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降生,本是一代代生命的延续,也是给一个家庭带来欢乐和更多生气的事情,然而,越来越多的孩子却成为家庭教育分歧的“导火索”。
1.小孩的乳牙反正是要掉的,再长新的不一样白白净净吗
案例一:
邻居一个小姑娘,她的父母近来发现她长了5颗蛀牙。原来每天晚上睡前外婆都让她喝瓶奶,养成习惯后孩子不喝奶就无法入睡。尽管孩子父母多次告诉老人,老人却依然坚持自己的看法:“别信书上的说法,小孩子的乳牙反正是要掉的,再长新的不一样白白净净吗?我就不信喝点奶对牙齿就不好。”孰不知,乳牙的好坏直接影响恒牙的发育,而小小年纪的孩子也不得不经受拔牙的痛苦。
案例二:
淘淘吃糖和巧克力成癖,刚长齐的牙已经被蛀了。当爸爸告诫他糖和巧克力吃多了会腐蚀牙,并采取了相应的限制措施时,爷爷说话了:“别信那个,我小时没吃过几块糖,这牙不也掉光了?你爸舍不得给你花钱,我这有。”当孩子哭着要吃时,爷爷就去给他买了好多回来。终于,有一天,淘淘回到家里也不嚷着吃糖和巧克力了,只是捂着左边腮帮子直哼哼,爷爷这次可急了,带淘淘上医院看病。原来是牙齿坏了,医生说是“龋齿”,也就是“乳牙蛀”。这下,爷爷倒放心啦,说“乳牙蛀”嘛,不要紧的,反正以后都要换牙的,糖、巧克力照样吃,不怕。
甜甜的糖和美味的巧克力总是孩子们的最爱,不要说孩子就是大人有时也很难抵挡住巧克力、糖果的诱惑。但是糖和巧克力吃多了麻烦也就来了,不是长出了蛀牙,就是孩子的体重不受控制一路飙升。
很多家庭都存在这样的问题,爸爸妈妈担心孩子的牙齿健康问题和体重问题而限制孩子吃一些零食、糖果等,而祖辈却觉得这种限制是在“委屈”孩子,而且以他们的经验来看,孩子早晚会换新牙,多吃一些也无所谓。正是这两种不同的观念使得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产生了冲突。
案例一中姥姥和案例二中爷爷的观念都很不科学,存在以下两点误区:
误区一:让孩子睡前喝奶。
以往的观点认为睡前喝奶一方面有助于睡眠,另一方面有利于身体对钙的吸收利用从而促进孩子骨骼生长,因此,不光是儿童,许多成人也有睡前喝一杯奶的习惯。其实,临睡前喝牛奶,残留的奶液在口腔内发酵、变质,会造成口腔内细菌繁殖而出现出现咽炎、感染性喉炎,扁桃体类以及龋齿等疾病。
因此,应让孩子在睡前1~2小时喝牛奶,喝奶后应再喝少许水起到冲刷作用。婴儿睡前喝奶后父母可以在手上缠上干净的纱布,沾水给孩子擦擦牙床;稍大的孩子就要喝一些水并且漱漱口;3岁以上的孩子在睡前喝奶后就要刷牙。
误区二:认为孩子的乳牙早晚会掉,没什么关系。
人的一生中有两副牙齿,一副是乳牙,一副是恒牙。乳牙一般在出生后6~8个月萌出,到2岁、2岁半时长齐20个。6岁左右,乳牙开始脱落,换上恒牙28~32个。如果像有些大人认为的,既然乳牙迟早都要脱落,那么乳牙长得如何、坏没坏掉不是什么大问题,这些都是错误的想法。实际上,乳牙长得如何,对孩子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
(1)乳牙是孩子的咀嚼器官。
食物要经过乳牙的细细咀嚼才能变碎,并在咀嚼过程中与唾液混合,这样到达胃肠道后才易于消化吸收,产生供身体生长发育的能量。如果乳牙有毛病的话,就会影响孩子的咀嚼、食物的消化吸收,能量的产生也就随之受影响,进而不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
(2)乳牙的咀嚼功能会影响孩子的脸形。
乳牙在咀嚼食物时,要动用上、下颌骨和面部肌肉。正常情况下,两边的牙齿都参加咀嚼过程。但是,如果有一边乳牙有毛病的话,孩子就会偏向于使用没病的一边。时间长了,常用一边的颌骨面部肌肉就会比另一边较大,造成脸部不对称。
(3)乳牙有无毛病会影响恒牙的质量。
如果乳牙龋坏,引发牙髓炎或牙周炎的话,就会影响以后恒牙的萌出,导致恒牙长出后不牢固,容易损坏。如果乳牙过早或过迟脱落的话,恒牙就会长得位置不正或长不出来,使得牙齿排列不齐、咬合不正,影响对食物的咀嚼和牙齿的美观。
可见,孩子乳牙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事,不管是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定要注意教育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1)饮食定时定量,不要吃太多零食。
(2)睡觉前不要吃糖果之类的甜食。
(3)吃完食物后要漱口。
(4)长满20个乳牙后或3岁以后要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2.老少三代过招
案例一:
一位爸爸委屈地诉苦道:自从有了儿子,自己在家的地位是一落千丈。孩子的爷爷奶奶和妈妈天天围着儿子转,儿子每次犯错误、不听话,刚要批评他几句,自己的老爸老妈便会轮番上阵,先教训自己一番。
一次儿子抢邻居家小朋友的玩具,还把人家的鼻子给打破了,身为爸爸的他抬手就打了孩子屁股几下,这次爷爷可不干了,大嚷着:“你干嘛打我孙子?这么小的孩子懂什么?”“这孩子再不管教,都成什么样儿了。再说,我小时候和别人打架,您可不是现在这个态度!”没想到老爸板着脸说:“你是我儿子,怎么能跟我孙子比?”这位爸爸听了,心里都成了透心凉。
案例二:
一个上小学的男孩写了一篇作文《爷爷是我的保护伞》,内容如下:
爸爸就会说我淘气,其实他根本不管我。我饿了,是爷爷给我做饭吃;我困了,是爷爷给我铺床;我的作业不会做,是爷爷教我做。爸爸如果说我、骂我,我就告诉爷爷,爷爷就帮我骂爸爸。在我眼里,爷爷就是我的保护伞,所以我一点儿都不怕爸爸,有的时候我还存心气他。
有一次,爸爸下班回来,他到厨房盛饭,我便偷偷在厨房门口放了一个小凳子。爸爸没看清,被凳子绊了个趔趄,手里的饭碗摔在地上。看到爸爸火了,我连忙跑到爷爷房间,躲到爷爷身后。爸爸气呼呼地跟进来,对爷爷说:“这孩子学坏了,我必须揍他一顿。”爷爷问明了事情的原委,不以为然地笑了笑,说:“你这么大的人了,自己不小心点儿,笨不笨?怎么还拿孩子撒气?好了,吃你的饭去。”我听着就偷笑。
案例三:
丫外婆对丫丫那是是相当的亲。但是这样的亲让丫妈看在眼里,心里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外婆对丫丫的爱比起对自己有过之而无不及;忧的是外婆“对付”丫丫的方法,有时实在让人想说上几句,于是丫妈经常对丫外婆的方法“见招拆招”,对丫丫的各种要求也是拿出多种办法应对。
第一招:延迟满足。
丫丫要某样东西,只要稍微一有哭声,丫外婆看到丫丫的眼泪,心里就慌,赶紧一句话:“快点,赶快给她。”这也成了丫丫“对付”外婆的“杀手锏”。而丫妈深知“有求必应”其实是一种“爱心毒药”,于是抛出一招“延迟满足”。“延迟满足”的做法就是“多等一分钟”。对于丫丫的一些要求,丫妈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视情况而用:
方法一:询问法,“要什么东西”、“东西叫什么”、“让谁帮你拿”、“帮你拿了你该说什么”……这样既可以训练丫丫多说话,培养她良好的礼貌用语,又能在无形中让她的要求在“多等了一分钟”后得到满足。
方法二:家里摆了一摊子的玩具,丫丫却在这个时候想出去玩。那好,“先收拾好再出去”。这也是丫妈一贯培养丫丫的“归类整理”习惯的做法。这样既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摊子”自己收拾,还能让“出去玩”的这个要求无形中又“等了一步”。
方法三:在嚎啕大哭时的要求,丫妈会共情于她:比如“丫丫很想要××是吧,很想妈妈马上递给你是吧,要是妈妈能听到宝贝好好地跟妈妈提要求,妈妈会更高兴……”如此几句话,丫丫就会渐渐平静下来,并且“和气”“耐心”地等到要求得到满足。
第二招:充耳不闻。
洗澡,丫丫不配合了,大哭。丫外婆一招:拿饼干来!对此,丫妈的招数是:对外婆的要求“充耳不闻”。一来不纵容这样的“食物贿赂行为”,其实很多时候丫丫并不接受这样的“贿赂”;二来鼓励外婆用其他的方式。
丫妈给丫丫洗澡,同样也会遇到她哭。丫妈采取的方式“转移注意力法”——扯东西盖南北:询问询问白天的趣事儿、鼓励鼓励她的进步表现,或者来个儿歌对接什么的。一问二聊下来,澡也洗完了,大人孩子都顺心。
第三招:借他人之口。
每次丫丫跟外婆出门,都耍赖要外婆抱,而外婆每次都会满足小丫头的要求。对此,丫妈的招数是“借他人之口”,其实就是借用小区邻居常爱说的一句话:你家妞妞跟外婆出门很少自己走路的,都是抱,跟你还走呢!丫外婆每次听到邻居这样的话,至少在邻居面前不会再纵容丫丫了。
会走路的孩子反而要大人抱,这恐怕是很多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丫妈的做法是:“走到××那里,妈妈再抱”、“你看前面的哥哥、姐姐都自己走路呢,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你看妈妈都自己走路呢,谁来抱妈妈呀?”“刚才妞妞走得很好呢,大步大步的,妈妈很高兴”如此云云,领教了丫妈的“说话算数”,丫丫通常会很愉快地“合作”。
三个案例都是反映了老少两代人对第三代的教养分歧:前两个案例中的老人都是为了庇护孙子,而不惜贬低自己的儿子;第三个案例中是一位妈妈和孩子外婆在教育孩子时的“斗智斗勇”“见招拆招”。
以上案例中这样的老人在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要什么给什么、孩子一哭就心软、孩子做的任何事都是对的等等,以至于小小的孩子都“掌握了”老人的“软肋”,并当其成自己的“杀手锏”,既可以用来对付老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又可以用来对付父母,使自己免遭批评甚至是皮肉之苦。
两代人之间的教育分歧总是在所难免,然而任何事情都有解决的办法。前两个案例中的爷爷奶奶过度“保护”孙子固然是一种错误,而两位爸爸的表现也不是十分恰当,“说”“骂”“打”并不是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以至于更容易形成父辈教育不得法、祖辈庇护不得当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