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心链奥运:奥运故事与奥运收藏
14536500000012

第12章 夏奥会吉祥物的故事(1)

话说奥运吉祥物

奥运会吉祥物的英文名为()lympi(:Mascot,其含意是能带来吉祥、好运的人、动物或东西。吉祥物Mascot一词源于法国普罗旺斯语Mastlotto,直到19世纪末才以MasccItte的拼写被正式收入法文词典,而英文Mascot则由此演变而来。

吉祥物风行社会,还要追溯到1880年。当年,在法国巴黎上演了格瑞茨尔·蒙特巴松夫人创作的歌剧《吉祥物》,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珠宝商们抓住了这一商机,立刻仿制剧中女主人公所佩戴的具有魔力、能给人带来吉祥、幸福的手镯饰品。这些首饰一经推出,立即受到人们的欢迎。从此,吉祥物开始风行起来。

在奥运史上,首个奥运官方吉祥物出现在1 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此后,吉祥物就成为构成每一届奥运会形象特征的主要元素之一。吉祥物以其富有活力、为人们所喜爱的独特形象,体现奥林匹克精神、传达奥运会的举办理念,传承主办城市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营造奥运会的节日氛围,是在广大群众、特别是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推广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所有奥运会识别项目中的其他形象无法比拟的。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奥运会吉祥物和象形图案成了必不可少的宣传品,并逐渐风行于世界。

奥运会吉祥物属于奥林匹克徽记,其设计必须由奥运会组委会提交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批准。因此,1968年冬奥会吉祥物半人半物的卡通型滑雪小人儿形象,‘尽管它出现的时间比1972慕尼黑奥运会的小猎狗还早,但因为它未经奥运会执行委员会正式批准,因此,首个奥运吉祥物的桂冠还是让小猎狗夺取。

国际奥委会和历届奥运会组委会对吉祥物的设计要求都很高,强调创新和个性,重视群众的参与,特别是少年儿童的广泛参与,每一届奥运会吉祥物的揭晓都吸引了世界的关注,成为该届奥运会的亮点之一,因此,吉祥物的设计和产生的过程已经成为宣传奥运会的过程。

奥运吉祥物的创作设计一般都遵循“三有利”原则,即有利于表达当届奥运会的主题、传达奥运会的举办理念,有利于表现主办城市独特的地域特征、历史文化和人文特色,有利于市场开发和保护,为奥运会的举办方创收。

奥运吉祥物的艺术形式有动物形象、人形形象和抽象形象3种造型。早期都是以东道国有代表意义的动物形象为创作原型,比如,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的吉祥物采用德国纯种小猎狗形象,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吉祥物采用海狸形象,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吉祥物采用熊的形象,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吉祥物采用鹰的形象,1988年汉城奥运会采用虎的形象。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首次采用抽象造型的卡通设计模式,设计出比利牛斯山的牧羊狗形象;4年之后,亚特兰大奥运会彻底跳出了以动物为创作原型的设计模式,并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设计出完全抽象的形象,一个最初取名为“它是什么”的怪物。1994年利勒哈默尔冬奥会,以挪威童话故事的两个主角为原型,首次采用人形形象的吉祥物。

吉祥物的数量也逐渐增加,从1972年出现吉祥物后的10多年间,吉祥物都是一个物种;1 988年卡尔加里冬奥会开始成双出现,并首次有了雌性吉祥物;到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吉祥物发展到3种,1998年长野冬奥会更是增加到4种,2008年北京奥运吉祥物创造了5种的新高。

吉祥物不仅给奥运会带来了喜庆和欢乐的气氛,而且给举办者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益。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山姆”鹰成为吉祥物商业开发的首个案例,洛杉矶奥运会期间, “山姆”出现在上百种纪念品上,为洛杉矶组委会带来了两亿美元的收入,从而扭转奥运会财务困境,并因首创奥运会盈利模式而名垂奥运史册。

今天,吉祥物已经成为奥运会的一个独特标志,它以巧妙的构思,可爱的形象,常常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随着时光的流逝,奥运会比赛中的种种盛事或许会成为过眼烟云,被人遗忘,但那些设计精巧的吉祥物却如一颗颗明星,将永远镶嵌在人们记忆的长河中闪闪发光。

奥运史上首只官方吉祥物“瓦尔第”

——第二十届德国慕尼黑夏奥会吉祥物waldo

据国际奥委会纪念联合会(Intetlnational Olympic memorable fedrati ON)的资料记载,奥运史上首只官方吉祥物是1972fi年德国慕尼黑夏季奥运会的小猎狗“瓦尔第”(waidi)。尽管4年以前,即在1968年法国格勒诺布尔冬季奥运会上已经出现了吉祥物滑雪人舒斯(schuss),但它是非官方的,加上冬季奥运会的影响力远没有夏季奥运会大,因此,人们习惯上也把小猎狗“瓦尔第”当作历史上第一只奥运吉祥物。

慕尼黑奥运会是继1936年柏林奥运会之后,德国举办的第二次奥运会,德国奥组委打算把慕尼黑奥运会办成一届“快乐的运动会”,向世界展示一个新的民主和乐观的德国。于是,奥运会的组织者把会徽设计成蓝色的太阳图案(简称“阳光”),并首次推出被正式命名为奥运吉祥物的小猎狗Waldi,意味着这届奥运会是在德国的“好日子”(“good day”)。

这只被称为“瓦尔第”的五彩装饰小猎狗,是由0tl Aicher设计的,其原型取自于德国纯种小猎狗(又称腊肠狗)的形象,设计时还找了一条名叫(:her·ie头披长发的真狗作“模特”。

这种短腿长身的小猎狗在巴伐利亚随处可见,为什么选它作吉祥物原型呢?因为这种小猎狗具有的粗犷、忍耐、灵活的特性,这正是运动员所必不可少的勇敢、顽强、敏捷的性格表征。而它的头和尾涂

着兰色,身体涂成其他“奥运色彩”的条纹,既代表了奥运五环中的主要颜色,也象征着德意志天空和大地的色彩。

这只色彩缤纷,外型可爱的吉祥物,被生产成为各种形式的纪念品:长毛绒、塑料玩具、别针、钥匙链、海报、贴纸等等,为奥运会增添了不少喜庆气氛。所不幸的是,它并没有给人们都带来快乐与吉祥,就在这届奥运会上,发生了曾令世界震惊的“黑九月事件”。10月5日19时,巴勒斯坦“黑九月”武装分子闯入奥运村,杀害了两名以色列队成员,还绑架了9名人质。解救人质时,打死了5名恐怖分子,所有人质以及1名警察也被打死。第二天上午,在八万人的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了追悼会,比赛被迫暂时中断。事后,国际奥委会主席布伦戴奇发表著名宣言中说:“比赛必须继续下去”,大部分代表团,包括以色列队都同意奥运会应继续进行下去。

惨案使这届奥运会蒙上了阴影,就连漂亮的“瓦尔第”也受到了“牵连”,它很伤心地被人们所冷落,未能成为充满欢乐的小天使,许多人参加完半个月的奥运会后,竟然还不知道有吉祥物这码事。但德国小猎狗“瓦尔第”在奥运会史上的地位却无可非议,它开创了奥运吉祥物的历史。从此以后,吉祥物便成为每届奥运会都必不可少的形象元素,成了奥运会的一个传统。

蓄力待发的参赛者海狸“阿米克”

——第二十一届加拿大蒙特利尔夏奥会吉祥物Amik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一个周身黝黑发亮的海狸,名叫“阿米克”(Amik)。

你看它,黝黑、壮硕的身体蹲在地上,明亮的眼睛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正前方,仿佛一名积蓄了无穷力量、随时等待发令枪响的参赛者;身上斜披的红色彩带代表了奥运会奖牌上的缎带,象征着在竞争激烈的奥运赛场上刻苦训练、争夺奖牌、赢得友谊的优胜者。可以说,海狸“阿米克”最为生动形象地代表了奥运健儿的拼搏精神。

Amik,是加拿大阿尔根金族印地安人语对海狸的称呼。海狸有着滚圆、肥硕的身体,厚密、油亮的皮毛。在历史上,特别是在皮毛交易成为北美洲的主要经济活动的时期,它曾为加拿大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今天,海狸由于具有忍耐力和适应恶劣环境的特性,又一次以它的耐心与宽容、勤劳与苦干,帮助加拿大与其他民族建立起紧密的文化联系。

蒙特利尔人历尽艰辛,先后5次竞争奥运会的主办权,直到1976年才为他们的城市迎来了第21届奥运会,整整奋争了20个年头。海狸获选为蒙特利尔奥运会吉祥物,似乎也正体现了蒙特利尔人苦苦争办奥运会的顽强精神。

泪洒莫斯科的小棕熊“米莎”

——第二十二届前苏联莫斯科夏奥会吉祥物Misha1980年萸斯科夏季奥运会吉祥物是一只名叫“米莎”(Misha)的俄罗斯小棕熊,它是由著名的儿童书籍插图画家维克多·切兹可夫设计的。

国际奥委会坚持奥林匹克运动与政治问题分开的原则,第一次选择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首都——莫斯科来举办第22届奥运会。苏联人对这届奥运会吉祥物的设计工作极为重视,他们希望用热情友好的使者来驱散由政治隔阂产生的笼罩在人们头上的阴霾。

在前苏联,熊的种类相当多,小棕熊是俄罗斯的代表性动物,它是在战胜北极熊后脱颖而出的。经过4万多动物世界节目的忠实观众的一致推荐,“米莎”熊被选为莫斯科奥运会的吉祥物。

创作者呕心沥血,用了六个月的时间绘制了100多幅不同的形象,最后被选定它现在的这个样子:白色的嘴巴、圆圆的眼睛、白色的胸脯、棕色的四肢;面部总是挂着微笑,天真、活泼、调皮、友好,其可爱的造型体现了合作、热情、开放的文化特点。

“米莎”在1977年12月19日第一次在公众面前“亮相”,随后,苏联人用“米莎”的形象制作出诸如毛绒玩具、瓷器、塑料制品、玻璃器皿等上百种纪念品,而且还被印制成了纪念邮票。“米莎”还被赋予在世界各地传播奥林匹克精神的使命,它甚至跟随两个宇航员遨游了太空,展现了俄罗斯民族对高科技的不断追求和无比自傲。

莫斯科奥运会的开幕式上,主席台对面的看台上展现了一幅由3500人组成了“米莎”手捧鲜花向参赛健儿致意的巨型画面;闭幕式上,一个巨型的“米莎”又被簇拥着出现在体育场的中央。遗憾的是,为抗议苏联出兵阿富汗,62个国家和地区抵制了本届奥运会,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因而无缘亲睹“米莎”天真调皮、憨态可掬的笑容。

在闭幕式上出现了令人难忘的戏剧性场面,现场的观众突然发现,“米莎”在挥手依依惜别时,眼角涌出了晶莹的泪珠。这是导演巧妙地“设计”出的激动的泪水,但何尝不是“米莎”为自己的凄凉遭遇掉下的伤心的泪水呢?在这届奥运会上卸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职务的基拉宁勋爵,在他的回忆录中记述“米莎”挥泪告别莫斯科奥运会这“难忘一幕”时说:

“米莎”在为这届奥运会充满了孤单的气氛而伤心地流泪,看到小“米莎”的泪水,基拉宁的眼泪也差一点夺眶而出。

开吉祥物商业运作先河的“山姆”鹰

——第二十三届美国洛杉矶夏奥会吉祥物sam

1984年美国洛杉矶夏季奥运会吉祥物是一只名为“山姆”(Sam)的老鹰,它是由美国沃特·迪斯尼公司设计制作的,设计者是罗勃特·摩尔。

最初,打算以太阳或棕榈树的图案为吉祥物,以象征加利福尼亚阳光明媚的海滩;后来,组委会认为应突出美国整体的特点,鹰是美国的国鸟,是美国的象征,它孕育着美国人好胜、超越自我、不断拼搏的文化特性,于是选择了一只美国国徽上使用的白头雕作为洛杉矶夏季奥运会的吉祥物,取名为“山姆”,即美国人的代名词“山姆大叔”。

洛杉矶奥运会是第一次完全依靠民间力量承办的奥运会,被称作“商业奥运会”。精明的美国人也将市场理念带给了吉祥物,为了使吉祥物更具亲和力,更能吸引少年儿童,本土艺术家罗伯特·摩尔和他的助手们按照迪斯尼的作品风格进行创作,把“山姆”鹰设计成孩子们喜爱的形象:采用卡通造型的老鹰,以美国星条旗为背景,身着代表美国传奇人物“山姆大叔”的服装,手持代表奥运的火炬,美国味十足,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山姆”鹰成为吉祥物商业开发的首个案例。洛杉矶奥运会期间, “山姆”出现在上百种纪念品上,诸如毛绒玩具、瓷器、塑料制品、玻璃器皿等。组织者制作、公开出售上千万个各种各样的“山姆”鹰的复制品,为洛杉矶组委会带来了两亿美元的收入。洛杉矶奥运会大胆革新,引入商业模式,最后获得2.25亿美元的盈利。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其成功的商业运作,扭转奥运会财务困境,首创奥运会盈利模式而名垂奥运史册。其问,吉祥物“山姆”也功不可没。

“山姆”为吉祥物的商业化利用开了先河。“山姆”鹰笑了,但笑得多少有点勉强,因为苏联等东欧国家的抵制使这届奥运会变得“残缺不全”。笑得最为灿烂的可能要算中国人,因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与斗争,中国终于重返奥林匹克神圣的舞台,并实现了中国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友善的小老虎“虎多力”

——第二十四届韩国汉城夏奥会吉祥物H0dori

1988年汉城夏季奥运会吉祥物是名叫“虎多力”(Hodori)的小老虎,其名字是从2295个建议中挑选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