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关注孩子从心理开始
14396700000042

第42章 一个家庭主妇拥有众多信徒

1954年9月,一个笔名叫玛丽安·基切的家庭主妇在美国一份报纸上宣称,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她一直在接收来自克拉利昂行星上的超级生物的信息。她传达超级生物的信息说,"12月21日,整个北半球将被突如其来的一场大洪水淹没,除了极少数具有坚定信仰的人之外,生活在这里的所有人都将被淹死。"

看到这个消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里昂·弗斯丁格如获至宝,认为这是一个研究认知失调的天赐良机。当时,里昂·弗斯丁格正在研究认知失调理论,并在1956年出版的《当预言落空时》的报告中提出了一个假说:"假设某人真心真意地相信某事或某种现象,并受此信仰的约束,进而采取不可逆转的行动;假设就在此时,确信无疑的证据证明他的信仰是错误的,将会发生什么呢?我的结论是:这个人绝不会善罢罢休,而是更加确信自己的信仰,甚至比以前更甚。"

弗斯丁格认为,基切夫人的公开声明和接下来的事实,肯定是一个活生生的宝贵例证,完全可以说明对互相矛盾下的证据的矛盾反应是如何生成的。

于是,他找来他的两个学生,亨利·w·莱厄肯和沙切特,一起做了差不多两个月的密探。他们给基切夫人打电话,自我介绍是三个好朋友,均对她的教事感到好奇,想参加她们组织的活动,他们的请求被基切夫人很爽快地答应了。

基切夫人早已形成了一个活动团体,她们定期聚会,已经在为将来筹划,并正在等待来自克拉利昂行星的最后指令。

弗斯丁格制订了一份研究计划,为了扩大调查范围,他又征集了5位大学生志愿者,作为不公开的参与观察者参与基切夫人的活动。他们就像真正的信仰者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地参加活动,听基切夫人作报告,访问这个小团体中的成员等,并在7个礼拜内参加了60多次会议。

这些活动就像降神会一样,枯燥乏味,无休无止,把人搞的身心疲惫。更让实验者难以承受的是,一方面他们必须在会议期间时刻提醒自己,对那些荒诞不经的事情作出"虔诚"的反应,另外他们还得高度紧张地记录下由基切夫人和其它人在恍惚状态中所传达的行星守护者的神秘信息。

弗斯丁格回忆说:"我们三个人当时轮流去厕所记笔记,进出的频率要控制得恰到好处,否则将会引起别人怀疑。厕所也是这个房子里唯一谈得上隐私的地方。我们中的一个或两个会不时地宣称自己出去走动一下,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然后,我们会飞快地跑到旅店房间,将记下来的笔记录下来。到研究结束时,我们差不多已经给累垮了。"

终于到了12月21日,信仰者的飞船没有等来,同样所谓的洪水也没有暴发。

这时,基切夫人称又收到了信息:"由于信徒们的善良和忠诚感动了上帝,上帝已经决定不再降临这次灾难,让世界重归于安宁、信徒也重返家园。”

听到这个消息,信徒们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那些本来就将信将疑的人,根本无法承受自己信仰的失败,纷纷宣布退出团体;另外,一些信仰坚定的信徒,正像弗斯丁格预料的那样,更加死心塌地地信仰由基切夫人传达出来的真理,有的甚至辞掉工作,变卖家产,决心一辈子追随基切夫人,早日到达信仰的彼岸。

一年后,弗斯丁格出版了《预言何时破产》一书,报告了这项发现。他认为,信仰与行动有关,为了自己的信仰而采取过某些重要行动或作出过牺牲的人,对这一信仰会更加忠诚。同时,与一般公认的观点不同的是,弗斯丁格还强调信仰应该有其对立面,即必须出现某些强烈反对该信仰的事件或证据,而信仰者也清楚地知道这些证据的存在。因此,是信仰者为其信仰所做的事决定了他们的忠诚度,而不是相反;与信仰相矛盾的事实对于狂热分子而言只会进一步巩固他们的信仰,而不能帮助他们幡然醒悟。另外.孤立的信仰者很难坚持下去,一个特定的群体内相互支持对于维持和传播信仰是非常必要的。把认知失调理论应用于预言领域是一大创举,特别是关于信仰者的行为决定其态度的论述,对于我们认识一些新兴宗教团体的特性很有启发意义。

除了上面的社会调查之外,弗斯丁格与他的合作者一起还做了大量的实验,对这一理论加以验证。在其中的一个经典实验中:弗斯丁格以研究"每个人对事情的兴趣,是否影响到了工作效率"为名义,招募了一批大学生来做一些枯燥乏味的工作。其中一件事是把一大把汤匙装进一个盘子,再一把把地拿出来.然后再放进去,来来回回半个小时还有一件是转动计分板上的48个木钉,每根顺时针转四分之一圈,再转回,也是反反复复耗费了半个小时。工作完成后,实验者要求每个大学生告诉下一个来做实验的人这个工作十分有趣,并分别给予1美元或20美元的奖励。几乎所有的人都照办了,接着,再调查他们本身对刚才所进行工作的看法,结果发现与一般预期相反,得到1美元奖励的人反而认为工作比较有趣。弗斯丁格指出这背后正是认知失调在起作用,因为说谎这件事与不应该说谎的信念出现了冲突,使人处于认知失调状态。给以20美元的奖赏,使一部分人获得了说谎的好理由(在20世纪50年代末的美国,20美元算得上是一笔可观的收入),从而帮助他们解脱了认知失调;然而对于只得到1美元的人来说,却不足以作为说谎的借口,于是他们不得不做出心理调整,改变了自己的观点,肯定工作的确是令人愉快的,以从另一个方向解除认知失调现象。另外还有一个实验是让孩子们去吃自己不喜爱的蔬菜,同时告诉其中的一组孩子,他们的父母知道他们会吃光这些蔬菜,以造成某种既成事实。结果发现,被迫吃完了这些蔬菜的孩子对蔬菜的喜好程度明显增加了,这也证实了认知失调理论的科学性。

认知失调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总是会出现,要想避免陷入执迷不悟,最好尽快改变自己内心的想法,然后改变自己的行为使之与环境相协调。

所以不要在关键时刻自欺欺人,要知道,找到正确的方法调整自己才是关键。

知识窗:

认知失调,就是当你做决定、采取行动或者遇到跟你原先预想的不一样的信念、情感、或价值观后,引起内心冲突,所体验到的一种心理状态。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有维持自己的观点或信念一致性的需要,以保持心理平衡,如果人们的观念出现了前后不一致或相互矛盾时,也就是出现了所谓的认知上的失调。这时人的心理出现紊乱或不安,于是,很可能放弃或改变一种认知,迁就另一认知,以恢复调和一致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