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慧眼识港股:香港股市投资指南
14535400000011

第11章 概念篇(2)

1995年至2000年,Y先生还了五六年的钱,还是欠了很多债务。2001年后,沪深股市进入漫长的大熊市,到2004年,这家证券营业部自身难保,连每月300元的生活费也不愿意发给Y先生了,债务最后如何了结我现在不得而知,但是证券营业部里已经很长时间见不到Y先生的身影了。或许这样,Y先生才算真正解脱了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投资股市要量力而行,尤其在内地尚未存在个人破产法的今天,投资股市一定要铭记“安全第一、收益第二”,否则有可能一朝失误,一辈子翻不了身。

二、爆仓

1.斩仓盘和爆仓

在上面“孑子展”这个概念的阐述中,我们说到,“孑子展”在放大收益的同时,将以更大的可能放大风险,原因就是“斩仓盘”的存在。

在A股交易中,我们也常遇到大盘大跌、个股惨遭腰斩的情况。2007年中小散户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太紧张,因为在正常的情况下,大跌之后,一些机构就会出来救市,中小散户将这些股票“捂”着不出,过了半个月时间就会涨回去。

譬如,2007年,A股市场出现了罕见的“5·30”大跌,不少股票价格在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里,股价缩水一半,损失惨重,但是,经过2007年7、8月的大涨后,大多数投资者都收复失地,甚至还赚了一笔,“留得青山在,总会有柴烧”。

在香港股市,这样的好事却不常见。

在香港市场上,由于股票交易不设置涨跌停板,一旦市场出现暴跌,那些“孑子展”买股的投资者,如果没有及时增加保证金或补充额外的抵押品,经纪公司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就会在没有和客户协商的情况,或协商未果的情况下,强行替客户斩仓,不计价格卖出客户的股份,以填补保证金不足。

其实你想想,经纪公司的做法虽然有些不近人情,却也无可厚非。毕竟证券经纪行和投资者之间,只是一种契约关系,本身并没有什么交情。而且对于证券经纪行来说,一旦股市出现了暴跌,站在自身的立场上,强行斩仓也不失一个理智的行为。

只不过,证券经纪行通过“强行斩仓”,减少了自身的风险,但是,投资者的账户里就可能分文没有,甚至还出现负资产。而这就是所谓的“爆仓”。

2.致命的威胁

不断出现的、并非投资者本意的斩仓,再加上~些投资者的逢低进仓,造成恶性循环,会让股价进一步下跌。进而引发新一轮的斩仓盘涌出,继续助长了股票价格的下行,那些大幅借钱买股的投资者可能血本无归。

譬如说,一位投资者在保证金账户中只有3万元港币,“孖展”7万元港币买进一只股票,一旦这只股票下跌了30 %。经纪公司可能就会强行斩仓,10万元港币只能回笼7万元港币,勉强只够填补保证金。在正常情况下,A股市场上的投资者将这只股票“捂”着不放,还有可能“咸鱼翻身”,可是由于经纪公司的强行斩仓,投资者只能血本无归。

“强行斩仓”带来的风险是双重的。~方面,证券经纪行不计价格的强行斩仓,会极大地助长了股价下行的趋势;另一方面,对于投资者来说,一旦证券经纪行将他的股票强行斩仓,他也就失去了一次选择机会,即使此后股票价格很快出现了大幅的上涨,这样好的结局却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了。

不过客观地说,斩仓盘也是客观需要的。在不少情况下,它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至少在大熊市下,它可以为投资者设置一个被动的“止损点”,有可能帮助投资者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

3.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案例

在A股市场上,假设一只股票价格下降90%,譬如从10元钱跌到1元钱,一般需要多长时间呢?

即使在大熊市当中,股票价格跌得很惨,A股市场上一只股票价格若想下跌90%,没有十天半个月时间是很难实现的。

但是,在香港股市,2004年6月却上演了惊心动魄的一幕:一只股票从当天0.90元的最高价格下跌至0.068元,下挫幅度达92.4%,却只用了70分钟的时间。

这只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叫远东生物制药科技(0399.hk),在香港上市的一家民营企业。

2004年6月17日,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远东生物(0399.hk)股价突然当中急挫九成,最后由于港交所未能联络到公司法定代表而勒令停牌。

急挫事件余波未了,随后引发多家民企股价的大幅波动。6月18日,一只股票价格在半个小时里,下挫逾7成,后来又急速反弹。7月5日,另一只股票也在很短时间里下挫7成,不过两个交易日后又收复失地。这一系列事件引起了港交所和监管当局的高度关注。

尽管现在看来,导致当时股票价格离奇暴跌的原因很复杂,既有内在的原因也有外在的原因。香港证券业界当时形成了一个共同的见解,孑子展和斩仓盘的出现,是股票价格暴跌的一个相当重要的诱因。

4.孖展要注意的三种情形

孑子展是一柄双刃剑。它的扩大效应不仅在于扩大投资额,扩大回报,潜在的损失亦会同时扩大。至少下面三种情况你应当极力避免这种保证金交易。

一般情况下,孑子展息率和商业贷款利率呈现正相关的关系。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利率看涨时,不仅孑子展的利息成本变高,而且会利空股票市场。这时你就得谨慎使用孑子展。

其次,如果遇上大熊市,经纪行有可能突然倒闭,存在保证金户口的股票会随着经纪行的倒闭而血本无归。

第三,如果你使用了孑子展业务,必须要经常检查保证金账户内所持有的股份,避免出现被强制平仓的情形。

户口编号:02一0128888—66

户口结存: $22,569.10可用结存:$60,813.10冻结金额:$0.00现金结存:$22,569.10明日交收: $0.00证券市值:$276,980后日交收:$0.00证券按仓值:$124,244.00支票交收1: $0.00买入监控上限:$300,000.00支票交收2:$0.00是次买入上限:$60,621.10股票上日收市价可用数量总值按仓总值269中国木业 $0.30100,000 $29,500$(O%)350经纬纺织机械股份$5.7410,000 $57,400$17,220(30%)1065天津创业环保股份$4.3816,000 $70,080$21,024(30%)883中国海洋石油股份$12.00 10,000$120,000$84,000(70%)(2007年10月6日收盘价计)

不过,请大家也不要太紧张,一般来说,目前香港股市大多数股票还是相当稳健的,尤其是一些蓝筹股份,一个交易日的跌幅一般不超过5%,跌幅超过10%的股票也是非常少。也就是说,大范围地出现强行斩仓的概率并不是很大。你也没有必要“谈斩仓而色变”。

不仅如此,香港孑子展业务当前比较成熟,管理机构对孑子展交易的监管也很重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妥善管理风险及保障投资者的权益。

三、换种眼光看

“强行斩仓”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在前面我们说到,“强行斩仓”会带来意料之外的风险。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强行斩仓”也是在熊市中合理止损的一剂良方。当然,有意识地主动地去合理平仓止损更是一个好习惯。

1.合理止损

不少A股投资者习惯把亏损卖掉股票称为“割肉”,这种说法很形象很贴切,虽然“割肉”很疼,却不失是保命的一个好的方式。

在内地市场上,有很多股民抱定一个主意——“死也不割肉”。

长期以来,内地金融市场的封闭、投资品种的单一、上市公司的稀缺性,导致大批不肯割肉的股民在近两年的大牛市中成功地实现了成鱼翻身,“死了都不卖”成了很多内地股民奉为圭臬的信条。

如果你也抱着这个信条进入香港股市的话,那么你的投资行为就已经埋下了重重隐患,就像一颗定时炸弹,迟早要毁灭你的投资生涯。

实事求是地说,“止损”对于一个投资者,尤其是开立了孑子展账户的投资者来说,是一系列操盘程序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必须提前预订计划的一部分。有计划的主动的“止损”才是保住本金、求得生存的最好保障。

譬如鳄鱼咬住你的脚,它会咬着你的脚并等待着你来挣扎。

如果你伸出手臂试图挣脱你的脚,鳄鱼就有可能同时咬你的脚和手臂。你愈挣扎,就越陷越深。

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一定要记住:你唯一生存的机会便是牺牲一只脚!这就是美国华尔街重要的“鳄鱼法则”。

合理的止损是为了“截断亏损,让盈利狂奔!”

合理的止损更是为了避免“强行平仓”的惨剧发生在你身上。

2.四种止损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保本止损”法。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这一点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但是,你能承受多大的风险,你计划好了吗?

譬如说,你投资10万元钱进入股市,是不是意味着你就能够承受10万元的亏损风险呢?未必,可能你只能承受2万元的亏损。

如果是这样的话,做投资组合长线投资也好,每天杀进杀出短线投机也罢,有一天你发现你账户内的股票市值和现金只剩8万元了,怎么办?立即卖掉所有股票!不要有侥幸心理,在你的心态被市场搞坏之前,退出来,休息足够的时间,回过头来冷静的观察市场,冷静地看看自己。搞清亏损原因再进入股市。

第二种方法是“时间止损”法。

我们在买入股票前,要对买入股票设定持有时间,如1天、3天、1个星期、1个月等等,如果买入后持有时间已经到设定期限,但股价没有出现预期中的走势,同时也没有到达设定的止损位,这时,你也需要立即离场。因为时间成本也是成本,既然你看错了,还是承认错误出场重来得好。

第三种方法是“突发事件止损”法。

如果你买入的股票发生了重大事件,以至买入理由消失,也应当止损离场,以免遭受更大损失。

第四种方法是“技术分析止损”法。

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将在实战分析中讲到了“支撑位”这个概念。一旦股价有效跌破支撑位就是产生了卖点,没什么好说的,不管你是什么价位买入的,还是卖出吧。

通过实战技术分析不断减少股价触及止损位的概率,尽量减少损失并使利润最大化是每个投资者不断研究的目标。

请大家记住,在证券市场中,任何人都无法避免出错,不抱有侥幸心理,止损价位一经确定,须严格执行,勇于认错才能保护自己,、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