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陪孩子长大: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14503800000042

第42章 凭什么听你们的——解读青春期逆反心理

小森在小学四年级之前都还算是个听话的孩子,虽然有时也会任性一下,但却特别会关心那些经济有困难的同学。后来,小森的爸爸做生意赚了大钱,家境日益富裕,十年前就已经买了小车,建起了别墅。夫妻俩为了充分满足孩子的要求,当时就买了一台最时髦的家庭游戏机。由于平日小森的爸爸工作忙,有时几天都不照面,更不用说是和孩子沟通了。教育孩子的事自然就都落在小森的妈妈身上了,而她的教育方法就是呆板地说教或发脾气打骂儿子。

小森升上初中后,小森对妈妈的唠叨很反感,开始顶嘴、说谎话了。后来,小森则经常开小差,无心学业,成绩下降。因为小森习惯大手大脚地花钱,班上的几个无心上学的也就整天跟着小森出入,恭唯他花钱、喝啤酒、打电子游戏机、结交女友,甚至出外过夜、离家出走等。眼看儿子快初三毕业了,小森的妈妈急得不得了,想尽办法来教育他,打也打过了、关也关过了,还请做公安的同学来帮忙,为了挽救儿子,她什么办法都找遍了,可就是于事无补……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唉,这孩子,为什么越来越不听话了?”、“现在的孩子没法管了……”这是许多父母经常发出的感叹之言。是的,孩子的任性和叛逆是现在许多家长十分头疼的事情。许多家长总是很诧异,为什么孩子在小的时候吃饱喝足了什么事也没有,孩子越大,满足得越多,孩子要求也越多。到了一定程度,只要稍微不满足孩子的要求,他们就跟父母对着干,无论怎样教育,都毫无成效。这是什么原因呢?

当孩子从懵懂无知的孩提时代进入青春期后,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独立意识的增强。孩子的叛逆心理也并非像父母所想象的那样意和父母对着干,也不是孩子越大就越不听话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孩子的叛逆行为,其实也是一种渴望独立的信号。

到了这个时候,他们不再对父母的话语“唯言是听”,而是渐渐地有了自己的想法,并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相应的判断。这时候,如果做父母的不懂得及时沟通、及时了解,仍然凭借自己的人生经验,依照自己的想法去教育孩子,把他们当做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就很容易使孩子听不进去,也很容易使孩子滋生逆反心理,从而使矛盾不断升级,变成和父母对着干了。

一般人都承认孩子的叛逆是人生必经的过程,这就好像毛毛虫不经过破茧而出就无法变成美丽的蝴蝶一样。然而,对待自己孩子的叛逆,家长们大多不能像对待毛毛虫那样宽容:能够同情他的挣扎,期待他的成长。家长们反而觉得万分苦恼,深怕这种叛逆,不只是打破了成人惯有的权威,更能打破成人世界既有的秩序,于是就有了“面对叛逆的孩子怎么办”的问题。

父母该怎么办?

青少年时期有逆反心理,这很正常没有必要过于担心,如果这个时期的孩子对家长的任何建议都持抵触情绪,那首先要担心的是家长的沟通方式问题。青少年时期正是建立自身价值观的时期,家长应该首先明白没有哪一种价值标准是绝对正确的,所以应该尊重孩子个人的价值取向。如果父母觉得孩子想法不对也没有必要强行灌输,因为这个时期已经不再是儿童期那样孩子对家长有一种崇拜意识,父母应该尽可能地告诉孩子有哪些人持有哪些价值准则,这些人又处于怎样的环境,再告诉他你所持有观点,至于他应该怎么做那是他自己的事情,应该由他自己解决。

如果父母自己就表现出多元化的思维方式,那么孩子也能理解他应该对你的建议采取何种态度;而如果父母是一种极端思维的表现方式,那么父母的潜台词就是:“孩子,你别无选择”。越是唯一的答案,孩子就越不会相信你。

很多时候,父母必须超越自己的角色,从第三者的角度观察孩子叛逆的问题。也许,问题不一定在孩子身上。父母一般都会认为自己是对的,自己从前都听父母的,所以自己的孩子也该听自己的。孩子不顺从,在他眼里,就成了叛逆。因此,身为父母的,要观察孩子和自己的沟通方式。有时必须谦卑,放弃自己执著的思想,从不同的角度对待孩子,做有限度的迁就。

父母面对孩子的叛逆要保持冷静。对于孩子叛逆,成人一定会不满,因此,父母会为自己的权力斗争,用声音来压倒他。急躁的父母,应该提醒自己,保持冷静,也等孩子冷静,才进行沟通。孩子叛逆时,其言语和行为会犹如暴风雨,不懂得控制自己,但父母是成人已成熟,应该要懂得何时保持冷静。

管教孩子,有时应该寻求别人的意见。如问周围有同龄孩子的朋友,如何处理类似的问题,或听讲座,找辅导员协助,让自己的思想更开阔。最好的办法是去寻求心理专家的帮助。

开放自我,了解孩子。家长眼见孩子的兴趣会影响功课时,通常会即刻禁止。其实,最好能试着了解情况。例如,陪孩子去电子游戏中心,和孩子讨论他们的偶像,从旁提醒什么是应该学的、什么是不应该学的。只有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相处得更融洽。和父母相处融洽,孩子当然就不需要叛逆了。

改变教育方法。很多时候,对孩子的管教是要时常改变方式的。例如,只有父母讲,孩子听。上了中学后,就应尝试双向沟通,也听听孩子的建议。一旦发现某一种方法行不通时,随时转变方式,不断试验,直至发现有效的方法。

正确对待孩子的叛逆心理。很多人都觉得孩子越大越不听话,这是因为随着孩子知识的积累和生活经验的丰富,他们对人生产生了懵懂的认识,因环境、个人心理因素等的影响,对周围的事情他们不能每次都做到完美无缺而因此感到无可奈何,有种挫折感,继而烦躁、多愁善感、情绪不稳定,甚至顶撞老师。面对这样的孩子,父母不要以种种罪名对孩子横加指责,甚至对孩子做出一些过激行为,如:当着其他孩子的面批评他、奚落他,尤其是再请上家长对他们进行一轮又一轮地批评教育,这样只会让我们的孩子更叛逆、更不好管教,稍不留心还会把孩子逼上极端的道路,不仅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永久性伤害,更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逆反心理,又称逆向心理或对抗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青春期的孩子处于逆反心理的原因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种。

逆反心理产生的主观原因

独立意识强,表现欲望高,喜欢标新立异,遇事总想发表独特的见解,做出异乎寻常的举动,以期引起别人的注意,显示其独立的个性。

好奇心理。心理学家认为,当某事物被禁止时,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尤其是在只作出禁止而又不作出任何解释的情况下,浓厚的神秘色彩更易引起人们的猜测。那些“青少年不宜”的影视广告就是利用青少年的好奇心理,从而达到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去观看的目的。

对立心理。人与人之间一旦持有否定的态度,也会对他的观点、行为持否定态度。比如老师对后进学生总是批评,后进学生就可能对老师说的话都听不进去而产生逆反情绪。

偏激心理。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社会阅历浅、知识面还相当缺乏,看问题过于简单,甚至相当片面,往往攻其一点而不顾及其余,却为此沾沾自喜。

逆反心理产生的客观原因

社会缺乏对青年学生独立意识的认同感。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被社会称为是“抱大的一代”,社会舆论往往对这些孩子的前途存在担忧,担忧他们的自立能力,担忧他们将来不能承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不可否认,当今的孩子确实存在着社会经验少、吃苦精神差、社会责任感淡薄等诸多不足,但是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正是由于家庭、学校、社会对这些孩子关爱太多,总认为他们什么也不懂,从而忽略了对孩子们自立能力的培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带来人们生活方式的多元化、思想观念的多元化、思维方式的多元化。处于成长期的孩子对各种生活方式、各种思想观念缺乏正确分析能力,往往盲目去追逐一些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观念,甚至对西方一些腐朽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不加选择地接受、崇拜、效仿,这时就往往与传统的老师、家长的思想产生诸多冲突,如果这时老师和家长不及时采取疏导的方式而是硬加阻拦,就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向对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