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周易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14536900000030

第30章 仁义诚敬、刚柔并济的道德准则(3)

前些年,有一位外国友人曾在天安门广场请三位分别为5岁、8岁、10岁的中国儿童做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三位儿童各牵一根拴着一个小球的小绳,并把三个小球都放在一个小口瓶中;然后他对三个孩子说:“这三个小球就代表你们自己。现在假设瓶内将发生大爆炸,你们三个要迅速离开,而瓶口一次只能通过一个小球,两个或三个要想同时通过就都不能过。听我一喊口令,你们就迅速撤离。”当他喊出了口令,三个小球竟然依次迅速被拉出。他问那个10岁儿童:“你为什么不先走?”回答是:

“我比他俩大,应该先让他俩走!”那个8岁儿童对同样的问题答道:“我比他(5岁儿童)大,应该先让他走!”最后他们达成默契,按年龄从小到大依次迅速离开。外国友人惊叹道:“我曾经在许多国家做过同样的实验,但都没能成功。而只有这次在中国成功了!”联想到孔融让梨的著名故事,以及在当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涌现出的许多感人事迹,和孔繁森、李国安、徐虎、李素丽等一大批出现在新时期的人生楷模,我们就会得出自己的结论:这些故事发生在礼仪之邦乃属正常。当前我国道德滑坡是社会转型时期不可避免的暂时现象,我国深厚的礼义文化底蕴将为我们托起道德新世纪的太阳!

六、谦虚忍让

谦虚忍让是与恭敬合礼紧密联系的一种美德,对他人恭敬萑礼,则会自然表现出谦虚忍让的美德;自己没有谦虚忍让之德则不会对他人恭敬合礼。因此便有“谦让”、“谦谦君子”、虚礼让”等说法。

谦虚忍让在我国很早就被作为一项重要的美德而得到广泛扫为“谦”。此卦在《易经》六十四卦中很是特别,其特别之在于,其他六十三卦的卦爻辞都是有吉有凶,唯独这个《谦》的卦辞、爻辞都是“吉”、“无不利”。足见“谦”之美德在当时已被认为是一种无往而不胜的优秀品德了。

我们就先来分析一下这个《谦》卦。它的卦象由艮下坤上两经卦构成,艮象征山,坤象征地,本来山比地高,现在山反而位,有谦虚之象,故卦名称为“谦”。其卦辞日:“亨。君有终。"’意为谦虚忍让的有才德之人,万事亨通,无论做什么,都会有好结果。其初六爻辞日:“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意为君子凭借谦让之美德渡越大河(大河也可以象征艰危困境、凶事件),无往而不济。其六二爻辞日:“鸣谦,贞吉。”意为有声望而仍能谦虚忍让,所占问之事可得吉利。其六三爻辞日:

“劳谦,君子有终,吉。”意为有功劳而仍能谦让有礼的谦谦君子自然会有好结果,吉利。其六四爻辞日:“无不利,为谦。”意为由于更加发挥谦让有礼之美德,因此吉无不利。其六五爻辞日:

“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意为我国不富强是因为邻国侵扰掠夺,故利于行师讨伐以维护正义,无所不利。其上六爻辞日:“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意为有威望美名而仍能谦让有礼,利于出兵征伐不服统治的邑国。这真是能谦虚忍让则万事亨通,吉无不利,一谦而可获百益。足见谦虚忍让乃最重要之美德。

《易传·象》阐发《谦》卦初六爻辞日:“‘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即是说,有才德之君子,就是要以谦卑忍让之美德来加强自我修养;阐发《谦》卦九三爻辞日:“‘劳谦君子’,万民服也。”意为有功劳而仍能谦让的有才德之人,是万民敬重佩服的杰出人物。

《易传·彖》更充满激情地发挥《谦》卦意蕴说:

“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瑜,君子之终也。

意思是说,《谦》卦之所以亨通,是因为天道向下成就万物而显示其光明,地道谦卑处下而地气却要上行,辅助天道;天的规律是减损盛满的而增益虚卑的,地的规律是损坏高满的而流向卑下的,鬼神又总是损害自满者而福佑自谦者,入之常情则是厌恶自满者而喜爱自谦者;谦虚,尊重他人而自获荣光,自我谦卑而又不可超越,这便是谦谦君子吉无不利的好结果。

《易传·系辞上》阐发《谦》卦九三爻辞日:

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语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就是说,有功劳而不自我夸耀,有大功而不自以为有功德,这才是具备了极为深厚的道德;“劳谦”即是说虽有功劳而仍能谦卑自处,甘居人下。这从道德来讲可谓至善至美,从礼仪来讲可谓极尽恭敬;谦虚忍让就是对人恭敬而可以稳居其位的极好美德。

《易传》还有多处强调和提倡谦虚忍让之美德。如《系辞下》日:“谦以制礼”;《象·乾》日:“天德不可为首”;《文言·乾》日:“善世而不伐,……居上位而不骄”;《象·屯》日:“以贵下贱,大得民也”;《象·咸》日:“君子以虚受人”,即君子虚怀若谷,对人宽容忍让;《彖·益》日:“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足见谦虚忍让在《周易》中的重要程度。

《周易》认为,谦虚忍让是一种崇高至大的美德,它能使你万事亨通,逢凶化吉;相反,如果不具备谦虚忍让之美德,则会到处碰壁,吉而转凶。

《易传·文言》在阐发《易经·乾》上九爻辞“亢龙有悔”时说:“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这是说,身居高位者骄傲自满,趾高气扬,不能谦虚忍让,故虽高贵却无人协助,等于没有地位,若有所行动,则必然有灾咎。这便是不能谦虚忍让的下场。

周文王身陷牢狱而能忍辱负重,出狱后亲自拜请布衣姜子牙于渭水之滨,终成兴周灭商之伟烈事功,可谓谦虚忍让之光辉范;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骄傲自满,狂妄至极,以至于大兴土木焚书坑儒,企图以严刑峻法统治广大民众,最后使秦朝如昙花现,成为一个短命王朝;刘邦礼贤下士,虚怀若谷,笼络了批文臣武将,并善于用人之长,容人之短,终于由弱小而日益大,从而成就千秋王业;项羽傲满自负,心胸狭窄,不善于听部下意见,故而难免陷入四面楚歌、自刎乌江的悲剧下场;唐宗胸襟博大,宽容谦让,善于听从臣下不同意见,遂有国泰民安的贞观之治;毛泽东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密切联系群众,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勇于自我批评,终于力挽狂澜,扶江山于是中华古人长期社会实践经验的智慧结晶,是颠簸不破的人生真理。

谦虚忍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今生存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仍应发扬光大。因为谦虚忍让绝不是虚伪、软弱、自卑、退缩,而是真诚、强大、自信、进取的自然表现。这种真诚、强大、自信、进取的健康性格和优良品质,正是使我们在激烈竞争中获得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

七、谨慎戒惧

1949年3月,在神州大地即将全部解放之时,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十分郑重而严肃地提醒大家:“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可见,谦虚与谨慎、不骄与不躁是紧密相联的,它们是保证我们事业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谦虚忍让就会谨慎戒惧,不骄傲自满就不会急躁盲动。

《周易》在提倡谦虚忍让的同时,强调人要谨慎戒惧、敬畏无妄,要有充分的忧患意识。如果说,前面讲的六项道德准则并不是《周易》的特有思想,而是中国儒家以至中国文化的共同主张,那么,这里的谨慎戒惧、敬畏无妄、忧患意识,则在相当程度上可谓是《周易》的特质异彩,中国文化的此项道德观念主要导源于《周易》。

《易传·系辞下》日:

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就是说,始终保持谨慎戒惧的高度警觉,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居安思危,免于祸害,这就是《易经》的重要准则。《易传·象·震》日:“君子以恐惧修省。”主张把谨慎戒惧、敬畏无妄作为重要的道德修养内容。《易传·文言·乾》日:“庸言之信,庸行之谨”,连平常的微小言行都要做到忠贞诚信,谨慎小心。

《易经·既济》六四爻日:“终日戒”,《易传·系辞下》日:

“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洽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认为应该永远谨慎戒惧,尤其在身处安定太平之时,更要居安思危,敬畏无妄,而万万不可贪图安逸,以至于肆意妄为,这样才能使自身泰然无忧,国家长治久安。

《易传·象·需》九三爻日:“敬慎不败”,能敬畏无妄,谨慎戒惧,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履》卦九四爻日:“履虎尾,想想,终吉。”这就是说,遇事像踩到老虎尾巴一样谨慎戒惧,结果一定吉利。

可见,《周易》认为,如果能谨慎戒惧,敬畏无妄,那么遇到再凶险的艰危困境,也能化险为夷;反之,如果不能谨慎戒惧,敬畏无妄,那么即使暂处春风得意之顺境,最终也难免遭遇凶险的后果。《易经》有一个卦就叫“无妄”,由震下乾上两个经卦构成,震象征雷,乾象征天,天下雷鸣,使人惊醒,警醒人们谨慎戒惧,敬畏无妄,故名“无妄”。

商纣王宠爱妲己,于酒池肉林中胡作非为,肆无忌惮,而自取灭亡;周文王身陷囹圄,于艰危险境中临深履薄,恐惧修省,而灭商兴周;越王勾践惨败后卧薪尝胆,忍辱含垢,小心谨慎,暗中奋起,最后终于转败为胜;吴王夫差取胜后忘乎所以,得意扬扬,贪图享乐,骄纵狂妄,最后陷于大败境地;周幽王为博得宠妃褒姒一笑,而假举烽火,愚弄诸侯,以国家军政大事为儿逻戏,后自食其果;唐明皇专宠杨贵妃,不理朝政,酒色猖狂,夜以继日地在华清池寻欢作乐,终陷马嵬绝境;李自成、洪秀全取得阶段性胜利后,夜郎自大,肆意妄为,最后功败垂成,悔晚矣;毛泽东等人在建国前谨慎戒惧,唯恐有所失误,最终推了三座大山,缔造了新中国;邓小平在身处险难困境时能临危的总设计师。……历史的经验教训启示我们,要始终保持谨惧、敬畏无妄的心理状态,坚决克服骄纵放肆、猖狂妄为的人态度,以保证我们事业的成功与发达!

谨慎戒惧、敬畏无妄除了上述人伦道德含义之外,还可以从现代科学(如环境伦理学)的角度赋予其新的内涵:我们要对宇万物的严谨秩序和大自然的壮丽美景怀有一种深沉的敬畏之此即爱因斯坦所说的“宇宙宗教感情”,而不应对之视而不或无动于衷;我们要对大自然赐予我们的一切(包括美丽的自然胜景,精美的食物衣料,健壮的身体,健全的理智,真挚的感情,难得的缘分等)怀有一种真挚的感激之情,并倍加珍惜,而不应视之为理所当然或无所谓;我们要把人以外的一切事物也看作与人平等的生命存在,对“他们”给予充分尊重;我们不应一味向大自然无限地索取,而应保持谨慎、节制,应有一种自觉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保持宇宙完美神圣的宇宙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也有利于维护人类整体的长远利益。敬畏无妄、谨慎戒惧的这些含义,实际上是其人伦道德含义的合理扩充,也是作为一个现代文明人所应具备的宇宙伦理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