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人的30个绝招
14506900000032

第32章 第18招 话说一半,事做一半

18.1 好的管理哲学应是“半半主义”

“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现在很多企业管理者都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在管理的过程中刻意追求完美,这种苛刻求全的心理会使企业患上“焦虑症”。

清代学者李密庵有一首《半半歌》:

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

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

半廓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

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民姻眷,

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

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

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

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

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

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

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吐偏妍。

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

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这首《半半歌》,几百年来人们对它的评价也是不一而足:有的人说它很中庸和避世;有的人说它体现了一种豁达的哲学境界。不可否认的是,它很值得体味,很有意思,是一种养生的妙法。这种吃饭吃个半饱,饮酒饮到微醺的境界就是“半半主义”的境界。

所谓的半半主义,并不是真的什么都只做一半,虎头蛇尾,而是说做事要留有余地的意思。所谓的半半主义,并不是真的什么都只做一半,虎头蛇尾,而是说做事要留有余地的意思。现在很多企业管理者都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在管理的过程中刻意追求完美,这种苛刻求全的心理会使企业患上“焦虑症”,结果导致了很多急功近利的行为和刻板枯燥的风气,反而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实际上管理是没有完美的,好的管理要在方方面面都留有余地,让所有的事情都顺理成章、和谐有序。实际上管理是没有完美的,好的管理要在方方面面都留有余地,让所有的事情都顺理成章、和谐有序。这样的管理才能具有适当的弹性和应变的能力,在速度上也才能取胜。

18.2 把真话说一半是水平,也是方法

对于一个反应能力差的人,你对他说真话,只会给自己制造麻烦。谁不知道“话说三遍淡如水”。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人还是“话说三遍”,甚至更多。尽管事与愿违,但说话者却还在埋怨听话者的迟钝、没有悟性。这样的人,空有一副好心肠,在处世上却是失败的,至少白费了自己的口舌。

“话说三遍”,是觉得“话”有道理,“话”很重要。因此,就要重复一遍,然后再强调一遍,或者更多,生怕下属听不懂,生怕下属听懂了而没有引起注意,或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真话说过头了,易伤害下属的自尊心。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信任和赞赏。“三遍”容易使下属误解,好像上司觉得自己太笨,太没有灵气,干不好工作。于是丧失了对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甚至引起下属的逆反心理,听得不耐烦了,就很容易和上级对着干,个性强的开始“顶牛”,个性弱一些的也来个“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消极抵抗。正所谓过犹不及,话说得过于绝对,也容易失误,更会降低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正所谓过犹不及,话说得过于绝对,也容易失误,更会降低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

说在明处,说得恰到好处,见好就收,就算可以了。心有灵犀一点通,只要达到能够提醒下属的作用,对方的聪明才智就可得到发挥,并且,最为重要的,对方会感受到一种受到尊重的感觉,从而信心十足。再者,一般人都有举一反三的能力,说话者若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岂不更好。

现在全世界人都知道“中国特色”。一家外企公司的中国区老总是个“海归派”,回国之前特意向在国内的朋友请教,在中国做生意有什么特别,朋友赠了他两个字——“面子”,意思说做事情处处想着给人留面子,事情就会无往不利。

管理者对下属的批评不要明说,不要过于“求全责备”,而是要留半句。管理者对下属的批评不要明说,不要过于“求全责备”,而是要留半句。在不利于下属接受真话的场合,你对他说了真话对他来说反而是故意给他丢丑。这时候最好的办法是旁敲侧击,或者说一半留一半。只要对方明白过来就行了,不必说得清清楚楚,让其他人听到。例如管理者对下属说的话从“你不该这样办事,而应该……”改为“你为什么这样办事?”这种口气最能让员工警觉,从而自觉地反思自己的过错,而又不至于因为面子上过不去而过于情绪化。

管理者在与下属交流的时候,如何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工作的真实进度,更要拿捏准确说话的“度”,起到“投石问路”的作用。管理者在与下属交流的时候,如何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工作的真实进度,更要拿捏准确说话的“度”,起到“投石问路”的作用。《鬼谷子·反应篇》中详细阐述了“钓”人之语的详细方法:

以无形求有行,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若张置网而取兽也,多张其会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网也。

就是说,只说一部分话,用含蓄而隐晦的语意,而不把话说透,更容易引导对方说出事实的真相,也就是钓出别人的话。

18.3 事做一半,留有余地

有一个声誉远播的幼儿园,不但环境优雅,而且幼儿教育方法新颖独特,被家长们称为孩子的“哈佛大学”。据说附近县市的一些家长也慕名而来,放心地把孩子送到这里入托。这所幼儿园到底使用了什么法宝,像磁场一般吸引了众多的家长呢?

人们发现了一个极其微妙的细节:老师们不管做什么事情,只给孩子们做一半,其他的另一半则由孩子们独立完成。譬如,孩子们的皮鞋脏了,老师就手把手教孩子们擦亮一只鞋子,另一只皮鞋交给他们自己动手擦干净;孩子们洗手时,老师只给他们洗一只手,另外的一只自己去洗;吃饭时,筷子掉在地下,老师只为他们捡一根,另外一根自己去捡;穿袜子或衣裤时,老师只给孩子们穿上右脚或右手,左脚或左手则由他们去穿……园长笑容可掬地解释说这叫做“教学跟催法”。

不要把事情都做完,也不是强迫员工去做,而是积极引导他们要去做,把“要我做”转换成“我要做”,其效果自然要更胜一筹。管理也是一样,如何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是一个永久的话题,管理者不妨对员工也试用一下这种“教学跟催法”。不要把事情都做完,也不是强迫员工去做,而是积极引导他们要去做,把“要我做”转换成“我要做”,其效果自然要更胜一筹。

另外,事做一半的方法还比较适应现代管理的弹性原则。弹性是指物体受外力作用变形后,除去作用力后又迅速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弹性原则是说管理者在工作中说话、做事应留有余地、富有弹性。事做一半,留出余地,只有留出反弹的空间才能够让组织自由地调整创新、完善优化,从而达到最佳状态。

人们常常认为,科学的管理必须是丝丝入扣,分毫不差的。然而,在管理实践中,这种要求是不切实际的。这是因为:人是复杂的,而人的思想和行为常常是变化多端、难以定量的。职员的心情、感情和意志受到外界刺激,瞬间就会发生变化,或许喜欢做这件事,或许喜欢做那件事,或许沉静,或许兴奋,或许快乐,或许忧郁等,这些变化着的复合感觉决定了职员行动的质量。

在这种条件下,管理工作就必须留有余地,以适应各种意想不到的变化,使管理工作具有伸缩自如的弹性。在一些没有数量标准并且可能随时变动的情况下,管理者自然不可能做到精确无误的管理。因此,在这种条件下,管理工作就必须留有余地,以适应各种意想不到的变化,使管理工作具有伸缩自如的弹性。

一是在为下属制订计划时,应该注意切合实际,不要定得过于完整和理想化。既然是计划,就意味着要进行不断地改动,还可能会由于环境的变化而丧失计划的意义。

二是在给下属交代任务时,有些管理者认为把事情交代得越清楚,帮下属做得越多,就越是亲切和关心的表现,其实这样会让下属有不被信任、不被看好的感觉,更有束手束脚、无法施展的感觉。但如果管理者把所有的事情大撒把全都交给员工运作,又有可能发生遗漏和失误。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欲望,而每一项工作都可以进行创新,创造性并非管理人员独有,而是每个人都期望拥有的。所以管理者对员工交代工作时,起到重点式的引导和示范的作用就可以了,要话说一半,事做一半,剩余的留给员工自己去发挥,给下属留下想象和思索的空间。

最好的办法就是只给员工一个主题,让员工提出自己的想法,用自己的方式去操作。最好的办法就是只给员工一个主题,让员工提出自己的想法,用自己的方式去操作,等员工出现疑问时,再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加以指正。如果他们的尝试失败了,产生具体疑问或不知所措的时候,再指出其错误及原因所在,会非常地及时而且有效。强调自我实现的管理者,还会在设计工作时考虑运用适应复杂情况的策略,会给身怀绝技的人委派特别任务以施展才华,或者在设计工作程序和制定执行计划时为员工群点亮他人,给自己节能,让管理的工作保留一个开放性的结尾,让下属拥有广阔的发挥余地,以求得到更为新颖和丰富的结果。体留有建设性的余地,调动起他们的热情、爆发力和创造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现代管理者要时刻保持“半半主义”的弹性。点亮他人,给自己节能,让管理的工作保留一个开放性的结尾,让下属拥有广阔的发挥余地,以求得到更为新颖和丰富的结果。凡事留有余地,收放自如,从而在适度和完美之间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