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著经大传
14533900000109

第109章 黄帝太初庙三鼎治理华夏的纲领(3)

李耳说到这里从怀中掏出一块石头,说:“这块石头就是从鼎湖边捡的。你们看,这块淡紫的石头上有个什么东西?”说罢,递给了尹喜。尹喜一看,说:“淡紫石上有几条绿道道,”他琢磨了一阵,“老师,这是个绿色的‘山’字。”文子急忙夺了过来,一看正是。接着徐甲、王延祥看过,都觉得是自然形成的绿色“山”字。

李耳接着说:“大自然的造化是无穷无尽的,既然能形成一个‘山’字,就不能形成其它文字吗?你们再看看这两块石头。”他们几个接过来一看,果然石头上有自然形成的“川”字、“工”字。

李耳说:“石头上的文字早在数亿年前就已形成,如果不是亲眼见到这些石头上奇妙的文字,是难以让人相信和作出解释的。因此,我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文字的起源也可能是苍颉对大量自然形成的石头文字进行研究后仿石出来的?不然古籍上这‘绿字’作何解释呢?”(李耳的这种推断是有其道理的。从近来一些报刊上的报导,一些玩奇石的人,不断发现奇石上有自然形成的文字,如“中国一绝”,“笑”、“鸣”等等,这也可以说是一个类证。)

五、“龙凤呈祥”的吉祥图物是在这里出现的,古人非常讲究这一点。先说凤吧。史料上记载:“黄帝未见凤凰,惟思其象,夙寐晨兴,乃召天老(黄帝臣)而问之日:‘凤象如何?’天老对日:‘夫凤象。鸿前麟后,蛇颈而蛇尾,龙文而龟身。……天下有道,得凤象之一,则凤过之;得风象之二,则凤翔之;得凤象之三,则风集之;得凤象之四,则春秋下之;得凤象之五,则凤设身居之。’……于是黄帝乃服黄裳,戴黄冕,致斋于宫,凤乃敝日至,止帝东园集帝梧桐,食帝竹实,设身不去。”

这段古籍的记载,不用细说你们也明白。在荆山东边有条好阳河,那是黄帝的东园,种着许多梧桐和竹子,因为梧桐树长的极快,能够迅速解决百姓盖房的用材。黄帝这一祭请,成群结队的凤凰飞来,遮天敝日,落到了好阳河的东园里。此后人们把好阳河上边的峪称为凤凰峪,凤凰落过的地方叫梧桐沟,把食竹子的地方叫竹子园。至今的地名仍这样。

由于有这样的吉祥,黄帝先是派大臣力墨到各地明察暗访,看各部落实行法治的情况如何,是好就说好,是坏就说坏。力墨明察暗访回来,告诉黄帝各部落执行法治的情况不太一样,于是就把各部落首领请到这里,商议制定一部大法。既然各部落已经统一,全国就应该有一部统一的根本大法。

各部落首领来到这里后,首先讨论的问题就是统一后的国家用什么“图腾”?因为各部落都有他们自己的“图腾”,如熊、虎、狼、豹、蛇、龟等等。大家争论不休,都想用自己部落的“图腾”作为统一后的图腾。争论了几天几夜,还是不能统一。

黄帝也为此事烦恼,心情有些急躁,就带着大臣大鸿到黄河边散步,以解心烦。他俩走到黄河边,突然黄河中掀起一股巨浪,朝对岸的石壁冲去,只听“轰隆”一声响,石壁被劈开了,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图形。

黄帝仔细一瞧,这石壁上的图形是狮头、鹿角、蛇身、鱼鳞、虎脚、鹰爪。他不由得说道:“这真是天意的安排,各部落首领都争着把各自的‘图腾’作为统一后的‘图腾’,而这个图形的出现,不是基本上都包含了这些部落的‘图腾’吗?”

于是,让大鸿把各部落首领请到这里一观,大家都同意用天意安排的这个图形作为统一后的“图腾”,就起名为龙。从此,龙的“图腾”成了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这是有根据的,据一些报刊报道,在灵宝发现了瑶屯类小恐龙蛋化石以及巨大的恐龙蛋化石。笔者曾在这一带黄河处调查过,据当地老乡讲,有一年发大水,洪水劈开了黄河边一处的石壁,发现了一条长十几米的像龙的化石。老乡争着抢挖,把一条完整的龙形石头粉碎地挖了出来,把它当作药用的龙骨。(概称龙骨,其实是一些古动物化石。龙骨分为两类,一种是粉龙骨,即石化程度不高,可以粉碎当药用的;一种是石化程度很高,完全变成了坚硬的石头,不能作为药用。)这条巨龙化石的石化程度很高,根本不能作药用。一些老乡把这些巨龙的化石碎骨背到药店去卖,药店根本不要,气得老乡把它给扔了;有些老乡家里还有几块,觉得药店不要,放在家里也碍事,干脆投到河里去了。由于不懂得保存古化石完整的重要性而这样做了,实在令人痛惜。)

统一后的“图腾”有了,于是黄帝就召开重臣和各部落首领会议,制定治理国家统一后的大法。

黄帝首先讲了制定大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他说:“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执道者,生法而弗敢犯也,法立而弗敢废也。夫能自引以绳,然后见知天下而不惑也。(“道”产生了法令制度,而法令制度又是用来衡量是非得失的准绳,是辨明正确与错误的依据。所以,掌握了“道”的人,他们制定法令制度而不敢随便触犯,法令制度一旦确立下来,他们也不敢随心所欲而不按法令制度办事。如果能够自觉地以法令制度为准绳约束自己,那么就能了解天下的大事,而不至于受到迷惑。)

黄帝接着又讲了制定大法的程序和办法,最后强调指出:“故执道者之观于天下也,无执也,无处也,无为也,无私也。是故天下有事,无不自为形名号声矣。形名已立,声号已建,则无所逃迹匿正矣。”(因此,掌握了“道”的人,在处理天下事务的时候,应该不固执己见,不先人为主,不怀有任何私心,顺其自然和法规,无为而治矣。所以,当天下出现问题的时候,没有不从法令制度着手解决的。这是因为,只要建立起各种法令条文和规章制度,任何事物的是非黑白就可以据此判定了。)

重臣与各部落首领听了黄帝的讲话,明确了制定国家大法的目的和意义,经过充分协商,按照议程,制定出了治国的纲领。这些纲领的细则都在《黄帝大经》里记载着,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问题是制定出这些大法之后,如何能流传下去呢?于是就决定铸鼎,把大法的一些重要条文刻到鼎上,流传后世,依此治国。那么铸几个鼎呢?黄帝决定铸三鼎,象征天、地、人也。

鼎,开始是用来做饭的,当时人们每天都离不了它。把大法铸到鼎上,对于国家来说,就像吃饭一样,是任何时候都离不开的。鼎这样铸出来,被推上了至尊的地位,具有国祚、国运的象征。

黄帝是第一个建庙的,为什么要把庙建在半山中呢?古籍上是这样记载的:开始“黄帝筑园坛以祀天,方坛以祀地,则园丘方泽之始也。”“黄帝祭于山川,典礼为多,则山以祀秩始自黄帝也。”三鼎铸完后,当然要设在荆山的半山腰,这样可以上祀天,下祀地。后来人们看到一些帝王薨后,才能把庙搬到了帝寝的地方。

夜已深了,不能再讲下去了,否则讲到天亮也讲不完。李耳收住话说:“不再讲了,明天你们到黄帝太初庙一看便知了。”说罢,他们就去入睡。

第二天早上吃过饭后,他们坐着牛车向荆山进发。来到荆山下黄帝建庙的地方,下了车抬头一望,那是由九十九块条石铺成的台阶,台阶之上建造着一座雄伟的黄帝庙。庙的正前方悬挂着一块大匾,匾上“黄帝太初祖庙”几个大字迎着阳光闪闪发亮,据说这几个字是由黄帝亲手撰写的。庙的四壁全都用方砖砌成,顶部是由荆木紧排着组成的一个尖顶型。庙的旁边立着一座高杆,杆上飘着一面黄色的旗帜,旗上绣着五彩的龙形,迎着晨风,猎猎飘扬。 。

尹喜和文子觉得李耳的年纪大了,想扶着他登上九十九级台阶。

李耳摆了摆手,径自朝上登去,回头问文子:“为何要选九十九级台阶?”

“九九为天嘛!”文子紧随着李耳朝上登去。

他们登上了九十九级台阶,来到“黄帝太初祖庙”前,这里有专门管理店的人员,为他们打开了庙门。

三座大鼎展现在他们面前,自东向西是天鼎、人鼎、地鼎。天鼎呈半圆型;人鼎是钟型,钟型的两边铸着四只怪兽,中间是一个人在行走着;地鼎则是方型。

李耳带着他们先走到天鼎旁,只见半圆型的天鼎上铸着天际运行图。在圆型的下边铸着一些难认的象形文字。李耳凭着深厚的文化功力给他们几个念着,由一旁的文子翻译着,旁边还有尹喜、徐甲、王延祥以及守庙的人。

李耳仔细辨认着念道:“四时有度,天地之理也。日月星辰有数,天地之际也。三时成功,一时行杀,天地之道也。不爽不忒,常有法式,(这里因为看不清楚,只好用此代之)。一立一废,一生一杀,四时代正,终而复始。”

文子译道:“春、夏、秋、冬的运转和更递都有一定的度数,这是天地自然的规律。日、月、星、辰都有一定的位置和运行周期,这是天地的纲纪。一年四季中,春、夏、秋三季是农作物生长、发育和收获的季节,只有冬季气候寒冷,万物凋零,这是天地盼自然法则。一年四季的变化与更递,时间都非常准确而不会发生差错,这是由天地运行的法则决定的。”

李耳又念道:“极阳以杀,极阴以生,是谓逆阴阳之命。极阳杀于外,极阴生于内。已逆阴阳,又逆其立,大则国亡,小则身受其殃。建生。当者有,极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人之理也。逆顺同道而异理,审知逆顺,是谓道纪。”

文子译道:“在阳气极盛达到顶点的时候,就会开始转变出现杀机——天气开始变冷,万物开始凋零。相反,在阴气极盛到达顶点的时候,也会开始萌发生机——天气开始变暖,万物开始生长。这种情况就叫阴阳变化的规律。当阳气极盛而开始变化为杀时,它所表现的是外界草木开始凋谢;当阴气极盛开始变化为生时,它所表现的是草木内部萌发的生机。如果违背阴阳变化的这种规律,随便改变它们的位置,从大的方面讲,国家就会灭亡;从小的方面讲,个人就会遭殃。……事物发展的规律总是到了极点就会发生转折,极兴盛就会开始衰落,这是天地的自然规律,也是人类社会万事万物的规律。顺与不顺的道理都是一样,但它们所表现的特殊性却不相同。懂得了这个大道理,就懂得了道的纲纪。”

文子已译得满头大汗了,对尹喜说:“你来译人鼎上的文字吧!”他看到李耳已走到了人鼎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