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企业尝到了事件营销的甜头,然而:
1.事件营销的持续作用如何理性评估?
2.事件营销的实施需要借势造势还是自发造势?
3.注意力经济在中国市场究竟会持续多久?
(八)“脑白金”与“恒源祥”——“无招”胜“有招”?
从“脑白金”到“恒源祥”,中国广告市场的叫卖式广告虽然不停触犯众怒,却依然百折不挠,愈演愈烈。以脑白金为例,一面是受众对广告的恶评如潮,另一面却是产品销售额连续八年的直线上升。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
1.如果把创意比作广告作品的“招数”,那么“无招”的恶俗是否真的胜过了“有招”的创意?
2.叫卖式广告是对“广而告之”的诠释?还是广告本体形态的倒退?
3.是创意的朴素化还是创意思维的枯竭?
4.广告是应该“唯效果论”还是要兼顾消费者的心理感受?
5.叫卖式广告是否宣告了无创意时代的到来?
(九)亿霖造林与葛优——明星代言的难堪
“植树造林,首选亿霖”是亿霖集团植树造林项目的广告语。当年,很多消费者都是冲着代言人葛优的信誉购买了树林。然而连葛优自己也不曾想到的是,这竟是一个在两年期间骗取22000多人共计16.8亿的非法传销机构。葛优作为公众人物,一夜之间形象大跌。
1.“广告+娱乐明星”的组合,在外国由来已久,在中国却缘何问题层出不穷?
2.明星在代言活动中,如何甄别产品质量?
3.无论明星还是产品,如何避免一味地被利益驱使?
(十)丰田“霸道”广告风波——洋品牌中国“触礁”?
2003年岁末,日本丰田汽车的一则广告由于伤害了广大中国消费者的民族感情而备受指责。类似事件还有耐克的“斗室”广告、立邦漆的“盘龙滑落”广告等。
面对中国这一处处商机浮现,充满诱惑的大市场,洋品牌纷纷漂洋过海、蜂拥而至。有的满载而归,有的一败涂地,折戟者不在少数。
面对洋品牌的“触礁”,我们应该思考:
1.是不慎误用中国元素,还是文化差异的必然结果?
2.是广告,还是外交?
以上十个事件,都是广告业发展历程中备受瞩目的大事,但深入思考,我们会发现,仅以任何一个单独的行业主体为视角来分析,都难以挖掘出这些事件的真正内涵。
只有全面审视其对广告业全局的复杂影响,才可能得出较为理性、准确的结论。
究其原因,无外乎是一直以来,广告业相关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帮助产业个体实现自身最大限度的逐利,带来的结果是以不同方式瓜分广告业的蛋糕,却鲜有基于整个行业高度的宏观思考和方向指引。
因此,目前广告业现状可概括为:一方面,我们已惯于对行业中各角色的发展开展深入探讨,且成果颇丰,理论明确;而另一当面,当我们站在整个行业的高度思考时,中国广告业依然背负着诸多困惑,艰难前行。
三、反思:中国广告业发展的七点困惑
从上文可以看出,微观清晰而宏观模糊,个体理性而整体茫然是现阶段中国广告业的主要特征,长期以来,业界实践和学界研究过多着眼于探讨发展中的具体问题,疏于对行业基本问题的关注;研究成果多以实现产业个体发展为最终目标,鲜有基于行业高度的方向性引导,导致了从产业层面思考,我国广告业在一些基本问题上依然存在着困惑,这些困惑作为行业的瓶颈,将制约广告业的发展。
(一)概念不清
中国广告业,改革开放至今,已经发展了近三十年,从唐忠朴的《实用广告学》开始,我们从西方引进了这样一个学科体系、理论框架,政府、业界以及学界在此框架中补充了很多思想。但是今天,当我们来反思这个框架中的想法、概念时,会发现依然有很多概念不够清晰。
首先从“广告”这个概念说起。虽然有对于广告的解释,但对于“广告”的范围,比如哪些营销形式应该纳入广告的范畴,却并未明确界定;又如,“广告行业”、“公益广告”以及“商业广告”等概念目前尚不能准确区分,行业的实践还不能让理论界归纳出清晰的范围。
其次,纵观广告业三十年发展中的一些里程碑事件,对于什么叫“分众”、“广告招标”,以及“事件营销”,这些概念的准确定义,还需要广告业去理解和丰富,其严谨性、实用性、操作性和科学性也都值得我们推敲。
(二)结构不顺
一个行业就如同一个生态圈,国外的广告业发展了上百年,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完善的产业生态圈,在这个圈子里,各个环节都有条不紊地发挥着各自的职能,所有的角色在博弈、角力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良性的产业循环。
相比之下,中国广告业却存在着结构性的缺陷:
1.广告业门槛较低。市场上存在着一大批经营规模小、效益差且专业水平低的广告公司,导致行业整体水平参差不齐。
2.经营格局混乱。媒体直接参与经营,且强势媒体占据主导地位,导致广告公司的作用难以完全发挥,地位尴尬。
3.跨国公司冲击。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各类跨国广告公司不断涌入中国广告业,严重冲击了本土广告业尚未成型的产业结构。
总之,迄今为止,整个广告产业生态圈的良性循环尚未成型,广告业始终在畸形的产业结构中摸索前行。
(三)美誉度低
广告业的核心追求是打造有价值的品牌,品牌塑造的成功与否,美誉度是重要衡量指标。而反观广告行业自身,行业美誉度的现状却着实堪忧。提及从事广告,负面的认识往往与垃圾广告、恶意推销和被称为“城市牛皮癣”的小广告相联系,有些地方甚至明文规定“广告、推销人员不得入内”;正面的评价也仅限于高收入,具有艺术气质,广告人常常被误认为是“画画的”,和所谓“搞艺术的”混为一谈。
行业美誉度缺失,直接影响了从业人员的职业自豪感。“不做总统就做广告人”的行业信条由来已久。但试想一下,在中国,我们现在能否有勇气提出“不做处长就做广告人”?
(四)监测不当
广告效果究竟如何?它对消费者的鼓动作用又有多强?这种作用是仅仅停留在记忆层面还是能直接促成购买?这些无疑是广告主最关心的问题,同时也决定了广告能否在整个营销传播活动,乃至整个信息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能否超越自身,变为一种更强的信息资源。而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广告监测这个渠道来证明,广告效果评估的目的,就是为广告主和广告代理商提供综合、准确、公证的统计数据。
然而,发展了三十年的中国广告业,却一直缺乏有效的广告监测手段,独立的第三方数据监测机构匮乏,电视收视率、报刊发行量等数据又都难免主观色彩过重;随着新媒体广告的发展,网络广告的监测缺失问题也逐渐凸显:测评标准不统一、缺乏第三方的审计和认证、市场价格混乱、无序竞争等现象严重。
(五)舆论尴尬
一直以来,大众媒体对广告的报道以负面居多,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在对《人民日报》1979年1月1日至2007年4月10日登载的1000余篇关于“广告”的文章进行分析统计后发现,长期过多地强调局部而忽视整体、注重负面报道而鲜有理性鼓励竟然是这一主流媒体对“广告”的主要报道倾向。而众所周知,目前广告依然是大多数媒体的主要收入来源,广告支撑着媒体的日常运营,却没有得到理性的爱护和正确的认识,广告在社会文化中的负面效果被无限放大,积极作用几乎被忽视殆尽。
不难想象,舆论环境的尴尬,将成为制约广告业发展的无形障碍,长远考虑,广告业的负面报道越多,其发展的环境就越恶劣,发展空间就越狭窄,这种恶性循环一旦形成,将对广告业的未来极为不利。
(六)文化缺失
长期以来,业界过度关注广告的经济价值,而对广告在消费文化中的重要影响认识严重不足,导致广告几乎完全沦为商家、广告公司和媒体三方的逐利工具。纯粹意义上的公益广告屈指可数,广告对公益、文化事业的促进和宣传作用并不显著;恶俗广告层出不穷,在侮辱受众智商的同时宣告了无创意时代的到来,广告业似乎又回到了最初单纯依靠重复来赚取记忆度的原始时期。
单纯以逐利为目的导致了广告人千方百计地挖掘所有可利用的媒介资源和传播方式,在公众的生存空间无孔不入地植入广告,而广告内容的单调、枯燥却使得观众对广告越来越漠然视之,无动于衷。“广告接受疲劳症”的病毒正在蔓延,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原本承担着引导消费文化、提升社会文明责任的广告业,反而成了社会文化问题的高发区。
(七)前景不明
首先,随着产业成熟阶段的到来,广告业的发展总体趋缓,当前1700亿元的产业规模对广告业而言,是一个难以突破的天花板,还是依然有着很大的拓展空间?明确这一点,是广告公司和媒体广告经营者实现自身发展的首要问题。
其次,对于广告公司和媒体发展趋势的探讨持续了近30年,前者注重国际化、资本化、规模化的进程;后者则聚焦于数字化、媒介融合等问题。任何一步发展都促成了某个个体的兴旺,然而对于整个广告产业,其带动作用有多大呢?广告业真正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呢?仅仅是一味的数字化和国际化么?
当前,广告业的生态环境愈发错综复杂。一方面,资本大量介入,新媒体层出不穷,消费者消费观念转变,各种力量的博弈从未停息;另一方面,信息社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的兴起,广告业的外延有了扩大的可能。多元力量,相互交织,将把中国广告业引向何方?荆棘?或是希望?机遇?还是挑战?中国广告业在探索中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