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使员工能够按照自我意志工作
所谓能够照自我意志去工作,就是在没有外部的压力下,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所谓能够照自我意志去工作,就是在没有外部的压力下,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自己想做的事。
人能够按自我意志做事时,就会有充实感、幸福感,比如:同样都是木匠,有一种专门在星期天工作的木匠,比起职业性的木匠来,他比较有充实感,比较乐于工作,因为职业性的木匠有外来的压力,能够照他自己的意志做事的机会不多;相反地,在星期天工作的木匠,完全是自由的,可以随自己意思去做。因此,被压制着去工作,则工作是主人,人被工作所支配。而照自己意志去做时,自己便是主人,由自己去支配事情,工作起来显然是有意义多了。
在中小企业工作的年轻人座谈会上,他们表示:“能够让我负起全部责任,并完全照自己意思去做,使我觉得工作很起劲儿,觉得很快乐,很有价值。”
完全自主随自己意志做事的人,有90%能达到标准以上的成绩;感觉只有一半自由而达到标准以上的成绩者占40%;完全不能照自己意志做事而能达到标准以上者,不过占10%而已。
工作人员能否照自己的意志做事,关键是主管的管理方法。若主管将所有细节都一一指点,总是强迫他人工作,除工作之外的事一点也不考虑,对下属的性情亦不加以注意,他的部下就会感到有压力,想照自己的意志做事也不可能了。
照自己的意志做事,就是要做工作的主人,而不是工作的奴隶。照自己的意志做事,就是要做工作的主人,而不是工作的奴隶。
11.2 增大员工权责范围
每个人都喜欢有责任性的工作,在一次座谈会上,大部分人都有如此的想法:“让我从事责任更大的事吧!”或者说:“责任越重之事做起来越有价值。”
为什么他们想承担这么重的责任呢?因为责任越重则越表示此人有能力。不过给了某人责任之后,相对的也要赋予相当的权限。在此权限内,可以依照自己的方法做事。一般工作人员或从事单纯、辅助性工作的人员,即使能圆满完成任务,却不觉得负有什么责任,这是因为他们不能依自己的真实想法做事。
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自我欲望,希望别人看重他,因此想多担负一些责任,这种心理与立身处世无关。因为担负了责任,自己就有了责任感。
以自己的个性从事新的工作,因此他就拥有了可以自己处世的满足感与成就感。,换句话说,给了某人责任与权限,他就可以在此权限范围内有自主性。以自己的个性从事新的工作,因此他就拥有了可以自己处世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11.2.1 不要做个唠叨的主管
主管若过于唠叨,无论大小细节都要细说、吩咐,只是徒增下属的烦腻,同时下属也会觉得自己根本无须负责,于是缺乏责任感,工作意念也随之降低。
某公司一位A股长调职,继任者是B股长,不到一年的时间,该部门生产量增加了16%,在此我们研究了A、B股长的作风。A股长一天到晚爬上、爬下,不厌其烦地指示下属;B股长的作风则迥然不同。任何事B股长都仅指示大纲,一切细节则由下属自行负责,他也不限制下属的自由,完全尊重他们。下属因为依照自己的想法做事,也希望将该事做到完美的境界,越做兴趣越浓,责任感大大增强。因二人作风不同,工作成效也大不相同。
只有拥有了职责范围内的支配权限,员工才会乐意承担职责范围内的责任,如此才能提高工作效率。照这个例子看来,不仅要让工作人员负责任,而且要赋予他们相当的权力。只有拥有了职责范围内的支配权限,员工才会乐意承担职责范围内的责任,如此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11.2.2 权责必须平衡
责任与权限必须均衡。我们所说赋予工作人员权限即让他们在自由意志下工作的范围。很多主管对属下只强调责任,而极少赋予权力,只是一次次地指示他们,以致下属根本毫无机会依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在此状态下,无论你如何强调责任都无法收到预期的效果。
在许多公司、机关中,责任与权力无法合二为一。权力都集中于上级,下属仅负责任而已。须知无论何事,一旦欠缺权力则产生不出责任,因此责任与权力必须保证一致。
赋予某人责任即让对方负责之意,这点每个人都必须明了,因此工作范围也须划分清楚,个人所负担的责任即分担工作范围内的责任。
所谓的责任并非要你去弥补至完美为止,而是要使其不好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而且要追究失败的原因,决不再犯。说了这么多,责任到底是什么呢?工作人员有完成工作的义务,假若无法完成或工作成果不好时,就必须要负责任。所谓的责任并非要你去弥补至完美为止,而是要使其不好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而且要追究失败的原因,决不再犯。
你的下属做错了事,你自己也不能免除责任。故当自己的下属失误时,在处罚下属之前必须自己先反省一番,看看自己的做法是否不当,导致失败的原因何在?并且要改善缺失,这才是主管人员的职责所在。
11.3 尊重员工的想法并积极予以采纳
对于现代管理者来说,从中要汲取的智慧就是:重视每个人的能力,尊重每个员工的意见和想法。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其意思就是说,把每个人微小的力量合起来,就是无穷大的能量。“众人拾柴火焰高”也是这个道理。对于现代管理者来说,从中要汲取的智慧就是:重视每个人的能力,尊重每个员工的意见和想法。
11.3.1 吸收员工意见,可弥补自身不足
每个人的思想都是有局限性的,再聪明的人也会有考虑不周到的地方,再无能的人也会有正确的时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管理者要善于吸收员工的意见,借此补充完善自己的想法,从而达到最有效、最大化的管理。这是一种弥补自身不足的技巧,也是一种避免决策偏颇的好方法。
对于优秀员工的想法,要引起高度的重视。我们要承认,管理者所拥有的是杰出的管理才能,管理者所拥有的是杰出的管理才能,在具体事务上,他们不见得比员工出色。善听优秀员工的意见,便能帮助管理者作出正确的判断。在具体事务上,他们不见得比员工出色。这时,善听优秀员工的意见,便能帮助管理者作出正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