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爱情炼金术
14400700000006

第6章 自虐式的求爱背后

在现实中,经常会看到有些人为了得到对方的爱,而作出一些让对方感动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往往都是以伤害自己,来换取对方爱。这的确是做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心理学上称这种求爱的方式为——自虐式的求爱。

如果我们遇到这样的求爱,我们该怎样去面对,是因为感动、同情而接受,还是因为理智而加以考虑?

情景一:

这是发生在大学里的故事,同寝室的女孩儿小梅认识了邻班的一个男生,两人交往了一段时间后,小梅发现两个人并不合适,于是提出分手。男生先是不同意,经过苦苦的哀求和挽留也没能让小梅改变主意。

事隔几天以后,这个男生约小梅做最后一次谈判,小梅本来不想再见他,但是又想一次把事情解决清楚,于是两个人约在操场见面。见面以后,那个男生对小梅说:“我十岁的时候爸妈离婚,他们两个都不愿意要我。直到认识你,我才觉得有人爱我了,可是为什么也不要我了?我在最后问你一次,你愿不愿意和我在一起?”当小梅表示不愿意时,他居然拿出一把水果刀,对着自己的大腿割下去。顿时涌出来的鲜血,吓坏了小梅,小梅连忙让他不要伤害自己,结果他却以此威胁小梅,如果不答应和他复合,他就一直这样割下去。无奈之下,小梅只能同意继续和他交往下去。

但是小梅的心里却一点也不快乐,每当她想要分手,那个男生就以死要挟她,并说这是爱她的表现。

情景二:

我叫佳薇,二十五岁那年经过同事的介绍我认识现在的老公。当时我对他没有多少感觉,但是他却很喜欢我,总是想尽办法来讨我欢心,但是我始终对他很冷淡。

一天下班后,他约我一起吃饭,吃饭的时候,他向我讲起了他的童年生活,把自己的命运说的很悲惨,幼年丧母,父亲再娶,他受尽了后妈的虐待,说着竟然还掉下了眼泪。当时的我觉得他很可怜,动了恻隐之心,从那天以后对他的态度好了很多,心里却一直把他当作朋友看待。

过了一段时间后,父母又帮我介绍了一个男朋友,相比较之下,我对父母介绍的男朋友更加有感觉。于是希望以后和他保持距离,当时他知道以后并没有什么表示,没想到第二天却接到他朋友的通知,让我去医院看望他。到了医院才知道他想不开吃了安眠药,这让我心里很内疚,他看到自己的行为打动了我,便声泪俱下地说他不想失去我,否则还不如死了算了。我当时脑袋发热竟然认为他是真的爱我,于是就同意了和他交往。

两个月以后,在一个人很多的餐厅,他忽然掏出戒指,并且跪在地上向我求婚,我当时觉得很突然,本想等些日子再说。但是在周围人的起哄下,我不忍心拒绝他,于是答应了他。一段错误的婚姻就这样开始了。

结婚以后我才发现之前他的种种话语和行为都是为了把我骗到手,例如:他的后妈对他很好,并不像他之前说的那样虐待他,甚至为了照顾他没有生自己的小孩儿;还有他那次的自杀并不是因为真的怕失去我,而是用自杀来挽回我,结婚后难免会吵架,吵的凶了,他就会说要自杀,我只好让着他。后来我了解了他的伎俩,不再顺着他,他就开始对我拳脚相加,完全没有了结婚前的温柔。

这样的事情还很多,现在的我很后悔当初因为同情他而和他在一起,却不敢贸然提出离婚,我怕他真的会去死。

在恋爱中,很多人都会自虐的方式来获得爱情或是挽留爱情。比如在雪地中跪几个小时,或是在大雨中喊“我爱你”,还有故事中的自残、自杀等行,这都属于通过自虐来胁迫对方,使对方接受自己的爱。

通过自虐博得同情

小梅的男朋友和佳薇的老公,他们都是努力地博得了女方的同情,他们感情建立的基础就是一方对一方的同情。尤其是女性,因为心软善良,不忍心拒绝对方,有的时候甚至会被对方的自虐行为感动,错认为那就是爱的表现。

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同情并不是爱情。一旦在同情的基础上建立了关系,你就会发现,对方想要博取的同情是无止境的。没在一起的时候,通过博取同情来得到你的爱;在一起后,他希望通过博取同情来使你对他好,而且是只能越来越好。而且,他不会因为你对他好,他就会加倍地对你好,不会因为享受了你赋予的爱,就对你有所回报。

这类人把自己看作了这个社会中的“例外”,他们认为自己就是和别人不一样的,自己应该得到他人更多的爱,一定要别人在其他方面都顺着他。这会是一个特别强烈的想法使他们对别人的要求格外得高。他会特别努力地去表现自己弱的那一面。当别人对他不够有爱心,或者是他认为别人不够爱心,他就会表现的特别愤怒,有的人甚至会产生暴力行为。

情景一中,小梅的男朋友缺乏来自父母的爱,他认为父母对他有所亏欠,甚至会认为整个世界都对他有所亏欠。和小梅在一起后,他得到了小梅的爱,但是当小梅不爱他时,他就会受不了,继而作出自虐的行为来博得小梅的同情。佳薇的老公也是如此,尽管他的后母为他很好,但是年幼丧母仍然对于他的心理造成了影响。

正常的恋情或是婚姻中,双方的付出基本上都是等量的,而在这样的感情生活中,一方是无条件地付出,一方是无条件的接受。时间久了,一直付出的一方就会坚持不住。显然这样的恋情或是婚姻极不稳定,当付出的一方不想再付出时,矛盾就会浮出水面。

自虐不是浪漫,而是危险

很多人会认为自虐的行为是浪漫的表现,尤其是在电视中看到一方为了博取另一方的爱,不惜伤害自己的身体时,都会被这样的场景所感动。

事实上,这不是浪漫的表现,而是隐藏着危险的信号。危险究竟在哪里呢?首先,这样的行为在电视剧中是浪漫感人的表现;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的情绪极为不稳定,他的行为越戏剧性,就越说明他情绪的稳定性差,自控力差。这样的弱点在今后的交往过程中,一旦由一些因素有法,就会不可收拾。

其次,一个连自己都不爱惜的人,怎么会疼惜别人呢?情景一和情景二中的两位男性,一个用刀割伤自己,一个自杀,这都是不爱惜自己生命的表现。如果说是因为遇到了意外,一方为了另一方的生命而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爱的体现。但如果仅仅是因为受到一些打击,就选择这样的方式,只能说明他们不够爱惜自己的生命,企图通过对自己的虐待来胁迫对方的感情。

同时,他们的感情其实不没有他们表现出来地那样多,在他们心里不会真正地爱任何人。爱是什么?爱是一种理解,如果他足够爱你,他就能够理解你的想法,和平地分手并且希望你能够得到幸福。而不是通过胁迫的手段,把你拴在他的身边。

最后,自尊心使他们不得不这样做。在自虐行为的背后,更多的是一种自尊心的打击。你越是对他若即若离,他就越想要得到你,他们会认为得不到你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他的自虐行为不光是做给你看,他还希望更多的人知道,让他人也看到他们有多爱你。然而当他们得到以后,他们会因为自己在得到的过程中付出了太多,而对你的态度急转下降。

狠心地拒绝他

如果我们不幸遇到自虐式的求爱,我们能做的只有控制住自己的内疚心理,不要因为他伤害了自己或是作践了自己,就同情他,接受他,如果不这样做,似乎就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这样不但不能让问题得到解决,反而会主张他们这种行为变本加厉。

茨威格有一句话叫“同情之罪”,越是同情他们,结局就越难以收拾,并且会让他进入一种恶性的循环。他们自虐的目的就是得到我们的同情,一旦我们让他得逞,他不但不会感激我们,反而认为自己找到了我们的软肋,以后还会继续这样。

如果作为情侣想要试图是调节他这种情绪,往往是很难做到的。除非他愿意找心理咨询师做调整。否则想要改变他们很难,因为你也是关系中的一方,而他这种情绪很可能就是因你而起。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他们对你进行感情胁迫的时候拒绝他,如果他们采取一些攻击性的行为,你可以消失一段时间,不要让他找到,让他自己度过这段应激期。

不要受第三方的压迫

有时候,往往当事人不会被对方的自虐行为打动,但是却抵制不住周围人的劝解。如果旁边有人说:“你看他多可怜呀,你就答应他吧。”这样的话常常会让当事人改变初衷。

例如:一个男生受不了失恋的打击,他站在女孩寝室的楼下,一站就是一天一夜,就算是下雨了也不肯回去。女孩儿一直不肯下楼和他谈话,这时,同寝室的女生看不下去了,都纷纷开始劝这个女孩儿,最后女孩儿禁不止同寝室女生的劝诱,只好下去和这个男孩见面。

因此,除了要抵制自虐者的胁迫,也要顶住第三方的压迫。因为要和他在一起的人是你,以后出现任何问题,承担的人也是你,其他人不会替你分担。

了解之后再交往

能够让自己避免这种状况的方法就是提前预防,在了解之后再做出交往的决定。感情可以分为方面,一方面是偏于平淡,一方面是特别有性别魅力。因此,需要你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哪一类。其次,就是避开这两方面的极端,完美或太平淡的两极,只要程度太夸张了,无论他多么完美无缺,又浪漫、又漂亮的。一定要小心这种人。性格太内向、太老实的,也要慎重考虑。

最后,多和异性接触,见的多了,才能练就出一双慧眼,找出如意的伴侣。

爱,开始的时候很美丽,结束的时候很伤心。爱,是一个过程,爱的时候,了解对方,理解对方,让每一种甜蜜都成为纪念。

恋爱的是美好的,但是总会走向结局,有的走进了婚姻,有的走向了结束。有人曾说:“蝴蝶飞不过沧海,我以为是蝴蝶没有飞过沧海的勇气。后来我才知道,不是蝴蝶飞不过去,而是沧海的那一头早已没了等待……”这恐怕是恋爱最悲伤的结局,一个人还爱着,而另一个人已经远离他的世界。

当爱情来了,我们要用力爱;当爱情走了,我们要笑着面对,下一次,我们会遇到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