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楼市何处去
14519300000013

第13章 房奴是怎样炼成的(2)

好在很多年轻人能够明白事理,对于高房价带来的困苦还可以咬牙坚持。但是我们的社会应该如何对待这些城市建设者?如何对待这些重压之下的奋斗者?你总不能一回又一回地反复对人家说“人生的经历本来就是艰难的,条件差应该是艰苦奋斗的起点,房子会有的。”

这个蚁族群体的出现,是与就业难、房价虚高相伴而生的。这些弱小的群居蚁族们主要聚居地点都是大城市,他们之中多数是农家子弟,对于这些来自于农民家庭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很少可以找得到可以依靠的家庭背景、关系,他们谋生的职业基本上处于社会的底端。因此政府部门或银行、电力、石油、电信等各种条件好的企业的大门,对他们都是紧紧关闭着的。他们之中,好多人就是以卖保险、拉广告、推销电子产品等各种低门槛工作为生,有今天没明天,随时都可能做不下去。

唐家岭村的拆迁改造,是无法改变蚁族们的劳碌奔波状态的,改造之后低价房子也就没有了,以原来的房租是租不到“相对安全、干净、舒适”的新住处的。搬离唐家岭的蚁族们大都去了离北京城区更远,房租同样低廉的马连洼、史各庄、永丰乡等地,他们上班更麻烦了。

一位蚁族说:“唐家岭这儿的居住环境是不好,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刚刚来到北京奋斗的人来说,是个不错的地方。这里的房子就是廉租房,虽然不是政府专门给我们建设的廉租房,但事实上是一样的。”廉租房?是啊,他们正是需要这样的廉租房。但政府却无法专门给他们安排建设,房产商人更是不可能为他们考虑,只有大城市郊区的农民们能为他们提供这种廉租房。现在的问题是,他们自己找到了廉租房,政府却要将廉租房拆迁。

一个蚁族这样说道:“我们以前是一个受不到关注的群体,也得不到照顾,但至少可以在房价很贵的北京找得到一个廉价租住的地方。现在,我们却失去了这个低价居住空问。我们将要被迫带着惆怅,带着无奈,更带着廉租房的梦想告别唐家岭。”

“现在我们这里的环境确实是很脏很乱,但是改造过后我们显然没法承受新唐家岭的房租了,我们希望改造后的白领公寓价格还能那样低,不然,我们还是要到更远的地方去找小蚂蚁窝。”

“虽然唐家岭被整治改造了,但另外的唐家岭会出现的,只是更麻烦一些。”

这真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群体,他们背负着重压,承受了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他们虽然拥有高学历和专业优势,但他们却无法获得更高一些的收入,无法解决居住问题。他们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中,虽然对紧张、压抑的生活感到厌倦,却都不想回到生活安逸的家乡,因为那里没有多少他们所要的希望。他们虽然对目前的收入和条件不满足,但却对未来寄予着厚望,总是憧憬着那些高价楼房里面的生活。

胶囊和集装箱公寓

2010年4月7日,一位从山西来到北京工作的姑娘搬到了北京海淀区六郎庄的“胶囊公寓”,成了这里的首位租客。她要在这里寻找到一个栖身之处,哪怕只是一处被称之为“胶囊公寓”的蜗居之地。

这是一栋三层楼房,被媒体炒得赫赫有名的“胶囊公寓”就在这里。“胶囊公寓”的小空间一共有两种型号,一种是宽90厘米的,另一种是宽120厘米的,两种的长度都是240厘米。建造者黄日新先生说他在建造公寓之前,曾亲自到了蚁族聚居地唐家岭村进行了调查,为了寻找解决蚁族居住问题的答案,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他才建造了“胶囊公寓”。

对于“胶囊公寓”有人表示能够接受,有人却说很难接受。一位蚁族说:“我们在北京生活,本来就觉得压力非常大,如果一直住在那个小空问中,心里可能会非常憋屈。可能很不利于与其他人交流,信息闭塞。”

其实,像“胶囊公寓”一样的东西在日本等地很早之前就有了,只不过名称不叫“胶囊公寓”而己。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竞争加剧之后,社会就出现了非常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如果不能及时地采取适度措施,蚁族们就只好把“胶囊公寓”做为一个长期选择了。除了“胶囊公寓”之外,在深圳等城市还出现了“集装箱房”、“大树屋”等各种形式的小出租房子,房地产市场价格太高,蚁族们不能承受,“胶囊公寓”等就应运而生了。

无论是“胶囊公寓”还是集装箱住所,都不是廉租房,都无法彻底解决蚁族们的居住问题。贫富差距日益严重的背景下,房地产商人等推高房价,就把这些卑微的蚁族们一步一步地压进了这“胶囊”里。

居住在“胶囊公寓”、“集装箱住所”里,蚁族们显然没有尊严可谈,尽管他们可以在重压之下为了低房租暂时地居住在那里,但这并不能使他们的“生活尊严”和“劳动尊严”得以保证。

不管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特区城市深圳,还是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文化、政治中心城市北京,“集装箱房”和“胶囊公寓”都不会成为主流,也不会是解决蚁族生活问题的手段。新闻媒体们可以“猎奇”,可以“报料”,但对蚁族群体的生活状况负有责任的人们却不能有这样的心态。尽管蚁族们可以表示接受目前的状况,愿意继续奋斗,但我们却不应该继续再为高房价服务了。在城市建设的高楼大厦越来越多,有的人可以在手中握有好几套房子,但是没有房子的人们却要无奈地租住在集装箱房、“胶囊公寓”中,这是多么难堪的一个场面?

200年的奋斗换一处房子

白菜和房价

为了替高昂的房价辩护,著名炮手任志强曾经发表过一篇关于白菜和房价的言论。

任志强的意思大概是这样的:在1978年时,国家的GDP大概是3000多个亿,发展到了现在已经增加了100多倍。在1978年时,人们的月工资全国平均是28.6元,到现在也是增加了100多倍了。在1978年大白菜一斤卖2分钱,到现在是一斤2元钱,同样也是增加了100倍。而房价却只是增加了16倍多一些,因此得出的结论就是,房价和白菜价、工资收入相比,差得太远了。这么一算,房子不仅没有涨价,反而降价了。

任志强的话传出去后,就立即招来了围攻。

有人说,稍有一些头脑的人,也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甚至怀疑是不是媒体曲解了任志强本人的说法,因为这话严重地违反了常识,简直是在侮辱百姓的智商。任何人都知道,房价的增长一直是远远地高于公众收入的增长水平。另外在1978年时,城市的住房制度还没有改革,是国家财政承担着巨大的福利性支出。房价和白菜价有可比性吗?城市人的住房是一种福利,所要支付的房租金是非常低的,那时根本没有什么商品房一说。

攒多少年的工资才能买到房

现在多数年轻人最大的希望是什么?是把工资积攒起来好买房。现在多数年轻人最大的恐慌是什么?是凭工资买不起房。为此,这些年轻人叫苦不迭,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没有房子基本上就等于没有老婆;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没有房子也就等于没有安全感。人们常说娶妻先买房,嫁人先有房,就是这个道理。

房子问题造就了一个个残缺的爱情故事,房子问题让一群群年轻人无可奈何地裸婚,房子,是中低收入人们心中永远的痛。

鸟有巢,蛇有洞,人也一定需要有一个容身之处。这个让人安身的地方,可以不是很大,但是一定要有,没有是不行的,中国人就是这样的传统。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之后,心中才能够安定,年轻人因为有了房子的保证,谈恋爱时才会感觉到天空是那么的蓝,云是那么的白,才能体会出有情饮水也可以饱。可是要是没有房子,就只能不停地溜马路了,时间一久,恋人的心中就会慢慢地动摇了。没有房子的恋人当然也能坚持下来,但人们也不能总是恋爱,当他们想要成立自己的家时,就会无比懊恼地发现,存折上用于买房子的钱还没有突破五位数。

歌中唱道: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

所有的人,都在渴望着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无论家的大小,总归属于自己。他们需要在完全属于自己的真正的小家中,体会那份温暖、安稳、惬意、自由,但工薪族、房奴们的悲哀就在于此,他们找不到这种感觉。

有一家媒体发起的调查结果显示,有将近60%的80后职场人士表示,他们不能完全地承担社会和家庭责任,常常感到工作上力不从心,有近50%的人没有房子并且未婚。这些主要是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大城市的人们,在这些大都市中,月收入在3000元至5000元之间的,人数占到30%以上,月收入在1500元至3000元之间的,人数占近30%,攒多少年的工资才能买到房?这是人们经常会想到的问题?

谁都不容易

一般来说,公务员的日子要好过一些,如果他们用工资来买房子费不费劲呢?

一位广州的公务员说,那也要看是什么样的公务员,同样是公务员,处境也不一样。他工作已四年了,存折里还是没有存下多少钱,工资的增长远没有广州房价长得快。离结婚日子是越来越近了,房子问题就越来越经常地被女友提起,他特别想对女友说:亲爱的,我们不买房子好不好?

作为一个公务员他感觉还是挺幸运的,有了一份在很多人的眼中算是美差的工作。但他并没有赶上福利分房,成为公仆的同时同样也要准备做房奴。对于他这样一位从大山里奋斗出来的农村人来说,在城里做了国家干部,每个月有三千多元的工资,在家乡人眼中肯定是出人头地了,但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明白。尽可能地省吃俭用,一年后存折中也就只是三万元钱,想在二十年内拥有一套房子,并不容易。可是工资能追赶得上房价的上涨吗?

在乡镇、县城的房价应该是很低的吧,那里的人们凭工资是不是能轻松买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