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
14257800000053

第53章 节目主持人如何面对重大突发事件(2)

主持人除了要注意自身的语言吐字清晰、字正腔圆外,对于形体语言的表达也要多加注意。据科学家的研究和统计表明:在传播信息的时候,语言文字的作用仅占7%,声音占38%,而占55%的信息是无声的。从人们获取信息的角度来看,来自听觉的信息占11%,80%以上的信息则是通过视觉获得的。这就告诉我们,在电视传播的过程中,如果忽视了受众的视觉需求,忽视了在言语播报中非言语信息传播的作用,就等于丢弃了应传递的大部分信息内容。这是不符合电视传媒基本特性和违背电视传播基本要求的。体态语言(Body Language)是一门研究包括目光、面部表情在内的全身各部位姿态动作及其传达信息的科学。所以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一定要注意眼神、面部表情以及肢体语言的表达。

主持人在与采访嘉宾交流时应目视对方,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如果在采访时眼睛不断地左顾右盼,甚至是边看稿件边提问,则让人感到不礼貌、不尊重,交流起来就不那么顺畅、自然了。这就要求主持人提前做好案头工作,对所要交谈的话题了如指掌、熟记于心,这样才能保证交流的自然、顺畅。另外在交流时眼光要温柔亲切,面带微笑,给人以亲近感,不可目光咄咄逼人、高高在上让人感觉不舒服。

在和受众交流时目光、表情也要与所主持的节目内容相和谐,节目风格相一致。

主持人无论坐着主持还是站着主持,都要坐有坐相、站有站姿,不可矫揉造作、故作姿态。主持人平时要注意自身形体的训练,腰板要挺直,目光要有神,给人以精神百倍、意气风发之感。如果是站立主持,那么站立的姿势都要经过台下精心的策划,是边走边说,还是站立不动;如果是坐着主持,坐姿也要用心设计,特别是在有采访嘉宾的谈话类节目中,坐着主持时要注重一些礼仪细节,如和嘉宾交流时注意身体要微微前倾以示对嘉宾的尊重。

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一些手势动作也会传递语言以外的许多其他信息。但主持人尤其是严肃的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要尽量避免过多的手势,这样有时会给人视觉造成干扰,感觉不太稳重,和节目类型、节目内容不相符合。如果主持人想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就要选择、策划、设计与节目类型、风格、内容相统一,同时又具有典型个性色彩与风格的一些特定动作,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视听效果。

五、主持人要控制好现场情绪

主持人要以声传情,要在节目中根据所主持节目的基本内容来调节情绪,才能抑扬顿挫,感人至深。面对这次强烈的震灾,举国悲痛,很多人都是天天流着眼泪在观看电视台的直播节目。但作为节目主持人,就不能让自己的情绪像受众一样任意释放,需要有节制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能保证节目的顺利进行。

在这次抗震救灾直播报道中,中央电视台很多主持人都是强忍热泪主持节目。赵普曾在主持节目时眼含热泪、哽咽得说不出话来。这段视频一时成为网上点击率较高且纷纷议论的话题。主持人王世林在谈到自己在17日的直播节目时曾说:“在直播中我也哽咽了,新闻导语差点儿读不下去。当时我与在红十字会采访的记者视频连线,那里正在举行救助灾区儿童的展览,她读了展板上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孩子的口吻写成,当她念到‘爸妈,不要为我们担心,我们乖,我们来过,我们是天使’时,我已泪流满面。很快连线就结束了,而我还没来得及从替孩子们惋惜悲痛的情绪中调整过来。但直播怎么可能停顿?这是我主持生涯中第一次遇到这样的问题。在学校学习表达时要联系调动感情,但在这样的直播中,不是感情调动的事,而是感情控制的问题。灾难发生,举国同悲。而抗震救灾直播报道的基调就是真实,适当的真实情感的流露应该不会对节目本身带来负面影响。但我们与普通观众的不同点在于,我们在工作,我们可以有感情的适当流露,但不要影响工作的进展,需要适度控制。”播音界老前辈方明在总结自己为陈毅、周总理、邓小平“三次讣告”的播音时说:从“悲愤”’、“悲痛”到“悲壮”。播音进入一种清醒、自制的状态更能打动观众,更能表现播音者的成熟、稳重与国人的大气。主持人应该在主持现场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能完成播报任务,也才能让所主持的节目不因个人的情绪而受到任何影响。

六、主持人要凸显敬业精神

虽说敬业精神是对所有职业工作者的普遍要求,但对于主持人这一职业来说,敬业精神的提倡尤为重要。主持人面对的是亿万受众,他的一言一行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力,所以工作起来就要求主持人要投入,要有不怕困难的牺牲精神。如在伊拉克战争时冲破封锁,冲向前线,进入战火纷飞的巴格达采访的凤凰卫视主持人闾丘露薇;在非典肆虐时不畏艰险走进非典病房采访的中央台主持人柴静等主持人,都以她们勇敢、无畏的敬业精神打动过亿万观众的心。除了有时会面对生死的考验,平时对待每一期节目也要严肃认真,不能懈怠。如在做谈话节目前,一定要搜集、整理、掌握一切与节目内容有关的背景材料,包括被采访对象的生平、学术研究、主要贡献等方面的信息,要把这些信息和要采访话题熟记于心,倒背如流,这样在采访时才不会丢三落四,语无伦次。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主持人就要肯下工夫,主持人绝不是花瓶,如果仅凭长相就想赢得受众和收视率的话那简直是天方夜谭。很多著名主持人的成功之路告诉我们,要想被受众认可、喜爱,就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不断修炼完善自己,让自己的知识不断得到更新,做到主持的节目有思想、有内涵,而不是人云亦云,或只是提问的工具。像受广大受众喜爱的白岩松、崔永元等主持人,他们之所以有如此高的知名度,是与他们的修养、内涵、风度、气质分不开的。丰富的内涵、优雅的气质不是化妆打扮出来的,这需要主持人刻苦努力、吃苦耐劳,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慢慢形成的。主持人王世林曾谈到这次抗震救灾直播报道时认为“这一次很特殊,因为主持人拿到的不是整理好的导语,而是随时由编辑递来的口播等原始稿件。没有备稿的时间,没有查字典的时间。记得我在播什邡的灾情时,什邡的‘邡(fāng)’和蓥华中学的‘蓥(yíng)’都是蒙着念出去的,好在蒙对了。但这一情况也给了我及时的警示和提醒,那就是既然要打持久战,就得全面了解和掌握灾区的人文地理情况,比如受灾范围到底有多大,有多少个县,多少个乡,都叫什么名字,道路交通线路是如何连接的等等。事后证明,这些功课没有白做,尤其是地图的解读在随后几天发挥了重要作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具有顽强的敬业精神,不断学习专业知识,这样主持起节目来才会如鱼得水、应付自如,否则只能是昙花一现。

以上仅对主持人面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时所具有的一些最为基本的素质做一简要的探析,主持人所具备的基本素质还包括主持人个性、主持人风格等很多方面,受篇幅所限就不在此一一赘述了。真心期待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时主持人能表现得更加成熟、稳重,从而为受众带来更多丰富、精彩的报道。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