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楼市何处去
14519300000014

第14章 房奴是怎样炼成的(3)

可是一个身为乡镇干部的网友说,他作为一个最基层的乡镇干部,现在一个月的工资才1500元。每月发了工资后,除去房租和正常需要的花销,像生活费和应酬费,也就剩不了多少了。当他考虑在县城买房子时,一看房价吓了一跳,他的一个月工资只能买0.7平方米,开发商还在放言,马上突破3000元一平方米。为什么一个小县城的房价也会这么高,真的就是买房的人太多,市场太热了吗?

可是为什么一到晚上那些小区楼上亮灯的却没有几家?为什么房子的主人买了房却不住进去?难道房子建成后不是用来住的是用来炒的?

一位在北京打工的白领也在问自己,靠工资什么时候才能买到房子,买上车子?

他说,房价永远要比工资涨得快,而且不是快得一星半点儿。

如果只是靠工资买房子,现在的工资每个月是5000元,可是并不能全都拿出来买房子,每月还是需要去除租房的房租‘700元,生活中用于吃喝的1000元,交通费4005,购物应酬700元,通信费用200元。

这样一算一个月只有净收入2000元左右,一年净收入就是24000元。

在北京想买一套面积为90平方米的房子,要是位置不太好,便宜一些的话每平方米价格也要20000元左右,总价就是180万元。那么为了这套房子就得要等75年,可能在100岁的才能住进这样一个属于自己的房。

我们可以建议这位网友按揭购房,但是做房奴就好受么?何况有多少人能像他一样月工资达到5000元,仅有2000多或1000多的比比皆是,对于工资更低的人来说是不是这辈子就甭想住上房子了?

我们可以看看身边供房的朋友们,他们的生活状况虽然不是惨不忍赌,却也都是压力重重。

月工资一千多的人并不少,对于一个每月收入1000多一点的人来说,就算能在北京主城区找到一处非常偏僻的楼盘,房价也是奔二万了,在目前房价已经稍微回落一些的情况下,很多房子也还是动不动就几百万。想用这样的工资买房子怎么也要200年吧,奋斗200年买一套房子?这应该算是什么程度的悲哀啊。如果想要这时间短一些,可以在偏远郊区买房子,那里的房子每平方米不到一万就能买到,但上班路途怎么办?还有,每月的收入也不能全都用于买房子,吃喝问题怎么办?

当然你可以为他算算这儿可以抠点那儿可以省点,然后告诉他只需30年就可以买到房了,但这30年与二百年还不是一样的可悲么,买房子之后还有钱做别的事情么?

是的,鱼有鱼路,虾有虾路,在北京有钱人是多,有的可以做老板,有的可以做金领、白领,有的可以靠老爹,但多数人只能靠工资,依靠工资的人就只能望房子兴叹么?

北京人凭工资买房子不容易,上海人怎么样呢?

一位上海人说,在前些年里,上海人结婚买房子,房价只是三五千,后来到了一万多,努力一下,多方求助,再按揭贷款,也就把房子买下来了。可是现在,上海市区房子再便宜也要150万元以上才可以买一套了,靠夫妻两个人的工资,买到房子的可能性还有多少呢?房价太高了照顾不了大多数人,只有一小部分精英人士的工资能够负担得了这样的房价。现在,上海的姑娘们都想找到有房子的男孩子做老公;而男孩子们的父母也都希望自家孩子找个能有房子的女友。上海人的婚姻观已经在低工资、高房价的推动下变得更加现实,很多人到了30岁都不敢结婚,结了婚也不敢要孩子,越来越多的大龄光棍和大龄剩女们都在为房发愁,他们怎么也想不通,难道安分守己地勤勉工作,凭工资真的就换不来一套房子吗?

如果求求父母,让他们多帮助一点足小是就好办一些?

好多年轻人买房子时,确实都是得剑了老人的资金支持。他们大都是刚刚工不久,在城市中安家、结婚就一定要买房,如果没有家里的支援,赤手空拳地奋斗就太难了。结婚买房时,好多都是由一方家庭出首付,一方家庭负责装修,然后小夫妻俩用工资一起供养着房子,就像供养他们的老人一样。

不过双方父母如果不是实力超强的话,想支持孩子在大城市买房子,不贡献出老本基本上是不行的。但并不是每一个家庭的老人都可以帮助自己的孩子买房,他们多数人都没有这个能力。许多父母都是守着自己的老房子,省吃俭用才把子女培养出来的,根本就没有多少金钱资助子女们买房子。的确,我们能够看到好多年轻人买房时,首付都是由老人赞助的,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有这样的好运气,就算老人付出了首付,月供谁来管?且不管老人,年轻人把房子买到手了,美人也抱在怀中了,自然就是无比的幸福。可是回过头来想一想,自己已经是房奴了,后背就出了一层汗。

还有,今天小两口可以用老爹老妈的老本来买房子,明天爹妈们养老的钱还是需要他们米出的。那时,房子要供,孩子要供,双方的父母也要供,如果家人需要看病、动手术什么的,就更难了。

与高房价并不匹配的工资,给中国的年轻人们添加了巨大的压力,想用工资按揭贷款买房做房奴,难。想用工资全款买房子,更难。我们来看看一个相关的冷笑话吧:

每个月的工资是1000元,其中要用300元吃饭,,用200元来交际,用100元来买书报等等,衣服鞋袜加到一起就算50元。抽烟就抽2元一包的,每天要是半包的话,一个月就要用去30元,剩下的钱就存起来买房子,一年可以存4000多元钱。

这样存上15年后,就可以交上一套商品房的首付了。如果房价上涨的话,就得存上20年才行,这20年之中,要是工资涨了一点,可以减去3年,要是患病了,就要再加上5年。得病是没办法的,不然再买一份保险单,这样再多加5年。

27年后,终于可以搬进新家了,但是还不能装修,钱要用在正经地方。每月要还贷款1000元,好在那个时候就已经结婚了,这1000元还贷就让老婆出吧。成家后每月的支出就会发生变化了,交际费从200元减少到50元,吃饭等生活支出从300元加到500元。

孩子是一定要有的,房奴也要生孩子啊。生下来后,每月的奶粉钱要有200元,上学后就要交学费。

上述的算法是在买房子前,先不用为居住而支付任何费用。如果还想找个住的地方,要是除去了每月的200元房租和50元水电费的话,每月存折上就只能增加100多元钱了。这样也还是有条件的,条件是没结婚的人不能结婚,结婚的人不能要孩子,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每年大概存上1200元钱。

然后10年就可以存上12000元,50年后就有60000元钱了,这60000元钱就是这个人的一辈子积蓄,买房子?别想了,应该想想入土的事了。

一个普普通通的公民辛辛苦苦地工作一辈子,所赚的工资也就是那么一点儿钱,买房子时被房地产商人们拿走一部分,再被炒房者拿走一部分,然后再背上一个沉重的房贷大包袱,很多人就是这样的命运。房价变化时时牵动着人们的心,因此,人们对房地产市场、开发商们的怨恨情绪也在日益地发酵着。

关于房价收入比工资和房价始终都在涨,谁涨得更快呢?

不管一个人工作多长时间了,他工作期间的房价与工资的相对变化一定会让他兴奋不起来。当他刚刚工作之时,可能只有几百元钱一个月的工资。想买房子了,就跑去查看房价,一看楼房价格是1000元一平方米,对比收入觉得很贵,一算,不吃不喝也要十年的时间才能够买得起100平方米的房子,等等吧,先不买了。

后来经济发展了,物价虽然高了,可工资也在跟着长,当他一个月已经能够拿到1000多元工资时,一看房价,也涨了不少,最好地段的房子均价已经是每平方米1700元了。算算吧,不吃不喝也要十年以上时间才能买到100平方米的房子,不行,压力太大,先不买了,等等看。

好在工资继续地增长,一个时期后,他的工资已经达到2000元左右了。可一看房价已经在3300左右了,一计算,买100平方米的房子大概需要不吃不喝14年左右才行。犹豫好久,还是下不了决心。

后来,这个人的工资达到了3000元一个月了,可是房价又涨了好多,已经有6000多元一平方米了。又计算了一下,不吃不喝大约需要近2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购买100平方米的房子。

愁吧?虽然工资在不断地长,每个月拿到手中的钱,看上去是越来越多了,可是房子的价格却也是越来越高,想要让工资的增加赶上房价的增长,那只有在梦中了。

最近,房价收入比这个词被说到很多。所谓房价收入比,就是指住房的价格与城市家庭年收入之间的比值。这里所说到的家庭年收入,是说一个家庭中所有成员的年度税前收入。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里,统计一个家庭的年收入情况,只要看一下纳税记录就很明白了,但是在中国,情况就要复杂得很多了。

按照国际上的惯例,房价收入比如果是在3至6倍之间的区域中是比较合理的,要是考虑到住房贷款等因素,一个家庭的住房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重应该低于30%。

在北京,要是一套80平方米的新房,按25000元每平米计算的话,总价约200万左右。如果房价收入比为5.6,就是处于合理区间的高位。这就需要家庭的年收入为36万元左右,家庭月收入就是3万元,夫妻中每个人的月工资就要达到1万5千元,这样的收入水平应该是传说中的金领才能拿得到,,在北京也是很少见到的了。

中国各个城市的房价收入比肯定是不平衡的,在中小城市,房价收入比也大多在六倍以上,算是房价过高的。全国大部分的大中型城市的房价收入比都是超过6倍的,甚至更高。我们都能看得出来,房价收入比和购房是有很大关系的,房价收入比值越大,就说明家庭对住房的支付能力越低。现在,中国的房价收入比均值已经超过了15倍,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则达到了50倍以上。这是什么题,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