堪称典型的绿色产业、低碳产业、朝阳产业,也是关乎国民幸福指数的民生产业。目前,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发达国家一般超过10%,美国则超过20%;文化产品占世界文化市场的比重,欧盟为34%,美国为43%。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也很重视文化产业,文化立国成为它们的国家发展战略。随着数字技术等现代技术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传播、传授更加便捷,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国际文化领域的竞争、斗争、合作更为复杂。一些西方国家,总是企图通过文化产品输出等文化手段把本国的信仰、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强加给其他国家。尤其应当看到,国际敌对势力正在思想文化领域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从我们国家来看,一些主要文化产品,如影视、图书、报刊,虽然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科技含量较低,内容创新不足,竞争能力不强。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仅为2.75%,文化产品占世界文化市场的比重不足4%。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与我国国际地位还不相称,“西强我弱”的国际文化和舆论格局尚未根本扭转。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要求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二)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为共产主义社会准备条件的社会,不仅要求有繁荣的经济,而且要求有繁荣的文化。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来说,文化建设既是重要方面也是重要保障。作为重要方面,它承担着实现文化现代化乃至人的现代化的重任。作为重要保障,它为整个现代化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因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为中国共产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今天的中国处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迫切需要进一步发挥文化的支撑和推动作用。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可持续的独特功能。近几年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文化产业逆势上扬,进一步彰显了它在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作用,要求我们加快文化产业内部结构调整,促进传统文化产业升级换代,发展数字传媒和网络文化等新兴业态,同时加快它与其他产业的渗透和融合,提高文化因素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求我们把文化建设作为手段,走文化强国的道路,也要求我们把文化发展作为目标,努力建设文化强国。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适应了我国文化建设现状提出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不懈地推进文化建设,促进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乃至人的全面发展,提升了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推动了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同时应当看到,我国的文化发展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束缚文化生产力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