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青年100种生存状态
14521300000064

第64章 幸福的放置

假如时光倒退三年,我自己都无法想象,在那个被传统笼罩得很严实的小镇,我会在婚姻没有道德越轨的情况之下,为了可笑的理想选择放弃婚姻。这样的举动,无疑是双方家长无法容忍的荒谬。但我毕竟做了一回小镇少有的另类女子:用刘若英最深情的爱情歌曲倾情演唱了一曲,一句珍重再见之后,一个转身,把过去那个曾经爱得死去活来、以为此生不能无他的女子,滞留在小镇人们饭后茶余的谈资里。

一切从那一刻开始,一切都归至为零。十年的爱情,七年的婚姻,终究没有把我们融为一体。他的梦想在仕途,每天做梦都是升迁。我的梦想在文字,在单纯的平凡世界。做了七年的贤妻良母,我最终还是没有能力用我的爱来战胜他对名利的追逐。

而我天性的善良,随着女儿一天天的成长,竞成了那个时时刻刻检验他灵魂的天平。所以,他看我幼稚,我看他卑鄙。“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句箴言,恰当地解释了我婚姻解体的原因。

看似美丽加浪漫加洒脱的分手背后,却是一个单身女子带着女儿为生计奔波的窘迫。

房子是租来的,家里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如果不是自己生性倔强,不愿意回娘家看父母的白眼,我可能早就妥协回去做父母乖乖的小丫头了。我找出了我所有的坚强,在我的小丫头跟前,扮演着山一般厚实的角色。除了夜里偶尔几次的落泪,我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寻思如何寻找兼职上了。

招聘会上,面对招聘单位主任似笑非笑的眼神和热情得有些过火的握手,过去那个清丽脱俗的我,居然保持了沉默。我只知道,我要得到工作,我就快要给女儿交学费了。三个月的努力,四份兼职会计,我高速运转地工作,终于让我在女儿再次开学之前,有了能够让她继续留在寄宿学校的费用。那天,给女儿交了学费,我幸福地揣着那张5位数的收据,离开了学校。离婚时,女儿父亲的预言“要不了三个月,你会吃不了苦而回头的”,被我彻底粉碎了。

回到住的地方,却是满目狼藉。这是一片即将拆迁的地区,远处城市的繁华和富丽,与我面前的瓦砾遍地、垃圾成山相比,不过是50步和100米的距离。

关上门,面对寒碜的陈设,我倒也心静。30年的淡泊心性,让我从小资转为平民的时候,保持了一份难得的宁静。我不去想婚姻,我只想用我的实力去挣一份清清白白的财富,抚养我的女儿,我还想用我的时间去走向我的文字世界。

整整三年,我习惯了在公司、银行,还有税务部门之间来回穿梭。

在公交车上冲锋陷阵的同时,用双手紧抱住背包里的账务单据。我习惯了每天早上笑容满面地出发,晚上累得灰头土脸地回家。我的脑子里每天除了数据还是数据,繁忙的工作压力,让我的一日三餐也成了填空题。我心里盘算的是,如何合理避税的同时,既做一个合法核算的会计,保住自己的收入,同时也保住自己做人的准则。遇上兼职公司的不景气,我还得及早为自己准备好下一个用人单位,好让自己的收入不随着公司的倒闭而降低。夜深人静的时候,我还得拼命地充电,生怕我的饭碗因为自己的学识浅薄而被砸碎。随着时间的流逝,生活把那个曾经孤傲的我磨砺成了一个办事风风火火,说话不卑不亢,言语谦和却又步步带着自信的职场女性。只有周日,接回女儿,我陪着她在“肯德基”里坐坐,看她笑脸的同时,才能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看看窗外城市流动的繁华景色,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

三年,我用失去婚姻的代价,持之以恒地努力工作,换来了今天的现状:我把家从拆迁的中转房搬到了公寓,让我在内心清静的同时,面对周围环境也是同样的干净清爽。我和女儿的生活,已经走上了一个稳固小康的轨道。我为女儿重新选择了一所教学质量很不错的非寄宿式学校,让她每天都可以和我相对,实现了自己亲自陪她成长的诺言。三年,我还得到了可以为我在职场争得一席之地的通行证——注册会计师。而我的文字梦想,也因为这三年的辛酸和执著,有了更丰富的元素。

现在,我还记得我的中学老师说过的一段话:“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存方式的权利,就像空中翻飞的云雀,漫天飞舞的雪花,奔腾不息的河流。对于他人的选择,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给予尊重。”过自己想过的生活,遵从自己灵魂的选择,我想我是对的。

我很庆幸,没有把自己的命运维系在一个男人的荣辱升迁上,没有让自己的幸福跟随着一个男人仕途的沉浮而起起落落直到筋疲力尽。我没有让自己的生活只剩下婚姻的空壳时才离开,我的选择毅然决然,用自己流汗的方式,去体会生活艰辛而幸福的一面。告别了那个终究会让我窒息而亡的婚姻,我呼吸着新鲜空气,积极、阳光、自由自在,痛并快乐地生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