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爸爸妈妈从南京带回了好吃的桂花鸭,奶奶把鸭子切好后盛到盘里摆到饭桌上,喊大家来品尝,桐桐第一个跑出来,奶奶笑着对他说:“这可是南京的鸭子,很好吃哦!”他看着桌上的鸭肉,突然用两只胳膊盖住盘子,大声说:“不许你们吃!”爸爸马上说,这是给爷爷奶奶带的,并不是给桐桐一个人带的,不能让桐桐一个人吃。桐桐小嘴一撅:“以前爷爷奶奶都是看着我自己吃,怎么这次就不可以?”
表现二:自己的东西不准别人玩。
儿童节的时候,爸爸妈妈给桐桐买了一辆自行车,邻居家的小朋友也都特别喜欢这辆车,但是无论谁都不能碰一下,连爸爸逗他,要骑一下,他都会冲上来“打人”,叫嚷着:“我的,我的,抢人东西,你个坏蛋。”爸爸也生气了:“这是我花钱给你买的!我都不能骑一下吗?”桐桐一边护着自己的小车,一边说:“爷爷奶奶说,送给桐桐的东西,就是桐桐一个人的!”
表现三:别人抢东西是坏娃娃,自己抢东西是好娃娃。
桐桐知道抢人东西不好,比如,他会帮着苗苗妹妹抢回被人抢走的小皮球,并且教训别人:“这是苗苗妹妹的。”可事情一旦落在自己身上了,一旦自己喜欢了,他就不管好坏了,先抢来再说。问他为什么别人不能抢苗苗妹妹的小皮球,他抢就可以,他还振振有词地说:“因为奶奶说我又不是别人,我是苗苗的哥哥啊。”
孩子的小气、“自私”表现是正常的、阶段性的,也是孩子的一个必经阶段,关键要看大人如何引导。
孩子从2岁起就开始逐渐懂得“所有权”这个概念了,他会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他的,只要他看见了、摸到了或很喜欢,他就开始变得不愿与人分享。到了3岁,就会懂得只有某些东西是属于自己的,随着他们“自我意识”的逐渐增强,会渐渐把喜欢的东西当成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就自然而然地表现出对自己“财产”的过度保护。孩子的这种表现并不代表“自私”,而是一个成长的信号,孩子只有懂得“所有”,懂得保护自己的“财产”,才能慢慢学会真正的“分享”。
案例中的桐桐,表现出的好吃的东西不准别人吃,正是“所有权”概念的延伸,懂得“所有权”是好事,但是正是爷爷奶奶太喜欢给孩子独自享用东西,而使得孩子甚至都不知道还有分享这个概念,也无法理解分享的美妙,就不是一件好事了。自己的东西不准别人玩,正是“保护”自己“财产”的表现。而明明知道抢别人的东西是坏娃娃,而自己抢别人的东西就是好娃娃,是因为奶奶没有给孩子一个正确的概念。
孩子在小时候的性格还是很好塑造的,关键就看家长如何引导,如果对“自私”阶段的行为不加以正确引导,孩子长大后就真正会成为一个自私的人。
所以,从小既要给孩子建立规则,让他体验到分享的快乐。具体说来,应该在以下几点多加注意:
(1)让孩子学习分享。
这首先要从家庭中做起:从小就要避免让孩子一个人享用好吃的,尤其是家里的老人,要把好吃的分给大家一起吃。让孩子发现,好吃的是大家都有权利得到的,而不是自己的特权。比如,吃饼干时,可以让孩子先给爷爷送一块,再给奶奶送一块。如果他做了,就要及时夸他“真棒”!并说“谢谢”。让孩子学会与人分享,并感受分享后的快乐。其次,当家中来客人时,可有意识地让孩子帮助“招待”客人,如拿糖果给大家吃或拿玩具请小客人玩等。最后,应多给孩子与同伴相处的机会,让他带着玩具和同伴交换着玩,增加其与同伴分享的经验。当孩子知道对方玩过以后会还给自己或是自己也有过玩他人玩具的体验时,自然会主动与他人分享并感到快乐的。
(2)从孩子乐于接受的东西入手,找个榜样。
比如:桐桐喜欢巧虎,爱说“要像巧虎一样”。当桐桐不愿意与别人分享,或抢别的小朋友的东西时,可以特意放巧虎中与小朋友分享那一段,让他看看与小朋友一起玩玩具,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他记住了“你一半,我一半”,下次就会有所改变。自行车的事情,先不强迫桐桐,因为那毕竟是他的最爱,就像大人,都有一些不愿与人分享的东西,何况孩子呢。所以要先从其他东西着手,在他能够接受的范围内,让他主动与人分享,体会分享的乐趣。
(3)创造机会,适时引导。
比如:桐桐和苗苗妹妹一起玩时两个小家伙都饿了,奶奶这时可以借这个机会,对桐桐进行引导。奶奶可以拿出两块蛋糕,提醒桐桐:“你是哥哥,应该先给妹妹,就像巧虎一样,你一半,她一半。”这样,桐桐会乖乖地拿了蛋糕给妹妹,然后才拿自己的那个。然后适时的表扬他:“桐桐,你做得很好,像巧虎一样与妹妹分蛋糕吃,你一半,她一半,大家都有蛋糕吃,是不是特别开心啊。”
(4)让孩子学习赠与。
可常常鼓励孩子把旧时的物品(玩具、衣物等)捐出来,因为他长大了,不再需要了。让他亲自把东西赠与邻家的弟弟妹妹或捐给孤儿院的孩子们,也可在节日里,让孩子向同伴赠送礼物,从中体会愉悦的感受。
7.活在电视中的孩子
案例一:
由于父母工作忙,东东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东东小时候很淘气,但爷爷奶奶发现东东很爱看电视,每到这时东东就老实很多。于是,因为怕孩子不听话,也为了孩子安全,老人家经常给孩子看电视,尤其是《奥特曼》更是每天必看的节目。不仅如此,生活中为了让东东高兴,爷爷奶奶以及其他家人也甘愿充当动画中的角色,还和孩子一起模仿着玩儿。
后来,东东经常把家里的小板凳、玩具、书籍全都拿起来又扔又砸,见人就打还不住地叫喊。仔细一听,才知道东东说的全都是动画片《奥特曼》的语言。原来,他是把自己当成动画人物“奥特曼”了,天天只知道沉浸在“奥特曼”的世界里打打杀杀。在他的眼里,日常生活中的所有人或物都被他分派成“奥特曼”中的角色。就这样,致使仅有4岁的东东将现实生活与动画世界的界限模糊了,从而出现幻觉,感觉统合失调严重甚至多动症等身心疾病。
案例二:
5岁的小剑从几个月大时就对电视广告有非常强烈的兴趣,爷爷奶奶看他安安静静地看广告,也乐得自己省事而不去管他。而小剑开始说话以后,不会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反而不时地说出“脑白金”,起初,这种情况还让爷爷奶奶觉得“很有意思”并夸他聪明。直到后来才发现,已经3岁的小剑除了广告语什么话也不会说,而且是没有规律地胡乱蹦出各种广告语,与别人根本不能交流。
有时候小剑一个人趴在桌上哭,而哭着哭着,会突然说出“只收脑白金”“用亮甲”之类的话来。一天里,孩子说的全是“买三送一”“想喝就喝”之类的词,而这些广告语又完全是无规律、无意识的,只是机械地、不断地从孩子的嘴里往外冒。除了这些广告语孩子什么都不会说,这才引起了爷爷奶奶的重视。小剑的症状被专家称为“没有自主语言”,最终被医院诊断患有自闭症。
著名儿童心理专家、教育专家卢稳子认为,让孩子沉迷于电视,对孩子的脑发育和全面发展绝对是有影响的。主要影响有:
一是孩子不能清晰地思考,也不能做建设性的想象。电视影像对孩子只有单方向的沟通,它与孩子没有交流,孩子的社会能力和语言表达在电视面前都不需要了,也就渐渐地减弱了。
二是电视节目毕竟还是机械的,它的声音也是机械的,孩子总是对着电视,会对机械的声音产生反应,对于周围人的声音反而没有反应了。这是造成孩子不能交流的重要原因。
三是电视广告之类画面的快速转换会引起注意力紊乱,看电视是一种被动性经历,孩子没有足够的生活经验,不可能用理解的心态去关注电视,也不能与电视里的事物形成交流,会导致孩子形成一种“缺乏活力”的大脑活动模式,这会使智力活动迟钝。所以,电视在低幼龄孩子的成长中绝对不是一位好伙伴。
那孩子是不是因为看电视才患上孤独症、自闭症、多动症呢?这些疾病是大脑广泛性发育障碍性疾病,它的具体病因目前在全世界都尚无定论,虽然病因并不能确定,但是,有一点是专家们一致认同的——正确的教育和好的家庭环境可以改变自闭症孩子的情况,反之则可能加剧病情。就像电视广告之类的节目,不能说是孩子患上自闭症的“罪魁祸首”,但是,如同案例中的东东和小剑,爷爷奶奶都是怕孩子哭闹、淘气,借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将孩子推给电视去“代管”,借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完全沉浸在电视中,这既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表现,又加剧了他们的病情。
电视作为一种现代传播媒体,给儿童带来了观察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但是有些儿童将注意力过分集中在电视节目中,这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儿童时代是人的一生中最好奇、最好模仿、最好学习的时代。电视能够将五彩缤纷、丰富多彩的生活呈现在孩子们面前,这是许多孩子都无法拒绝的一种诱惑。据美国的一些市场调查表明,有300万6至10岁的儿童通常在晚上10~11点钟仍在观看电视。一些在校的小学生,平均每天观看电视节目的时间均不少于3小时。因此,儿童与家人、与周围环境的感情交流逐渐减少、淡化,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再加上有些家长不愿面对孩子的哭闹,便任由他们看电视。可见,电视在带给人们娱乐的同时,也在与家人争夺着儿童的情感世界。
对于过度沉迷于电视的孩子,有以下几个对策:
(1)对于孩子看电视过多的行为,家长可给予适当的批评。
心理学认为,给孩子适当的表扬和适当的批评都是极为重要的,表扬可以使孩子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批评又可以适当地纠正孩子的错误,使儿童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感到负疚,从而改正错误。但是,家长一定要掌握批评的方法,不能靠打骂来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实行“后果报复”,即如果孩子电视看得过多,家长可以禁止或减少他们看电视,以此来矫正他们孤独、不与人交流等性格缺陷。与此同时,家长还要多与孩子交流,多为孩子提供与人接触、与人交谈的机会。
(2)利用餐间、睡前的时间多和孩子交谈,尤其要和孩子谈谈电视节目。
患有电视孤独症的孩子,注意力几乎都在电视上,这是家长打开孩子的“话闸子”的主要契机。家长可以利用孩子对电视节目的喜爱来与之交谈,以避免他们因看多了电视而影响语言的发展,使孩子不致于患有自言自语、语言单调等疾病。同时,这种做法还可以使孩子愿意向家长倾述心中的所思所想,便于家长及时地了解孩子,引导孩子。
(3)不要将孩子交给电视“代管”。
有的家长怕孩子哭闹就打开电视机,借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将孩子推给电视去“代管”,使孩子与大人之间出现情感距离,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表现。还有很多家庭,因为家长无暇陪伴,电视已经成了孩子的“保姆”,孩子迷恋电视,主要还是由于枯燥乏味、呆板无趣的生活方式造成的。
因此,父母不但要在百忙中舍得花时间、花心思去照顾孩子,而且要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终止孩子对电视的迷恋。让孩子多接触其他活动,当孩子感受到还有比电视更有趣的活动时,自然会摆脱对电视的迷恋。譬如看书、文体活动、游戏、户外活动、旅游踏青等,都是转移孩子注意力、培养兴趣的好方法。也可以让孩子分担些家务,洗衣买米、打扫房间,做完事后一家人一起看电视;还可以利用节目和孩子展开讨论,培养他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要注意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家长要让孩子从多方面吸收文化营养,转移孩子对电视的注意力,不至于在电视里沉溺的时间过长。
(4)让孩子多与其他小朋友接触。
有些家长生怕孩子与外面的人接触,养成一些坏习惯,就习惯把孩子关在家里,让电视陪伴他们,隔绝了儿童与同龄人的交往。如果能多给孩子提供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将会大大地促进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反之,孩子由于孤独,只好将电视视为唯一伙伴,与它形影不离。
附:测测你家孩子有没有“电视瘾”
其实对于多数孩子来讲,只要略加限制,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时间表就行了。有少数孩子,过分沉湎于电视,在适应社会方面产生了严重障碍,被专家称为“电视瘾”。
可以通过下面这些指标来判断孩子是否有“电视瘾”:
(1)每天看电视时间在4小时以上;
(2)不加选择地看所有的电视;
(3)除了看电视,对其他活动都没有兴趣;
(4)在现实生活中常常表现得消极、懒散、麻木。
如果孩子只有其中的一两项表现(比如放假期间,一般来说孩子每天看电视时间都会比较长),并同时对其他娱乐活动依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那么就不能断定说这个孩子有了“电视瘾”。只有当孩子同时具备所有4种表现时,才可以断定孩子得了“电视瘾”,这时就需要带着孩子进行心理咨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