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告别“蜗居”:“80后”购房指南
14497800000007

第7章 中国房地产现状及预测(4)

3.潘石屹:未来三五年房地产不变的是过剩。

中国的房地产就像中国经济,未来三五年,永远不变的是过剩。现在是生产能力过剩、原材料过剩,劳动力过剩,房地产也不例外。2008年11~12月,全国有5.2万家房地产公司,很多国际基金经理都盯着一些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看谁要破产,看谁的资金链支撑不住。

一年前,雷曼兄弟破产之后,中国就知道大病来临,便迅速出台了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自有资本金比例下调等系列政策,也包括“4万亿”的救市计划,而房地产的复苏便是宽松的货币政策所带来的效果。如果货币政策继续宽松,房价还有上涨的趋势。但是,宽松的货币政策与全世界的救市政策一样,是在金融危机时一定要吃的“药”,但不能长期吃。

4.曹建海:房价长期回落的走势无法改变。

近期,京沪楼市成交量出现大幅度下降,房价也出现了“打折”现象,市场“拐点”信号已经隐约出现。楼市成交明显下跌,房价短时间内虽然不会立即下跌,但随着成交量的下滑,房价将出现下降的趋势。

房价回落是长期趋势,未来两年后、三年内,中国城市房价有50%的调整空间:第一,货币政策作为短期干扰因素导致房价短期上涨,甚至是报复性上涨。但2007、2009年的经验告诉我们,疯狂信贷政策注定不能持续,房价将在信贷政策失去空间之后补跌。

第二,目前中国经济缺乏根本的拉动动力,政府大规模投资属于饮鸩止渴,未来时期加上房价崩溃造成的影响,政府投资可能给中国银行业带来灭顶之灾。

第三,要考虑房价——收入比、房价——租金比、房屋空置率等指标所显示的房地产泡沫崩溃的危险。因此,不管政府如何保房价,都不能改变房价长期回落的走势,最迟2010年3、4月份回落,而且是一个深度回落的开始。

5.时寒冰:高房价对购买力的透支已经达到极限。

高房价对中国购买能力的透支已经到了无法修补的地步,房价下跌是必然也是唯一的趋势,任何外力都无法阻止或改变这种趋势。

如果对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与中国国内经济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就会发现,2009年的楼市,供应与需求是严重脱节的,而房价与购买力又是严重脱节的。需求和购买力决定房价走势,作为购房主体,中等收入群体应该是决定房价走势的关键,但中国的中产阶层迟迟不能形成。

如果没有中产阶级作为依托,中国的房价只能是少数人的游戏。这种游戏在2007年走到了尽头,当王石提出“拐点论”,并断然掉头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开发商都在嘲笑他,一如当年巴菲特抛掉中石油引发的嘲笑。

在任何行业,前瞻性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购买力支撑,中国房价是不可能继续保持上涨势头的。开发商、地方政府官员长达十几年对房地产的透支,已经达到了极限,现在是为过度透支接受市场报复的时候了。

当房价过高的时候,高房价与人们的收入严重背离,就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加之供应本身的不断膨胀,房价的下跌在所难免。

6.易宪容:房价回归理性,我将会减少发言。

今年以来的房价上涨,是信贷资金涌动的结果。今年上半年,全国住房按揭贷款达4793亿元,同比多增加了2633亿元;在今年7月份的3559亿元贷款中,个人贷款就占了1800亿元,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快接近2007年房地产泡沫最大的一年。

由于今年房价上涨过快,也可能造成房价下跌。信贷监管部门也发出了信号,有关方面最近又出台了通知,要求各银行严格按照以前的房地产信贷政策执行。

目前,房地产过热不是局部性的而是全局性的,房地产泡沫正在被逐渐吹大。中国住房按揭贷款的风险是不低的,只不过是房价上涨还没有将这些潜在的风险暴露出来而已。

目前很多人投资房地产以防通货膨胀,但事实上,房地产并不一定具备稳定的升值保值功能。

房地产不应也不能救中国经济,如果这样,未来高房价一定会造成很大的社会冲突。

当房价逐步回归理性时候,我将会减少发言。

热——忐忑的“小阳春”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逐渐扩大,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全国房地产市场也陷入低谷。2008年全国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9.5%,年底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1.6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1.8%。当时最乐观的预测也认为,这种低迷期至少要持续两年。

在整个经济形势陷入低迷的情况下,国家宏观调控也随之转变:调控目标从2008年年初的“两防”到年中的“一保一控”,再到年底的“一保一扩”。

调控手段也从2007年的“双稳健政策”到2008年初“稳健的财政政策加从紧的货币政策”,再到年底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加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房地产调控政策从原来的“从紧”逐步转向“松绑”。

为了实现“保增长”目标,“松绑”的力度也前所未有:从2008年9月开始,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连续5次下调;10月底,交易契税、印花税和土地增值税等被减免,又迅速出台了“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贷款,利率可以下浮30%、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的强力信贷刺激政策;11月,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先后提出要稳定房地产市场;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同月,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到2009年3月,“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重申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各项思路。伴随着一系列的政策调整,2009年房地产行业的政策环境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宽松时代。

由于2008年房地产市场低迷,庞大的空置面积势必影响到房地产的销售,谁能抓住当下,尽快推货,实现销量,谁将是市场的最大赢家。所以,明智的开发商此时采取了低价开盘、打折让利、降价促销等方式,事实证明,促销的效果立竿见影。

在这些宽松、刺激性政策和促销手段的作用下,从2009年3月开始,商品房销售形势出现了全面、迅速的“回暖”。1~8月商品房累计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较2008年分别增长42.9%和69.9%,甚至超越2007年同期水平。其中,商品住宅单月销售面积同比增幅一路高歌猛进,从2月的同比增长1%飙升至8月的同比增长87%,3~8月的住宅单月销售面积持续创2007年以来的同期最好水平。

5月全国商品房销量持续攀升,6月达到阶段性高点;销售量“井喷”的同时,房价也快速上扬、创出历史高点。

需求的强劲反弹和供给增长的相对滞后,使房地产行业的去库存化速度显著提高,商品房整体库存水平迅速下降,局部市场甚至出现了结构性的供给不足。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市场格局迅速从“供过于求”演变为“供不应求”,市场主动权重新回到开发商手中。

北京楼市的“小阳春”

尽管很多楼盘纷纷提价,但很多购房人打电话投诉一些楼盘排号几个月却买不上房,要想尽快买房需要“托关系”。从去年12月初就在首城国际排号的刘女士说,每次开盘,都要跑到售楼处和销售员说好话,但每次都买不上。除非有特别铁的关系,否则没戏,因为还有8000多号没买上。眼看着房价在涨,买房人的抓狂心情也在升级,越买不上越担心房价涨。

上海市的“小阳春”

3月15日,上海一南一北两个住宅楼盘开盘推出新房源,销售不约而同的异常火暴。徐汇区的滨江楼盘中海瀛台推出200多套房源,当天成交近八成;另一个位于闸北区大宁板块的慧芝湖花园二期,近300套房源前三天就有人排队,当天下午成交过半。

深圳市的“小阳春”

4月4日,深圳南山区名为诺德国际的一家楼盘销售处里挤满了前来看房的市民,由于人多,销售中心请来几位在校大学生帮忙。3月份,深圳的商品房成交量重新回到2007年上半年的高峰水平。

重庆市的“小阳春”

“五一”小长假,重庆楼市交易出现“小阳春”,“五一”前两天的总成交量达到1280套。从成交的地区来看,南岸成交量首次超过渝北、江北,像鲁能星城这样出现房源告急的还不少。特别是朝天门大桥通车后,江北和南岸的新房更是紧俏。(本文来自《新财经》,作者李斌,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