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线报道的技巧
1.精心结构报道的开头
中央电视台记者白岩松在直播前,通常会花50%的精力去准备开头10%的内容。一般来说,报道开头应该具备记者与现场的位置、事态的进展等要素,以体现记者在现场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2.保持冷静、沉稳的心态
CNN在招聘出镜记者或主持人的时候,通常让主持人播一段稿子,在被试者播出的过程中,突然中断提示器。有的被试者会突然不知所措,而有经验的人会随手拿起桌上的稿件,正常播报。这就是主持人或现场出镜记者所需要的临危不乱的状态。
出镜记者要有稳定的心理素质,在现场连线报道时,要有临危不乱的处事作风,要保持微笑或者冷静、从容的神情,切忌木讷或者不知所措的表情。
连线报道经常会遇见技术问题、现场问题等不可控因素。这需要记者始终保持一种沉稳的姿态,以静制乱。一般说来在直播连线报道时会出现以下问题:
(1)记者报道语言出错,怎么办?
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记者王小蓓谈道:“没关系,纠错,把自己的失误‘说破’,就是最保险的办法。那种指望用第二个错误去掩饰第一个错误的只能使自己越来越被动。2003年在抗洪现场做直播时,晚上只要灯光一亮,就会有无数飞虫直往你脸上扑。有一次笔者在连线中,刚说了半句,一只大飞虫就冲进了嘴巴,还没来得及吐出就被下意识地咽了下去,噎得足足三四秒都发不出声音。随后,笔者向观众作了解释。同时,也顺带出广大干部群众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日夜抢险,比较自然地化解了尴尬。”顺其自然,以一种开放的心态面对现场的情况,恰恰能把现场的质感传递给观众。
(2)受现场环境干扰,记者出现了思维停顿导致语言空白的状态,怎么办?
这种情况下,记者更应该保持冷静,因为这种停顿在直播的画面中只有两三秒钟的语言空白,记者如果迅速调整状态,接上语言,不会出现大问题。
(3)通讯中断后,如何处理?
最保险的方式就是在没有人叫停之前,现场记者必须继续报道,直至收尾结束直播。或者在直播中直接说明,提醒导播记者所遇到的麻烦,以便得到及时帮助。
同时,在连线时要保持一种始终面对观众的姿态,尤其是在连线的开始和结尾要留有余地,应该在确认连线完全结束的情况下才放松状态。不要等回答一结束记者就放松警惕,自由行事。目前,中国电视直播连线才刚刚起步,演播室主持人和前方记者都在从过去的录播状态向直播转变,经常在直播连线的开始和结尾处出现主持人与记者的衔接问题,这是尤其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3.把握叙述技巧
在连线报道中,记者对报道内容和语言的组织有几要点:
首先是把握话语走向和思路,而非具体词汇和语句。有时候,事先写下来的内容对自己反而是一种束缚。可以在采访本上写下要点与内容提纲、思路,在报道中去舒展出来。
其次,把大段的内容化整为零,与演播室主持人进行多频次的交流。在事先与主持人的沟通中可以向主持人说明现场报道的主要信息点。在连线中,通过与主持人的提问与回答把信息传达出来。
第三,同非直播的报道类似,记者的报道内容要有现场依托,有细节。“直播语言越是空洞,出错的危险就越大”,在必要时,也可以借助一些道具物件。
第四,适当复述,增大信息量。连线记者可以对自己在现场的所见、所听、所感做适当的场面复述,以供演播室记者判断,提出针对性的新的问题,形成交流。
4.与主持人保持密切的沟通,信息畅通
在连线报道前和报道中,现场记者与主持人良好的协调与沟通是保证报道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在连线前,记者应把自己掌握的现场情况向后方演播室做简要说明,使主持人就提问和连线方向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连线中,记者首先要与主持人之间建立信任感。从出镜记者来说,要把主持人的问题听清楚,在有些情况下就主持人的提问习惯说一些口头禅,比如“是这样的”、“这是一个好问题”、“也是我想问的问题”等等。这样的做法能够使前方记者与主持人形成默契,同时,也为前方记者的回答提供了一定的思考问题的时间。
在连线报道中,前方记者最大的一个顾虑是直播信号什么时候切到记者这方,即记者什么时候处于面对观众的状态。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技术手段来实现:
(1)电话桥——前方记者与演播室主持人信息交流的通道。因此,记者要保持耳麦的畅通、在必要的时候要准备多套连线工具、比如备用手机、海事卫星电话等等,保持与主持人、演播室的信息畅通,这是前方记者的一个定心丸。
(2)PGM——反送到电话桥里的音频系统节目声。记者可以根据它判断报道的进行走向。不过这需要技术人员进行“减一”处理,否则,直播时记者的耳机里将会出现自己延时若干秒的声音,这会对记者的现场报道产生严重干扰。
(3)摄像机开机指示灯。在没有电话桥的情况下,摄像机开机指示灯就是信号是否切到前方记者的提示。
(4)EVS——硬盘收录系统,它可以对收录的画面任意回放和放大,依赖此技术,可以要求导播对传回去的关键画面进行处理。记者可以在现场直接看着插入的画面进行解说,制作VTR短片。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洛杉矶分台记者李若介绍,在美国直播现场,记者已经普遍采用在现场解说由演播室传回的画面。这对记者的现场即兴解说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5.对直播现场环境背景有充分的预测
直播连线报道尤其要注意现场环境、背景因素的突变。在连线报道中,除了强调记者与事件现场的联系外,还要注意尽量选择安全、可靠、能使报道顺利进行的报道环境。比如,2008年9月14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以紧急新闻的形式报道了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的消息。该新闻是以在直播间与赶赴纽约时代广场(Times Square)雷曼公司总部的CNN现场记者直播连线的方式播出的。当现场记者在播报新闻时,站在记者身后的两名身份不明的男性作出了相互爱抚的举动,现场记者在报道新闻时似乎也很不安,曾数次用眼角扫视两名男子的行为,CNN立刻把画面切换到了直播间。
这种突发因素当然不是事先能够预测到的,属于不可控范围。但是,由此,我们也可以总结出一些经验,即记者要尽量对连线报道时的情况作出预测并设计出多种应对方案。比如,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记者在一次火灾事件的报道中,正当记者准备在现场做连线出镜报道时,突然有一个男子出现在镜头里,他开始和记者不停地交流。现场记者察觉这名男子有异常举动,于是事先做了一个出镜现场报道的演练,果然在记者正在进行报道时,这名男子在记者身后做出了不雅的举动。记者于是决定改换报道场景,避开这名男子。
6.以现场信息为主导
直播连线报道以演播室控制为中心,以播出要求为核心。但是,对于新闻事件信息,应该以前方记者为主导。而作为前方出镜记者,应该以现场信息为准,以记者所观察、所体验到的信息为中心。在主持人对前方情况不明确的情况下,前方记者应该努力说服主持人,跟着现场信息走。
电视新闻直播外的连线采访将在第九章中做进一步的讨论。
第四节现场采访的特点及设问要求
一、现场采访的界定
所谓现场采访,是指电视记者(包括主持人)在新闻事件发生现场,面对摄像机所进行的新闻采访活动。这里所说的采访,就其意义和内涵而言,已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采访,它是与电视的传播方式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能充分发挥电视传播优势的观察和访问活动。
《电视新闻分类与界定》对现场采访作了如下界说:“现场采访是指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对新闻的当事人或有关人士进行采访活动。”
相比现场报道,现场采访在电视节目中运用得更多。特别报道的现场直播中不能缺少现场采访;不采用现场报道的影像新闻中,也有现场采访,往往这些采访是新闻中最生动最能吸引观众的部分;访谈类节目更是以采访为主体。因此西方电视界也说采访在电视中无处不在。
电视现场采访除了调查研究、搜集材料以外,还借助于采访活动中的视听因素(采访双方的声音和记录双方的举止以及所处环境等画面)的表现力来传递信息、渲染气氛、表现思想和突出主题。在采访过程中,时时处处要考虑到如何利用采访手段组织内容、结构报道;要考虑通过采访的变化获得真实生动的表现效果;通过采访对象的言行举止把握并体现深藏于人物内心的思想和感情;通过采访对象生动的语言进一步展现人物的个性。总之,电视现场采访具有双重意义,它既是收集和挖掘材料的活动,也是有序地表现新闻内容、传播新闻信息的活动,而且前者是直接为后者服务的。
现场采访的双重意义,向电视记者提出了一连串的新课题,诸如:如何确立直接为表现内容服务的新的采访观念;如何从整体上(包括逻辑因素、情绪因素、视听因素)构想和设计全部采访活动;如何控制和把握自身与被访者的情况和情感变化;如何发现和体验声像本身的意义,更好地揭示事物的实质;如何在面对面的交谈中消除被访者的心理障碍,促成采访双方的思想、情感的自然交流;如何巧妙调动画面和同期声表现新闻事实及相应的观点,等等。总之,电视采访既是一种搜集材料的手段,也是一种传递信息的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采访也就是传播,采访的过程也就是表现的过程。电视现场采访的重心,既在于寻求新闻信息,也在于寻求表现和传播信息的恰当方式,争取更好的视听效果。
二、现场采访特点
1.采访过程公开化,采访过程本身就是节目内容之一
在文字报道的采访中(如报社记者的采访),采访活动的时空环境以及采访的整个过程,并不直接同受众见面,即使需要再现当时采访的情景,也是通过文字的描述来实现的。对于读者来说,一般都是从字里行间凭借联想和想象,进入到特定情境之中。也就是说,读者只能在联想的时空情境中“听”到或“看”到采访时的情景以及采访双方(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神态与情绪。记者与被访者的形象和声音,在这里并没有直接表现出来,而是隐蔽在文字的转述之中。
广播的录音采访,使采访活动具有了某种半公开的性质。采访时的情景听众虽然看不到,却能通过声音以及所形成的听觉形象感受到。听其言、思其行,我们一面听人说话,一面也仿佛“看”到了他的眼神、脸色、手势和整个表情,任何一点细微变化都可以看得很真切。实际上这是感受形成的形象,是感知,听众在听到各种事物的声音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它们的外部形态。
电视的现场采访,则使采访完全公开化——采访时的时空环境、访谈的真实情景以及采访双方的形象和声音都如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采访本身即构成节目内容。观众无须凭借联想和想象,也不必像听广播那样单纯通过声音去感知采访过程。因此可以这样说,电视采访是一种可视性的新闻采访,正是由于它的公开化和可视性,才随之产生了电视采访的其他特性。这种向观众公开采访过程的独特采访形式,有利于增强新闻的客观性和可信度。
2.纪实性与表现性兼容
人们不怀疑摄像机对客观现实的如实记录,但是却容易忽略声像自身的表现性与采访内容之间的联系时常超越了真实性为其界定的范畴。其实,正是实录性与表现性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补充,才形成了电视采访独特风格。
(1)纪实性是指现场信息的采访与传播融于一体。“纪实,是一种特殊的纪录形态。这种形态强调记录行为空间的原始面貌,强调记录形声一体化的行为活动。”
摄像机如实地记录下采访的全过程,这不仅意味能够增强其现场感和可信性,也意味着人们将重新看待和认识采访的传统观念。电视现场采访的实录性(声像的真实记录)使得这种获取信息的手段,同时也成为传播信息的方式。尽管人们在后期制作中可以取舍和剪裁,但却无法改变特定时空环境中的人与物、声与形的自然联系,因此采访时的状态和情景,也就是传播时的状态和情景。
作为电视记者,除了要考虑主题、角度,熟悉被访者的全部情况,还需要在采访前对整个采访活动进行整体构思和精心设计,其中包括对采访的逻辑结构、情绪结构以及声像结构,做出细致周密的组织和安排。
采访的逻辑结构,是指采访的整个程序的设计,比如内容间的逻辑联系,以及详略、轻重比例的安排、选择和处理。
采访的情绪结构,指采访双方情绪的把握。一般来讲,采访中的信息和思想情感交流是双向的,交谈双方能自然地形成了一种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交谈中一方情态的变化,不仅影响自身的言语表现,同时也影响着对方。因此,记者有目的、有意识地控制和把握自身的情绪变化,无论对于创造自然、活跃的采访氛围,控制采访节奏,还是对于增强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取得理想的视听效果,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采访的视听结构,指采访的整体设计中所有视听元素的组织、利用和处理,包括视听元素的巧妙搭配和结合。声音与画面各有自己的表现优势和局限,重视并善于发挥它们的互补作用,是深入反映新闻事实、揭示其内在意义、引导视听、增强传播效果的重要保证。
(2)表现性,是指充分调动声画兼备优势,生动、形象地强化、突出现场信息,从而使报道重点突出、可视性强。
电视现场采访是在摄像机前进行的。它的表现性既在于摄像机同步摄录画面和声音,更在于记者(或主持人)有意识地适应和利用这一特点,充分调动画面和声音的功能,为表现新闻事实(包括再现采访场景和必要过程)服务。
尽管采访内容相同,但由于采访环境、气氛、人物情绪以及采访方式不同,给人们的视觉感觉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电视采访中,作为采访者,在思考采访内容、对象和主题时,绝不能无视采访环境、人物情绪和采访方式对内容和主题的表现,以及对被访者心理上可能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这也是由于视听元素自身的表现性,以及这一表现性与采访内容之间的必然联系决定的。毫无疑问,善于调动和发挥声像并茂的表现优势,是电视现场采访成功的关键。
三、现场采访作用
1.深化内容
现场采访报道是声画同步结合,互相加强了信息的优化组合。它能在相同报道时间中深化信息内容。
以画面加解说的新闻电视模式的报道,由于画面是无声的,在表达心理活动、理性观念上有局限,只能借助于文字解说。而这些文字解说又往往很难拍摄到适宜的画面形象来强化表达,出现声画两张皮的现象。声画脱节各行其是,其结果是产生互相抵消的效果。当声画矛盾难以处理好时,只能放弃一些想法,这是以往一些电视新闻报道不能深入的原因。现场采访,用声画同步结合的有声语言就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有声语言在传播信息上没有任何障碍,只要记者提问得当,采访对象、采访方式选择得当,从采访对象的回答,甚至从聊天式的交谈中都能开拓报道内容的深度。
从这一点说,要发挥这种特点,记者就必须在采访中想到如何深化现场的信息。如何不让自己的提问流于表面,甚至达到愚蠢的程度。
“5·12”汶川大地震电视报道对中国电视媒体的现场报道、现场采访可以说是一次重要的演练和发挥。在这次报道中,中国各个电视媒体都涌现出许多精彩、动人的现场采访和现场报道。比如《新闻调查》“杨柳坪七日”报道中柴静的现场采访深入、自然、平实,充满了人性关怀:
柴静(采访回乡的小女孩):你这背的是什么啊?
小女孩:家里的东西。
柴静:我看看沉不沉。(掂量小女孩的包),哟,这怎么也有三四十斤啊?
柴静:现在回去害不害怕?
小女孩:害怕。
柴静:为什么还要回去啊?
小女孩:毕竟是自己的家。
柴静:那现在家里什么样,知道吗?
小女孩:不知道。
柴静(转向面对一对夫妇):您是去哪啊。
男灾民:我们都是擂鼓的,都是到北川的。
柴静:那家里的帐篷够不够,知道吗?
女灾民:不知道。
柴静:那帐篷不够怎么办啊?
女灾民:我们家里的房子垮了,还有其他的篷布什么的,我们山上的树木多,就可以把它弄下来自己搭。
柴静:你们要是多等几天的话,也许那里的帐篷可以给你们建好。能够多运点过去,你不就省点事吗?
女灾民:不,我们自己好脚好手,我们自己回去盖。因为在这里,他们对我们确实太好了……
柴静的采访自然、平实,但很注重现场信息的挖掘,比如,她掂量小女孩的包,用她的感受为我们传递更多信息。她替观众问出灾民回乡安置等这样一些关键问题,让我们体会到这些普普通通的灾民回乡心切、勇敢面对生活、靠自己双手重建家园的心情。
在思辨性报道中,记者通过现场采访,让人物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通过有针对性、有明确目标的提问,有层次地围绕主题立意层层展开。后期编辑用平行、交叉剪辑手法,把有思想交锋的不同观点、心态的语言场景组接在一起,在观众心目中产生撞击,既增强客观事实报道的说服力,又以强烈反差的对比增强报道的思辨色彩。
比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土地变绿的秘密”报道的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2008年12月13日播出,获《焦点访谈》2008年第四季度银奖、最佳采访奖开篇,一句出自当地村民的“都是菠萝”的话,把当地冬天里种菠萝的真实情况展示出来。通过记者的进一步的现场报道和采访,把当地政府要求村民在土包上植草皮、荒地上铺绿网等滑稽行为展示出来,从而揭示出当地政府为了应付“违法用地检查”而采取的欺骗行为。比如下面这个采访段落:
记者:这个网铺在地上起什么作用啊?
香伟忠(广东省东莞市六甲村党支部书记):那个土不要给他流走。水应该可以补一点。
记者:它又不是一个斜坡而是个平地,就是下雨土也流不走啊。另外这么透明的网,你要它水分不蒸发也不太可能。
香伟忠:蒸发一点吧,应该可以,有一点作用的。记者用普遍常识性的逻辑引出提问,揭示出当地政府欺瞒行为的滑稽。
2.展现人物个性
电视新闻要着重表现人的活动,这也是由电视传播特性所决定。报纸、广播报道需要用一定篇幅来描写现场环境、时空特点,而电视在表现人的过程中,就同时展示了环境的空间与时间特征。人是电视新闻中最活跃、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因素,现场采访突出了“人”的活动,也体现了人是电视报道主体这一特点。通过对特定新闻人物的采访,挖掘其内心思想,与采访对象探讨理性问题,是深化新闻内容的重要手法,也是展现人物个性的有效手法。
艺术家强调把握和表现个性的东西是艺术的真正生命;同样,发现、捕捉、表现个性,也是电视的活力、魅力所在。
人们习惯于把文章和人的个性相联系,文如其人;同理,话如其人,语言也能展现人物的个性。采访挖掘被采访对象的个性化语言、个性化动作是展现人物个性的重要方法。比如《杨柳坪七日》中柴静对那位八十三岁老人的采访,使观众对这位老人的语言和行为动作所涌现出的山里人的倔强性格记忆深刻。在节目结尾对文志全的采访段落很好地展现了这位灾民的真实心境与个性:
文志全:这句话,我敢跟你约定,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如果这个地方有一户人的话,那肯定就是我。
柴静:可是,你现在出去打工,你随便找一份工作,就可以安身了,你为什么还要回来。
文志全:我找个工作,绝对是一个月挣个千八百块钱,是绝对可以的,但是,我心不甘,我是农村人,通过这次劫难,我以前很爱钱,真的很爱钱,但是现在钱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真的不算什么。
柴静:那什么对你来说重要?
文志全:信心,像这只小猫,你在它临近死亡的时候,能够把它带下来,让它重新生活,我相信你心里一样能够希望它长大,有一天你能看见它的时候,它能跟你亲,就是这样。从文志全的个性化的语言中能折射出这一群普通灾民的精神气质,从而使节目升华到一个高度。
3.引发人物情感
现场来访报道给予观众的不仅仅局限于对话交流信息本身,还有让观众从可视的采访中去感受、体验的某些内容,包括情感。记者在现场采访不仅要挖掘到信息,还要在交代事实的同时,展现人物个性和情感,而个性和情感因素又通常是揉合在一起的。有个性的语言带有情感色彩,同样也能唤起观众情绪、兴奋点、联想及想象力;通常,能调动起观众喜怒哀乐等情绪的采访,都是个性化的采访,人物个性就是在观众联想、想象中展现出来的。
获亚广联纪录片大奖的《沙与海》中的访谈至今令人印象深刻,其精彩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人物鲜明的个性和全片充满的情感张力。记者在采访沙漠一家的二儿子时,有一段这样的对话:
记者:“你以后想留在这里吗?”
儿子:(摇头)“不想。”
记者:“为什么?”
儿子:(默然不语)
记者:“是这儿苦吗?”
儿子:“不苦。”
记者:“是活儿累吗?
儿子:“也不累。”
记者:“那为什么?”
儿子:(沉默半晌)“太憋屈。”
记者:“那你以后想干什么?”
儿子:“学开车。”
记者:“能找到地方学吗?”
儿子:“能。”
答与问都极简短,展现了一位很有独立个性的青年,同时,向观众真实展现了在人口稀少的沙漠地区生活、缺少语言交流的青年人的困惑,并因此让观众引发对贫困地区青年前程的思考。
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新闻报道“整地还是毁地”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2008年10月29日播出,获《焦点访谈》2008年第四季度金奖。中记者在陕西当地采访时,陕西省镇八县黎坝乡春生村的杨老汉面对镜头说:
杨老汉:可惜我们的土地了,当时我们是一碗泥巴一碗饭的土地,听懂了吧。
记者:一碗泥巴一碗饭的土地。
杨老汉:啊,一碗泥巴一碗饭的土地,现在给我们破坏了。
在这段采访中当地农民对土地朴素的情怀以及面对政府行为的无奈跃然镜头上。
新闻因为当事人的情感而精彩!
信息、个性、情感是好节目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成功的现场采访,人物独特的语言既能讲述事实,交代必要的背景材料,也可以进一步展现人物的个性和情感。因此,现场采访今天成了电视屏幕中好节目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四、现场采访的设问要求
记者在现场的选择,最重要的是体现在采访语言的选择上。现场的提问实质上体现了记者的报道意图。“采访是具有既定目标的对话”,这在现场采访设问中体现得更为充分。现场时间有限,要求语言交流中每个问题、每段谈话都要紧扣中心,容不得游离,因此提问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记者的问题准确、鲜明、具体,才能把采访对象的谈话纳入轨道,才能达到简洁地表现主题的目的。现场采访,记者设问的基点应是观众想提的问题,想了解的情况,这样才能和屏幕前的观众构成双向交流,才能对观众具有吸引力。从既定目标出发,从观众出发,这是记者设问的依据。同时,设问也要根据多变的现场和不同采访对象的特点灵活变化。
记者在现场采访语言应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即使是为避免冷场,或联络感情的闲情也应为报道任务服务。采访应既有目的,也有随机应变的灵活性。记者要根据采访对象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语言,特别是面对不愿吐露真实想法的采访对象,要在准备和无准备之间的流动形态下,让对方顾不得防备而说出真实想法。
从采访目的性出发及认识事物的逻辑性出发,采访语言也要求有逻辑性,记者要理顺语言逻辑,围绕采访目的与采访对象的情况,从不同角度,找准语言的切入点,和对方进行交流。
具体设计问题时,除有新闻共性规律的镜头外采访设问技巧可供参考外,从“现场”特点出发,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问题应是新闻的重点
现场采访时间有限,因此问题要少而精,应选择新闻报道的重点,及观众最关心的问题。比如焦点访谈“惜哉文化”中记者调查吉林市博物馆火灾原因时,就提了两个问题“火灾损失有多大”、“到底有没有消防许可证”。记者以这两个问题分别采访当地官员、专家和普通百姓,所得到的回答相互矛盾,由此让观众认清当地官员的失职及官僚主义的工作作风。
2.问题是思想内涵的开拓
电视的形象化特点,要求记者尽量发挥画面形象的作用。现场采访的问题应是无声的画面表现不了的内容,特别是对人物的内心活动、思想、概念等方面的阐述。采访的语言要在对画面形象的补充深化上下功夫,用现场采访开拓报道的思想内涵。《收棉时节访棉区》、《双城的创伤》、《一只猫的非正常死亡》等等,都有精彩的挖掘人物思想内涵的采访段落。
3.问题要具体
现场采访时间限度决定了不宜提大问题,应提具体的问题,使采访对象直截了当、简短扼要作出答复。像“您当时怎么想的”、“您感觉如何”等等笼统的问题,其结果只能使采访对象抓不住问题的要点而作泛泛的或者言不由衷的回答。这些笼统的大问题会给观众造成记者无知的印象。
布雷迪在《采访技巧》中也尖锐地剖析了“您感觉如何”等问题的弊端,他认为这些提问“实际上在信息获取上等于原地踏步,它使采访对象没法回答,除非用含糊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比如,对一名乒乓球运动员刚刚夺得世界冠军后的采访,像“拿了世界冠军后你有什么感想”或“你的体会是什么”这样老套的提问就缺乏针对性,由于问题太过空泛,采访对象也不好回答,很可能讲出一大堆与比赛无关的话。相反,如果换成具体一点的问题,如“今天的比赛你在大比分2∶3落后的情况下,及时采取了怎样的战术又重新掌握了比赛的主动?”采访以确切的信息引导出现场的状态。
作为记者,应该尽量不问空泛的问题,早期电视屏幕充斥着空泛无指向的问题,被新闻界同行视作电视记者不会采访只会拍摄的例证,也让观众感到电视的肤浅。现在这样的问题越来越少了,这也从一个侧面显示我国电视记者的成长、成熟。中央电视台记者、主持人敬一丹曾说:“从干这行儿,我就给自己一个约束,采访时不许问‘请问您有什么感想?’”正是这种自我约束,使这位学播音出身的主持人,不断提高采访技巧;也是在这种自我加压下,逼着她激发自己的想象,开发自己的思维空间,也锻炼了她个性化采访语言和风格的形成。在这篇文章里,她举了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那次去沙漠边缘采访一户三世同堂的人家,沙丘已逼向墙角,我想了解荒漠化对这家人的影响,也就是这家人面对沙漠的‘感想’,可怎么能问得巧一点呢?我从孩子的名字切入,我说:‘出门就是沙,进门也是沙,就叫沙沙’。这大概比一般的说法‘沙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要形象多了。”业精于勤。勤于思考,采访设问必有长足进步。
再如,中央电视台《小丫跑两会》的一期节目中,记者在演播室现场采访重庆农民工冉长明:
记者:我们的同事在拍照片的时候,他(冉长明的儿子)为什么不愿意面对我们的镜头呢?
冉长明:没有钱,好像他就不愿意面对镜头。
记者:孩子的学费有多少?
冉长明:整个是八千多。
记者:你一天能挣多少钱呢?我们在短片中看到的都是一块两块这样的收入。
冉长明:一天有十几块钱,好的有二十几块。最好的三十块钱,如果扯平的话。六百块钱都不到。早上七点起来,晚上菜摊子收完了,我们才回去。一天要十几个小时。
记者:冉大哥今年五十?
冉长明:今年五十四了。
记者:有没有生过病呢?
冉长明:有,病得没得法的了,只有拖,没有钱。担重担我也很喜欢,可以发点汗,人就好了。像伤风感冒就用这种方法。
记者:冉大哥还有一位老母亲,有多大年纪了?
冉长明:七十四,我妈妈单独住。
记者:那妈妈的生活怎么办?
冉长明:纯粹独立生活,她开了一个店。一天找到个三四块钱、两三块钱来维持生活……。
在这里,记者完全用简短直接的问题,获得当事人的事实信息,信息本身就给观众传达出冉长明的生活状况。
当然,万事无绝对,像“你是怎么想的”、“你有什么感想”可以在采访中根据上下语境适时提出,以获得对方的思想和感受之类的信息。在有的情况下,这类问题往往能引出被访者许多信息,或者从其描述中再延伸出新的问题。
笔者认为,不问空泛的提问应该成为记者的一种追求,尽量从一个具体问题着手,往往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4.问题要简短
在现场采访,尤其是随机采访、伴随式采访、行进采访中,时间短促、采访对象没有太多准备。因此,问题本身要简短些,要让采访对象,也让观众能一下子就听明白。过长的问题会使对方听了后头忘了前头,抓不住问题的核心,不能作出准确的答复。即使是在问题中交代背景材料,也要尽量扼要。在用词表意上,要善于把背景交代与问题本身分开,也不要提那些合二为一的问题,要具体地一个一个地问。问题过长,记者自己滔滔不绝地讲,也易给观众造成“卖弄”的印象。而采访对象在夸夸而谈的记者面前会感到被冷落而不知所措。
有的记者在提问时,常常有很长的铺垫。比如说,“你是全国劳动模范、青年企业家、政协委员、新长征突击手……请你谈谈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看法好吗?”诸如此类的提问,使观众不理解记者是在做人物介绍,还是现场采访。
电视新闻《农机千里走中原》中有一个随机采访的段落,记者的问题就十分具体,简短的问题易产生与采访对象间好似串家常般的亲切与生动。
记者:“老乡你好,你是哪儿来的呀?”
农机手:“我从山西来。”
记者:“你们那儿像你这样跑到汀南来收麦子的人多吗?”
农机手:“多啦,多啦,100多台。”
记者:“在河南这儿收完了还往北走吗?
农机手:“我们在河南这儿收完吧,估计大概9号10号我们就住河北走,河北估计打先的话吧,我们就上山西,山西割完吧,又上内蒙。”
记者:“你从哪儿来呀?”
农机手:“石家庄。”
记者:“一个夏天跑下来你觉得大概能赚多少钱呀?”
农机手:“嘿,嫌不了多少钱。”
另一农机手:“大概弄个四五千块钱吧。”
当地农民:“再加个零。”
记者:“他说四五千块钱,你说得再加个零?”
记者的采访自然、朴实地再现了一批跳出了小农经济圈子,摆脱地域的束缚,开着自己买的农机到外省去割麦挣钱的农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民在逐步走上富裕之路。采访中还有农机手不愿露富而对记者说挣不了多少钱的细节,增强了报道的生活化。
5.问题要客观
新闻是客观事实的报道。记者在提问时也要想到用事实说话,忌带主观色彩。在提问时问题要客观,这在批评性报道的现场采访中更要注意。有的记者因出于义愤,提问时往往把自己个人的感情色彩带进去,这是不符合新闻的规律的。新闻要客观,谁是谁非,要摆出事实,让观众去判断。
保持问题客观性,既要注意提问态度上的客观,忌带感情色彩;也要注意语言表达上的客观,忌带主观色彩。不要提那些让人一听就带有明显倾向性或诱导性的问题。
6.问题的“一次性原则”和重复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问题的“一次性原则”和重复并不矛盾,而是在不同采访环境中的应对方式。
采访中的一次性原则是指在采访的准备和实际操作中,一个问题只问一遍。现场采访问题都是精心选择,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设问,所以一般情况下不提那些重复的问题。特别是在电视谈话节目的前期策划中,预采访要请到演播室的嘉宾时要特别避免所提的问题与演播室的问题相同,否则会造成被访人兴奋度降低,而影响谈话质量。一般来说可以采用转换提问方式或者旁敲侧击的方式引出记者想要知道的背景信息,在演播室才由主持人提出正式问题。比如前文提到的王志在采访刘姝威之前的信息了解环节中即是一例。当王志第一次与刘姝威见面,在翻阅刘姝威的资料时,王志更多选择了沉默。对于王志的沉默,刘姝威有些不习惯,她问王志:“你没有问题吗?”王志说:“有,但我要在采访中问你,而你有一次回答的机会”。
从另一方面说,问题的重复也同样有效,当面对被访对象回避重要问题、记者急需探寻事实真相的时候,可以提重复性的问题。比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追踪陈化粮”一期节目中,记者调查陈化粮的问题时,为了求证掩人耳目的万顺华饲料加工厂停产的情况,询问吉林省长春市工商局绿园分局市场科科长焦明喜时,提出了三个重复性的问题:
“能确定他们一直都在生产吗?”
“能确定他们这个工厂一直在生产饲料吗?”
“能确定它这两年来一直在生产饲料,没停过工吗?”面对这样的问题,被访人先是躲避,然后是哑口无言。这样的采访强化了现场氛围,进一步暴露了当地工商执法部门的不作为状态。
当报道中需要通过现场采访就某一事件展示不同阶层群众的态度时,在这种情况下,常用重复的问题设问。问题的重复,即向不同的被访者问同一个问题,通常用于调查性节目或舆论收集上。正因为问题是一个,那么采访对象的选择就要不同,要体现不同领域、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等方面的代表性。这样的提问,在后期的编辑时,即节目播出中,记者的问题可删掉,不用出现,只把回答者的语言组接在一起,以表示各界的观点。如北京台《今日话题》对北京餐馆出现了京剧表演的报道,开头就提出,本应在剧院和舞台上表演供大家欣赏,为何如今却下嫁到农村?对此人们有惊奇有遗憾:
市民甲:这是京剧专业剧团自己毁自己,是他们本身不尊重自己:
市民乙:民族文化跟国粹文化同老百姓更接近了。
市民丙:京剧演员到茶馆去演唱,受到群众欢迎,这是绝对值得提倡的,并且也可能是京剧的一条生路。京剧演员又是如何想的呢?北京京剧院演员甲:演员最大的苦恼就是没有观众,心里感到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演员乙:作为演员来讲,当然是振兴民族文化,振兴京剧艺术。
演员丙:演出机会很少,锻炼的机会更少,现在到这儿来以后,每天可以吊嗓子,每天都要练功,曲不离口,我觉得来到这很受锻炼。
中国戏曲学院院长:那么好的演员本身应该到大剧院里头,在舞台上放光彩的,他到酒馆去干什么?我觉得这是令人伤感的。
北京京剧院院长:戏剧的功能是多层面的,不论在什么形式下演出,它能适应它就可以。
不同的回答为问题提供了多种视角,在社会民主政治发展的今天,这种采访方式已越来越普遍。
7.问题要引发情绪
现场采访中根据不同的采访任务、目的,要适当运用能引发对方兴趣、使对方兴奋起来的问题。因为兴奋,能调动起思维的积极性,回忆和思考细节、情节,谈自已的感受,这样的采访展现在屏幕上也能把观众情绪调动起来,这对加强节目的情绪感染力也是很重要的。
寻找能引发情绪点的问题,关键是在对采访对象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有预测、有目的地设计问题。现场采访是可视的,一旦记者的问题成功地把采访对象的情绪激发起来,可视的人物情绪能感染观众的情绪。情绪、情感等在专题类的节目中更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比如,前文提到的《北京市二环路建设竣工》中记者对两位北京市民的采访,有效调动了对方的情绪;《凤凰自行车》中对钱凤鸣老人的采访、《杨柳坪纪事》中对文志全的采访都牵带出被访人的情绪。有经验的记者在提问时,十分注意选择能使被采访者回答其感受的情节、细节,而不是停留在被采访者一般性的叙述上。因为,只有一般性的叙述,节目是干巴巴、无生气的,有感受性的叙述才会有感人的细节、情节,节目才能生动好看,才有感染力。
8.问题要突出双向交流
人际交流是人类最早的一种人际传播活动,也是最有效的传播。在大众媒介中,只有电视可以实现这种人际传播。现场采访又是电视实现人际传播最直接的体现。人际传播特点是双向交流,成功的现场采访也应该是双向交流、探讨式的;它让观众从心理感受到真实、自然、可信。双向交流要求记者边问边听边思考,在理性与情感的交流中收集信息。
双向交流的优点是互为传者,信息反馈及时迅速。记者要善于用各种因素,积极调动起对方的“交流”心理。而在专题的采访中,双方毫无交流、机械地一问一答则让人感到僵硬,气氛不够融洽。双方彼此交流、讨论式的采访则更能展示记者的新闻采访能力水平。它要求记者在确立中心后,精心提出第一个问题,在采访对象回答时认真倾听,然后,紧紧跟随采访对象回答的内容深入追问。交流式采访给观众的印象是记者在边听边思考中提问题,是和采访对象进行交流。采访对象因种种原因不能积极合作回答问题时,记者要以既定目标去和对方交谈,慢慢引出对方谈话的兴趣,启发他的思路。这种现场采访能让观众感受到记者的水平,它让观众也经历了探寻事实和人物心灵的过程,对观众有亲切感,增强了观众的现场参与意识,画面形象由此能调动观众边看、边听、边思考。
9.处理好闭合式提问与开放式提问
对闭合式提问与开放式提问,不能简单地评价孰好孰坏,而是要记者在现场随机处理。
在一般情况下,应以开放式提问为主,目的是从被访对象口中得到更多的信息。在现场采访节目中,有很多自我封闭式的提问,采访对象只能被动地回答“是”、“对”、“没有”,记者的提问未能引发出更多的新信息,连新闻事实本身也交代不清。这种情况下记者成了主角,采访对象则成了配角,显然满足不了广大观众获取新信息的要求。西方记者在总结屏幕上可视的采访经验时特别强调除特殊需要外,一般情况下不提让采访对象只能答作“是”与“不是”的问题,因为这样的设问几乎毫无信息量。记者在现场是代表观众在提问,把观众想知道却又不了解的情况通过问题让对方来说。可以简单地用“是”或“不是”作回答的问题,本身就有可能承载了记者的主观趋向,所以,这样的提问,即使对方回答了,观众也会感到并不客观。
当然在调查性采访中,这类问题有时也有存在的合理性,并不是绝对不可用。中央电视台记者童宁在谈到“即兴采访”的时候就谈到:我在电视纪实节目《街谈巷议》中采访北京街头的人们,请他们对撤消林业部长职务一事发表自己的看法,我用一句短得不能再短的即兴采访的问话:
记者:林业部长该撤吗?
回答非常踊跃。这是为什么?
因为这个问题非常好回答,尽管答案是千奇百怪各式各样的。被采访者的心理是:别在摄像机前出丑。你问的问题愈好回答,他就愈高兴愈兴奋愈奋勇愈勇敢愈敢说愈说愈好。这就建立了继续深入采访的默契的合作关系。对方顺利地回答了你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有信心来回答你提出的第二个、第三个问题……这时,就要求你,一个即兴采访的记者的问话“有如连珠炮”了。当他回答了第一个简短的问题后,正是脸上表情最丰富的时候,你的第二个问题就要跟上去,不容他思想开小差,而要他集中精力回答你的问题。问题一个连着一个在脑海中浮现,提问一个跟着一个从嘴里进出,犹如排炮一般集中火力猛烈攻击要害之处。这个采访实际上是随机了解人们的态度,采用闭合式提问能迅速接近对方。而且,闭合式提问在适当情况下运用的时候,如果有相关问题跟上,也能够得到有效信息。
五、现场采访的注意事项
1.记者要有镜头意识
所谓镜头意识,是指电视记者在采访报道中,要始终想到自己的采访是在摄像机前的采访,因此,当记者采访的时候要想到镜头的拍摄位置以及镜头里可能出现的内容。
(1)照顾摄像师的拍摄
要善于引导采访区域进入摄像师的镜头,并且为摄像师抓取最好的角度提供便利。比如,当记者意识到被访人的站位和角度不利于摄像师抓取其正面形象时,记者要善于调整采访方位使其给镜头一个舒服的角度。
一些关键性的细节要保证摄像师能够充分调整镜头抓拍到。而且当镜头呈现的内容由于光线或其他原因不完整时,记者要善于在现场去强化和补充这些细节,从而使记者的采访提问内容与镜头内容形成呼应。
在一些危险的情况下,记者要善于保护、引导摄像师,充当其第三只眼,因为此时摄像师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寻像器上。
(2)深化镜头的内容
好的现场采访是记者的提问与镜头的拍摄密切配合的。记者既要注意采访提问与镜头拍摄的内容相配合,同时也要不断深化镜头的内容。观众与现场记者的区别在于两者掌握的“信源”不同,如果信源相重叠就没有必要设立前方记者了。记者的现场采访应该超越视觉和表象,向更深层次发展。这样,一个出镜采访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体现。记者要善于调动自己的思考,既让观众通过摄像机镜头看到现场,同时也能透过镜头里的现场把握更深层次的东西。这就要求记者不能见画面说画面,而是善于挖掘镜头之外的特点,充分调动记者的各种感官为观众带来视觉之外的人性化的感受。如果记者所采访的或者叙述的都是观众能够通过摄像机镜头看到的现场,记者的存在就没有意义。比如香港回归直播报道中,香港末任总督的专车绕总督府两圈,记者的现场解说谈到的内容与观众在镜头前看到的一样,这就很难使观众对事件的性质有清楚的理解。
(3)从现场信息切入采访与报道
这一方式与上文并不矛盾,而是问题的两面,互为辩证。一方面我们强调记者的采访信息不能与镜头矛盾。另一方面,我们同时要注意根据现场的信息切入提问和交流。这是看菜吃饭、就地取材的最好方式,能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围。比如,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采访卡斯特罗(Fidel Alejando Castro Ruz),其第一个问题是:我们注意到您今天穿了一件非常漂亮的军装,实际上自从您当上古巴领导人以来的几十年中,一直是穿这身衣服。但是最近几年呢,人们注意到您在有几个场合穿上了西服,那么这种服装的变化对您来讲仅仅是一种个人服饰上的变化呢,还是有更深层的含义?这个问题本来是记者已经准备好了的,但是借现场场景提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场感。
2.运用全感采访
全感采访是指记者在采访时,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所有的感觉器官,获得对事物全面的感性印象,并由多种感觉综合为对事物整体的质的认识。
全感采访是采访中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通过所有的感性印象,确定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综合为一个整体。所以全感采访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结合,是从感觉、感性认识开始,最终归结到理性认识上。
全感采访,最早是文字记者提出来的。为使新闻报道写得活灵活现、生动、鲜活,要求记者在采访时把所有的感觉器官都调动起来,不仅用眼看,用语言问,还可用手触摸,用鼻子闻,用舌尝味,通过记者的五官感受,描写事实,形成对事物的认识。电视现场采访形象传播的优势,更提倡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有意识、有目的运用全感采访,使报道更具有现场感,好看且更可信。因为它传递的都是记者自已感性所得到的第一手材料。
《焦点访谈》中的一则调查性报道《收棉时节访棉区》里有一段精彩的全感采访。1996年,当时我国已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粮食、蔬菜等大部分农副产品价格都已放开,但由于种种原因,棉花收购还没完全进入市场,由国家统一定价收购,社会上也就因此而产生了不遵守国家法令,擅自抬高棉花收购价格的现象。在棉花收购季节将临之际,为从舆论导向上协助政府做好棉花收购工作,《焦点访谈》派记者到我国棉花收购大省湖北省进行采访,报道了一些棉花收购站秩序井然,棉农反应良好的现象,也报道了违法收购的现象。襄樊县朱集镇棉花加工厂在过去一年团以代农加工的名义违法收购棉花,曾受到国务院有关部门通报批评。记者采访中得知今年他们依然在违法收购,于是前去采访。这一加工厂是镇政府办的,有人向记者告知真实情况,也有人通报镇领导。得知中央台记者要前来采访,镇政府即下令工厂关门,让工人立即整理现场,当记者前去采访时,工厂大门紧闭。采访就从大门开始,记者询问开门的工人,这里是否在收购棉花,一个说不知道,一个说没收。在记者追问下,又说收过。调查伊始就产生了悬念。以后的采访中记者巧妙地运用了全感采访:
触觉:记者按常规到厂干部办公室,办公室空无一人,但桌上有衣服、茶杯,记者摸茶杯,还有温度,于是向观众说:“茶杯余温尚在,看来主人刚刚离去。”
嗅觉:记者来到车间,车间里也空无一人,记者凭自己的嗅觉闻到的气味说:“空气中弥漫着尘土味,看来这里刚刚经过清扫。”
视觉:镜头随着采访记者的问话,运动起来,只见院子里的人能躲的躲,躲不掉了就坐在地上和台子上。记者指着跑着躲避的人,问一个坐在台阶上的人:“你们是这个厂子的?”坐在高处的人回答说是来玩的。那么,“这个呢?这个呢?”回答说都是来玩的。更精彩的是当记者问一个工人,对方回答说,家里没事,来这里玩的,摄像记者的镜头已经推到她的头发上,特写展示她头发上粘着的棉花,当记者又追问一个身上粘满棉花的人:“你的身上怎么都是棉花?”对方吱吱唔唔掩饰而走远了。
听、问、看、摸、闻等各种感觉调动起来的信息展现给观众的是一个鲜活的现场,到底这里有没有收购棉花,观众心中已有了自己的判断。
全感采访的现场动态展示,让观众的认知随着记者对现场事物的感性认识而上升为理性的判断;它展现的是第一手材料,是采访调查的过程,结论由观众自己得出,使调查报道更可信,更好看。
3.记者的“明知故问”
有的时候,记者实际上已经知道或者揣摩出问题的答案,但是还是要向被访者提出问题,让他们面对镜头回答。明知故问在现场采访中十分有效。
在一般性采访中,其目的是让被访对象对着镜头(实际上是对着观众)陈述,这样的方式使节目富有人际交流的情感。比如前文提到的“钱凤鸣老人36年的凤凰自行车”,记者在采访前已经知道这辆车的历史年龄,但是在采访中仍然问钱凤鸣:
记者:你这车骑了多少年了?
钱凤鸣:36年了。
记者:大概是?
钱凤鸣:1963年3月份买的,待会儿你看看发票就知道了。这段记者的明知故问实际上是为了让钱凤鸣亲自向观众讲述她的自行车历史,这不仅使叙事完整,而且能在交流中牵带出钱老的情感因素。
在调查性采访中,记者可以采用明知故问的手法获得证据,从而与后面采访到的内容形成应证。比如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追踪陈化粮”一期节目中,记者采访吉林省万顺华饲料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时提问:
记者:这车拉的都是什么粮?
工作人员:都是陈化粮,都是拉去加工饲料的。
记者:都是拉去加工饲料的?
工作人员:对、对、对。马上就要拉走了。
记者:你能确定是肯定加工饲料的吗?
工作人员:百分之百。
记者:拉给哪个厂?
工作人员:合心加工厂。其实在这段采访前,记者心里已经清楚对方的陈化粮的用途。但是在现场仍然用明知故问的方式让工作人员作假的行为在镜头前暴露出来。从而为下文作好铺垫。记者在这段采访后赶到合心饲料厂采访,得到的信息是这个厂已经两年不生产饲料了。而陈化粮实际运到了沈阳的辽中县星晨粮谷加工厂被加工成大米。这样的采访使证据真实可信。
在人物专访中,记者也可采用明知故问的方法,我们将在第八章第四节具体讨论。
4.同类替换
另外,作为记者还要注意问题的同类替换,其潜台词就是“换言之”。当你提问的时候意识到对方对问题不理解或者是不懂的时候,要适时转换表达语言,重新组织问题。如果你的问题太宽泛,则举例说明;如果问题太抽象,则使之具体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