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思行予政
14449700000049

第49章 加大引智力度 提升引智水平

“十一五”时期,全省引进国外智力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四抓三支撑”总体思路和区域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全省重点发展领域和重大项目实施,广开引智渠道,加大出国(境)培训力度,拓宽服务领域,形成了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的引智格局,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国外人才智力支持。五年来,共引进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专家7900多人次,派出培训1796人次。每年聘请国外文教专家数量增加到440多人次,具有聘请外国文教专家资格的单位增加到105家。累计有51位外国专家荣获“敦煌奖”,有7位外国专家荣获国家“友谊奖”。定西旱农中心等6家单位被命名为“国家级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单位)”,省农科院等26家单位被命名为“省级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单位)”,定西市青岚乡大坪村等10个村被选定为国家“千村引智示范项目”示范村。“十二五”时期,是全省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引进国外智力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正确分析国际国内的形势变化,紧密结合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乘势而上,抢抓机遇,奋力推动引智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科学分析“十二五”时期引智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省委十一届十次全委会提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发展、缩小差距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要深刻把握中央和省委关于发展形势的科学判断,把“十二五”时期的引智工作放在这个大背景下去谋划、去布局。从国际上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国与世界经济相互依赖度日益加深,科技合作交流日趋活跃,使得我们能够分享新科技革命的成果,也带动了国际人才向我国快速流动,为我们更好地引进国外智力提供了有利条件。特别是2008年9月以来,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遭受了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挑战。危机改变了世界,危机也改变着中国。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正是科技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推动经济结构重大调整,提供新的增长引擎,使经济重新恢复平衡并提升到更高水平。后金融危机时代,发达国家都在为经济转型发展作精心准备,探索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我们要在后危机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必须抓住机遇,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必须坚持人才优先,大力培养、吸引、集聚、用好人才。从国内看,我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事业方兴未艾。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优秀人才,应对全球化挑战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成为大多数企事业单位和公共服务部门的战略选择,迅速增加的需求给引智事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加快建设人才强省,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要求坚持引进人才与自主培养开发并重。引智工作已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珍惜,用好这一历史机遇,在更加开放的新形势下更加有效地吸纳和利用国际人才和智力资源。

同时,引智工作也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人才的市场化、国际化趋势加强,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对高层次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纷纷放宽移民、定居等限制,以优厚条件在全球范围内加紧吸引人才,限制和封锁发展中国家对国外人才和智力的利用。我省经济欠发达,引智资金保障相对薄弱,自然环境和工作条件不够优越,引智工作面临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的双重冲击。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利用自身优势,把握先机,赢得主动。

二、正确把握引智工作在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全省人才工作会议指出,人才是衡量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总目标,最根本的还是要靠人才来推动。全国和全省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人才工作思路和理念,如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人才工作指导方针;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扩大对外开放,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坚持扩大人才工作对外开放,做好人才“引进来”和“走出去”工作,坚持人才自主培养开发和引进海外人才相结合,加强人才和人才开发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和海外智力。全国和全省人才工作会议奠定了新时期人才工作的战略地位,为进一步做好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指明了方向。已经发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甘肃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的纲领和指南。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全国和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深刻认识做好引智工作的重大意义,明确工作重点,不断扩大人才工作对外开放力度,统筹开发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

三、充分认识引智工作在支撑全省区域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省在全国的五大战略定位,提出了要把甘肃建成全国的工业强省、文化大省和生态文明省的宏伟目标,实施“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以加强薄弱环节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战略;以节水和治沙为重点的生态安全战略;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发展战略;以优势资源开发转化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战略。并着眼于解决影响和制约我省发展的突出问题,推出了10个方面47条支持甘肃破解难题、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意见》对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加大人才开发力度、发展劳务经济等提出了明确要求,进一步凸现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在党委政府工作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彰显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大使命和责任,为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上台阶、上水平提供了难得机遇,也为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紧密结合区域发展定位,积极引进重大项目建设所急需的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国外人才智力保证。

四、认真做好引进国外智力的重点工作

(一)突出重点、主动作为,积极引进国外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要密切关注国际和国内产业转移趋势,遵循国际人才资源流动规律,紧紧围绕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引智工程,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层级较高的外国专家人才队伍,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一要为发展现代农业服务。把服务“三农”工作作为引智的重中之重,优先安排农业品种改良、疫病防治、产业开发等方面的引智项目,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牧业集约化、产业化水平。重点支持特色农业发展,大力实施马铃薯、酿酒原料、现代制种、油橄榄产业、沙产业、花卉产业、草产业和畜牧业等方面的引智项目。积极引进推广先进旱作农业技术和节水灌溉技术。继续实施“新农村建设引智工程”、“农业引智成果示范推广项目”、“引智扶贫项目”、“千村引智示范项目”等品牌项目,提高“一村一品”示范效用和影响力。二是为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服务。依托优势资源并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是我省加快发展的根本出路,要紧紧围绕产业发展战略,为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发展循环经济引进一批高层次海外人才。继续大力支持天水星火机床有限公司、金川公司、酒钢公司等科技创新企业以及天星稀土公司、奇正藏药集团等民营企业开展智力引进和出国(境)培训。三是为科教兴省服务。以基础科学研究、重点学科建设、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设计为重点,全力支持有机合成、真空技术、重离子物理、固体润滑、冰川冻土,沙漠化防治等优势领域的引智项目。积极扶持省内高校重点学科建设,重点支持兰州大学等省内高校建设一批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争取国家外专局支持,将兰州商学院外语培训基地升格为西部人才培训基地。四是为实施生态安全战略服务。生态环境脆弱,是制约我省发展的最大基础性障碍,要以节水和治沙为重点,加大沙漠治理、水土保持、湿地保护、草地保护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技术引进;加大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黑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敦煌生态保护、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建设、黄河水源补给区甘南湿地生态保护与建设等方面的引智项目支持力度。积极支持兰州市开展大气污染治理,推动白银、金昌等资源型城市在发展接续产业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重点支持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引智项目。五是为实施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发展战略服务。以“两市两州”重点,加大引智扶贫力度带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支持公共卫生、医疗、安全生产管理以及文物保护等方面的引智项目。加强防灾减灾、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劳动保障、社区服务方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二)扩大规模、提升层次,切实提高出国境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各级引智部门要切实履行好归口管理出国(境)培训的工作职责,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趋利避害、更有成效”的方针,严把培训质量关,切实增强出国(境)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认真贯彻全省人才工作会议提出的“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的精神,继续支持领军人才、高级专家出国(境)培训,大力培训我省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各类高技能人才。二是加强党政干部出国(境)培训,进一步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三是积极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出国(境)培训,加快培养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优秀企业家,以及金融、信息、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急需的高级管理人才。四是支持高等学校的高级管理人员、社会管理领域的专业人才、医疗卫生系统的高层次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出国(境)培训,推动教育、社会管理和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五是继续加强和规范出国(境)培训管理,从项目、人员和渠道等方面严格审核,不断提高出国(境)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三)加强管理、优化服务,有效促进国际人才交流合作。进一步完善外国专家管理制度,严格做好我省外国专家许可审批工作,加强安全防范,保障专家权益,为外国专家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使外专局成为外国专家之家。认真组织好外国专家“敦煌奖”评奖、颁奖、推荐国家“友谊奖”候选人工作。切实做好参加“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和组织外国专家春节慰问、旅游、省政府国庆外国专家招待会等活动。要加强与国外友好城市、国外驻华有关机构及我国驻外机构、国际组织、国外人才中介机构、专家组织的联系,积极促进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引智工作的影响力和辐射面。

(四)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努力提升引智工作水平。各级引智部门要加强请示汇报,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密切与其他部门的协作,整合引智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完善引智规章制度,加强引智工作机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引智工作水平,树立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部门形象。一是着力提高引智工作能力。引智工作不仅具有战略性、先导性、开放性、高效性、主动性、协同性,而且具有极强的竞争性。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与时俱进,以更加开放的思维,更加开阔的视野,海纳百川的气魄,广引海外人才智力,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与合作。要加强学习,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着力提高政策理论水平,提高协调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努力成为引智工作的行家里手。二是切实提高引智工作效率。以“三基一化”为重点加强基础工作,即加强基本制度建设,加强基础资料积累,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引智工作信息化水平。努力使引智部门工作运转更加规范协调,工作职责更加清晰,办事更加公正透明,工作更加高效快捷。三是加大引智成果宣传力度。建立引智成果发现、评价和推广机制,注重总结引进人才和出国(境)培训、外国专家管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要充分利用省内外主流媒体广泛宣传引智成果、引智重大会议、引智重大活动和优秀外国专家的先进事迹,努力营造全社会了解引智、关心引智、支持引智的浓厚氛围,让更多的引智成果在更广领域和更大范围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