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化产业比较案例
14261800000032

第32章 文化传媒(5)

4.结局:精彩依旧vs黯然落幕

借助湖南卫视的强大推力,《变形计》的播出激起巨大的反响之后,品牌已经初见成效。早在第一季试水成功后,湖南卫视就举行了一场《变形计———还没有读完的价值》研讨会。湖南省广电局局长魏文彬、湖南卫视台长欧阳常林与各专家在会上都认为其品牌效应已具规模,相关产业链已基本形成,并准备在时机合适的时候将合适的题材改编成小说和影视剧。湖南广电专门为此颁发2006年一号宣传嘉奖令。在《新周刊》的2006年度电视榜评选中,该节目获得年度节目创意奖。2007年5月22日,湖南卫视正式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签订合作协议,宣布成立“希望工程湖南卫视快乐成长”基金,由演员秦岚担任基金的“爱心使者”。“快乐成长基金会”发起“一加一行动”,即号召“每个人捐一元,一个人加上另一个人,一块钱加上另一块钱,最终将汇流成河,把我们善良的源泉灌溉到那些需要帮助的干涸土地上去。”《变形计》开设专门的捐助通道,并在每期节目中公布,方便热心观众为需要帮助的人们伸出援手。在国内,电视节目与公益基金合作的方式尚属新鲜。2007年6月,《变形计》一书由湖南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选取5期有关中国青少年成长教育的节目,由童话大王郑渊洁作序。出版方还邀请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心理学博士张怡筠按照心理学原理对变形主人公的心理轨迹进行分析和描画,同时由点及面讲透家庭教育的问题和对策。总之《变形记》节目的品牌效应已经显现,“精彩”在继续上演。

作为地方电视台,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在山东省的影响力很大,但与湖南卫视在全国的影响力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交换主妇》的传播范围相对《变形计》要小。

当然传播范围的有限性并不影响该节目引起争议的力度之大。在国内,在观众显然还没有做好接受此类节目的准备的情况下,齐鲁频道的大胆尝试,无疑触犯了观众的道德伦理底线。由于“该节目盲目效仿西方节目创意,选题不符合中国国情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节目还选用了一些不合适的镜头,如农村妇女和城市‘丈夫’穿泳衣泡温泉等。节目播出后,产生了不良社会影响”,广电总局对其进行通报批评并停播,并勒令山东广播电视局严肃查处,对该节目的策划、制作、播出、审查等环节分清责任、严肃处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山东广播电视局还被要求清查全省所有频率、频道的低俗问题,尤其对山东电视节目的低俗问题加以整改,并将整改情况上报。在此背景下,2007年8月底,存在不足4个月的《交换主妇》无奈地黯然落下幕布。

五、结语:中国真人秀电视节目的生存境遇与规则

2007年8月、9月,广电总局动作不断,中国广电业经历了一个多事之秋。8月15日叫停《第一次心动》;23日下发通知,禁止策划、制作和播出群众参与的各类整容变性节目;8月31日叫停《交换主妇》;9月5日,责令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和成都市人民广播电台停播“五性”节目。在广电总局如此大的打击力度下,饱受争议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可谓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就算没有广电总局的行政干预,模仿国外制作的真人秀电视节目要想长期生存,也要在不与国情冲突的前提下进行创新,要对模仿对象进行一定的扬弃,拿捏好适当的尺度。这个尺度就如同行走高空钢丝的人手中所握的平衡杆。平衡杆的一端是真人秀电视节目吸引观众的元素,如隐私、性等,另一端是中国的意识形态、中国观众的接受程度。行走钢丝的人,必须在这两端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过多地偏向任何一端,面对的都将是无底深渊。

关于中国真人秀电视节目的生存境遇与规则,《变形计》和《交换主妇》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作出了回答。前者的成功说明了在当时的中国媒介生态环境之中,模仿秀做到何种程度是可以被接受的。而后者更可谓是一个难得的尝试,其夭折反证了在该阶段,中国能在多大程度上模仿国外的真人秀电视节目。“换妻”一类的节目,对于该阶段中国观众以至于整个社会,暂时还是不能接受的。

有了正反两方面的参考,后来者在模仿国外开发、制作节目的过程中,考虑就会更加周详。一方面,创新不能过于激进,乃至冒犯中国的意识形态,突破观众的接受底线,这将导致节目难以为继;另一方面,也不能过于保守,使节目平淡无奇,丧失存在的意义。正确的做法是小心地尝试,时刻注意手中的平衡杆,根据不同形势随时调整,争取永远都能找到模仿与创新准确的平衡点。

主要参考文献

欧阳国忠:《中国电视前沿调查》,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

冉儒学:《真人秀电视节目的形态特征及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研究》,清华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俞亮鑫:《齐鲁电视台“换妻”真人秀节目引激烈争议》,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

阎笑古:《齐鲁电视台的“交换主妇”是“换偶”还是噱头?》,凤凰网博客(blog.phoenix-tv.com)

佚名:《北大学子剖析〈变形计〉》,湖南卫视网站(http://www.hunantv.com)

湖南卫视网站———《变形计》:http://www.hunantv.com/lanmu/bxj齐鲁TV:http://www.qltv.com.cn

风起南方

———云南电视台《看东盟》与广西电视台《连线东盟》栏目之比较

刘锐

2002年11月,第六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和东盟10国签署《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标志着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正式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涵盖18亿人口,GDP超过2万亿美元,贸易额达1.23万亿美元,是世界上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和仅次于欧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全球第三大贸易区。贸易区的建设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及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云南和广西作为与东盟国家毗邻的边疆省区,利用其良好的地缘优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早在2002年10月3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云南行动计划就已正式出台并全面启动。而随着2003年国家宣布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2008年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后,广西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桥头堡的区位优势也日益突出。

顺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新形势,2004年,广西电视台和云南电视台先后推出了展示东盟国家风土人情的电视栏目《风起南方》(后更名为《连线东盟》)和《看东盟》,开启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开发的先声。然而,当光阴穿梭至2009年的时候,《看东盟》栏目早已成过眼烟云,而《连线东盟》栏目却风风火火地昂首前行。缘何类似的栏目,结局却大不相同?探究这两档栏目的发展历程及成败得失,相信将会对以后的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发展大有裨益。

一、《看东盟》与《连线东盟》的发展历程

《看东盟》是云南卫视2004年2月正式推出的一档栏目。该栏目旨在向中国观众全面介绍东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国情,展现南亚、东南亚绚丽多彩的异国风情,融知识性、服务性、娱乐性于一体。初期主要目标受众是有一定文化层次,对人文地理和异域风情感兴趣的城市人群(包括干部、职员、旅游爱好者、学生等)。栏目在使用主持人上颇具匠心,拥有7个外景主持、1个演播室主持、1个北京分演播室主持,共9个主持来做一个节目,这在国内各台所有栏目中都是罕有的,足见其力度之大。虽然2004年10月因频道改版,《看东盟》栏目遭停播,但其创新的探索给后来的人们提供了重要的参照与继续前进的基础。

《连线东盟》的前身是2004年1月2日开播的《风起南方》栏目,2006年10月23日开播两年有余的《风起南方》正式更名为《连线东盟》。《风起南方》是由广西电视台国际部开办的一档双向报道中国与东盟关系的专栏,节目分别在广西卫视和境外媒体播出,既传递中国、广西的声音,又加工他山之石,向观众开启一扇缤纷的南风窗。栏目既彰显民族特色,又凸显了广西———东盟桥头堡的区位优势,拥有两大基本板块:“走进东盟”和“广西与东盟”。“走进东盟”系列片,陆续报道东盟各国经贸及其他领域的内容,每个国家分为多期节目播出。“广西与东盟”系列片,从历史渊源,到时代新貌,展现广西与东南亚、东盟各国关系的发展进程,着重介绍广西地处中国与东盟两大市场结合部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推介美丽可爱的广西、充满机遇的广西和迎接挑战的广西。

更名后的《连线东盟》书写了东盟报道的新篇章。与《风起南方》相比,《连线东盟》以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为背景,加大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方面的宣传,全面、深入介绍中国—东盟泛北部湾经济区域发展战略,让中国和东南亚观众全方位感知东盟,增加对中国与东盟合作中广西的优势和地位的了解。同时,栏目瞄准地域集中到东盟10国,不再旁逸斜出。由于一开始担心栏目周期过短可能导致的片源紧张,《风起南方》节目的制作范围是开放的,不但包括东盟10国,泛珠江三角洲区域涉及的地区亦包括在内。《连线东盟》则旗帜鲜明地亮出“东盟”大旗,镜头只聚焦在东盟10国,栏目的制作地域缩小,栏目定位却更加明确,针对性更强。截至2008年底,该栏目已在菲律宾、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5个国家落地,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品牌效益。

二、《看东盟》与《连线东盟》的对比分析

1.政治背景

云南电视台的《看东盟》栏目是在云南省确定“大通道建设”的“走出去”开放战略,即待2010年实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时,云南将从国内的地理边缘变成自由贸易区在物流、商务、投资等方面的中心,一跃成为中国最开放的前沿阵地,云南卫视闻风而动,提出“东盟立台”,由此而设立的一档栏目。广西电视台的《风起南方》则是在国家领导人宣布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永久落户南宁之后,为配合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召开而开办的。作为配合两省区政治战略推出的栏目,两个栏目必然与战略目标的推进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也决定了两个栏目在获取政策资源、政府支持等方面的异同,并最终影响到栏目建设的结果。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上,广西比云南有着更加优越的区位优势。广西、云南都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是中国仅有的与东南亚地区有陆路接壤的两个省区。

云南省东与广西相连,南与越南、老挝、缅甸三国接壤,边境线长达4060公里,澜沧江—湄公河连接云南省与东盟的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5个国家。广西南与越南陆路接壤,北部湾可以辐射到整个东南亚地区,是中国唯一与东南亚国家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岸连接的省区。1992年国家就把广西定为中国大西南的“出海通道”。

和云南相比,广西是沟通中国与东盟最重要和最便捷的通道。中国大陆与中南半岛各国的交往、西南地区与国外的交往在广西交汇:中国大陆,尤其是经济发达的华南广东、香港等地;华东的上海、江苏、浙江、福建等地;西南的贵州、重庆、四川、云南等地与中南半岛7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的人员和货物进出口经由广西最为便利。可以说,中央宣布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永久落户南宁的政策即不无此考虑。

得益于国家的政策优势,广西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广西与东盟合作的领域不断拓展,“广西:建设中国—东盟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业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2008年1月16日,国家批准实施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相形之下,云南省提出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物流、商务、投资等方面的中心的战略,因为缺少国家政策的回应而显得有些落寞。

大的政治背景影响到云南电视台和广西电视台的栏目建设。《看东盟》栏目开办之时困难重重,但云南台的台领导和主创人员都非常执著,认为这档节目有发展潜力,做这样的节目是难,但不是没有办法,便下定决心面对重重困难强行开播。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曾用“强行起飞,空中加油”形容《看东盟》开播时的境况。但遗憾的是,受制于国家和省区政治战略等因素,最终这驾“强行起飞”的栏目抱憾夭折。而《连线东盟》借助天时地利人和,在国家、自治区政府部门和广西电视台的大力支持下,虽艰难但仍得以前行,成为全国唯一一档专门介绍东盟国家风土人情的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