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庄意境与现代人生
14524000000048

第48章 立身处世观其妙(9)

毛泽东就曾批评过那些只知道让百姓做这做那,不管百姓需要什么想做什么的领导干部。他于1934年1月在江西瑞金召集的第二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上说:以前有一个时期,汀州市政府只管扩大红军和动员运输队,对于群众生活问题一点儿不理。汀州市群众的问题是没有柴烧,资本家把盐藏起来没有盐买,有些群众没有房子住,那里缺米,米价又贵。这些是汀州市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十分盼望我们帮助他们去解决。但是汀州市政府一点儿也不讨论。所以,那时,汀州市工农代表会议改选了以后,一百多个代表,因为几次会都只讨论扩大红军和动员运输队,完全不理群众生活,后来就不高兴到会了,会议也召集不成了。扩大红军、动员运输队呢,因此也就极少成绩。

反过来他又表扬了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的领导干部。他说:江西的长冈乡,福建的才溪乡,扩大红军多得很呀!长冈乡青年壮年男女百个人中80个当红军去了,才溪乡百个人中有88个当红军去了。公债也销的很多,长冈乡全乡1500人,销了4500块钱公债,其他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什么理由呢?举几个例子就明白了。长冈乡有一个贫苦农民被火烧掉了一间半房子,乡政府就发动群众捐钱帮助他。有三个人没有饭吃,乡政府和互济会就马上捐米救济他们。去年夏荒,乡政府从二百多里的分略县办了米来救济群众。

在这两个事例中,扩大红军、扩充运输队,都代表着百姓的根本利益,但是并不能因为它代表着百姓的根本利益,就可以不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不以眼下百姓所想为所想,不以眼下百姓所急为所急,主观意愿再好,也不会得到百姓支持,也不会将事情办好;只有以百姓所想为所想,以百姓所急为所急,才能得到百姓的真心拥护,才能引导百姓为自己的长远利益而献身。

以百姓心为心,才能为天下浑其心,上面正反两个例子生动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3.轻诺寡信多易必难

世上的人心是复杂的,不要以为一个人说了话就一定算数;世上的事情是复杂的,不要以为什么事情只要想到了就能做到。

一个人答应了一件事情,能不能兑现,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其一要看,这个人有没有办事的诚心;其二要看,这个人有没有办事的能力;其三要看,是不是具备成事的客观条件。三者只要缺一,所谓的许诺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老子从大量的社会经验中得出了两条教训,作为人生警诫留给了世人,这就是: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其意是说:轻易许下的诺言,很少有兑现的;把事情看得过于容易,必定会遇到很多困难。

“轻诺必寡信”,原因有两条:

其一,没有诚意。因为事情是复杂的,许诺一件事情,首先要看有没有成功的条件,自己能不能取得成功。轻易许诺,根本不考虑上面的问题,那就说明,许诺的人原本就没有兑现诺言的诚意。

其二,没有能力。因为一个有能力的人,一定会想到做事的程序,一定会想到成事的条件和自己的能力问题。如果他并非有意欺骗,可是却不考虑成事的可能性,轻易地许诺,说明他根本不知道事情的复杂性,根本没有处理复杂事情的能力。

或是没有诚意,或是没有能力,只要占了其中一条,想要叫他兑现诺言,那也就只能是一厢情愿了。

有鉴于此,老子提出了判断诺言真伪的基本方法。那就是:

信言不关,美言不信。

其意是说:守信的话,听上去并不动听;动听的话,往往不会守信。

“多易必多难”,原因在于准备不足。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所准备。一是思想准备,一是物质准备。只有有了充分的准备,才能有备无患,求得成功。“多易”,也就是把事情看得太简单、太容易。看得太简单、太容易,也就是思想准备不足;思想准备不足,相应地也就不会作出充分的物质准备。准备不足,要想求得事情的成功,那当然会遇到重重困难。就像一个人走路一样,原本想是两天就能走到,没有想到却有五天的路程。准备了两天的干粮却要分作五天食用,那个困难劲头也就可想而知了。

有鉴于此,老子提出了避免“多难”的具体对策,那就是要想得困难一些。按他的原话,那就是:

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其意是说:即使你是个又有道德又有智慧的圣人,遇事之时也要多想一想困难。只要把困难想够、想足,再难办的事情也不难办到。就像一个人走路一样,本来是一百天的路程,可是却做好走二百天的准备,即使实际上走了一百五十天,也不会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为人们敲响了警钟。它告诫人们,不要轻信人的诺言,不要把事情想得过于简单。领导干部和实业人员,更是要多多注意。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都愿意听顺耳之言,不愿意听逆耳之言。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在布置任务的时候,总是愿意听部下表决心,在听取汇报的时候,总是喜欢部下报喜,而不喜欢部下报忧,因为下面的工作成绩越大,自己的工作成绩也就越大。孰不知,这是最不可靠的,不但创造不出真正的成绩来,反而会培养出一批阿谀逢迎之人,造就出一批靠着虚报数字升迁的官员。

只要回顾一下1958年大跃进的年代,人们就会有所体悟。当时有人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口号。这样的口号,说得何等轻松,何等容易,不少领导干部信以为真,报以热烈的掌声,结果吃了大亏。因此,作为领导,在听部下表决心、报成绩时,一定要听其言而观其行。所谓听其言,那就是看下级说话有没有根据,是不是经过周密思考。如果信口说来,那就要多多警惕;越是说得好听,那就越是不能相信。所谓观其行,那就是看下级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是不是有实际措施和实际行动。只有拿出相应的措施来,并且采取了实际行动,布置的任务才有实现的可能性,汇报的成绩也才有真实的可能性。

在商业行为日益增多的今天,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合作成了经常之事。可是千万要记住,不要把事情想得过于简单,不要只凭感觉就轻信对方之言。曾经有一个在社会上颇有声望的单位,想做一件颇有意义的事情,由于暂时缺乏资金,轻信社会上一家公司之言,同意接受这家公司的赞助。岂知这家公司根本没有资金,只不过想要打着这个单位的招牌,谋求私利。结果好事不但没有做成,却给这个单位带来一大堆麻烦,只善后之事,就耗了整整两年时间。也正因为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所以国家规定,在双方合作的时候。不能只听口头之言,而要对对方进行资信的考察。所谓资信考察,也就是不但要考察对方资金的实际情况,而且要考察对方信誉的实际情况。这样的规定与老子“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的警诫相互辉映。

4.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什么是真正的知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老子与孔子的看法就存在着根本区别。然而有一点,这两位先哲却是二样的,那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此之为知。也就是说,一个人遇到懂得的事情就说懂得,遇到不懂的事情就说不懂,这才是真正的有知识。反过来说,本来不懂却强要装懂,那就是无知。

按照老子自己的话说,那也就是: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其意是说:知道自己的知识有一定局限,不在无知面前强逞有知,这是最聪明的人;不知道自己的知识有一定局限,在无知面前强逞有知,这是一种毛病。一个人如果有警惕性,时刻预防自己陷入无知的毛病之中,那他就不会陷入无知的毛病之中。圣人就是这样的人。正因为他警惕着自己,时刻避免陷入无知的毛病之中,所以也就成了最聪明的人。

这个道理很简单。

一个人的知识本来就是有限的,这是客观事实。承认这样的事实,这本身就是一种对客观事实的认识,所以也就是一种对无知的真知;承认这样的事实,也就会给自己提出进一步学习的任务,经过学习,自己的知识就会得到增加,所以说这样的人最为聪明。

一个人的知识本来就是有限的,这是客观事实。面对客观事实而不承认,这本身就是一种对客观事实的无知。本来无矢口而强说有知,因此也就谈不上对所缺知识的学习。本来无知又不学习,那就永远也无法进步,这样的人是最愚蠢的。

老子的这一警诫告诉人们,知识是一种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在无知面前强逞有知,就会永远做一个无知的人;只有正视自己的无知,才能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成为一个最有知识的人。那些大智大慧的圣哲都是走的这样一条诚实的道路;正因为这样,他们也才成了大智大慧的圣哲。

笔者的亲身所遇就足以说明这一问题:

我的硕士论文涉及汉代严君平的《道德指归论》。对于此书,以往学术界研究较少,我怕拿不准,便去请教冯友兰老先生。冯老先生把我迎进书房,我问候几句,便言归正传,请冯先生谈谈《道德指归论》的核心思想。万没想到冯先生坦诚而又自然地说:“这本书,我没有好好读过,一下子说不来。”我把带来的书递给冯先生,他在那里翻看了足足有四十多分钟才开口讲话。在他翻阅书的过程中,我坐在他的对面,仔细端详着这位时年86岁的老人,不由得想起了中国先哲的一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想到此,突然大晤:怪不得这老先生大智大慧,成了当今中国哲学史界的泰斗,原来他便是圣哲之言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