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婆媳亲,全家和”,婆媳之间的关系,向来是中国人家庭关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主题。而婆媳之间的矛盾,自古至今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现代社会,婆媳分歧最大的莫过于对孙辈的教育问题,很多原本关系不错的婆媳也常常因此关系恶化。
1.吃饭——妈妈的烦恼,奶奶的怨气
案例一:
胡女士的儿子小山每天吃饭时喜欢拿着笔一边画一边吃,胡女士教育他,并表示不坐下来好好吃就不给他吃,可婆婆总会干涉,还会在大家吃完后端着饭碗跟在孩子后面喂,尽给他吃大鱼大肉,说要让他长成个胖小子。胡女士告诉她孩子太胖不是好事,但婆婆就是不听。说起喂养孩子的问题,胡女士便这样诉苦。可胡女士的婆婆也有怨气:“我几个儿女都是这么喂大的,有什么不对?他们现在比别人弱吗?”
案例二:
琪琪是个7个月大的小女孩,琪琪的奶奶是医生,关于幼儿营养也是知道一些,琪琪妈妈本身也是学学前教育的,在孩子出生之前也买了育儿百科等书籍一顿恶补。关于宝宝什么时候吃辅食,什么时候可以吃肉、吃水果、吃蔬菜,什么时候喝奶粉,不可以和钙液一起喝,不可以和水果一起吃等应该注意的事项,在这些问题上奶奶和妈妈都是一致的。唯一不一致的地方是琪琪奶奶怕她吃撑了,每次吃得差不多就可以了,白天饿了,就吃零食,吃水果或者小点心之类的,而晚上这一顿琪琪吃不饱,夜里就会哭闹,翻来覆去的,于是有时候还要夜里再补一顿奶粉。
就因为琪琪每顿应该吃多少的问题,奶奶和妈妈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妈妈说:“琪琪正是身体和大脑快速生长的时期,总吃不饱会对她的生长发育有影响。”而奶奶就坚持认为“若要小儿安,三分饥和寒”。两个人谁也说服不了谁,一提起来都是满肚子怨言。
吃饭问题确实是许多家庭的矛盾之一,两代人之间对第三代的喂养方面总有着这样那样的分歧。两代人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分歧是很正常的,毕竟出生年代不同,个人受教育的程度不同,生长环境的不同等,这些都会造成两代人思想上的差异。
隔代喂养的矛盾成为婆媳之间关系的又一大障碍。调查发现,近六成(外)祖父母的喂养知识来自于自身实践和传统经验。而年轻父母喂养知识的来源相对广泛,网络、书本、专家等占了四成。年长“实践派”和年轻“理论派”各执一词。
祖辈协助喂养孙辈,可以有较多的时间陪伴小孩,能给孩子较多的安全感和早期依恋,也使年轻父母能够兼顾事业和家庭。但是,祖父母的照顾与呵护并不能取代父母责任。由(外)祖父母喂养的孩子,更易有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因此,提醒广大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协助喂养孙辈时,最好以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荤菜不要吃得太多,要荤素合理搭配。另外,父辈和祖辈之间的喂养分歧,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大家一定要达成一致,哪些规则是孩子必须遵守的,并且在孩子违规时共同制止,这样可以避免分歧的出现,而且教育孩子的效果也不错。
遇到案例二中这样的问题时,不应该只是单纯的跟长辈说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而是首先要尊重长辈们的想法,然后多进行沟通。许多问题都是因为沟通不好才产生的,可以把每个人的做法及看法分析一下,谁的做法是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毕竟大家的出发点都是好的,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的父母可以把查阅的资料和书籍等给长辈们看,争取他们的理解。父母也要多留出时间给孩子,在许多事情上都要争取亲力亲为,否则父母什么都不做,只是在发现问题的时候才去告诉长辈们怎么样怎么样,长辈们难免也会有些抵触情绪,比如会想“什么事情都是我在管,你们都不管的,现在又来告诉我该怎么样,难道我不知道怎么做么?”
2.春捂秋冻——奶奶说“捂”,妈妈说“冻”
案例:
刚进入五月天便热得出奇,人们早早地穿上了短袖。一天下午天天妈妈提前下班,奶奶正抱着天天在楼下晒太阳,只见孩子满脸通红、无精打采地趴在奶奶的肩膀上,奶奶说“孩子好像发烧了”。到来医院一阵忙活,大夫却一句话把她们打发了“轻微中暑,以后给孩子少穿点”,天天妈妈这才发现孩子身上除了两件长袖外竟然还套着一件背心。奶奶赶紧解释:“不是春捂秋冻吗,我怕孩子着凉感冒,就想给他多穿点捂捂!”
奶奶看到天天因为晒太阳而中暑心里也挺难受的,因为天天爸爸妈妈有交代她偶尔也要抱孩子晒晒太阳。为此,天天妈妈跟婆婆说:“没关系,这不是您的错,主要是我没告诉您什么时间段抱孩子晒太阳会比较好。还有晒太阳的时候该注意哪些方面……”还没等天天妈妈话说完,奶奶就生气的说:“抱孩子晒太阳我还能不懂呀,都说春捂秋冻,我还不是因为怕你孩子着凉,才给他多穿了点衣服。现在的孩子真的太娇气了,我们以前带孩子哪有那么麻烦,都是被你们给惯坏了。”看着婆婆一肚子的委屈,天天妈妈心里也挺难受的。
晚上,面对可爱的小天天,奶奶脸上又露出了笑容,此时,天天妈妈和爸爸一起找准机会给奶奶灌输了关于如何科学的给孩子穿衣服及保暖的问题,奶奶最终也虚心接受了。
在孩子穿衣方面,我想很多爸爸妈妈一定深有体会:老人总是生怕给孩子穿少了而冻着孩子,而给他们多穿衣服。其实有的老人自己害怕冷,他们觉得冷的时候,就认为别人也一定冷,就要给孩子多穿衣服。其实孩子是很爱出汗的,穿多了反倒容易感冒。
中医认为,小儿是阳气偏旺之体,过暖则会助长阳气。实际上,过早过度保暖,身体出汗又不易觉察,反而容易感冒。长期的恒温环境只能使人的热适应能力下降。气温稍有改变而添衣保暖,就是在制造这种恒温环境。这样,没有得到锻炼的大脑皮层下丘脑,一旦与凉空气接触就抵挡不住致病细菌的挑战,最终导致疾病。因此日常生活中,最好不要给孩子穿的太多,基本上比成人少一件就可以了。
“春捂秋冻”是一句卫生谚语,这是人们维护身体健康的经验,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对身体各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的孩子来说,更有积极的意义。然而,好多家长只知“春捂秋冻”,却不知如何正确的给孩子“春捂”和“秋冻”。
“春捂”就是说春季,气温刚转暖,不要过早脱掉棉衣。冬季孩子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俗话说“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过早的脱掉棉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袭击孩子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秋冻”就是说秋季气温稍凉爽,不要给孩子过早过多的增加衣服。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孩子的耐寒能力,在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能促进身体的物质代谢,增加产热,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同样道理,季节刚开始转换时,气温尚不稳定,暑热尚未退尽,过多过早的给孩子增加衣服,一旦气温回升,出汗着风,很容易伤风感冒。
当然凡事皆有个度,“春捂秋冻”并不排除根据气温变化,及时给孩子增减衣服。人的体温总是要保持摄氏37度左右,一方面靠自身调节,同时也要靠增减衣服来协助,如果春末和深秋,仍让孩子捂得很多或穿得过于单薄,这样的“春捂秋冻”就过分了,每年的3月和11月是孩子上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一方面是气温变化大,同时与衣着调适不当也有很大关系。对孩子的穿着,成人常爱根据自己的感受,成人对冷热的感受,是自己几十年的习惯养成的。孩子穿着的厚薄是可以从小培养的,在一定范围内少穿比多穿好。一般人们总怕孩子冻着,认为孩子小,身体娇嫩,抗寒能力低,冻着爱生病,而不注意增加孩子的耐寒能力。其实捂得越多,越爱着凉生病。
“春捂”也要有讲究:
(1)穿衣“下厚上薄”。
古代的养生家指出,春令衣着宜“下厚上薄”。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的下部血液循环较上部差些,易受到寒冷空气的侵袭。因此,在乍暖还寒的早春二月,应当注重对孩子下部,尤其是腿脚的保暖,以免感受风寒。
(2)把握好时机。
春季气候多变,时有寒潮过境,在冷空气来临前的一到两天,妈妈要适当给孩子增添衣物。恰到好处的“捂”,可将感冒、消化不良等病拒之门外。
(3)根据气温高低及时加减衣服。
面对时而春风和煦,时而冷风阴雨的天气变化,家长应及时为孩子加减衣服。当昼夜温差大于8℃时就需要“捂”,为孩子添加衣服,以免受寒。随着气温的回升,不能减衣太快,待气温持续回升后,也要再多捂7天左右,体弱的孩子应持续14天为妥当,让孩子的身体逐渐得到调节,以适应气候的变化。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
(4)做到“三暖二凉”。
三暖:一是背暖。背部保持适度温暖利于孩子体内阳气生发,可预防疾病,减少受凉感冒的机会。二是肚暖。腹部保暖,最好给孩子戴个棉肚兜,既能维护孩子胃肠道的功能,促进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又能防止肚子因受凉而引起的腹痛、腹泻等症状。三是脚暖。脚部皮下脂肪层薄,保温性能差,又远离心脏,血液循环较差。足底的神经末梢非常丰富,对外界寒冷最为敏感。双脚受寒后,就会通过神经反射,引起上呼吸道黏膜的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抗病能力下降,易患感染性疾病。因此,注意脚的保暖,孩子的小脚暖和了,才能保证一身温暖,抵御寒冷,防病保健康。
二凉:是指头部和心胸要凉。孩子经由体表散发的热量,有1/3是由头部发散的,如果头部捂的过热,容易引起头晕头昏、烦躁不安。所以,在风和日丽的天气,要保持头凉,才能使孩子神清气爽。心胸凉,是指给孩子上身穿的衣服不要过于厚重臃肿,以免胸部受压,影响正常的呼吸与心脏功能。
(5)脱穿衣服看情况。
春季早晨天气比较冷,到中午温度升高时,不能马上将孩子的衣服脱掉。当孩子玩得满身出汗时,也不要立刻脱衣服,应该用毛巾把胸背上的汗擦干,让孩子安静下来,待汗水完全下去时再脱外衣。
3.你要奶奶,还是妈妈
案例:
自从奶奶过来帮忙带孩子后,芳芳妈妈有一肚子的怨言却也无计可施。
“我给孩子喂奶,奶奶刚从外面回来,就硬从我怀里要抱出来,说‘宝宝一直都是奶奶喂的,还是奶奶喂着舒服’我家小丫头不肯,她奶奶就很严肃的问她:是要奶奶,还是妈妈?小丫头很怕她的,声音小小的说要妈妈,结果奶奶又问了一遍,小丫头就立刻改口说要奶奶了,奶奶立马喜笑颜开的说‘我说吧,孩子还是要我喂的’,我抱着孩子都傻了。”
“每次只要我在小丫头是不要奶奶抱的,连把尿都不要奶奶来,于是奶奶就拿些糖啊,或者立马冲一瓶奶啊在她前面晃,小丫头立马跑过去,奶奶开心得假牙都要掉了。有时候小丫头不要奶奶抱她就说‘你妈妈现在在家你不要我,等她明天上班了你就一个人了,我也不抱你,看你怎么办’,小丫头听了这话就要考虑要不要奶奶抱了。”
俗话说:隔代亲,打断骨头连着筋。从中可以看出祖辈对孙辈的疼爱之情,不亚于父母对孩子的疼爱。案例中的奶奶用各种办法来赢得孙女的心,也是爱孩子的表现,但是应该注意对孙女的这种疼爱方式有待改善。
作为奶奶,自然而然地希望孙女和自己亲。当然,孩子和母亲的关系是不可替代的,即使妈妈再不带孩子,陪孩子时间再少,那也是有血缘关系的,分不开。
对于奶奶来说,母子亲情是任何人和事情都割不开的,这是天性,就如同自己的儿子娶了媳妇、有了孩子后还依然是自己的儿子,为什么非得让孙女在自己和她妈妈之间作出选择呢?
如果妈妈意识到自己和孩子的亲子之情不会因任何人任何事情改变,就不要对奶奶的话太在意。因为随着年龄渐渐变老,有些老人逐渐觉得自己不再被需要,而孩子的世界是简单的,只要对他好,他就会跟你亲。也许奶奶也是这样的想法,正是因为奶奶一直带着芳芳,甚至超过了和妈妈在一起的时间,所以她看到芳芳最亲的竟然不是她而失落吧,人之常情,妈妈可以理解,也希望奶奶能纠正自己多余的担心。
妈妈可以和奶奶好好沟通一下,即使是奶奶对自己教养孩子的方法有什么分歧,也不要以溺爱的方式去争取孩子的感情偏向。并且真诚地告诉奶奶等到芳芳长大了,妈妈会让她和爸爸妈妈一样好好地孝敬奶奶,因为奶奶为了芳芳真的付出了很多很多,不光是经济上的,更多是精神上的。以此来消除奶奶的失落,让奶奶感受到一家人相亲相爱才是最大的幸福。
4.妈妈不好,还是奶奶好
案例:
东东妈妈最近一直很苦恼,原因就在于对孩子管教方式和婆婆不同,而引发了一系列矛盾。
儿子东东今年7岁,是家里的独生宝贝,爷爷奶奶特别宠爱他。疼爱本不是坏事,可儿子越来越调皮,甚至有恃无恐。比如,儿子在外面跟小朋友打架,妈妈正准备训斥他,婆婆过来就把孙子一抱说“别理你妈妈,乖,待会儿给你买好吃的,气死她;还有,哪个欺负你,奶奶替你出头”。孩子一下就乐呵了,亲奶奶一口嚷着“妈妈不好,还是奶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