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陪孩子长大: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14503800000023

第23章 我不想上钢琴课——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

假期又到了,为了让婷婷不被其他的孩子比下去,婷婷的妈妈帮婷婷报了五六个才艺班和学习班。上午婷婷去参加钢琴班,中午休息后又去了书法班,到了晚上,婷婷还要去练习芭蕾舞。就这样,在暑假里,婷婷像一只陀螺一样不停地穿梭在各个才艺班里。

一天下着大雨,婷婷还要起早去上钢琴课,可是任凭妈妈怎么督促婷婷起床,婷婷就是一味地赖在床上不起来。妈妈不知道一向乖巧的婷婷为什么会这样不听话。婷婷却对妈妈说她不想参加什么才艺班了,而是想过一个真正的暑假,想和其他小伙伴一起去海边拾贝壳。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一到假期,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奔波于孩子的各种活动场所,有的孩子甚至一周内参加两三样活动,家长送得辛苦,孩子学得也累。其实家长苦点儿、累点儿倒也没什么,关键是这些活动孩子本身是否愿意参加?做家长的是否设身处地地体会过孩子的感受?孩子是否因为多参加了课外活动就感到了快乐?

多数家长认为:“孩子懂什么,大人不给他们安排课外活动,他们就把时间全浪费掉了。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社会也提供了丰富的平台,我们为什么不利用现有的好条件让孩子多学点东西呢?”听起来,似乎让孩子多参加一些课外学习和活动是家长应该做的,也是必须做的,而且孩子在学习活动的同时也会感到快乐。殊不知,如果孩子的课余时间被那些并非是他愿意参加的各种活动所占满,而且孩子为应付各种活动而在精神上感受到压力和紧张的话,快乐又从何谈起呢?

许多父母都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不懂父母的心,但是父母却从来不考虑孩子自己的意见,总是替孩子做主,帮孩子选择。对孩子也只是机械地进行命令,和孩子之间缺乏彼此的相互尊重,缺乏商量和探讨,而是给一些要求,让孩子去接受与服从。

这样,渐渐的,孩子就较难教育了。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尊重,孩子也是如此。爱默生曾说过:“教育最大的成功在于尊重孩子!”在父母教育孩子时,给孩子一定的尊重就是他健康成长的保证。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希望父母尊重自己的意见。每个孩子都有一颗敏感的心,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无论是写在脸上,还是“憋”在心里,孩子都能感受得到,孩子就是在受到尊重中学会尊重别人的。

父母该怎么办?

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孩子是活生生的人,他不是父母的附属物,他遇事有自己的想法。孩子的意见是他逐渐成长的表现和标志,应该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励。例如,孩子主张要穿什么样的衣服,这说明他已有自己的审美观点和情趣,只要不是太出格,就让他去穿,父母不宜用自己的标尺来控制和干涉。否则,长此以往,孩子会认为他的想法总是被大人们忽视,而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和重视,他可能会变得越发倔强叛逆,不愿与父母交流沟通。

寻找机会与孩子进行平等交流,而不是选择指责式的“唠叨”。尽管父母有教育子女的权力,但权力不是等级。孩子渴望受到尊重和理解,父母只有放下长者的架子,蹲下身来,与孩子进行平等、耐心的交流和对话,倾听孩子的心声,使孩子感觉与你没有距离感,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使自己的意见被孩子理解和接受。

否则,若你一味地苛求、指责,不容倾诉和申辩,孩子就会离你越来越远,言语会越来越少。这并非说明他不想谈,而是不愿谈,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不说比说更好,说出自己的观点后只会引来无休无止的“唠叨”。只要你能够耐心倾听并读懂孩子内心中各种各样的询问,孩子才会更加尊重你的引导,并在此基础上,走向更加宽广的未来。否则,家庭互动形态就会比较僵化、缺少弹性,也就缺乏问题解决的技巧和方法,孩子就有可能与你背道而驰。

学习一些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孩子在每个成长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需要细心关注。父母要在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基础上,适时对孩子采取合乎其年龄特点的教育方式,并对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从而少走一些弯路,令孩子成长得更加健康。在这个以知识为主轴的时代,凡事讲求专业,做父母的不能只凭常识或过去父母教授的那套经验教育子女,而需要对如何当父母的理论知识,即所谓父母学多一些了解。

美国著名的心理疗法专家詹姆斯·温德尔认为:“8岁是孩子敏感的年龄。他关心别人对自己的感觉,他的感情容易受到伤害……这一年龄的显著特点是孩子开始倾向于自立。”

一般父母习惯站在自己的角度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评价,约束孩子的选择。若是长此以往,父母会很累,因为孩子会渐渐地丧失自我决定与负责任的能力。今天社会变迁迅速,孩子将来要面临多种选择和决定,能力的缺乏只会带来恐惧、紧张。台湾心理学家黄月霞认为:“儿童有这方面的训练,在面对心理压力前,将会有较少的焦虑和恐惧,较能想出种种答案。”

“问题解决技巧在日常生活也同样重要。人生永远离不开问题,如果能不为问题所屈服,问题会使生活更有趣。如果我们知道如何去解决问题,问题反而成为令人兴奋的假想敌人。真正快乐的人并非是没有问题的人,而是知道如何去解决问题的人。”

不少孩子有这样的看法:“每当我和爸爸的意见不一致时,他都以势压人,不让我说话,有的批评得过且过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家长不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也不调查问题的来龙去脉,而是一味地大发脾气,严格地说,这种做法是违背教育宗旨的。

有位心理学家说过:“父母和子女发生矛盾,是在所难免的。作为长者,应该让孩子把意见申述完,要耐心地倾听。如果不等孩子讲完话,家长就主观臆断地下结论,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后果,其中,孩子的逆反心理将会表现得十分强烈。”每个人都盼望别人尊重自己,孩子也不例外。父母只有尊重孩子,所说的话才会发生效应,何况在许多争论中,孩子往往是站在真理一边的。

儿童由于身体、智力发育的不成熟,有许多不同于成人的特点,所以,比成人更需要理解。可有些家长忽视了儿童的这些特点,常常不自觉地用成人的行为标准要求孩子,其结果往往对孩子造成伤害。

家长正确理解孩子的关键是要注意儿童的心理特征和理解能力低的特点。例如,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孩子把新玩具能拆开的地方都给拆开,他想知道里面的秘密,这正是儿童的好奇心所致。好奇心是儿童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家长对此应正确理解,不要简单粗暴地制止孩子。再如,儿童由于理解能力低,常常不能理解家长的教导。家长用反语说:“你就这样做吧!”“你就淘气吧!”可孩子不理解大人语气变化的涵义,误以为是一种鼓励。因此,家长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说话或教导时应考虑孩子理解能力。没有对孩子真正理解的爱是一种盲目的爱,只有理解孩子才能更好地爱护孩子、教育孩子。

11.饭剩下了就扔掉

免浪费让孩子学会节约安安是个毛躁的小孩,每次放学回家总是会把吃剩下的饭菜带回来,洗手的时候也是把水龙头开的大大的,让水哗哗的流出来,洗完手后,安安也常常不关。而且安安还有一个爱好,就是特别喜欢撕面巾纸,他经常把纸巾撕成一片一片的撒在地上当雪花……安安的妈妈看到安安这样浪费,不知道说了多少回,但是安安依然我行我素。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对孩子的勤俭节约教育,对很多父母来说,是一个难题。造成难题的原因有这样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的生活开始从温饱型转向小康型。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独生子女”的政策,使孩子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自身地位也日益改善和提高。中国的独生子女被称为“小皇帝”,可谓养尊处优,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对“小皇帝”如何进行勤俭节约的教育呢?这显然是一个难题。

提到勤俭节约,有人就想到过苦日子。实际上这是对勤俭节约的一种误解。勤俭节约的内涵与懒惰和浪费相对立,其具体内容则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勤俭节约是任何时代都必须提倡发扬的一种精神、一种美德。勤俭节约能使人养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形成朴实、严谨的生活作风和工作作风。古人讲“勤以养志、俭能养廉”正是这个意思。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应包括勤俭节约的内容,让孩子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父母该怎么办?

要让孩子知道劳动成果来之不易。让孩子了解每一件物品都凝结着劳动者辛勤的汗水,这些劳动成果是工人、农民辛勤劳作的结晶。这些教育不必拘泥场合,床头、饭桌、公园、街头都可以针对实物,以理晓之。有些父母得意于孩子能背诵100首唐诗,实际上这只是一种机械记忆,大都不解其意。与其这样要孩子机械背诵,还不如精读几首并领会其中意义,以此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比如,李绅的《悯农诗》中“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些诗句就是对劳动成果来之不易的真实写照,是一份教育孩子爱惜粮食,勤俭节约的典型材料。再如,三伏天赤日炎炎,孩子喝起冷饮接连不断,在孩子喝冷饮时,向他们讲一讲此时此刻炼钢工人、建筑工人和从事其他劳作的工人叔叔、阿姨们正在挥汗如雨般地忙碌着,使孩子懂得要爱护一切财物,要勤俭节约。

要经常给孩子讲勤俭持家的故事和道理。让孩子懂得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来之不易,都是人们辛勤劳动换来的。历史上的陶侃(东晋时大官)由于受他母亲良好的教导,一生勤勉俭朴,连造木船剩下的碎块木屑都收藏好,备以后用,这一美谈流传至今。

有意识地让孩子过一过紧日子,有限制地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坚强的意志要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刻苦的精神要在攻克难关中形成。同样,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也要在特定的条件下养成。让孩子过一过紧日子是必要的,这里的紧日子是指,对孩子食品、衣服及各种娱乐物品的供给,最好是“雪中送炭”而不要“锦上添花”。要让孩子感受一下物质的匮乏,过一过俭朴的生活,有条件的家庭,可以把孩子送到农村去体验一下生活。

家庭中遇到暂时困难也要有意识地让孩子一起来承受。比如,由于买了大件家电用器,或因其他意外事故造成家庭经济拮据,要过一段粗茶淡饭的日子。有的家庭就采取成人过紧日子,孩子过富日子的措施来度过暂时的困难,实际上,这种做法是不足取的。粗茶淡饭不会影响孩子的发育,相反却可以使孩子体验一下清贫的生活,过一段紧日子,对他们是很有好处的。从中可以加深孩子对勤俭节约的认识。

不要无限制的满足孩子。即使家庭经济相当富裕,也不要对孩子百依百顺,这样会使他们觉得什么都来得很容易,于是也就不注意节约了。对孩子的要求,父母要琢磨一下,切不可以盲目满足。有限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就是要根据孩子的实际需要来满足,而不是根据孩子的要求来满足。倘若我们大家都能这样做,孩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就一定能够养成。

父母自身要勤俭节约。父母要经常结合实际教子俭朴,使他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要防止孩子的浪费行为,为父母者要身体力行,保持俭朴的家风,消除孩子的攀比心理。出于本能,孩子往往不愿比别人差,表现在物质上则是与别的孩子无止境的攀比。为父母者不可放纵孩子的这种心理。有许多东西孩子并不真正需要,只是不愿自己没有。如果父母不断满足他们的要求。那么,就极易造成他们“公子哥儿”的品德,很可能将来是败家子。要注意培养孩子劳动的习惯,给孩子创造劳动的环境,劳动能培养人俭朴的品德,自己创造的东西凝注了自己的血汗,才会珍惜,通过劳动,还可使孩子逐渐摆脱依赖父母的心理。

如何教育孩子不要浪费粮食:

让孩子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浪费粮食的孩子,往往不知道食物是怎样产生出来的,他们只知道有钱就可以买到很多食物。建议父母有机会带孩子去农村看一下农民是怎样播种、锄草、施肥、浇水的,让孩子体验“粒粒皆辛苦”。

不给孩子浪费粮食的机会。

浪费的习惯是慢慢养成的,虽然孩子没有把碗里的食物吃净,父母也把碗洗净了;当桌子上剩的菜孩子不爱吃的时候父母就会倒掉。这样就给孩子留下了浪费的机会。建议父母给孩子定量的食物,吃不完不可轻易倒掉。

父母不要吃孩子剩下的饭菜。

有的父母见孩子吃不完的饭菜,要么倒掉,要么自己拿起来吃掉。这样做会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认为剩饭也很正常。如果孩子剩了饭菜,父母可视情况或督促他们尽量吃掉,或让他们把剩饭留下来下顿再吃。这样,孩子慢慢就会养成吃多少盛多少的好习惯。

让孩子不要养成浪费粮食的习惯。

带孩子去吃自助餐的时候,要给孩子讲明礼仪,要求孩子吃多少取多少,或者每次少取,不够再去取,而不要让孩子养成不是自己的东西就可以随便浪费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