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与“正”。在兵法战策中是相反相成的两种用兵方法。用兵作战,摆兵布阵,只有善用奇正,相互策应,辩证结合,才能相得益彰,胜而无穷。正如《兵法》所讲:“有正无奇,虽整不烈,无以致胜也;有奇无正,虽锐无将,难以控御也。”其意是说:作战只用正兵而无奇兵,阵势虽很严整但不能给对方造成突然猛烈的打击,就无法取胜;只用奇兵而没有正兵,攻势虽很锋锐,但没有可作依靠的钳制力量,就难以控制住敌人。而这其中,“正”通常是指用兵的常法,反映的是战争指导的一般规律;“奇”通常是指用兵的变法,反映的是战争指导的特殊规律。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军卓越的指挥员,在指导革命战争的施谋设计,挥师应战时,总能因时、因地、因情而活用奇正之术,巧施奇正之法。使其战法的变化“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将“以正合,以奇胜”的谋略,发挥和运用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收到了“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不变,不可胜尝也”之效。
第一节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语出《孙子兵法·计篇》,其意是:在敌人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进攻敌人,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时候袭击敌人,出奇制胜。可以这样说,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是孙子“权诈之兵”的精髓。因为一切的诡诈,如“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乱而取之”等“诡道十二法”,归根结蒂是要给敌人造成判断上的失误,准备上的失时,行动上的失控,指挥上的失理,进而创造出“无备”和“不意”的战机,一举攻之,战而致胜。
“无备”和“不意”何以致胜,主要是因为在敌“无备”和“不意”的状况下突然发起攻击,可以打敌措手不及,使其因失于准备而导致各种技术、战术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与此同时,还可以造成敌人精神和心理上的巨大压力,乱其方寸,不知所为,甚至会造成指挥上的失当、失误,由此可以成倍地扩大攻击效果。古罗马共和国领袖和军事统帅尤利乌斯·凯撒认为:“战争中最有效的事就是出其不意。”德国的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认为:“非常成功的出敌不意会使敌人陷于混乱和丧失勇气,从而成倍地扩大胜利。”所以,大凡两军对抗的将帅,无不重视并力求创造“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有利态势。邓小平同志在指挥千军万马的战场上,可谓是创造“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态势的高手。解放战争进入第三个年头,蒋介石在战场上的节节失利,使他不得不把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进攻的矛头主要指向南部战线两翼的陕北和山东战场,而在晋冀鲁豫等战场上转取守势,妄图首先消灭两翼的解放军,然后再转用主力于其他战场。蒋介石为了保障其重点进攻,不使晋冀鲁豫野战军南下支援山东战场,于3月9日全部堵死花园口,将黄河水引入故道,构成了从晋南风陵渡到鲁中济南约1000公里正面的所谓的可以抵得上“四十万大军”的“黄河防线”。
刘伯承、邓小平针对这一情况,并根据中央军委关于主动出击,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准备转入外线作战的指示精神,决定集中主力在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地区组织战略性反攻,以便策应陕北和山东战场上解放军的作战行动。同时也为本部队转入战略进攻创造条件。为此,首先进行了豫北战役,经过休整,刘伯承、邓小平又下达了强渡黄河实施鲁西南战役的作战命令,决心以第一、二、三、六纵队从张秋镇至临濮集300多里长的地段上渡过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首先歼灭国民党第四绥靖区刘汝明部整编第五十五、六十八师,然后寻歼援敌于运动中,进而逐步向豫皖苏,大别山区挺进。为了顺利达成这一作战目的,刘邓首长精妙地采取了“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斗争艺术。
一、选择在敌不意的地点采取行动,收到攻其不备的作战效果
所谓敌人不意的地点,就是指敌人因判断上的错误失之防守或因地形险峻而防守太弱的地点,往往也是不被敌人关注的地点,由此使之更加成为“地因兵而弱”的地点,从而更易于收到“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作战效果。在鲁西南战役中,刘伯承、邓小平深知,能否顺利突破黄河天险是实施战略出击的首要环节。但究竟从哪里突破更为有利?经过全面地分析战场态势可知,蒋介石自恃黄河天险可以抵得上“四十万大军”,所以,在黄河南岸东阿到开封200多公里的防线上,只以少数兵力设防,加上这一段河面宽,水位深,水急浪大,说得上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堑”,因此,国民党军只在黄河南岸构筑了简单的滩头阵地和野战工事,这样,所谓抵得上四十万大军的黄河防线便成了防守十分脆弱的防线。邓小平分析:突破黄河天险虽有一定困难,但古兵法讲:“地无兵不固,兵无地不强”,敌人因自恃黄河天险易守难攻而对此不预重防,在黄河南岸东阿到开封200多公里的防线上,只布防少数兵力,加之认为我不可能突破黄河天险的错误判断,思想麻痹,准备不足,这本身就是“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战机,往往更易于奏效。邓小平当时指出:蒋介石把两个铁锤放在山东和陕北,中间是黄河天险,刚好是个“把”,这就是所谓的“哑铃战略”。针对这一战略,我们应该把突破黄河防线的渡河地点选在鲁西南的东阿至濮县之间,计划在张秋镇到临濮集的150公里间分八个地段突破黄河,然后,歼灭黄河南岸刘汝明集团的两个师,扫清鲁西南之敌,配合华东野战军粉碎敌人对山东的重点进攻。邓小平同志认为:在这一河段突破,虽然河宽水深,但正因如此,刘汝明才自恃天险,布兵设防和准备相对薄弱,从而便于我迅速突破。另外,由此突破,东有华东野战军配合,南有豫皖苏军区部队接应,还有较为广阔的战场,更利于我大兵团实施广泛机动作战。
定下决心以后,刘伯承、邓小平正式向部队下达了《晋冀鲁豫野战军鲁西南战役基本命令》,按着总的作战意图规定了各纵队的第一步作战任务。随后,又发出了《晋冀鲁豫野战军鲁西南战役作战命令》,对鲁西南作战各部渡河及作战任务进行了重新调整。渡河时间统一定为6月30日,各渡口要同时行动。命令还规定了各纵队渡河的具体地点:第一纵队分经位山、张堂、林楼(张秋以南20公里)诸渡口实施宽正面渡河;第二纵队分经林楼(旧范县西南)、孙口(寿张以南)诸渡口强行宽正面渡河;第六纵队分经濮县以东南之李桥、于庄、大张村之诸渡口强行宽正面渡河;担任预备队的第三纵队于30日夜进至白衣阁及其东西地区,尔后视渡河情况在第六纵队或第二纵队之后渡河,适时扩张战果。从刘邓首长这一作战命令中不难看出,晋冀鲁豫野战军所选择的渡河位置,基本上都是敌沿岸布防较弱的地点,从布防的态势看,也是敌“不意”之处。
二、选择误导敌不意的佯动,收到攻其不备的作战效果
在战场上的活力对抗中,敌人的“不意”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战机,更大的主动。但敌人的“不意”并不是随时都有、随处都在的,而更多的情况下则需要指挥员凭借奇谋良计来造成敌人的“不意”。刘伯承和邓小平在谋划鲁西南战役的作战方案时,为了使敌人疏于黄河沿岸防守,产生更大的“不意”,就在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突破黄河天险的前夕,巧妙地采取了“声东击西”、“暗渡陈小仓”以及偷渡与强渡相结合的作战行动。主要是以太行、冀南、冀鲁豫军区部队伪装成野战军主力,在豫北积极出击,频繁活动,大造声势,给敌人造成我晋冀鲁豫野战军并没有做强渡黄河准备的错觉。与此同时,我豫皖苏军区的部队又向开封以南地区积极发起佯攻,造成我欲攻城的假象,用以转移敌人视线。上述积极的佯动行动,更使黄河沿岸守敌掉以轻心,从而造成了更大的“不意”。而也就是在此时,野战军的主力还在汤阴、安阳一带按兵未动,以逸待劳,冀鲁豫军区的独立第一旅却先期秘密地渡过黄河,目的是会同已在鲁西南的独立第二旅及地方武装一起,负责接应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并创造其向纵深扩大战果的条件。我野战军这些渡河的准备,都是秘密进行,按时顺利完成的。相反,我豫北军区、豫皖苏军区各部队积极、主动、坚决、猛烈的佯攻,倒使敌军信以为真。敌郑州前线指挥部就误以为我刘邓大军是溃不成军,这样坚决地实施攻势行动,有可能是为其主力的退却扫清道路,或者是向西退却,而不是进攻,更不是突破黄河天险。至此,可以说我刘邓大军的各种佯动行动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收到了使黄河沿岸守敌“不意”的效果,为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成功地突破黄河天险创造了条件。
三、选择敌不意的时间采取行动,收到攻其不备的作战效果
时间,是给敌造成“不意”时可资利用的重要因素,因为作战总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展开和实施的。所以,作战什么时间开始,往往是作战双方进行作战准备的重要依据。而当进攻一方将作战开始时间选择在防御一方“不意”的时候,使其失之于应战的警惕和作战准备,往往会收到攻其不备的效果,争取更多的主动。因此,作战时将作战开始时间选择在敌“不意”的时候,就成了一条重要的作战原则,也是进攻一方所努力争取的有利条件。在鲁西南战役中,刘伯承和邓小平也是如此。他们在作战地点和作战行动上给敌造成“不意”的基础上,又在作战时间上给敌造成了“不意”。6月30日夜,正当豫北军区、豫皖苏军区各部队的佯动积极猛烈,大有攻城拨点之势,将敌人的注意力全部吸引过去的时候,刘伯承、邓小平却突然下达了突破黄河防御的作战命令。午夜零时,也就是黄河沿岸守敌完全熟睡之后,晋冀鲁豫野战军的大炮开火了,惊雷般的巨响划破了寂静的夜空,河对岸立刻变成了一片火海。此时,早已在芦苇丛中隐藏的几百只帆船,载着野战军的第一梯队犹如脱弦的利箭,分别从魏山、张家堂、林家楼(张秋镇南20公里)、孙口、林楼(旧范县西南)、李桥、于庄、大张庄等八个渡口同时向黄河南岸急驶而去。在强大炮火的直接支援和南岸冀鲁豫军区两个旅的配合接应下,野战军第一梯队的先头突击队仅用了五分钟就顺利地抵达了黄河对岸,并迅速抢占了岸头阵地。而此时的沿岸守敌则刚从隆隆的炮声中惊醒,还未来得及占领阵地去组织有效的抵抗,我突击队就逼近阵前,短兵相接了。突击队突人敌岸头阵地后,一方面组织力量迅速筑固岸头阵地,掩护后续部队过河,一方面又不给敌以喘吸之机,继续向纵深发展进攻,争取在敌人还来不及组织抵抗的时间内给敌以重创,从而扩大战果。紧接着,刘邓首长又指挥10万余人的野战军主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突破被蒋介石吹嘘为足以抵挡“四十万大军”的黄河天险。这从全国整个战场态势看,这一作战行动等于把国民党中央防御体系撕开了一个大口子,使鲁西南之敌直接暴露在了我晋冀鲁豫野战军的强大突击之下,尽而严重威胁到华东战场几十万敌军左翼及后方的安全,也使蒋介石重点进攻的作战布势失衡。这一消息传到南京,美军顾问团和蒋介石无不大为震惊。美国驻蒋政府大使司徒雷登惊叹:“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是惊人的事件!有重兵驻守,不亚于当年法国的‘马其诺防线’被攻破!你们(指国民党)花着平均每月三千万银元的美援军费,使用着世界上头等的美械装备,共军竟然一枪未发,突破足抵‘四十万大军’的国军防线,国军力量,日见式微。”司徒雷登的惊叹,不仅反映出对国民党的失望,也流露出对刘邓大军作战神奇勇猛的赞叹。而这种神奇勇猛,正是由于刘伯承、邓小平巧妙地施谋用计,选择了敌人“不意”的地点,“不意”的时间,采用了造成敌人“不意”的佯动所带来的奇效。
第二节围师不阙 关门打狗
战而有法,但无定法。邓小平在与敌军事斗争中,十分强调的是从客观实际情况出发,灵活施计,多变用谋,而决不能死抱兵书,套用战法。否则,无以取胜,反会必败无疑。解放战争的淮海战役中,作为前委总书记的邓小平,审时度势,多谋善断。在指挥攻取宿县和抢占永城的作战中,巧施围师不阙,反常用兵之法,收到了打破敌人战役态势,推进淮海战役进程的重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