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隔代教育:隔代不隔心
14512100000031

第31章 留守儿童——什么时候才能把爸爸妈妈留下(3)

有不少男孩子喜欢参与一些不安全的,甚至是危险性的活动。如:有的学生,尤其是男生喜欢运用棍棒刀枪、石头泥沙作武器“开战打仗”或逗打嬉闹,以致戳瞎眼睛,打掉牙齿,砸破脑袋,折伤筋骨;有的学生玩耍射伤力较大的玩具枪、飞刀造成同伴间的意外伤害;有的学生喜欢登高攀树、翻墙,导致从高处摔下,自身伤残;有的学生追赶汽车,攀爬机动车辆,被摔得生死难料;有的学生骑自行车带人,在马路上横冲直闯,致使车祸发生;有的学生违纪违章使用体育器械,从单双杠、吊环、滑梯上摔下,造成脊柱裂伤;有的学生在打架斗殴处围观而遭误伤;有的进出影剧场等娱乐场所追赶拥挤、打架逗闹,造成跌倒踩伤、挤伤、砸伤;有的到动物园游玩,爱把手伸进动物笼子里逗趣而被咬伤……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是小学生意外伤害的隐患,家长一定要注意纠正孩子这些不安全的行为,制止他们参与这些危险性的活动。

(7)清洁用品或杀虫剂不可拿来喷着玩,捉迷藏时不要躲在柜子、箱子里。

(8)不要用塑料袋或棉被蒙头,不要把绳子绕在脖子上,也不可把花生、钮扣、弹珠等小东西放进鼻孔或嘴里,以免不小心吸入气管。

(9)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带孩子上街,要告诉孩子走人行横道,过马路要看红绿灯、走斑马线。

案例二:

性侵犯、拐卖——阳光下的犯罪

李某(10岁),父母外出打工,李某跟爷爷一起生活,从2005年1月至2006年9月案发,先后有四名中老年人以给零钱、给零食为诱饵,将其强奸10余次之多。后因爷爷追问其零钱的来源,李某才说出王某、孙某、李某、赵某等四人对其的侵害。在案件侦破过程中,因王某不承认强奸事实,证据单一,王某也没有被起诉。

从留守儿童的监护方式反映出,目前我国农村家庭缺失的情况较为严重,这就带来了多方面的安全隐患,同时也为犯罪分子提供了机会。最近公安部的一项统计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已成为受各类犯罪侵犯的高危人群,留守儿童中男性儿童多会成为人贩子注意的目标,而女性儿童则容易成为性侵犯的对象。从目前打击拐卖妇女儿童工作所呈现出的总体数据来看,被拐卖儿童群体中,居第一位的是流动儿童,居第二位的是留守儿童。

由于性安全防范教育缺乏,女童的性安全问题尤为严重。

一是在我国农村素以乡风淳朴著称,留守女孩的父母对自己的女儿缺乏性安全意识方面的教育,小学也不可能对学生进行性安全教育。而留守女孩自己因其智力和阅历限制并不知道性的危险性,没有性安全的防范意识,甚至把性侵害认为是游戏,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性侵犯。

二是留守女童长期失去直接监护人,爷爷奶奶、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做临时监护人,有的年迈体弱无法行使监护权,有的老年人对女孩的性安全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太弱,缺乏对女孩的性安全保护,而且小女孩很容易被犯罪分子的小恩小惠、甜言蜜语迷惑住,给点糖果、苹果,一块钱两块钱就能把她哄走。再加上农村地理环境缺乏安全性,特别是一些偏远山区乡村,人烟稀少,地势阴暗,也给犯罪分子提供了很好隐蔽场所。有的女孩还要从事一些野外劳动,如割草、放牛、放羊等,在野外,她们很容易成为犯罪分子的袭击对象。当犯罪分子把魔掌伸向留守女孩时,女孩既无反抗力量,也措手无助,往往很难逃脱魔掌,惨造性侵害后也很难求得保护和帮助。

再者,有些女孩受到侵害者的威胁,不敢跟大人说;有的监护人受封建意识影响,认为这是见不得人的事,发现案件事实后也多是私了。

最后,除了犯罪分子的侵犯以外,监护人方面也有一些问题。从媒体报道的有关事例中我们发现,有些是委托监护人责任心不强,不能给留守儿童提供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造成的。

如何避免留守儿童被侵害?

第一,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监护。

首先作为父母要重视孩子的成长,不能只“生”不“养”。如果两人都外出打工,必须把孩子放在有监护能力的亲戚家里。无论是祖父母、外祖父母还是其他亲戚都要特别关注孩子的行踪,尽量不要让其离开自己的视野。要教育孩子不要接受别人的东西,要多与家人沟通,在外面发生的任何事都要跟家人说,使孩子时时刻刻处于家人的监护之下。

第二,作为监护人的祖辈要从小教育女孩保护自己,并强调防范性侵害应该注意的一些事情。

对于小女孩来说,要教孩子认识自己身体的隐私部位,可以告诉她们人之所以要穿衣服,不止为了漂亮、取暖,最主要的功能就是遮盖身体。笼统的说凡是被衣服遮盖的地方都属于我们身体的重要部位。特别是每个女孩的胸部、屁股及双腿之间的部位更是每个人重要的隐私部位。所以我们身体的隐私部位别人绝对不能随便触摸,如果有人让你触摸他的隐私部位也是不对的,有以下几种事情发生时,一定要坚决拒绝并快速离开。

(1)你和两位同学单独在校园的后门玩时,有一个男人走近你们,你觉得他鬼鬼祟祟,好像有什么企图或想做什么。

(2)上课中,你肚子痛跑去上厕所,发现旁边的厕所好像有奇怪的眼睛在看你。

(3)邻居叔叔要求你脱内裤给他看看,并且说要给你100元。

(4)当你单独在回家的路上时,有陌生人接近你,找借口跟你说话或让你带路。

(5)有个叔叔给你包巧克力,让你替他抓痒。

(6)邻居哥哥要你一起看色情录象带,并且让你保守秘密,许诺带你去吃炸鸡。

(7)有陌生人拿出一百元大钞,要你带他到店里买一包烟,找回来的钱全送给你。

(8)和蔼可亲的爷爷给你一百元,他要你看他洗澡。

(9)有人常常偷偷的买东西给你吃或送你玩具,并不让你的家人知道,然后借机摸你的身体的某些部位,或做一些让你感觉很奇怪的事。

对于已经懂事的大孩子,要让她们明白什么是性侵害及怎样避免性侵害,让女孩子懂得,自己有身体的“自主权”,任何人都无权抚摸和伤害自己的身体,如受到侵害应及时求助自己的家人或信赖的人。告诫女孩子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女孩子外出,应了解环境,尽量在安全路线行走,避开荒僻和陌生的地方。不要贪图走近路而选择不安全的路线。(如公园或荒芜的建筑工地)

(2)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要随便搭乘不认识人的车。如果临时搭乘朋友或邻居的车外出一定要告诉家长知道。

(3)晚上女孩外出时应结伴同行,衣着不可过露,不要过于打扮,切记轻浮张扬,尤其是女童外出,家长一定要接送。

(4)女孩外出要注意周围动静,不要和陌生人搭腔,如有人盯梢和纠缠,尽量向人多的地方靠近,必要时可呼叫。

(5)女孩外出一定要随时和家长联系,告诉其去向,未得家长同意不得在外留宿。

(6)拒绝单独和男人(包括熟人和尊敬的人)在家里或是幽静、密闭的环境中会面,尤其是在男子的家里或宿舍里。

(7)在外不可随便食用陌生人给的饮料和食品及不明药物。拒绝任何人给看的色情刊物及图片。

(8)独自在家,注意关门,最好反锁房门。拒绝陌生人(如维修,服务人员等)进屋,如果是家人的朋友也要拒绝进屋。如有紧急事情处理要先联系家人知道。

(9)独自回家而家里又没有人时,如在家门口发现可疑的尾随者,不要开门,迅速下楼,回到外面安全处找大人帮助。

(10)农村的女孩尽量不要一个人在山坡、树林、浓密的庄稼地停留。如看到有人要靠近你停留的地方赶紧离开。

第三,从小处入手,提高警惕,预防孩子被拐卖。

(1)让孩子放学就回家,尽量结伴而行,不要在外面逗留;如果孩子小,家长尽量接送孩子上下学。(最好跟孩子的老师保持联系,跟老师说好,孩子由家长专门接送,任何人没有经过孩子家长的同意,不能随便将孩子接走。)

(2)告诉孩子不要轻信陌生人,不管陌生人说什么,都不要跟陌生人走。即使是孩子曾经见过的人,也要告诉孩子不要轻信他。

(3)与邻居和睦相处,遇事彼此照应。

(4)孩子不要接受陌生人给的食品、饮料或玩具。

(5)教会孩子自我保护,让孩子学会随机应变,这样一旦遇到危险,孩子可以自救。

(6)假期的时候,孩子外出要有同伴,切不可单独外出,要告诉家长去的具体地方以及回来的大致时间;如果是出远门,要有家长陪同。

(7)孩子独自在家的时候,应该和家长保持电话联系,同时做到:锁好门,没有家长的特别关照,不给陌生人开门,无论是谁,都让他等家长回来再来。如果来人纠缠不休,孩子就应该马上警惕起来,首先要报警,然后打电话告诉家长。(如果孩子太小,就尽量不要让他独自在家。)

(8)平时给孩子一些零钱,以备不时之需。

(9)带孩子外出时,要看好孩子。要带小孩到偏僻人少的地方;带孩子在马路上行走时,尽量靠里走,注意防范后面来的摩托车、面包车;带孩子上街,家长切不可因为忙于购物而忽略了孩子,要紧紧地看着自己的孩子。

(10)告诉孩子,一旦和家长走散了,要找警察叔叔寻求帮助,或者就在原地呆着不动,因为父母一般都会顺着原路找回来;这个时候千万不能相信任何人,不能跟任何人走,更不能相信陌生人带自己去找父母的谎言。

案例三:

劣质小食品“毒害”静悄悄

在学校附近的小商店里,各种各样廉价的小商品随处可见:方便面、膨化食品、果冻、棉花糖……,价格都在1角钱到5角钱之间。一到下课时间,学校内的小学生便蜂拥而至,抢着购买各种小包装食品。

这些小食品都是一些三无产品,不但包装粗糙、吃起来口味极差、嘴里还会长时间留下涩涩的生油味。由于留守在家中的监护人,特别是老人一般都缺乏食品安全的意识,大多纵容孩子吃这些劣质的食品,从而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体健康,甚至威胁孩子的生命。

如何注意留守儿童的食品安全问题: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定要注意,孩子的零食不可小视,在购买儿童食品的时候要特别小心以防购进对孩子有害的食物。

(1)注意近来宣传媒介的报导。

例如卫生监督部门已经查处的卫生不合格的品牌和产品不宜购买。

(2)注意出厂日期和保鲜期。

购进后一定要在保鲜期之前吃完,食物中的脂肪久存会变质。酒心巧克力常在保鲜期内被虫蛀坏,糕点在冬季会干硬,夏季会霉变。盒装的糕点在没有油脂覆盖处易于霉变。塑料包装的面包在运送受压的部分容易霉变。面包不宜超出出厂3天吃完。

(3)食物中的防腐剂对肝脏有积聚和远期毒害的问题。

儿童肝脏酶系统发育未完善,许多方便食物如方便面,方便粥,盒,绿豆沙,芝麻糊等有防腐剂。食用后在肝脏来不及解毒经肾排出会直接伤及肝脏。还有聚集的会影响神经系统而引起多动症。尽量让孩子吃新鲜不添加防腐剂的食物。

(4)色素。

色素溶于水者通过肝解毒,肾排出或者由肠道吸收排出。色素溶于油者会存在含脂肪的细胞内。大脑和神经髓鞘都是类脂质。积聚许多色素到学龄期会使思维集中时间缩短,影响学习,故应尽量避免吃有色素的食物。

(5)罐头。

在封罐时用的焊锡中含铅,常吃罐头食品会致慢性铅中毒,延缓智力发育和导致贫血,不易治愈。

(6)黄曲霉会导致肝癌。

如潮湿季节存放的大米花生,玉米,小米等会霉变,做饭前要挑出有黑点的米粒,不吃霉变的花生和玉米。

(7)泡菜和腌菜会产生亚硝酸盐,成为致癌因素之一。

经常吃泡菜,可以用白醋加糖和盐只泡一天马上食用,避免亚硝酸盐的产生。吃腌菜可放锅内用大火油炒,用高温破坏亚硝酸盐。

(8)冰箱性胃炎。

夏天孩子都喜欢吃冰棍、喝冷饮。家长需注意饭前吃冷的东西,就会增加无饱感,使孩子厌食;饭后喝冷饮会抑制胃液分泌形成消化不良,时间长了就会形成冰箱性胃炎。

除此之外,告诉孩子吃任何东西前,一定要先征得大人同意,地上或桌上的东西不可随便捡来吃,还要注意吃东西时不要边吃边跑,否则食物易吸到气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