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14260700000009

第9章 世界经济与全球化(5)

3.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必然要求经济活动的有序和规范,必然提出经济活动一体化要求,而经济一体化安排必然深化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从而有力促进全球化的发展。但二者侧重点各有不同,经济全球化当然包括全球经济规则的统一和统一经济体制的确立,但更侧重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配置和流动,更多强调的是生产力方面的客观要求,而经济一体化安排无论是全球一体化还是区域一体化安排,都是各国政府达成的,体现着各国政府的主观意愿和利益追求,是主观认定的。

(二)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动因

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获得了长足发展。到了90年代,随着两极格局的结束,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经济全球化之所以近年来步伐加快,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尤其是交通、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极大便利了国际经济联系,降低了远距离控制的成本,经济交流与合作更广,贸易、投资、金融、销售、消费越来越超越国家界限。

第二,世界市场的统一和全球经济规则的建立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便利。以“经互会”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世界市场体系冷战后已不存在了。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中国和越南转轨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战后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确定的国际贸易、金融游戏规则迅速成为世界规则,特别是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更加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趋同消除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体制障碍。

第三,各国政府的大力推动也是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条件。冷战结束后,各国越来越关注经济贸易、经济安全、经济竞争,把发展经济作为国家战略的重点,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各国政府为了使本国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占据有利地位,主动转变政府职能,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实行必要的体制改革,完善国内行政立法和经济立法,以更好地适应和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

(三)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与存在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和渗透性越来越强,它不仅促使国际分工不断发展和进一步细化,而且导致了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沿着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等产业轨迹依次升级,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促进了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为各国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克服封闭、保守、狭隘的观念,促进各国、各民族之间物质、文化和人员的交流,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

经济全球化在给各国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第一,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将成为一种常态。经济全球化进程也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内经济问题在全球范围扩散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空前加强,任何一个国家的内部失衡都会反映为外部失衡,进而很快影响到与其具有紧密贸易和投资关系的国家,最后极有可能将所有国家不同程度地引入失衡与危机的境地。第二,各国经济主权的独立性正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经济组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规范着成员国经济主权的行使,而跨国公司不断规避和渗透经济主权,出现了“无国界企业”和“无国籍公司”。第三,全球范围内的贫富差距正进一步扩大。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市场化过程。这个过程中,竞争创造了效率,同时也使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国家和少数利益集团集中,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据世界银行统计,1983年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高收入发达工业化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2.4%,即后者等于前者的43倍;到了1994年,这一比例降低为1.6%,即后者为前者的62倍。

目前来看,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和风险并不均等。经济全球化发端于西方并以西方为中心,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空前发展,既反映了当前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状况,又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全球扩展的集中表现。发达国家承受的风险要小于发展中国家,但发达国家获得的发展机遇却大于发展中国家,因而发达国家大力推动全球化进程,竭力倡导贸易自由化,努力维护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世界政治经济旧秩序。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引进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带来了诸如:增大了发展中国家经济运行的风险,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弱化,金融风险增大,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容易受到冲击和削弱;进一步拉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人才流失,生态环境恶化;文化意识西方化,广大发展中国家对西方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制衡和牵制能力有限等问题。

全球化作为一种客观趋势是把“双刃剑”,对任何国家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面对全球化的大趋势,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除了正视之外没有别的选择。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现在正加紧调整自身的经济发展模式,奉行对外开放政策,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越来越深入而广泛地卷入世界经济全球化大潮中,在积极参与中谋求发展。经济全球化理应是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经济全球化,国家不论大小,不论南北,都应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少数国家的富裕不应该建立在其他国家的贫困之上,南北差距、贫富差距应逐步缩小,而不是日益扩大。人类需要的全球化应是世界各国平等、互惠、共赢、共存的全球化。

二、区域经济集团化蓬勃发展

较之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集团化起步较晚。区域经济集团在二战后初期起步,影响最大的是在1949年1月由苏联、东欧国家组成的经济互助委员会和在1958年1月由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组成的欧洲经济共同体。但当时区域集团化并未形成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基本趋势。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经济的区域化趋势明显加强,突出地表现在:欧洲统一大市场及欧洲联盟(EU)的形成与扩大、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创建、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诞生、美洲自由贸易区设想的提出等方面,形成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