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思行予政
14449700000079

第79章 千名领军人才工程是人才强省的重大举措

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我省是地处西北内陆的经济欠发达省份,省委、省政府对人才开发工作历来高度重视。2008年,被称为人才强省大手笔的“千名领军人才工程”正式启动。两年多时间过去了,记者就我省实施“千名领军人才工程”的相关问题,专访了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庞波。

记者:请您谈谈我省实施“千名领军人才工程”的背景。

庞波:当前,国际、国内激烈的人才竞争,给我省人才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20世纪50年代末,接连出现污染危机、资源危机、能源危机、人口危机、粮食危机等世界性的严重问题,使得人类开始寻找自然资源以外的第二种资源,由此催生和孵化出人才资源开发思想,以致发展演化为激烈的全球性人才争夺战,上升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层面。人才资源成为当今时代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竞争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最激烈的、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竞争。在国内,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人才竞争愈演愈烈,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大量流入发达地区。如今,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距离消失”、“时空压缩”,使人才竞争更为广泛激烈。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才配置由高度计划进入流动阶段,我省人才向东南沿海大量流动,在竞争中处于劣势,1979年至2000年为人才流出高峰。关键岗位人才平均每年跨省流出2000多人。同时,省外院校甘肃生源短线专业毕业生大量流入外省。“八五”期间,回归率不到50%,其中,工科类专业回归率不足20%。近年来,人才外流局势减缓,但依然没有根本性改变。

调研结果显示,目前我省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综合指数全国排名第30位。这个差距从根本上讲是人才竞争力的差距,是重点发展领域人才问题所造成的差距。我省人才规模综合指标在全国排名第24位,总量短缺与结构性短缺并存、供给性短缺与需求性短缺并存。各重点发展领域人才需求旺盛,急缺各类领军人才、复合型人才和具有高级执业资质的专业人才。面对当前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我省重点发展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的有效供给不足,人才竞争力较弱,人才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错位,现有人才利用率不高,高层次人才流失依然严重。

基于对国际国内人才形势的研判和深刻认识,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人才强省战略。2008年,审定出台了《甘肃省专业技术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纲要》和《甘肃省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提出“围绕项目开发人才,重点产业重点开发,优势产业优先开发,以高层次人才支撑项目发展”的思路,启动实施千名领军人才工程,打造高层次人才创业的强磁场和优势带,建立若干个以高层次领军人才为核心、支撑甘肃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领军团队,形成“高端引领,组团攻坚,支撑发展”的新格局。

记者:领军人才是指理想信念坚定、道德素养优良、业务能力过硬、专业贡献显著、团队建设突出、引领作用明显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我省千名领军人才是怎样选拔出来的?

庞波:按照“围绕重点领域重点项目、专业技术人才开发先行”的思路,2008年我省启动了“专业技术人才支撑体系建设工程”。该工程突出重点,设置了15个专项人才开发配置计划。如:根据国家对甘肃主体功能区的定位,紧紧围绕西部资源环境问题,实施了“敦煌生态和文化遗产保护”、“民勤治沙”、“祁连山冰川保护”等人才开发配置计划;根据全省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实施了“振兴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煤电化工”人才开发配置计划;突出甘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制定了“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提升生物医药及中藏药产业化水平”等人才开发配置计划。2009年,我们紧紧围绕这些重大项目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面向省内外组织开展了甘肃省领军人才的选拔工作。以省内65万名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面向海内外,经过层层遴选,产生了943名领军人才人选,其岗位和专业涵盖了全省的重点发展领域,突出了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能源、电子信息、特色农业、生态环保等发展项目和学科。45岁以下占68.6%,特别是35岁以下占较大比例,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人员占56%,发展潜力较大。同时,以开放的姿态柔性引进聘任了21名省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其中两院院士11人。领军人才选拔工作在社会上产生了重大影响。甘肃电视新闻评出领军人才工作为甘肃省2009年十件大事之一。《中国人事报》发表短评,评价“千名领军人才解了甘肃发展燃眉之急”,是“人才工作大手笔”,“值得西部欠发达省份乃至全国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学习借鉴”。

记者:为了保证领军人才队伍的生机与活力,省上是通过什么机制进行管理的?

庞波:一是坚持用“三个有利于”统筹领军人才工作。我省提出“三个有利于”人才工作指导思想,即:“让一切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思想充分活跃起来,让一切有利于人才干事创业的因素充分活跃起来,让一切有利于人才创造成果转化的活动充分活跃起来。”我们按照这个思路创新机制,营造领军人才心情舒畅、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如:对领军人才实行全方位的激励制度,一、二层次人选每人每月分别享受政府津贴2000元、1500元;以三年为周期,对做出重大贡献、业绩突出的一次性奖励10万元;推荐为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人选;建立领军人才健康医疗档案,每年安排一次体检。二是坚持以用为本,做到才尽其用。人才用得好,用当其时,就能够发挥出不可估量的社会经济效益。我们按照“高端引领,组团攻坚,支撑发展”的思路,力争在全省建设1000个以领军人才为核心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团队,省内各项科研项目,优先让领军人才主持。通过“四个优先”,即:领军人才资源优先开发、领军人才结构优先调整、领军人才投资优先保证、领军人才制度优先创新,推进各项管理制度落实。目前,我们还根据不同层次、不同行业学科,研究制定科学规范的领军人才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建立和健全领军人才信息数据库,对领军人才实施动态管理,对领军人才的投入和创造效益情况进行科学评估。并根据工作需要,结合实际,加强对领军人才的考核,对业绩平庸、创新能力弱的人选予以淘汰,及时将优秀人才选拔补充进来。

记者:启动实施“千名领军人才工程”,将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庞波:领军人才是我省发展中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稳定和用好一个高层次领军人才,就能为产业发展、财政增收闯出一条又一条新路,必将加快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