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水浒传之谜
14522900000036

第36章 《水浒传》中“留文”有何含义?

(“留文”这个词的“辞源”见诸《水浒传》)。《水浒全传》第四十五回写道:偈日:“朝看楞伽经,暮念华严咒。种瓜还得瓜,种豆还得豆。经咒本慈悲,冤结如何救。照见本来心,方便多竞究。心地若无私,何用求天佑。地狱与天堂,作者还自受。”话说这一篇言语,古人留下,单说善恶报应,如影随形,既修六度万缘,当守三归五戒……“留文”就是“古人留下之文”。“留”又可解释为保留之留。小说中一些诗词,也像艺人的“保留节目”那样被保留下来,随时派用场。王利器先生在《<水浒)留文索隐》一文中写道:“留文是书会积古师师相传的枕中秘本,是书会才人们'馈贫之粮'的随身宝。《醉翁谈录·小说开辟》所说的'收拾寻常有百万套',就是指的这种留文。'有百万套',可能夸大一些,但充分说明这种资料之丰富。因而大家都在其中讨生活,你在用,我也在用,这里可以用,那里也可以用。……鲁迅先生之所谓'拿来主义',于文字领域内,诚自古有之矣。”王利器先生这段关于留文的高见和他的《<水浒>留文索隐》,对解决《水浒传》诗词研究中的悬案,有着很大的启迪作用。王先生说,《水浒传》有两首十分突出,值得认真研究的诗词。这两首诗词,一为开篇引首,一为《水浒传》结尾,盖棺定论。这首“盖棺诗”如下:莫把行藏怨老天,韩彭当日亦堪怜。

一心征睹摧锋日,百战擒辽破敌年。

煞曜罡星今已矣,谗臣贼相尚依然。

早知鸩毒埋黄壤,学取鸱夷泛钓船。

对这首诗,历来评价很高。清代曾笃庆的《水浒撷萃》说:“《水浒》掩卷之七律,为奇书压轴终场之折,真乃千古绝唱,可谓曲终人不见,读罢泪滂沱……”可是,这首七律却是活剥叶靖逸《岳王坟》一诗。叶诗如下:万古知心只老天,英雄堪恨.亦堪怜。

如公稍缓须臾死,此虏安能九十年。

漠漠凝尘空偃月,堂堂遗像在凌烟。

早知埋骨西湖路,学取鸱夷理钓船。

两诗一对照,人们茅塞顿开。再仔细审视“盖棺诗”,人们会发现不通之处甚多。“莫把行藏怨老天”是孔夫子君子“不怨天,不尤人”的教导。难道对高俅、童贯集团可以既不怨又不忧吗?诗中有用词不当之处,如把“征辽擒腊”颠倒为“征腊擒辽”。辽是一个国家,能擒吗?不过,正是这首剥得蹩脚的诗告诉我们,第一,《水浒传》是把宋江跟岳飞同样看待和歌颂的。岳飞和宋江,一为精忠报国,一为忠义报国。其心一样,其“可怜”也一样。第二,结尾之诗和开篇之词首尾照应。结尾之诗,确有“点睛”作用。它点明了《水浒传》的最后撰稿人的创作思想和心态。

一 《水浒传》第一百一十回宋江做的那首《解连环·楚天空阔》词。有人认为是宋江所作。有人认为是《水浒传》作者施耐庵作。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