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陨落的军神岳飞
14500000000016

第16章 宋王朝的心病(2)

大臣们的话是恳切的,但是赵构根本听不进去,仍然执意把金国的使者张通古和萧哲请到了杭州。大臣们在这时候知道已经无法扭转局势了,就转而反对赵构向金使屈膝跪拜,百姓们对这一条件也接受不了,大家都在抗议,街头巷尾有很多人在说,秦桧根本就是奸细,千万不能听他的。更有一些人甚至扬言,如果赵构向金人行跪拜礼,他们就要采取更激烈的行动来表示抗议了。

从赵构的角度来看,与金人议和的确是最佳的选择,换来和平,他至少不用再担惊受怕了,所以当秦桧因胡铨的奏折上书待罪的时候,他就不高兴了。本来嘛,秦桧和他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同甘苦,共荣辱,大家骂他们的时候,秦桧是陪着他一起被骂的,甚至大多数骂声都转嫁到了秦桧头上,现在秦桧中途不干了,以后只有赵构一个人承受这些骂声,他当然要感到不痛快了。

对于赵构来说,只要与金国停止战争,那么随便怎样都好,他答应金国的全部要求,已经丢脸丢到家了,因此不在乎再多丢一些脸,向金使跪拜接受诏书。但是大臣们不这么想,他们觉得,正是因为丢脸丢到家了,千万不能继续丢脸,所以他们死活不同意赵构向金使屈膝跪拜。百姓们也不答应赵构这么做。赵构害怕引起骚动,只能安抚大家说,他绝不会跪拜接受金人的册封。

朝中的大臣在那时候想了很多方法,以便把赵构跪拜的屈辱降到最低。有人提议说,可以把祖宗遗像陈列出来,把金国的诏书放在遗像前,这样,就可以当作赵构是在向祖宗遗像跪拜,而不是向金国的诏书跪拜。大家议论纷纷,最后采取的办法是,对金人说,赵构正在守丧期间,不可冒渎出来接受诏书,所以由秦桧作为冢宰,代为跪拜,接受诏书。金使最终勉强地同意了。

南宋和金国就此达成了和议,金国归还南宋河南、陕西之地,送回宋徽宗灵柩和韦太后。南宋方面则向金国称臣纳贡,每年要给金国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因为南宋同意作为金国的藩属,所以与金国不再是平等的两个国家了,而是上下级关系,因此金使在南宋的时候,对于赵构,都是直呼其名的,但是这些赵构都容忍了:“通古所持诏,其辞不逊,上皆容忍之!”

这种大受屈辱的议和达成之后,赵构不是痛哭流涕,为自己的无奈感到难过,而是大肆渲染议和的成功,欢庆他们取得的胜利,说什么“睦邻修好,既通两国之欢;和众安民,以图万世之利”,还大赦天下,普天同庆。与此同时,下诏布告中外,不准大家非议这件事:“务存两国大体,不得辄加诋斥。”显然,他们也知道这种议和是不得人心的,所以先下一诏,对民众加以警告。

三、赵构感到不满

一般而言,皇位总是由父亲传给儿子,但是宋太祖赵匡胤逝世的时候,他却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赵光义,而没有传给儿子。据说在赵匡胤逝世的那天,赵光义夜宿宫中,与他吵了起来。外人并不知道他们吵了什么,只看到屋子里面烛影摇曳,听见有斧头落在地上的声音。五更天的时候,便传出了赵匡胤逝世的消息。这就是野史中被大肆渲染的“烛影斧声”的故事。

赵光义登基之后,编造了一些离奇的预言和“金匮之盟”以掩人耳目。金匮之盟是说,皇太后杜氏在临终前,曾问宋太祖赵匡胤说,你知道这天下是怎么来的吗?赵匡胤说,都是祖宗和太后的功德。杜氏回答道,不对,他取得天下,是因为柴氏让幼儿主天下的缘故,如果柴氏把皇位传给年长者,那么赵匡胤怎么能轻易取得这天下呢?所以,让年长的人继位做皇帝,是天下之福。

因为皇太后的这番话,赵匡胤便立下了所谓的金匮之盟,约定在他逝世后,把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而不是传给儿子赵德昭或赵德芳,等到赵光义逝世后,再把皇位传给弟弟赵光美,待赵德昭和赵德芳长大成人,再把皇位传给他们之中的一人。但是当赵光义登基做了皇帝,他并没有遵守约定,反而借故治了赵光美的罪,还逼得赵德昭自杀,最终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

由于赵光义没有信守承诺,朝廷内外的人对他议论纷纷,直到赵构在位的时候,这种议论也没有停止,反而在金人大肆进攻,掳去徽、钦二帝,以及赵光义的大量嫡系子孙之后,这些议论更是在朝廷内外爆发出来了。当时有一种传言甚至说,宋太祖赵匡胤被赵光义害死之后,心有不甘,轮回转世,投胎为金国大将斡离不,重新杀了回来,要灭大宋,把赵光义的子孙全部杀尽。

野史之中还有一说,认为金太宗完颜晟是赵匡胤的转世,当时随徽、钦二帝一同被掳去北边的一人记载道:“绍兴五年正旦,完颜晟因迷酒色,瘫痪已久,请近侍扶起受朝,共见东方一佛,随日而出。未几,殂于明德宫,时年六十一。诸酋皆盏烧饭以吊。完颜晟当金太祖朝,尝使汴京,其貌绝类我太祖皇帝塑像。众皆称异。”这样的传言在当时引起了朝廷内外不小的骚动。

赵构原本有一个儿子,名叫赵旉。在三岁那年,他由于遭受苗刘之变,因惊吓过度而夭亡了。赵构又因为在战乱中丧失了生育能力,消息不胫而走,虽然没有公开谈论,但是大家心里都知道,皇位的继承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考虑到太祖赵匡胤转世为金人报复的流言,有人就建议,赵构应从太祖皇帝的嫡系子孙中,选取一人,过继为皇储,将来把皇位传给他。

在赵旉死后不久,有一个叫李时雨的进士就上书道:“臣窃闻皇太子服药不痊,此天祸之于陛下,亦已极矣。然事之既往,夫复何言。而承嗣之道,理不可后。又况国家当居勤危急之际,宗庙社稷之所继统,生灵之所系属,敌国之所观望,不于此时权时制宜为之谋划,臣恐天下之心,未有安也。为今之计,欲乞暂择宗室之贤者异人,使视皇太子事,以系属四海,增重朝廷。”

这是第一封谈及此事的奏折,结果赵构阅之大怒,马上处罚了李时雨。此后臣民心中虽为此焦虑不安,但没人敢于公开向赵构提出建议了。后来,隆祐太后做了一个梦,私下告诉了赵构。这个梦的内容大家不得而知,但猜测起来估计就是关于皇储的事情。赵构听了太后的话,似乎悟到了些什么,从此改变了之前的态度,对于过继子嗣的事情,也愿意接受,不那么排斥了。

绍兴元年六月,即公元1131年6月,越州上虞县丞娄亮写了一封奏折,委婉地向赵构谈了关于立太祖皇帝嫡系子孙为皇储的事情。这正是基于太祖转世为金人报复宋朝这一流言而提出来的,所以里面有说道“太祖在天,莫肯顾歆”云云。在古代,关于这方面的迷信思想是为大家普遍承认的,之前有人曾说,太祖的子孙将再有天下。结果有一位亲王,还因为这句话想要造反呢。

鉴于此,娄亮说道:“臣愚不识忌讳,欲乞陛下于伯字行下,遴选太祖诸孙有贤德者,视秩亲王,俾牧九州,以待皇嗣之生,退处藩服。”娄亮知道,之前有人上书提及这件事,倒了大霉,现在他也说这件事,预计也要倒大霉,他已经做好这方面打算了,所以说:“位卑言高,罪当万死。”赵构的圣旨送到他家,一家人都以为大祸临头,“环与相泣”,抱在一起哭泣不止。

万万没有料到,赵构在圣旨中非但没有怪罪娄亮,反而升了他的官。自此以后,群臣见赵构不再讳言另立皇储的事情,就敢于和他就这件事谈论了,大家都说,应该从太祖皇帝的嫡系子孙中选出一位,立为皇储。赵构也表示:“艺祖以圣武定天下,而子孙不得享之,遭时多艰,零落可怜。”并由此决定,选太祖皇帝的后代为皇储,这件事也不难,只需从伯字辈中选一位就可以了。

朝廷开始操办这件事了,选了几个伯字辈的太祖后裔,送到赵构面前,让他亲自挑选。赵构淘汰众人后剩下了两人,一个叫赵伯浩,一个叫赵伯琮。赵伯浩长得比较丰润,赵伯琮长得比较清瘦,赵构起先更中意赵伯浩,但这时候有一只猫闯了进来,赵伯浩心生好奇,踢了那只猫一脚,赵伯琮却凝立不动,赵构因此改变了看法,转而把赵伯琮留了下来,这就是后来改名为赵昚的宋孝宗。

宋孝宗被公认为是南宋最杰出的一位皇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发展经济,使百姓安康,人民生活富裕,创“乾淳之治”的繁荣盛世。赵昚平时非常节俭,很少花钱享乐,穿在身上的衣服都是旧的,收上来的钱他也不舍得用,以至于串连钱币的绳子都烂掉了。赵构称他“勤俭过于古帝王”,赵昚则说,他觉得自己没什么功绩,只是能够节俭。他还让大臣们也要做好这方面的表率。

赵昚对百姓也是非常好的,宋朝有惯例,荒年的税收要在丰年渐次补交上来。赵昚在位期间,就免除了这一条款,认为既然是荒年,就不该再收赋税。此外他还减免了很多苛捐杂税,如从建炎三年开始,福州路兴化军要额外多征收24万石,赵昚登基之后就渐渐将之免除了。轻徭役、薄赋税,是赵昚一贯主张的政策,并且执行的力度也非常强,效果显著,减轻了百姓不小的负担。

和宋高宗赵构不同,赵昚锐意北伐,有收复中原之决心。他起用了主战派老将张俊,多次率军向金国发动进攻。可惜金国那时候在位的皇帝金世宗也是一个明君,有“小尧舜”之称,在他的治理下,金国的国力也是相当强盛的。尽管赵昚派大军多次北伐,也并未能够收复中原。金国方面也无法在征战中占到什么便宜,两国的军队各有胜负,谁也打不过谁,因此最终签下和议。

在文化方面,赵昚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态度。这之前,朝廷扶植一派学说的时候,总喜欢打压别的派系。赵昚则不同,允许多种学说自由发展。他不喜欢王安石新学,但是也不支持新近兴起的理学对王安石新学的打压。

以前我们总认为,南宋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好像各方面都非常差劲,但是新近这一看法却渐渐改变了,除了在军事上南宋的确不够强大之外,经济和文化其实是非常繁荣的,特别是宋孝宗时期,文化特别繁荣,著名学术大师朱熹和陆九渊,以及著名诗人陆游和辛弃疾等,就是活跃在这一时期的。

赵昚来到宫中之后,由赵构的爱妃张婕妤抚养。吴才人见此就向赵构提议,她也要抚养一人,以便将来参加挑选。这位吴才人即赵构后来的皇后,也非常受赵构宠信,他根本没办法拒绝她的要求,因此同意了,挑选了一个名叫赵伯玖的孩子入宫,后改名为赵璩。宫中因此形成了赵昚与赵璩竞争的局面。

赵昚最终被立为皇太子,确定了身份,这一路走来是非常艰辛的。事实上,一直拖了近二十年,赵昚的名分才得以确定。在这近二十年之中,赵构一直在犹豫,到底要立谁为皇太子比较好。他并不特别看好选进来的这两人,因为他还期望着自己能生个把孩子出来,这样就不用再为此感到难办了。

在大臣之中,对此的意见也非常不统一,秦桧对赵昚非常反感,因为赵昚一点儿都不喜欢他,特别反对他坚持议和的主张。秦桧害怕赵昚得势之后,会对他产生威胁,所以千方百计要把他除掉。赵构的生母韦太后也不喜欢赵昚,而是喜欢赵璩,十分希望他能被立为皇太子,最后继承皇位,执掌江山。

在赵昚九岁,赵构封他为保庆军节度使、建国公,安排他进“姿善堂”就学。机缘巧合之下,赵昚在这里见到了岳飞。岳飞对赵昚的印象非常好,退下之后赞叹说:“中兴基本,其在是乎!”岳飞的心里一直希望能立赵昚为皇太子,后来他还特地上书对赵构谈了这件事,建议他赶快确定赵昚的名分。

绍兴七年,岳飞被赵构召见,沿途他就在考虑向赵构提出立赵昚为皇太子的事。随军转运使薛弼见岳飞埋头奋笔疾书,好奇地问他在写什么。岳飞回答说,近来听到消息,金人打算把钦宗的孩子送回来,扰乱朝廷,所以,应该赶快确定赵昚的名分,名分确定之后,便有了依托,不会产生混乱。

这件事是岳飞在私下里做的,十分隐秘,没有幕僚参与。尽管如此,当薛弼得知岳飞在做这件事时,仍然感到有些不妥,对岳飞说,身为大将,似乎不应该参与讨论这种事。可岳飞不这么看,尽管大将拥兵在外,应该避嫌,但“臣子一体,也不当顾虑形迹”。岳飞觉得他问心无愧,所以依旧坚持了。

后来,在见到赵构的时候,岳飞拿出准备好的奏折,在赵构面前读诵。因为之前薛弼提到他的做法似有不妥,岳飞在读的时候,心里不免有些惶恐,看着赵构表情变冷,他更是紧张起来。这时候一阵风吹来,岳飞手中的奏折瑟瑟抖动,让他心里感到战栗不已,连声音也有些颤抖了,几乎读不下去了。

赵构听了他的话,也的确感到不满意,森然道:“卿言虽忠,然握重兵在外,此事非卿所当预也!”后来赵构不仅对薛弼说了这件事,指出岳飞做法的不妥,第二天还对赵鼎也提到了这件事,表达了自己的不悦。因此有人就认为,岳飞之所以后来被杀,正是因为他在这件事上没避嫌,引来了杀身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