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思行予政
14449700000067

第67章 营造良好的人社工作环境

理论先导,舆论先行,是开展任何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宣传工作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群众性。我们必须深刻把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认清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全面把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认真履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宣传工作的新使命、新任务,紧贴工作实际,在推进“民生、民本、民利、民和、民权”的重要工作环节,进一步增强宣传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准确把握新形势对宣传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当前,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不断加快,以保障改善民生为重点,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为牵引的社会建设得到全面加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任务更加艰巨和繁重。同时,解决就业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社会保障、人事工作、劳动关系等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矛盾的压力仍然十分突出,因此,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的新闻宣传工作必须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着力营造有利于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良好舆论氛围,不断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科学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准确把握舆论传播方式变革对宣传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社会舆论传播方式具有传播速度更快、覆盖面更广、影响力更大、互动性更强等特点,人们获取信息和反映诉求的方式、渠道日益自主化、多样化,新闻传媒对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影响力日益提高。据有关专家统计,仅我国就已有2000多份报纸,8000多份杂志,300多万个网站,130多万个网络论坛,50多万个独立域名网站,1.6亿个博客空间,3.6亿网民,4亿多手机用户,其中,互联网网民和手机用户数量为全球之最。特别是随着3G时代的到来,每个手机几乎就是一个电视台。加之国际各大新闻传媒机构在我国设立了分支机构,派出了大量常驻记者,有关公众利益的话题受到国内外新闻传媒的密切关注。舆论监督、传媒曝光、网络问政、网络炒作、网络突发事件、网络领袖、网络推手等已经离我们很近,容不得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有半点马虎。现在一个突发事件通过网络舆论,一夜之间就影响到了公众情绪和社会舆论。而我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各界更加高度关注,舆论引导难度进一步加大。因此,我们要适应舆论传播方式变革的新形势,尽快转变思想观念,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对社会舆论的敏感性、预见性和驾驭能力,切实掌握新闻宣传工作的主动权。

准确把握职能转变对宣传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面对新闻传媒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新闻舆论的概念、功能和要求,与以往相比已经发生了深刻变革,已经由改革开放前的舆论“喉舌”,发展到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舆论“导向”,再转化到新时期的驾驭舆论“能力”。今天的新闻传媒和社会舆论,高度关注各级党和政府的政务信息、政务透明和施政效率,可以说,社会舆论对政府形象的影响力直接关系到了政府部门在一个时期的公信力、号召力和落实力,直接关系到了政务运行的顺利展开、高效推进和目标完成。我们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和人社部关于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各项部署,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大政方针、法律法规、决策部署,充分报道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改革发展的思路、措施和成就,有效引导社会舆论,积极满足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形成有利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这对于保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