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刘少奇与党报群众工作
刘少奇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也是党的宣传家之一,他主办、关心和指导过的报刊有多家。1922-1923年他领导安源工人罢工时,就参加和领导了《安源旬刊》的工作,同时还是华北《工人周刊》的特约通讯员。1928年他领导了顺直省委的机关刊物《出路》。
参加长征后,他到华北,在北方局机关刊物《火线》上发表了系列评论。
1936年,他两次致信邹韬奋创办《生活日报》。1939年起,他从中原到华中,领导了一系列党的报刊工作,先是《抗敌报》,接着是《江淮日报》(他兼任该报社长,并为报纸题写了报头)、《江淮》杂志、《盐阜报》等等。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的领导岗位上,《人民日报》的许多文章和社论,都是经过他审阅、修改后发表的。在多年的报刊实践和领导工作中,刘少奇积累了丰富的党报经验,其中关于群众工作的经验集中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讲话》等文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充分肯定党报在党的群众工作中的作用,创造性地提出了“桥梁”的观点。在引用列宁的话“党要通过千百条线索和群众联系起来”之后,他说:“千座桥,万条线,主要的一个就是报纸。报纸工作如果做不好,就是最厉害的脱离群众,就会发生很危险的情况。”而且,他认为党报这座桥梁是双向的,一方面中央依靠党报“联系群众,指导人民,指导各地党委和政府的工作”;另一方面人民群众依靠党报向中央“有所反映,有所要求,有所呼吁。”实际上,刘少奇已经创造性地将党报过去的“党曻党报曻人民群众”的单向传播变为了“党犠党报犠人民群众”的双向传播。
二是强调党报为读者服务的“读者本位”意识。他曾经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向记者们提出:“你们写东西是为了给人家看的,你们是为读者服务的。看报的人说好,你们的工作就是做好了。看报的人从你们那里得到材料,得到经验,得到教训,得到指导,你们的工作就做好了。”同时,他还强调读者对党报工作评价的重要性。他说:“你们的任务是写给读者看,读者就是你们的主人,他说你们的工作没做好,那就等于上级说的,你们没有话讲。”三是强调党报工作者要勇于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敢于为人民说话,当好人民的喉舌。“如果能够真实、全面、深刻地把群众情绪反映出来,作用就很大。人民的呼声,人民不敢说的、不能说的、想说又说不出来的话,你们说出来了。如果能够经常作这样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的记者就真正上路了。”四是重视对读者进行调查研究。在1956年谈到新华社的稿件问题时,他说:“要很好地研究报纸的需要……要能适合报纸,自然最后是要适合读者的需要。你们要调查报纸的读者对象,究竟某一家报纸的读者是些什么人,他的要求是什么。”在党的高级领导人中,刘少奇是最早提到调查报纸读者问题的,虽然他这里说的是新华社,但对于党报来说同样有指导意义。
(三)邓小平与党报群众工作
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一生中曾两次参加党的报刊工作,一次是1922-1924年在法国参加中共旅欧支部的团刊《少年》和党刊《赤光》的编辑出版工作。另一次是1933-1934年主编红军的机关报《红星报》。
1950年,他主持西南地区工作时,发表了《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针对宣传思想战线中存在的问题发表了重要的讲话。具体而言,邓小平关于党报群众工作的论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把“联系群众”作为办好党报的必要条件。1950年他就指出:“办好报纸有三个条件:结合实际、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邓小平认为,办好党报党刊也必须坚持。
二是报纸的内容要贴近群众。邓小平认为办好地方报纸,是党报贴近群众的重要方法。地方报如何贴近群众呢?他进一步指出:“我们的报纸要登中央发的一般消息,但作为地方报纸,新华社总社的广播稿不一定全用,要适当选择、改编、压缩、提炼,要考虑对象,能不能看那么多,看了懂不懂。”三是党委和政府领导要支持通讯员写批评稿。他认为,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大大发扬,“领导上,党委和政府,要全力支持通讯员写批评稿,现在敢说真话的人太少,要鼓励说话。对有些与事实不符的批评,必要时也要提醒和说明。”四是重视研究读者来信。他说,“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党和政府听不到的,报纸能听到,它能摸到社会的脉搏。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把读者来信加以综合研究,常常就能看出来。”五是丰富了党报党性原则的群众性内含。党报的党性和人民性(或群众性),曾经一度引起争论。1942年4月1日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在改版社论《致读者》中说:“党报所必须具备的品质: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和组织性。”自此,便有党报“四性”说。邓小平1979年指出:“党性也包括联系群众、艰苦朴素、实事求是等等”。把党性与群众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六是重视党报对人民群众的作用。“任何政策如果只同干部见面,不同群众见面,是不能发生效果的。出报纸、办广播、出刊物和小册子,而又能做到密切联系实际,紧密结合中心任务,这在贯彻实现领导意图上,就比其他方法更有效、更广泛,作用大得多。”正因为党报作用很大,所以邓小平非常强调以正确的舆论教育和引导人民,“教育和引导人民正确对待历史,认识现实,坚信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鼓舞人民奋发努力,积极向上。”
(四)江泽民与党报群众工作
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同志非常重视新闻宣传工作。自1989年成为党的主要领导人到2001年,他每年都要对新闻、宣传、思想教育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亲自参加当年的全国宣传部长工作会议或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他曾先后视察《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重要媒体,并作出重要指示。在继承了毛泽东、邓小平关于新闻宣传工作思想的基础上,江泽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其中与党报群众工作相关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充分肯定党报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早在1989年,他就指出:“我们国家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它作为现代化的传播手段,能够最迅速、最广泛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群众中去,并变为群众的实际行动;能够广泛地反映群众的意见、呼声、愿望;能够及时地传播国内国际的各种信息,直接影响群众的思想、行动和政治方向,引导、激励、动员、组织群众为认识和实现自己的利益而斗争。”“喉舌”、“反映群众”、“传播信息”等论断,我们可以看出江泽民的看法更全面,也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是把坚持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与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结合起来,充分肯定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号召广大新闻工作者向群众学习。在谈到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时,他说:“坚持党性原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同人民群众保持最广泛最深刻的联系,从群众的实践中吸取智慧和力量。”他鼓励新闻工作者“到生活中去,到群众中去”,并认为,“归根到底,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群众,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群众。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是新闻作品写作的原料、灵感、思想和艺术技巧的无尽源泉。我们的新闻工作者要老老实实地向群众学习,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宝贵经验、丰富知识、生动语言,努力成为深受群众欢迎的新闻工作者。”三是强调党的新闻工作与党的群众工作的一致性,把“群众观点根底”作为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五大根底之一。1996年在视察《人民日报》时,江泽民指出:“新闻工作、党报工作,说到底,也是群众工作,是我们党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密切联系群众,是新闻工作者的必修课和基本功。”四是强调新闻媒体要用正确的舆论来引导人民群众。在1994年的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指出:“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1996年视察人民日报社时,他进一步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五是强调新闻媒体对社会舆论和群众思想的调查研究。江泽民同志非常重视调查研究,1993年在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策研究室主任会议上,他就提出了“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决策权”的论断,指出“坚持做好调查研究这篇文章,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在1994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就指出:“要重视对社会舆论情况和群众思想情况的调查研究,积极地反映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加强舆论监督。”
(五)胡锦涛与党报群众工作
胡锦涛同志自1992~2002年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2002年中共十六大以后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在党的高级领导岗位10多年的时间里,他参加过多次全国宣传部长会议或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也视察过党的重要媒体,并发表过重要讲话。胡锦涛同志的新闻宣传思想集中表现为对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这“三贴近”原则的丰富和发展,其中不乏涉及党报群众工作的内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强调新闻宣传工作“为人民服务”和“对人民负责”的宗旨,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三民”要求。2003年7月,在“三个代表”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要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各项工作各个环节都细心研究群众的利益,关心群众疾苦,体察群众情绪,努力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团结带领群众不断前进。”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三民”要求,既是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各项工作的要求,也是对新闻宣传工作的要求。
二是强调新闻宣传工作要“以人为本”的工作方针。2003年12月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时,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多办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可以说,这一讲话精神把“以人为本”解释得更全面,也更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