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和谐社会、公民社会与大众媒介
14257200000063

第63章 网络社会的交往与秩序——网络环境下的社会交往场域及其内在机制研究(3)

四、各类互动场域的内在作用机制分析

公社类型场域的首要内在机制是由其成员的同质性而形成的凝聚机制。公社类型场域是个体同质性很强的活动环境,由于个体之间的相似性而形成了人际结合力。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人际互动的一个重要效应即是“相似性导致喜爱”,相似的价值观、相似的个人特质、相似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相似的生活经验等都会促进友谊的建立和亲密关系的形成,使得人们团结在一个个具有内在凝聚力的群体之中。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同身份的学生群体、工人群体、公务员群体、战士群体,具有相似生活经验的“知青”群体、“留学生”群体、“西部志愿者”群体,以及由相近生理年龄阶段所构成的“同辈”群体等,都能够形成一个个同质性很强的交往团体,譬如学校中最常见的班集体等,这些群体具有较强的内在凝聚力,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较大。

公社类型场域的内在机制之二是在这些社群内部所形成的丰富而深入的交往关系。同质性社群中成员之间的关系能够形成社会学理论中所谓的“初级关系”。具体而言,这种初级关系比较重要的特点有以下几方面:第一,这种关系中的交往者具有多种角色和利益。例如一个大学班级中的成员,既在专业学习上相互合作和竞争,在集体中有“干部”和“群众”之分;又在生活上互帮互助,在宿舍中具有兄弟或者姐妹的“排行”。第二,这种关系的人际交往包括每一个人的全部人格的内容。因为这种关系的交往是在多种角色和关系中的交往,因此包括全部的人格。如班集体中的同学之间不但共同从事专业学习活动,而且通过共同的课外活动、宿舍生活、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充分交流和互动,每个人之间相互都比较了解各自的价值观、性格、能力以及人生追求等,是一种全部人格投入的交往。第三,这种关系的交往具有情感的大量投入。这种关系的交往社群往往具有共同的活动和密切的互动,因而情感的大量投入是非常明显的。在互帮互助的共同学习和工作中更容易建立亲密持久的友谊关系。在学校的班集体建设中,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是集体凝聚力的重要纽带,正是在这种情感基础上的共同活动和深入交流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人际互动的空间。

公社类型场域的内在机制之三是社群权威人物的核心作用。公社社群是在共同的学习、共同的工作、共同的居住以及共同的交往中逐渐形成的,正是在这些共同的活动过程中,社群成员之间通过频繁的互动行为和信息共享,逐渐产生了群体中具有影响力的人物,这就是社群的权威。公社社群的权威首先是社群成员在共同活动过程中的能力权威或者经验权威。如在学校的班级群体中,权威人物通常首先是在学习上能力突出的、学习成绩和成果显著的优秀学生;在基于共同兴趣形成的社团协会中,权威人物首先是在该领域知识广博、业务精通或者技能突出的成员;在一些网络社群中,意见领袖往往是那些表达能力好、沟通能力强或者生活阅历丰富的人物。凭借知识、能力或者经验形成的优势是社群权威形成的基础,但是这些并不能成为通向权威地位的充分条件。道德的力量是公社社群的权威形成的重要方面。因为公社社群是一个共同学习、工作或娱乐的共同体,人们在这里进行共同的生活,基于共同的目标和利益、约定俗成的规范、互惠互助的交往关系以及情感支持基础上的友谊形成了社群的道德体系,那些恪守群体的规范、肯于严格自律并且乐于奉献集体和帮助他人的成员会受到其他全体成员的尊重,从而建立一种能够有效影响他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权威地位。这就是社群群体的道德权威。道德权威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是公社社群最为重要的结构性力量,离开了道德权威的团结作用,社群的维系将面临极大的困难。

科层类型场域的显著特点是其有目的、有意识的组织行为和层级清楚、程序分明的结构安排。由于网络空间中的科层组织具有显著的现实性,因此其内在机制并无多少新鲜内容。本研究主要分析一下此类交往场域对于大学生网民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作用。科层类型场域的内在机制之一是社群的组织目标对于成员的导向作用。组织目标是整个组织建设与发展的方向,是组织成员通过分工和协作的方式共同努力的方向。譬如高校中的学生会组织,其组织目标与学校的教育目标相一致,即人的培养和发展。大学生通过在这些学生组织中担任一定的职务,通过服务于集体、服务于他人的社会工作实践达到组织和自身进步的目标,这是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有效结合。正是在为了实现目标的实践过程中,大学生的喜怒哀乐等情感与其所在组织的工作进步紧密联系,个人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也在组织目标的指引下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得到提高,个人的奋斗价值也与组织的事业成就结合在一起。在潜移默化之中,通过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行为实践,组织目标和组织文化得到个体的认同,并通过内化和外化的过程标称个体的价值追求和内在素质。科层类型场域的机制之二是组织的制度对于成员的规范作用。组织制度以刚性的框架实现着对组织成员行为的规范、制约和引导。组织制度的内容包括了组织的结构设计、权责划分、工作程序、组织培训、职务提升、组织纪律等方面,是组织中比较稳定的工作模式和交往关系。制度是价值观和组织文化的表现形式,组织成员必须按照制度的要求进行工作,并通过工作实践受到内涵于制度之中的文化的熏陶。科层类型场域的机制之三是工作实践对于组织成员的锻炼作用。相对于自组织性较强的公社社群而言,科层社群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富于效率的组织结构。组织成员在组织的规章和程序的要求下在不同的岗位为组织目标的实现而工作。因此,科层组织不但要求组织成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而且对于组织成员的团队精神、协作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要求。一个高效率的科层组织,必然具有一支高素质的人员队伍。新的成员必须尽快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很好适应组织的需要。这种科层组织的工作实践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而言,是一个锻炼和提高的过程。

广场类型场域的机制之一是社会张力的释放作用。社会中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和冲突,社会总是在对抗性的力量作用下进行发展和变迁,这是社会学冲突理论中值得借鉴的观点。在日益多样化的社会发展状况下,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价值观的冲突等都会造成社会的结构性紧张,形成具有一定能量聚集的社会张力。而社会个体由于利益关系和角色的广泛性,以及个性人格的差异,所以个体之间的矛盾冲突更是普遍存在。因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必然要寻求一种疏导、释放这种冲突性的社会张力的有效机制,预防社会成员的极端情绪和群体性冲突事件的发生。网络空间的广场场域则提供了这样一种张力释放的有利场所,这有赖于广场社会场域所具有的虚拟性以及匿名性表达的特性。由于网络公共论坛的群体规模较大、流动性很快,而且交往主体的身份隐匿,这使得人们较容易地发表冲突型的言论,释放自己的情绪。

广场社会场域的机制之二是社会公共事务的民主参与。网络论坛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参加政治生活提供了一个公开的广阔平台。社会成员通过网络论坛讨论社会公共事务,交流信息,发表观点,有助于管理者了解社会舆情,改进公共管理和公共决策。与此同时,社会公众的权益意识得以增强。这是有利于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方面。具体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大学生们参与学校公共事务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实践场所,而且对他们的民主参与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发展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大学校园中,大学生利用网络对学校公共事务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发展,围绕着学校教学管理、校园建设、学生管理以及后勤服务等各个方面,从自己身边的事情开始做起,在校园网络的公共论坛上积极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并展开讨论,形成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管理和决策的“校园舆论场”。

广场社会场域的机制之三是促使公众通过深思明辨来达成社会共识。广场社会场域是一个异质的社会交往场域,不同的行动主体,不同的观点和意见,看似一个无法使人感到心情舒畅的地方,然而,这样一个充满差异和对立的场所,却具有相当重要的社会价值。如学者桑斯坦在其《网络共和国》一书中的观点:“更重要的是,一个共和国,或一个异质的社会,需要一个竞技场,让一群经验、见解和想法各异的公民们,可以在此和他人碰面磋商,讨论什么是对大家都好的,什么才是对的。”[〔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2页。]多样化观点和言论的自由表达和共享正是广场社会场域的重要价值,尤其是在网络促进同质化社群的广泛形成以及信息获取的个性化趋势愈演愈烈之际。多样化的舆论环境使得人们需要去思考和辨别各种观点和意见,并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彼此都能够接受的社会共识。而只是偏执于与相似个体交往的同质性社群,往往会造成“群体极化”之后的破坏性后果。因此,社会的良性运行,需要人们广泛表达和接触各种观点和意见,并在公开的讨论和交流基础上形成社会共识。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随着社会变迁的加快,在不同的社会组成部分和不同的群体成员之间加强沟通和交流,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目标和追求,对于实现有效的社会控制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网络提供了一个社会成本很低的公众交往和舆论场所,管理者的重要目标在于努力营造理性的讨论氛围,使得各种观点和意见能够在公共的舆论空间实现公开讨论,在反复讨论和协商中,观念的分歧和误区得以澄清,社会共识赖以形成。

参考文献:

刘军:《社会网络分析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李沛良:《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陈红梅:《网络传播与公众表达》,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奥格尔斯等:《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关世杰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美〕波谱诺:《社会学》,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美〕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八版),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德〕西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作者系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