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人一生要知道的100件世界历史大事
14528800000024

第24章 惨绝人寰的奴隶贸易

从15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非洲历史上出现了一次骇人听闻的大灾难,这就是马克思称之为“贩卖人类血肉”的奴隶贸易。

西方殖民者一手制造了这场长达四个多世纪的历史悲剧。

15世纪初,西方殖民者纷纷进行海外扩张。随着殖民扩张的发展,掠夺黑人作为奴隶的交易活动开始出现。到15世纪中叶,随着美洲被发现、种植园的创建、金银矿的开发,罪恶的奴隶贸易随之愈演愈烈。最早掠卖黑奴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者。16世纪下半叶,荷兰、丹麦、法国、英国等国的殖民者相继加入其中。18世纪初叶,英国取得奴隶贸易的垄断权,利物浦成为奴隶中心市场。19世纪前半叶,美国殖民者也大肆从非洲劫掠黑人,高价卖给矿主和种植园主作为奴隶,牟取暴利。西方殖民者把黑人作为商品转卖到西印度群岛和南、北美洲大陆的种植园里,也有的被运到阿拉伯国家和亚洲其他国家。因此,奴隶贸易实际上涉及到今天的欧、北美、亚、非和拉丁美洲五大洲。据统计,有2亿多非洲黑人惨遭此劫。他们有的在捕捉时被杀害,有的在贩运的路上被折磨致死,幸存下来的则被作为商品,多数被卖到了美洲种植园,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奴隶贸易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5世纪中叶至16世纪80年代是初期阶段,以海盗式掠卖为主要特征;16世纪80年代到18世纪下半叶是以奴隶专卖组织垄断为中心的全盛时期;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是以奴隶走私为特点的“禁止”奴隶贸易时期。

奴隶贩子最典型的航线是三角形的。第一段航程是满载货物的船只从本国港口驶向非洲,这些货物有:盐、布匹、火器、五金和念珠等;然后将这些货物换成由非洲当地人从内地运到沿海地区的奴隶,再把这些受害者装进条件恶劣的船舱,沿着所谓的“中央航路”运过大西洋,到达目的地新大陆;

最后一段航程是船只满载种植园的产品,如糖、糖浆、烟草、稻米等返回本国。

在这个三角航程中,奴隶的待遇是:难以忍受的拥挤、令人窒息的炎热和少得可怜的食物。饮食标准为每24小时供给一次玉米和水。奴隶如果绝食,就会遭到鞭打。若鞭打不奏效,贩子就用烙铁强迫他们进食。由于奴隶通常处在肮脏的环境中,因此,当流行病爆发时,为了防止疾病传播,生病的奴隶便被扔进海里淹死。奴隶不愿忍受痛苦而跳海的事情屡屡发生。

由于能获得巨额利润,即使在贩奴过程中黑人死亡率高达80%,利润仍高达10倍。

各既得利益集团都坚决反对任何控制或废除奴隶贸易的建议。首先,所有的非洲酋长就反对,因为他们用一个强壮的奴隶可换得20到30英镑。非洲经纪人曾从这种贸易中获得巨额利润,他们也竭力反对所有废除这种贸易的建议。但不管废除奴隶贸易的运动如何,非洲大地上确发生过反对欧洲人的暴动。同样,南北非洲的种植园主,尤其是18世纪在英国议会中拥有席位的巴巴多斯的种植园主,也支持奴隶贸易。

奴隶贸易为西方殖民国家聚敛了巨额财富,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它对美洲的开发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对非洲却是一场深重的灾难。曾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的非洲大陆却因此失去大量人口,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非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由1500年的12%下降到1900年的6.8%。非洲各国或部落之间经常发生争夺奴隶的战争,许多村庄被劫,城镇衰落,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非洲社会倒退了几百年。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黑暗、最为可耻的一页!

19世纪初,工业资本主义最发达的英国在世界范围内带头开始掀起了废除奴隶制的运动,从此,废奴运动在世界各地此起彼伏,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1807年,英国通过一项法令规定船只不得参与奴隶贸易,并禁止向英国殖民地运送奴隶。1833年,议会通过了一项法令,在英国本土彻底废除奴隶制,并向蓄奴者提供2000万英镑赔偿费。英国进而说服欧洲其他国家以它为榜样,允许英国军舰捕捉挂别国国旗的贩奴船。

海地、美国和巴西分别于1803年、1863年和1888年废除奴隶制,古巴大约也在1888年废除奴隶制。此后还有一些别的国家相继废除奴隶制,广大被压迫的奴隶迎来了他们的新生。尽管如此,世界范围的贩奴运动并没有戛然而止,断断续续的贩奴活动又持续了近百年,直到19世纪末才基本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