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水浒传之谜
14522900000033

第33章 李师师有功于梁山吗?

《水浒传》所描写的李师师,美丽绝伦而心地善良,她在使宋徽宗了解真情,促使他宥赦并招安宋江这一问题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靖康野史》谓:“侯蒙上书未若师师进言。”《水浒传》云:宋江写词一首,递与李师师。李师师反复看了,不晓其意。

宋江只要等她问其备细,却把心腹衷曲之事告诉,托她转达圣上。但李师师正待开口,只见奶妈来报:“官家从地道中来至后门!”李师师忙道:“不能远送,切乞恕罪。”把宋江打发走了。接下去就是李逵大闹东京。宋江的目的没有达到,但是留下了那首被公认为是千古绝唱的绝妙好词。宋江那首词,宋徽宗见到了没有?历来众说纷纭。其中一说为《道君皇帝喜赏<天南地北>绝妙好词》。该说的前半部分同《水浒传》第八十一回“燕青月夜遇道君”,只是把“燕青唱罢,天子甚喜,命教再唱”,燕青唱《减字木兰花》一曲改为“天子命李师师也唱一个小曲”。李师师遵旨唱道: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翠袖围香,绛绡笼雪,一笑千金值。神仙体态,薄幸如何消得?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连八九,只等金鸡消息。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离愁万种,醉乡一夜头白。

李师师唱完,天子愣了半晌,惊问道:“这曲儿自何而来?'山东烟水寨、芦叶滩、蓼花汀',不是梁山泊吗?'六六雁行连八九'不是梁山的一百单八将吗? '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难道他们真的是忠义之士?——这词也做得好了。”李师师跪下奏道:“启禀,这首小歌词为宋江所填。”天子道:“不料剧贼之词其工若此!有才若此,为何上山为盗?”李师师道:“我兄弟善说书,乞让他说几段上达天听。”天子点了点头。燕青叩了个头,站起来,右手打金鼓,左手持檀板,先说了高衙内为霸占林冲之妻,高太尉用卖刀计陷害林冲,火烧草料场,把林冲逼上梁山,又说了高廉霸占柴皇城花园,又说了西门庆害死武大郎,武松为兄报仇。一件件冤案,铁石人听了也落泪,燕青说到伤心处,声泪俱下,泣不成声。天子听得呆了,问道:“你才说的高太尉可是高俅?”燕青道:“就是。”天子又道:“你说的可是实情?”燕青道:“若有半点虚假,甘受千刀万剐!”天子点了点头,若有所思。燕青又奏道:“宋江、林冲、武松等人,实为被逼入水泊暂避,乞上原其情,赦其罪,早日招安他们与国家出力。”宋徽宗当即满口答应。

作为皇帝的宋徽宗与妓女李师师有私情,这是有史为据的。明人《烟花寻芳录》云,徽宗幸李师师,“不唯失万尊体统,且自违国朝禁令”。问:“国朝”有此“禁令”吗?答:无也。当时北宋的统治集团已腐败到极点,皇帝带头腐化堕落。

腐化堕落是宋太祖创造的“国策”。他在“杯酒释兵权”的宴会上坦率地讲,他要求有才智的将军们越胸无大志越好,要求他们美女美酒以乐天年。从此,谁堕落得最凶,赵匡胤就信任谁。所以当时有诗云:“欲封万户侯,夜夜上青楼”。岳飞冤死于风波亭,有人赋诗云:“恨君不为酒色客,烟花深巷无风波。”由此可知高俅的飞黄腾达,是符合当时的选官标准的,而宋徽宗与李师师交好,也是当时社会的“潮流”。

李师师原来的绰号叫“李校书”,因李师师爱和诗人词客交往唱和,人们把她比之为唐代女诗人薛涛,所以称李师师为“校书”。但原来的“校书”成了妓女的代称,大家都不叫“校书”了,人们又为李师师起了另—个绰号一“飞将军”。

李师师为什么获得这么一个绰号?这有各种各样的说法。萧湘波的《<人烬余录>注》说:“李师师闻金人逼近京师,乃募游勇练武艺以应边急。师师自号'飞将军',尝改唐诗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一诗为:'但使凤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燕山'。”对这说法,首肯者稀,人们较感兴趣的是下面一种说法:宋徽宗看中李师师后,曾将安南国进贡的美酒赐给李师师。李师师把皇帝赐的这缸御酒转赠给了边防将士,要主帅梁师成效仿李广,把御酒注入泉井,让每一个士卒都能吃到。当时有人赋诗云:九天玉露出禁苑,不赐楼兰赐勾栏。

幸有凤城飞将在,甘泉宫酒入酒泉。

李师师绰号“飞将军”即由此得来。

但是梁师成得到李师师送来的御酒后,并没有把御酒注入泉井使全军将士都能喝到,而是自己贪污了。李师师便拿出白银三千两送梁师成,央其购美酒十万瓶,慰出征将士,梁师成又把这三千两白银贪污了。李师师气极,重金买了刺客去刺杀梁师成,不幸刺客被抓获遇害。李师师因此以“侠”名震京师。张邦基《汴都平康记》云:“李师师慷慨飞扬,有丈夫气,以侠名倾一时,号'飞将军'。每客退,焚香啜茗,萧然自如,人靡得而窥之也。”墨香阁刻本《汴都平康记》在此条下注:“'以侠名倾一时',盖指刺梁壮举也。”但梁师成当时并不知道刺客是李师师派的,刺客当时诡供为农民起义军首领高托山所派遣,梁师成相信了。后来才知道是李师师。但李师师是宋徽宗的宠人,梁师成拿李师师没有办法。一说当梁师成知道时,他已经失势,无能为力了。一说梁师成当时就知道刺客是李师师所派遣的,但他对李师师无可奈何。上述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固然出于“虚构”,第二种说法又何尝不是创作。堂堂正史,尚且不能尽信,何况专记传闻轶事的笔记小说呢。

《水浒传》说梁山泊的一百零八将,是由所谓“三十六天罡”与“七十二地煞”所组成的。这“三十六”、“七十二”有无来源?即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