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让心每天开一朵花
14525500000001

第1章 遇见未知的自己:如何更加了解自己(1)

为什么成长环境类似,有人性格开朗,有人沉默寡言?为什么遭遇的问题相同,有人沉着自信,有人恐惧不安?我们的心理特征究竟取决于天生基因还是后天环境?所有的疑问都源于这种心理需求——了解我自己。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孩子

你爱你自己吗?

我常常会这样问那些企图从我这里得到帮助的来访者。

他们的回答千篇一律:“爱,当然爱。”

但是当我继续细问下去时,他们多半会用一种很敷衍的态度来回答我。比如说:“我每天都会健身啊”,或者“我常常给自己买好吃的”,再或者是“我洁身自好”……这些其实都不是爱自己的真正表现,它们很像是某种电视广告传媒的产物,或是道德标准上的自爱或自怜。爱自己,是一种小心翼翼、仿佛呵护最柔软的婴儿、最脆弱的少女那样的爱,是一种甚至比你初恋时还要患得患失的感觉。

一个不懂得爱自己的人,是没有办法去爱别人的,更没有办法给自己一种安全感。更多的时候,他常常以一种怀疑甚至可以说是冷酷的理性态度,来对待自己生活中的一切。他的心,就像荔枝一样,虽然里面柔软,但外面裹着厚厚的一层壳,而且布满荆棘。

这样的人,他的安全感是理性的。他用自己的头脑判断形势,然后用头脑来解释生活。这并非是坏习惯,但他丧失了用感性去触摸世界的孔道。

要想重建一份融合感性和理性的安全感,要想让自己对世界的反应不那么机械,第一步,就是要学会理解和同情自己,要学会理解自己的行为,学会同情自己的伤痛。

和爱一样,同情也是一种能让人减少痛苦并且给人以生机的情感表达。当然,这种同情不同于我们常见的套路式的同情,它植根于一种人性层面的理解。

当你从别人那里得到同情时,你需要的不仅仅是对方漫不经心的随声附和,而是对方发自内心的好像确实知道你曾经过的伤痛与悲伤,并且能够深深理解你因此而产生的所作所为的那种感觉。你需要对方肯定你的价值,需要对方发现你独一无二的地方,需要对方能够体会你对成长的渴望。

谁会真给你这些?朋友?父母?还是我们自己?

无论是朋友或父母,尽管他们很爱你,但都有可能在无意中伤害到你。在他们面前,你特别脆弱,所以得到的伤害也最深。

我们所需要的这种同情、爱与肯定,是容不得伤痕的。在同情面前,我们像孩子一般脆弱。

所以,我们也需要像对待孩子那样,呵护我们的内心。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总有着各种各样的磨难。我们要学会闭上眼睛,想象面前站着一个童年的自己,然后问问自己,他是什么样的?

是正茫然地看着世界,还是畏惧地缩成一团?抑或是躲在角落里,只敢露出一双眼睛?

无论是什么,我们都要过去,抱抱他,然后轻轻地牵着他的手,顺着时光隧道慢慢地向前走,直到走到那个让他如此不安和恐惧的地点。

当他重温那个让他不安恐惧的事件时,他可能会颤抖,可能会流泪。这时你所需要做的,是要尽你最大的能力,去理解他,安慰他。你可以用所有你想到的方法,陪他走过那件事。不要把希望寄托在父母、朋友或是师长身上,因为他们此时此刻并不在你身边。最了解你,最爱你的,始终是你自己。

这是一个需要想象力的过程。当你学会和那个内心深处的小孩对话时,你才有可能学会如何用感觉来触摸世界,也才有可能真正重建一个良好、坚强的自我安全感。

自恋的甜柠檬

在人们的生活里,常常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基本上,供人们抉择的事物各有优缺点。这时,选择就变成了一个大难题:究竟哪个更好呢?

心理学家沃卢姆两个很有意思的试验:

第一次,他找了两个班的应届毕业生,那些学生马上面临毕业找工作。在离校前半年,沃卢姆让学生根据已有的资料评出3个他们最感兴趣的单位。半年后,学生们基本上都已经确定了自己的工作岗位。有些人如愿以偿,另外一批人却去了其他的地方。这时候,沃卢姆又让学生再给这些学校做个评价。结果很有意思:所有人对自己要去工作的地方评价都大为提高,而对自己不会去工作的地方,则人为地降低了评价。

这是学生们独有的心理现象吗?

第二次,沃卢姆找了一些家庭主妇。他买了两种小用品送给这些家庭主妇,让她们在其中挑一件。不过挑的时候,要给两件东西都做个评价。“好”,还是“差”。

一天以后,沃卢姆又找到了那些主妇。结果是:主妇们对自己挑选回家的小用品颇有好评,而对那些没被选中的东西则没什么好评价。

很有意思的结果,不是吗?人们常常认为,这山望着那山高。大家会对那些得不到的东西充满好感。但是在进行选择的时候,因为做出决定非常不易,所以人们在潜意识里,自然不愿意自己的选择被证明是错的。

这种效应,被称为“甜柠檬效应”,用来比喻人们一味地强调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是身份美好、有价值和难能可贵的。虽然在别人眼中以及在事实上并非如此。

甜柠檬效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人们缓解内心的焦虑,协助人们平静地来面对现实。

在对待我们自身上,也有这样的认识。我们会把自身的缺陷合理化,使自己看起来坚强、勇敢,有力量。

有人会问:这不就是自恋狂吗?的确,这种对自我的欣赏、悦纳和自我陶醉,按照自我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就是自恋,但它是一种健康的自恋。

其实人一出生时都是自恋的,对于婴儿来说,自己就是整个世界。这种“原始自恋”虽然幼稚,但却是一个人健康自恋的基础。没有享受过这种“原始自恋”的人,会造成终生的缺乏安全感和满足感,缺乏自信。这样的人为了平衡自己的心态,就会不断地沉浸于白日梦中,从而出现种种自恋型人格障碍。

以下这些特征,你有吗?

①对批评的反应是愤怒、羞愧或感到耻辱。

②喜欢指使他人,要他人为自己服务。

③过分自高自大,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词,想受人特别关注。

④坚信自己的思想是世界上独有的,不能为其他庸人所理解。

⑤对无限的成功、权力、荣誉或理想、爱情有非分的幻想。

⑥认为自己应享有他人没有的特权。

⑦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

⑧缺乏同情心。

⑨有很强的嫉妒心。

你自恋吗?上述那些条,你符合几款?一个人,只有充分满足了原始自恋,又在现实生活的挫折中逐渐学会自我欣赏和自我陶醉,才会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爱,什么才是真正的自信,从而学会真正的爱。

美丽是美丽者的墓志铭

十年前,求职的简历多用手写。挑选洁白的纸,用钢笔写正楷。偶有用打印机的,那端端正正的宋体字,本身就透出一种傲气。

现如今,求职简历已经做成了一大本,而且里面多有照片:风景照不行,要专业照出来的艺术照。打开本册,一个小姑娘正甜甜地对你笑。

美貌,虽然和能力无关,但却会左右我们对人的感觉。

1974年,心理学家兰德和赛格尔就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找了一些男人来看论文,要求他们看完文章后给出评价。文章的最末页贴着作者的照片:有俊有丑,但都是女性。最后发现,无论这些文章实际上质量如何,那些漂亮、有魅力的女作者所写的文章,通常被认为是好文章。

实际上,文章并非那些女人所写,只是实验者在文章最后随机贴了一些女人的照片。

为了证实这个观点,实验者又找了一些人来假扮法官。他们给了“法官”们三组罪案资料,上面写的罪行程度都相等。其中两组后有罪犯的照片:一组眉清目秀,另一组则面目可憎。第三组不附照片,请“法官”们对这些人定罪量刑,结果也是同样:第一组多被判“无罪”,第二组则多判“有罪”,第三组处于两者之间。

心理学家阿伦森也组织过类似的实验。他把大学生分成两组,分别听取同一个女大学生的答辩。在其中一组发言时,女大学生刻意打扮,显得很漂亮。在另外一组则把妆都卸掉,不再具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实验结果是:尽管发言内容相同,但在第一组时发言更能说服人,得分也更高。

事实上,人的面貌俏丽或是丑陋,与其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并无关系,但是人们总是倾向于那些美丽的人。在交往中,人们往往会凭对方的相貌而推测其人格及成就,从而发生认知上的偏差。

俊男美女有福了。找工作占便宜,答辩占便宜;就连犯了罪,也会被从轻判决。

且慢高兴,还有一个类似的实验,却是相反的结果。它告诉大家:美貌也不是永远的通行证。

1975年,赛格尔又做了一个实验。这次他同样找了一些志愿者做法官。卷宗背后同样附上了各式各样的女性照片。但是其中一些女性犯的罪是盗窃,另一些犯的罪则是诈骗。结果发现,“法官”们对盗窃的美女很宽容,她们的刑期比不漂亮的盗窃犯短。这与以前的实验结果相同。但是对于漂亮的诈骗犯,法官所判的刑期却比不漂亮的更长。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法官们认为,诈骗犯是在利用自己的美貌来实施犯罪。当美貌变成犯罪工具时,非但得不到宽容,反而会遭到严惩。

生就一副好面孔,自然是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平日里行为做事,也比其他人便利许多。但是加州大学对6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做了统计分析,发现漂亮的女生比一般女生的成绩低14分。“越漂亮,越容易受到社交约会的干扰。”研究员这样下的结论。

天生的容貌很难改变,但自身的修养是可以改变的。美丽并不能走遍天下,自己素质的提高才是硬道理。当人们看清“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本质后,就会更快地逃开。林肯说:“四十岁以后,每个人得对自己的相貌负责。”把忍饥挨饿、动美容手术的时间拿出来,尝试了解自己的心灵,能让自己温柔又善良。虽不美,却有一身浓浓书卷气的女生,未必便输给浓妆艳抹的俏丽女子。毕竟,美丽是美丽者的通行证,但同时,美丽也是美丽者的墓志铭。

你的性格相互矛盾吗

文/张丽阳

我们现在常常说,某某热情又开朗,某某谨慎又小心。多少年来,我们也有“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的俗语。可是大家知道最早的心理意义上的性格评估,是什么时候才出现的吗?

说起来,虽然我们时常用一些形容性格的词语来限定一个人,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性格研究,才仅仅开始了一百年。

1917年的时候,为了怕战场上出现太多情绪受挫的新兵,美国政府委托心理学家们做了一个量表。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名为“个人数据问卷”的量表实在是很原始。最重要的是,它的结果也不那么准。可在当时看来,在表面上,“它行之有效”。

看起来,性格研究似乎应该就循着这样一条路走下去了。但是,这中间出现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1928年的时候,两个神学院出身的心理学家对孩子们做了个性格测试。他们先要求孩子们做一些关于诚实度的调查,后来又偷偷观察孩子们的一些集体活动。结果令人震惊:不仅孩子们在调查中所说的话与他们实际的行为相差甚远,而且同一个孩子在不同的环境下,诚实度也不同。

这些调查结果与我们平时的感觉明显是不符的。我们可以觉察到,有人比较诚实,有人则很狡猾;有人很保守,另一些人则比较开放。这种不符,让性格研究一下子陷入了僵局。

打破僵局的人是戈登·奥尔波特,他是哈佛大学心理学系的领军人物。在他的一生中,性格研究,尤其是性格特征研究,始终是他研究的重点。也正是他的研究报告,给了性格研究继续下去的动力。

不同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把人看作是一个纯粹的“反应”机体,奥尔波特的思想有很多人本主义的东西。

也不同于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研究性格,更喜欢研究在显意识层面上的东西。在他看来,“深层心理学研究固然有种种好处,可也容易落入过深的研究圈子”。

奥尔波特是支持人类性格特征存在理论的。“大多数人,”他曾经写道,“在一个给定的尺度上,都倾向于占据一定的位置。”换句话说,当外界环境类似时,人们会不自觉地做出类似的反应。

可怎么解释关于孩子们诚实度的调查呢?奥尔波特最终用格式塔的心理分析方法找到了答案:他把人的性格分成了不同阶层,最高层的是这个人的主要品质或关键特征,中层的是一些平时我们常常会形容到的品质,而底层则是由各种各样的小品质构成。这些小品质,常常会因为某种特殊的刺激而引发。虽然也会有时候相互矛盾,但是并不会影响到这个人最核心的本质。转瞬即逝的情绪,或是某种特殊意外的状态,都可能是引发小品质的诱因。

奥尔波特解决了性格分析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劫难。但是,正因为他解决得太过成功,反而使这一理论默默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当中。现在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常常会说:这个人总体来说还是很沉稳的,偶尔可能会在吃饭的时候有些急躁。这就是说,他的主要性格是沉稳,但在某种特殊刺激下,有可能会表现出另外一种特征。

对于那些平时习惯于隐藏自己真实性格的朋友,这也许是一种福音: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每个人都是由一个特征塔构成。没必要一定只展现自己最核心的一面。若是可能,完整地展示自己,才会在别人眼中形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