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个孩子的奶奶看不过去了,跑过来说,“这还不简单,你把孔堵住就行了。”这个孩子玩了两下,便说,“奶奶,咱们走吧,我不想玩了,真没劲!”
孩子出生的时候一无所知,必须依靠自己内心的密码驱使自己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慢慢积累各种经验,学习到生存与发展所必须的技能与智慧,最后才能完成自我的成长。从出生,到坐,到爬,到走,每一个过程孩子都是用自己的全身心去学习的。生活中的各种技能,最终也是靠她自己才能真正学习到。
因此,给孩子空间,给他们思考与探索的空间是很重要的。我们不能过度保护、过度干涉孩子,否则孩子的思维、探索能力会弱化。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做家长的,需要做的是给孩子足够的自由与爱,陪伴孩子一起成长,不要包办孩子的事情。只要我们相信孩子,放手让孩子去学习自己解决问题,必要的时候给予一些恰当的指引,结果往往让你赞叹不已。孩子的能力只有我们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
所以,孩子没有向你求助时,你就要允许儿童靠自己的能力去完成自己喜欢的工作。即使这样做可能比成人去做或者比在成人的协助下去做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我们也应该支持,因为这个时间,正是儿童成长的过程。在孩子不需要帮助的时候,对孩子的帮助会被孩子认为是干涉。过多的干涉,不但剥夺了儿童身体上的自由,也剥夺了他们思想上的自由、发现的自由。
7.爷爷的鼓励是成长的动力
案例:
聪聪爷爷为了培养她独立生活的能力,从很小的的时候就鼓励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吃饭开始,自己能抓饭吃,大人就不喂饭。自己能穿鞋,大人就不帮着系鞋带。聪聪两岁多的时候,就试着自己就穿衣服。那是冬天的早晨,爷爷发现了就开始计时,尽管聪聪穿衣服用了整整四十分钟,爷爷还是对孙女的耐心和毅力大加赞赏。从此,聪聪总是尝试着自己去做事情。
在一年级下学期清明节前一天,学校老师布置做小白花,第二天去祭扫烈士陵墓。爷爷就鼓励聪聪自己做,一会功夫她用餐巾纸折了四朵小花,第二天信心十足地拿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小花去献给先烈。尽管花做得不算精美,但是聪聪通过自己动手去做而感受到了其中的快乐,还受到了爷爷和老师的表扬,以后做事也更自信了。
聪聪爷爷果然很聪明,他知道对孩子的爱不等于溺爱,不等于对孩子的一切包办代替,也不等于可以剥夺孩子自己动手做事的权利。
其实生活中有许多事是孩子们可以自己做的,只是由于身边有可以依赖的人,他们就不做了。放弃了可以自己做的事,也就永远得不到通过自己努力随之而来的快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教育孩子,一定要切记:一忌娇,娇子不会成好苗;二忌惯,惯成恶习不易改;三忌溺,溺爱过分总生弊。孩子独立、自理的良好习惯必须从小培养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课。
8.奶奶的榜样力量是最真挚的爱
案例:
玲玲的奶奶住在农村,她总是自己种菜、缝衣、养鸡,暑假时,爸爸妈妈会把玲玲送到奶奶家去开阔视野、认识农村,有时也会把奶奶接来住一阵子。在玲玲的印象里,奶奶总是笑眯眯地从早忙到晚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同时还要求玲玲跟着她一起做这做那。比如奶奶洗衣服时,旁边会放一个小盆让玲玲洗自己的小手帕。可玲玲一直认为奶奶“小气”、生活太节俭,奶奶的棉袄都是自己缝的。有一年冬天,妈妈要给奶奶买件羽绒服,奶奶不同意说棉袄挺暖和的。奶奶常说钱要用在刀刃上,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能花。后来,奶奶听说村里邻居家的孩子上学缺钱,就拿出300元钱送去。玲玲过生日,奶奶问她想要什么礼物,玲玲说想要布娃娃,生日那天奶奶送给玲玲自己亲手缝的花布娃娃,虽然不及外面卖的精美,但玲玲很仔细地收藏着,因为这是奶奶送给她的“爱”。
玲玲的奶奶虽然文化不多,但她的勤劳、善良、节俭,为玲玲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生活中,她对孩子严格要求,从不纵容、溺爱;注意让孩子参与劳动,从生活中培养孩子各种好习惯,如整洁、有序。“身教胜于言传”,有时教育好孩子,并不需要祖辈掌握多么高深的理论,孩子很多优良品质的形成,是在与祖辈的朝夕相处中潜移默化地获得的。
动作教育是日常生活练习的课程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其责任感及良好的生活习惯。
——蒙台梭利
有人统计过,美国的孩子每天家务劳动时间平均是2小时,中国的孩子每天家务劳动的时间平均0.2小时,中国城市的孩子每天家务劳动的时间是平均8分钟。难道说我们中国的孩子比美国的孩子懒吗?不是。是中国的家长太勤劳、包办代替的太多,是做家长的不让孩子做、不教孩子做。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从幼儿期开始心理活动的主动性就明显增加,凡事喜欢说“我能”“我自己来”,喜欢自己去尝试体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孩子就要注意:在这个阶段一定要珍视并发扬孩子的这种独立愿望,并抓住这个关键期,鼓励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注意从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开始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
首先,要端正认识。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定要充分认识到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的重要性,让孩子及早学会独立,等到孩子长大后才发现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的重要性时已经为时过晚。同时,要尊重孩子,要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人来看,了解孩子,观察他的愿望、兴趣,不要因为孩子小、能力弱,就包办代替。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1)允许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允许儿童独立做事,要从生活自理入手,在考虑孩子发展水平和能力的基础上,提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些年龄小的孩子由于年龄特点,不会自己穿、脱衣服,吃饭,喝水,如厕等等,这就需要家长在开始时帮他们来做,但帮忙并等于每次都完全替代,应该一边教孩子怎么做一边不断提醒、鼓励他们自己试着做做看。尤其是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对任何事都是好奇的,让他自己试着系扣子、拉拉链,他们是非常愿意尝试的。对于凡事喜欢说“我能”“我自己来”的孩子,爷爷奶奶们切记一定不要认为孩子还小而全权负责、不让孩子自己插手,从而扼杀孩子的积极性。一旦错过这个机会,再想不救将非常困难。
对于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可能通常不知道要收拾自己的玩具、图书等,有时想看某本书、想玩某个玩具时找不到,此时家长不要轻易替他找,正好可以借此机会进行教育。可以问孩子“看完书应该放在书柜里的或是玩完玩具应该收拾起来的,想一想,你把它放在哪了?”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意识到看完书应该放到书架上、玩完玩具应该自己收拾好,还可以培养他们独立的自理能力。
(2)鼓励孩子试着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孩子本来就是独立的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注意的中心会逐渐从家长转向外界事物,什么都想看看摸摸,什么都想尝试一下,独立意识大大增强。特别是入学以后,孩子在正确组织起来的学校集体条件下,独立意识逐步提高到一个新的、较高的水平。他们逐渐意识到自己长大了,许多事情不再依赖大人,到了高年级甚至希望摆脱大人过多的关照或干涉。这时,家长要顺应孩子的发展变化,满足孩子的独立需求,鼓励孩子积极探索,让孩子获得劳动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学校里要大扫除了,三年级的孩子大多会擦黑板,会简单的扫地,会排桌椅,还会拖地,但是不会擦玻璃窗。在家里,连扫地、拖地这样的活儿都是不用做的,更不用说擦玻璃了。但是,老师发现孩子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他们最不会干、也最不被允许干的事情——擦玻璃窗。于是,老师为了满足孩子的需求,把下面的每一扇玻璃窗都分给了小朋友并教给他们擦窗的步骤与方法。孩子努力地擦,虽然玻璃还是花花的,但他们脸上带着笑容,洋溢着快乐。最后,老师对每一扇窗户进行评价,大力表扬把玻璃擦得较干净的同学。通过不断地实践,孩子会把玻璃越擦越干净的。如果不放心、不放手,孩子就没有锻炼的机会,孩子的独立性培养也就无从说起。
这位老师的做法正凸显了现在的家长的弊端,尤其是许多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舍不得让孩子做一丁点的事情。
在这里就提醒广大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孩子要自己擦玻璃窗,就要允许他擦得不干净;孩子要洗碗,就不要担心孩子弄湿衣服打破碗;孩子要叠衣服,哪怕他叠得乱七八糟……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多理解、宽容孩子的“错误”,支持孩子自己动手。只要孩子想做、愿意做,就要大胆放手,即使孩子做得不好也没关系。因为正是在这些自由自在的反复劳动过程中,孩子不断地克服认识上、动作上、能力上的不适应、不协调,不断地提高独立性。
(3)要求孩子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写过一首《自立歌》:“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经观察研究发现,三到四岁的孩子已经具备以下能力:洗手、洗脸;穿脱衣服鞋袜;进餐饮水;收拾玩具图书;收拾餐具等。这些内容简单易行,符合三到四岁幼儿的年龄特点。四到五岁孩子会整理自己的衣服;洗手绢、袜子;会用筷子;饭后清理桌面;自己的玩具图书分类摆放。五到六岁的孩子应该会整理自己的书包;会收拾自己的房间;清洗碗筷;会收拾叠放衣服等。
孩子上了小学,每天要按第二天的课表整理好学习用品。一天下午放学,轩轩的姥爷去接他,却发现他板着小脸、撅着小嘴,一副气冲冲的样子。姥爷就问他:“轩轩今天怎么啦?怎么看起来不高兴啊?”轩轩瞪着姥爷说:“都怪你,昨天没给我准备好今天要用的数学书,害我上课没书用!”姥爷这才发现,原来自己一直帮轩轩收拾书包竟酿成了现在的后果,于是对轩轩说:“这是你的事情,应该你自己做好,而不是姥爷的事情。”
从此以后,姥爷宁可一开始辛苦一点,指导轩轩如何整理自己的书包,接着让他自己单独整理然后再检查一下,最后慢慢地过渡到轩轩自己整理书包也不用再检查了。这样,虽然整理得慢多了,但是培养了轩轩的独立性,也增强了他的责任心。
只有从小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独立意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提出要求并进行引导,才能使孩子尽早学会自我服务。如果从小不作要求,孩子就会逐渐形成依赖性,从而缺乏独立能力。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孩子做事坚持性差,在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方面需要家长经常提醒,在孩子做不好的时候也要适当地、不留痕迹地帮帮他,并告诉他做得很棒但在哪方面仍需要一些努力,孩子下一次自己就知道应该怎么做才对了。
其次,方法要灵活,以激发孩子的兴趣。
生活中有些看起来很容易的事,对于年龄小、动作发展还不够协调的孩子来说并不容易做好,这就需要家长适时地教孩子一些自理能力的技能技巧,并且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逐步提高要求,以适应孩子的发展需要。比如教孩子穿衣服,可先教会孩子套头的衣服怎样穿,再教扣纽扣,最后教对襟衣服的穿法。在孩子学的过程中,家长还可运用一些趣味性的故事、儿歌增加学习的情趣。
在扣纽扣时,让孩子先把下摆对齐,然后从下往上,边扣边说:“大哥回家了,二哥回家了,三哥回家了,小弟回家了,大门关上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但学会了扣纽扣,还体验到了自己做的乐趣。
洗手时,一开始时孩子往往只会用水把手弄湿,就表示洗了,这时可以结合儿歌,并示范整个洗手的过程来教给他们正确的洗手方法:手心手心搓搓,手背手背搓搓,换只小手再搓搓,关紧水龙头,一二三,甩三下,示范后再让他练习。
教孩子系鞋带时可以结合歌曲《系鞋带》来进行:两个好朋友,见面握握手,钻进大洞口,用力拉耳朵,变成蝴蝶走。这样孩子在歌曲的愉悦里,轻松自主地学习系鞋带的方法。
让孩子自己叠衣服时的儿歌:左右关门要对齐,中间弯腰折一起,两边小手要抓紧,放进衣柜真整齐。让孩子一边说儿歌一边做动作,再加上适时的鼓励,就不难学会这些基本的技能。
在儿歌的引导下,孩子逐步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锻炼自理能力。生动形象的解说,既提高了孩子自己动手的兴趣,又使孩子较好地掌握了各项生活技能。
最后,要保持教育的一致性与一贯性。
因为孩子年龄小,坚持性差,做事须成人的不断督促。作为家长尤其要注意:不能爸爸妈妈一个要求,爷爷奶奶一个要求;更不能今天这样一个要求,明天又变成那样一个要求。只有使孩子把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下去,我们的教育才是成功的。
鼓励孩子从小“自己事情自己做”,这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理能力很重要。同时也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使孩子能对自己的生活、行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