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名利丹青:吴冠中说吴冠中
14522700000036

第36章 附录(21)

价格和价值在政治经济学中的定义是: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艺术市场中艺术品的价格和价值关系非常复杂,有的人辛辛苦苦画了一辈子,市场价格却很低。具体来说艺术市场价格和价值的关系大概包括以下三种情况:第一,价值高,价格低。凡高就是典型的例子,他生前一直勤奋作画,表现出极高的天赋,却不为当时的社会所欣赏、接受。总共卖出很少几幅画,最贵的也就几百法郎,连买画布、画笔、颜料的钱都不够,更不用说靠卖画来维持生计。凡高当时连模特都请不起,只好找来邻居家的孩子做临时模特。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凡高生前不为人所知,死后却获得了绘画界的无上荣耀。人们欣赏、追捧他的画,称他为天才。其画作的价格也一路由几百法郎升值到几千万美金,并且今后仍然有上涨的空间,其画作的价值才得到真正的体现。图示如下:第二,价值高,价格也高。价格很好地体现了价值。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都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典型的例子就是毕加索,他在艺术创作上获得了巨大成功,并获得了市场成功,他一生可谓金钱富足,充分享受到了艺术带给他的物质财富。毕加索较好的作品现在达到一亿美金一幅,并且价格会一直上涨。图示如下:凡高和毕加索同样都具是艺术天才,为什么在生前却过着天上地下的生活呢?关键在于他们对进入艺术市场的处理方式不同。凡高也想获得成功,懂得要想成功就必须进入艺术市场,他托弟弟卖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但是很不得法,身边又没有高人指点,只能躲进一个小村庄中努力作画,和外界很少联系。毕加索正好相反,他从小村庄来到了大都市巴黎,走在了所处时代的每次绘画运动的最前方,始终以一个先锋者的姿态出现。获得了圈内人的激赏,有很多艺术批评家写文章赞美他,例如马拉美等。因此毕加索声誉大振,人们谈起他来手舞足蹈,兴奋不已,画作自然很抢手。毕加索可谓对市场很精通,知道如何达到价值最大化。

第三,价值低,价格高。这类画家纯粹是被炒作上去的,虽然画的不是特别好,但是由于其他的原因,有人追有人捧,价格便一路上扬。大浪淘沙,时间是最好的评判者,泡沫终究会有破灭的一天。无需太长时间,只要二三十年,这些画家就会被人们遗忘在角落里,价格也一落干丈,当时出高价买他们作品的人只能大呼上当。图示如下:因此艺术市场投资一定要谨慎,应从画作本身出发,判断其真正的价值,再确定是否买进。不能只看价格走势和所谓的专家评论,价格走势是可以人造的,只要有钱就可以自卖自买。而中国现在的批评家都变成了表扬家,只会喊好,既不得罪人,又有一笔款项入账,何乐而不为呢?至于说对广大购藏者的责任,早就被抛在脑后了,毕竟责任不能当饭吃。

其实无论是上述三种情况的哪一种,美术品的价格最终会和价值重合在一起,从而使价格真正体现价值。

如伺评估当代书法绘画作品的价值?

吴冠中的画价,创造了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奇迹,并且常年是成交纪录保持者。但是,真正在吴冠中画价还很低的时候,就看中并且购买了吴冠中作品的人,却极少极少。

对于艺术收藏者来说,能否及时准确地判断出当代在世艺术家的作品价值,关系到收藏的成败。而对同时代艺术家的评价,古今中外都存在一个共同的规律,那就是往往只有极个别的人别具慧眼或运气,能够碰准押中。中国画家以齐白石、黄宾虹、李可染为例,哪个不是在世时画价并不高,而且很容易买到或求到,但是即使对那些在天时地利人和与站位上都完全有条件与机会的人士来说,真正能付诸行动提前收藏了这几位大师作品的,也仍只是少数。

我去云南挂职,听到不止一位成功人士对我说:“为什么十年前我就没能买(要)张晓刚的画?”因为十年前昆明的文化艺术界头面人物,若想要或买张晓刚的画,易如反掌,甚至有的人还会不屑于要呢。后来,张晓刚的画在老外的炒作下达到了上千万元一幅。

类似的事情一再重复发生,因为人永远不会改变事后诸葛亮的习惯,对于同时代的艺术家,低估其价值,在本来有以低价买画机会时惜小,这是人类的马马点,当这种遗憾发生在工薪阶层身上时,倒还可以理解,因为升斗小民尽管也能用一个月或半个月的收入来买一件艺术品,但这实在是罕有的例外。但与大师升值迅速的作品原始股失之交臂的,往往是腰包鼓鼓的富翁或权势显赫的官员——本来可以用一顿饭的开支或开个口打个招呼就得到日后最值钱的财产。眼光与消费气魄决定了机遇的把握。

古代与前人的作品不仅有艺术价值,还有文物古董历史价值,对古人作品的价值形成机制不必多言,流传下来的都值得珍视,而当代人的作品,则既可能是未遇识者的和氏璧,也可能是欺人外行的顽石。所以,在收藏前人字画时,不需要在价值高低上太谨慎,只要明辨真伪即可,而当代字画却有天壤之别,很容易花大钱买来的却是一文不值的废纸。

建立一个评估艺术家作品的标准体系,对于艺术收藏极其必要而且重要。

对当代书法家、画家的艺术成就与价值,没有一个科学的、清晰的标准,就难免鱼龙混杂,滥竽充数,当然对于文化艺术这样高度个陛化、精神化、主观化的专业领域来说,任何标准都有例外,当然,破例或破格的只是极少数,大体而言按照一个可靠的标准体系来衡量,可以保证基本有效。

书法家与画家,在今天已经浑然一体,在身份与名义上没有了过去的文人与工匠的区别,然而这不意味着所有从事书法与绘画的就都摇身一变化俗为雅了,事实上,在本质上仍然有着字画匠人与艺术家的区别,而且,与1949年前相比,字匠画匠不是少了而是多了,甚至可以说,在中国当代书画家中,不是匠人的艺术家只是凤毛麟角。

据我粗浅的思考与研究,决定着当代艺术家作品价值的是以下几个方面:品格境界艺术作品就是艺术家的物化。收藏艺术品,其实是间接地与艺术家建立关系。艺术品反映的是艺术家的精神面貌。因此,艺术家的品格与境界,以及个性,就决定了艺术品有无价值。

艺术家必须高雅脱俗,不能是利欲熏心的俗人,不能是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的小人,更不能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恶人。人品不高,画品字品如何能高?字如其人,画如其人,在艺术的形式后面,是艺术家的人格与精神。俗人小人恶人的作品无法流传,就是因为人人避之唯恐不及。

人们都喜欢亲近高人、雅士、才子、名流,这是一种本能的爱慕与欣赏。如苏轼、唐伯虎、郑板桥、齐白石,反之,如秦桧者流,即使有一定才艺,其作品不见得在形式与技巧上不好,但是人们睹物思人,避之惟恐不及,所以,也就没有了市场价值。

学问修养艺术家应当知识修养深厚广博,在中国尤其要强调这一点,所以形成了干百年来的文人书法、文人画主流传统。西方画家也都是对文学历史哲学经典饱读,如毕加索、凡高以及更早些的达芬奇等等。

虽然学问高不等于书画艺术水平高,但是,学问低却绝对等于艺术水平低。不读书,读书少,根本成不了书法家,只是写字匠。不读书,读书少,只能是画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