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化产业比较案例
14261800000005

第5章 国际视域(3)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推动创意产业发展中,特别注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香港知识产权署在其工作宗旨中这样写道:“按照最高的国际标准保护知识产权,使中国香港继续成为一个发挥创意和才华的地方。”1998年颁布效用知识产权版权协议,认同国际上主要的知识产权条约。同时,根据社会发展和新出现的问题,采取积极的措施,切实保护知识产权。

在2005—2006年的施政报告《施政纲领》中就明确提到“进行《版权条例》的修订工作,以实施最近就该条约若干条文(包括有关盗版物品使用者刑事责任范围的条文)进行检讨后提出的建议,并继续检讨在数码环境中保护版权的问题”。并在2006—2007《施政纲领》中要求“继续推动《2006版权(修订)条例草案》的法例审议程序,目标是在2006—2007立法年度通过该法案”,同时“继续检讨在数码环境中更有效保护版权的问题”,“检讨《淫秽及不雅物品管制条例》,特别是与屡次违例者有关的条文”,采取切实措施,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香港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成绩得到国际承认,香港海关在2001年获“全球反冒牌奖”;2002年获国际商业软件联盟颁发的“数码冠军奖”,以肯定香港在保护知识产权做出的努力;2004年获美国娱乐软件协会颁发奖项,以表彰香港在打击盗版游戏软件方面的出色表现。

4.人才培养与引进

创意的关键还在人才,所以,要想使创意产业得到持续的发展,除了政策和资金上的保证外,人才的培养是另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人才对于创意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新加坡非常注重教育方面的投入,通过教育培养优秀的创意人才。新加坡在理工学院以及其他大学中开设戏剧、文学、音乐、媒体设计、电影拍摄、电视制作等方面的课程,以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南洋艺术学院、拉萨尔—新航艺术学院等都在朝着培养创意产业人才的方向努力。

新加坡努力吸引年轻人投身创意产业。创意青年交流(Creative Youth Ex-change)比赛就是专门为亚洲29岁以下的青年举办,它为亚洲青年提供一个展现创意才华的平台。赛事自2004年举办以来,反应良好,吸引了来自亚洲各国和地区的青年选手参加。2006年,为促进创意产业发展,新闻、通讯和艺术部还曾举办一系列“追求萼噙爿魔厔创意,再创未来”活动,如“创意社区计划节”、各类展览会、研讨会和表演等,积极吸引创意产业人士、学生及一般公众参与。2009年,新加坡政府首次组织大规模创意产业博览会,为有志从事创意产业的人士提供就业及职业培训的机会,受到新加坡民众的欢迎。

除了本国教育之外,新加坡还非常重视人才引进,从1991到2000年的10年间,智力型和技能型移民对新加坡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37%。2002年新加坡全国共有2万名研发人员,外来人才高达78%。新加坡人力部在海外设立了9个“联系新加坡”的据点,作为吸引和引进海外专业人才的前哨。同时政府和企业还主动出击,在全球范围内寻找领军人才到新加坡工作。

同样地,香港也非常重视创意人才的培养问题。香港的职业教育和成人专业培训历史悠久,相当一部分社会有识之士长期致力于业余培训工作,创意工业的社会基础并不弱。但由于政府以往缺乏创意人才培养的意识,未能制定相应的教育政策,导致香港年青一代缺乏创意思想教育,这方面的专门教育人才缺乏。统计资料显示,从事创意产业的人员多为高学历,当中拥有大学学位的有64.7%(资料来源:2001年人口普查),没有学位但有其他大专资格的也有12%。考虑到香港经济转型的需要,为适应创意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特别行政区政府拨出专款资助创意教育,在资助创意业余培训的同时,也开始重视专上院校的创意教育。

几年前,香港城市大学率先成立创意媒体学院,提供数码媒体、数码艺术、写作技巧、公关广告、媒体制作等学位课程,致力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独立思维及艺术动作能力,受到社会的欢迎。经过一段时间实践,该校学生熟悉了媒体业内的商业运作环境,也大致掌握了市场对创意产品的需求。至2009年,在香港8所大学以及演艺学院中,有提供和建筑、广告、数码娱乐、设计、电影、软件及资讯科技、电视及电台、音乐、表演及视觉艺术等有关的学位课程;另一方面,职业训练局、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和持续进修学院则负责提供大部分副学士、文凭及证书课程。香港专上院校开设的创意学位教育,充分利用数码科技和多媒体手段,注入创意思维,形成创意新产品,或将传统产品升值,为创意产业开掘出一条新路。此举最早是美国影视院校所创,能成功引入香港是业界多年推动的结果。

人才的来源,既要立足于培养,也要考虑从区外引进。对于人才引进,香港持自由开放的态度,各类人才都可以根据行业变化需要,自由申请工作签证或以其他身份来港发展及定居。因此,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很多方面,香港都拥有众多高水平专业及管理人才。不同国家、文化背景出身的人才汇聚在香港,不断产生交流及碰撞出创意的火花,增强了香港企业的创意与活力。香港的创意人才普遍具备企业经营技巧,而且有长期的国际合作经验,精通国际融资、成本控制、人才搜罗与市场开拓等技能,为香港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人力基础。

和新加坡一样,香港也举办了很多活动吸引创意人才,包括专题讲座论坛、学生创意杂志设计比赛、文化产业主题推广节、香港文化产业精品展、香港及国际奖项巡礼、香港文化产业嘉年华等等。

5.外部市场开拓

香港和新加坡土地面积都比较小,单纯依靠本地市场不可能完全消化创意产业产品。为了扩大产品市场,二者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盯向了外部市场,特别是中国内地的巨大市场。

新加坡将自己定位为媒体交易中心,一方面以各种优惠方案吸引媒体资本进驻新加坡,另一方面,新加坡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透过与外地人才及企业的合作,将原本仅在国内销售的媒体文化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每年12月,新加坡都要举行亚洲媒体展,2004年的亚洲媒体展吸引了来自38个国家的33万多人参加。2005年2月25日至4月5日,新加坡在伦敦推出了《新加坡季》活动,充分展示新加坡独特的多元文化风貌。截至2009年,超过15家国际有线与卫星电视网络在新加坡营业,其中包括BBC、Discovery探索频道、HBO、MTV等跨国有线电视公司。

新加坡在进行外部市场扩展过程中,十分关注中国内地市场。2007年10月新加坡在上海推出了“创意新加坡”文化周,全面介绍和推广新加坡的创意产业和产品。2007年11月武汉高科国有控股集团与新加坡创意产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共同投资20亿元人民币在光谷兴建新加坡创意产业园。

该产业园占地170亩,园区于2008年3月动工,由新加坡方面负责管理,园区内聚集创意类企业、工作室300-400家,从业人员超过1万人,年创造产值20亿元。同样地,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也积极为创意产业开拓外部市场。通过“香港时装节”、“香港国际影视展”、“香港文化产业博览”及“香港信息基建博览”等等一系列活动,将“创意之都”的品牌打向了全世界。香港是广告服务的重要出口地,2000年出口达64亿港元,主要输出的服务有:广告创作、媒体购买、直接市场推广、平面设计、市务顾问、按用户要求进行的市场研究等。香港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出口地之一,2000年,香港排名全球第四大电影制作地。

香港也注意加强和内地在创意产业等领域的交流和合作。譬如每年一届的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已成为香港向内地各省份以及海外宣传香港创意产业的最佳平台之一。2008年第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还设有“创意香港”馆,以展示香港创意和文化产业的成果,促进香港和内地在创意产业、文化和艺术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同时,香港的创意产业界人士认识到了内地市场的巨大潜力,积极加强与内地创意产业的合作,开拓内地市场。2008年首个以优质生活为概念,展示香港最优秀的时尚品牌及专业设计服务的“生活·设计”汇展在杭州举办。汇展期间,香港贸发局华东首席代表吴子衡表示,随着内地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绝大多数的香港设计师和创意公司已经将发展内地市场作为当前首要的工作。

三、结语

作为非资源型的城市,香港和新加坡都看到了发展创意产业对于本地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它们站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转接点上,在国际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不断相互学习与角力,竭力打造“亚洲创意之都”。未来“亚洲创意之都”花落谁家,我们拭目以待。

主要参考文献

彭际作、冉小毅:《创意产业的内涵、发展概况与趋势分析》,《经济论坛》2006年第10期

许焯权主编:《香港创意产业基线研究》,香港大学文化政策研究中心,2003年香港大学文化政策研究中心:《香港文化及创意产业与珠江三角洲的关系研究》,2006年3月

佚名:《香港特区成立电影发展局,拨三亿解决港片问题》,新浪网(http://www.sina.com.cn)

屈辰晨:《国际视野下的香港创意产业》,中国艺术设计联盟(http://www.arting365.com)

佚名:《享“东方好莱坞”美誉,香港渐成亚洲电影交易中心》,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

王子聪:《新加坡:崛起中的亚洲创意中心》,软实力网(http://www.softpow.com)

佚名:《新加坡的创意产业》,中国政务信息网(http://www.ccgov.org.cn)

佚名:《新加坡文化创意产业———有感于新加坡创意产业的构建》,中国艺术设计联盟(http://www.arting365.com)

墙里开“花”墙外香

———中、美对“花木兰”文化资源的开发比较

梁箫箫

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经过多种形式代代传承,在中华大地上已流传了1000多年,可谓家喻户晓,早已构成了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是,突然有一天,花木兰竟然打上了米老鼠的标签,在全球范围内演绎她巾帼不让须眉的壮举,强力吸引众人眼球,征服世人的心,让美国人赚了个盆满钵盈,而我们却要付钱给美国人看中国人自己的故事。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国内有人大喊:“狼来了!”有人摇头叹息:“这还是花木兰从军的故事吗?改成什么样子了!”有人跷拇指:“又是迪斯尼一大经典影片哪!”一部动画《花木兰》似是打破了五味瓶,各种味道都有。

从《花木兰》首映至今,吃惊、愤怒、失望、佩服等等心情已然趋于平静。但是,迪斯尼“挖墙脚”的动作却仍在继续。2004年迪斯尼推出了《花木兰》续集,将这位中国女英雄的故事继续演绎下去,与全球人再续前缘。2007年6月29日《宝葫芦的秘密》在全国全面放映,主要“幕后推手”又是迪斯尼。据迪斯尼人透露,米老鼠已经买下了包括《神笔马良》、《大林与小林》等多部中国传统经典作品的改编权,今后将陆续搬上银幕。或许当年迪斯尼电影《花木兰》风靡全球的场景又将重现。在此情况下,我们不得不深刻反思:问题出在哪里?中国人的民间故事与传统文化怎么就让迪斯尼拿去大出风头,在全球攻城略地了呢?墙里开“花”怎么就香在墙外了呢?我们有必要比较中美对“花木兰”文化资源的开发,以期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一、中美开发比较

1.创作之比

乍看之下,国人对花木兰传说的开发乏善可陈,比不得美国人一部花木兰大作。

但是,一经细细观察和考究,就可以发现对于花木兰故事的利用,国人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以多种形式挖掘它的文化价值。单从戏曲而言,就包括豫剧、评剧、梆子、评弹、越剧、昆曲、潮剧、龙江剧、粤剧、秦腔等20多种剧种。20世纪50年代,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即以一出《花木兰》名噪一时,该剧更是于1956年被搬上银幕,拍摄成戏曲艺术片而享誉大江南北。“刘大哥说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这段“谁说女子不如男”已是豫剧经典唱段,为人所熟识。其他被搬上银幕的戏曲还包括早至1926年梅兰芳的《木兰从军》、1994年白淑贤的《木兰传奇》等等。戏曲艺术片之外剧情片也是琳琅满目,如1928年梁梦痕主演的《木兰从军》、1939年陈云裳主演的《木兰从军》、1953年王元龙主演的《新木兰从军》、1957年唐醒图主演的《木兰从军》等等。而在2005年年底媒体又开始沸沸扬扬热炒唐季礼重拍花木兰。

如果说戏剧代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底蕴,音乐剧、现代舞、杂技等则显现了生动的时尚气息。文化部重点演出剧目、中国歌剧舞剧院新编音乐剧《花木兰》于2004年在北京亮相。而2006年的现代舞《花木兰》更是传统和现代的完美结合。由上海歌舞团、上海城市舞蹈有限公司联手澳大利亚最具影响力的悉尼舞蹈团共同推出大型原创舞剧《花木兰》,以新颖独特的编舞手法融汇了中国古典舞的雍容典雅与现代舞的奔放洒脱。推陈出新的还有中国引以为豪的杂技。由长春市杂技团和长春评剧院联合演出的杂技故事剧《花木兰》以戏曲的艺术形式,利用中国杂技传统的艺术手段,表现了“木兰从军”这个中国传统的民间故事。

对花木兰题材的利用还包括电视剧,如1998年的《木兰新编》及其续集和2004年的《花木兰》。除此之外还有邮票、书、画等等形式。有关木兰籍贯之争亦是精彩纷呈,河南虞城、陕西延安、安徽亳州、山东曹县等地皆称该地为女英雄出生地,找出遗迹、文字记载等以为佐证,以期借着花木兰的名气开发旅游资源,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此处提及有关木兰籍贯的争论,虽然并非是国人对花木兰产品的创作,但也表现了对该民间故事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