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电视采访
14248300000014

第14章 电视采访策划(4)

(2)具体采访目的和问题

一般来说,“采访目的越明确,采访越容易取得成功。”采访报道的具体目的是依照具体的报道提示而确定的。具体报道提示是根据总体报道思想而形成的,它指明采访的方向、重点。

一些重大的新闻事件或活动如全国“两会”中的总理记者招待会,记者在这些现场中的提问水平往往关系着一个媒体的形象。因此倾编辑部之力共同设计问题与提问角度便成为必要。明确具体采访目的就是搞清楚此次采访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种作用能达到什么样的传播目的。换言之,就是要搞清楚所要进行的采访的功能属于哪一种类型:是透露信息还是揭示个性,是碰触思想观点还是披露事件原委,是肯定赞扬还是否定批评……

采访目的对于判断、截取有价值的报道内容以及确立报道角度有着重要参照作用。有经验的记者在策划采访的过程中,在对采访目的还不十分清楚的情况下,是不会盲目进行正式采访的。

3.统一调度电视采访的各部门和工种

在大型电视新闻报道中,电视台编辑部必须统一调度各路人马,对整个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采访报道,这就需要电视台在采访前做好周密部署,例如确定不同的报道地点、相关被访人物,收集资料,安排报道整体时段等等。尤其是在大型电视报道中,这种协调和统一调度的工作显得更加重要。比如“5·12”汶川大地震直播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迅速果断地组织记者,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带回事发现场的信息。在随后的数百小时的直播中,中央电视台近400多人的报道团队在运作上井然有序,为中国电视媒体的直播报道树立了一个新的典范。

二、记者完成的具体策划工作

这主要是指记者在电视采访前所做的“前前期”工作。“前前期”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提出来的概念,即在前期采访之前需要记者深入采访,进行先期收集资料,了解相关情况的工作。在不同类型的新闻节目中担任这类任务的人员不同,如《新闻调查》、《实话实说》有专门的策划人员,而有的新闻节目是由记者实行具体策划准备工作,但二者的基本方式是一样的。关于记者采访前的具体准备工作我们还将在下节中着重谈到。

第三节记者采访准备

在西方新闻界,新闻中有2P原则,一是“persistence”——坚持,另外一个就是“preparation”——准备。采访准备对记者而言,与其说是技巧不如说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记者采访工作的成败。

一、全面准备

正如那首歌所唱的,“准备好了吗?时刻准备着”。记者时刻都在为新闻报道进行积累,做好随时战斗的准备。

全面准备可以给予记者一种安全感。“采访前宁可准备过头,而不要准备不足”。不作充分准备就去采访,好比没有领航员的驾驶员开飞机一样,或许也有可能到达目的地,但却要冒极大的风险。

在理论上,中外新闻界对采访准备的重要性不存在任何的异议,然而许多初出茅庐的记者甚至资历颇深的记者都曾因程度不同的准备不足造成采访的失误。记者成功的采访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不同记者的采访风格可以是多样化的,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采访前的周密准备。

准备是采访成功的前提保证。准备的作用在于缩短主体认识客体的距离。采访准备没有捷径可走,但却有方法可循,即准备不是单项的,而是全面的。

1.提高理论素养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不能一刻没有理论思维。凤凰卫视新闻总监吕宁思说:记者应该是学者。

采访活动是一种认识和反映客观物质世界的社会活动。记者每次采访接触的客观对象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即使是一些老题目和熟知的领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面对千变万化的客观世界,采访记者不掌握与报道选题相关的理论,就无法客观、准确、高水准地反映再现客观事物。

在某种程度上,记者理论水平和报道水平的关系是成正比的。在当前中国社会飞速发展时期,涌现出许多新的问题、新的知识领域。记者是处于时代前列的思想者,应该随时储备、学习相关理论,以指导其采访。

美国著名新闻节目主持人丹·拉瑟在任白宫首席记者期间曾一度感到自己的报道水平停滞不前,美国电视网当时最有学识的资深记者约翰·钱塞勒(John Chancellor)给他的忠告是——到哈佛大学进行理论学习。可见,理论准备有助于记者从宏观上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提高报道水准。

对电视记者而言,应注重一般理论培养以及专业理论素养。既要形成较为完整系统的对人类、社会、国家的理论认识,也要掌握新闻学原理、传播学原理、新闻心理学、电视理论等相关专业理论。

2.熟悉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

不了解政策,采访报道或者缺少针对性,泛泛而谈;或者与党和国家的政策与宣传口径相违背。记者平时要不断学习、领会国家的大政方针,才不致在采访活动中迷失方向。具体到不同记者的采访领域和每一次采访任务,还需对报道选题相关的各项政策有所把握。

熟悉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有助于确定采访报道的基调,在报道中才会审慎分析,不会犯导向错误。比如,2007年5月31日,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播出一条消息《陕西:10万公里农村路5万农民来领养》。新闻说,陕西省决定年底前在全省通过“领养”的方式把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工作交给农民。记者在报道中举例说,某县交通局在专业养护公司由于价格低不愿接手的情况下,让三百多位农民当上公路领养员,既解决了政府难题,又使农民得到了实惠。杜涛在《记者要懂点政策》一文中对该条报道的政策导向提出了质疑,认定这条新闻存在严重的政策错误,其导向与国家有关规定完全是南辕北辙:“乍一看,这是一条‘好’新闻,政府有关部门和农民双双受益,是一条解决农村公路养护‘老大难’问题的新办法。但是细细一想,疑问也很多,在这种情形下,公路养护质量是否能够保证?农民是否经过了必要的培训?”……“首先,农村公路养护招标是不是应该‘价低者得’。其次,农村公路维护的必要费用大致是多少?”作者发现报道中的内容与国家关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政府筹措资金的政策是相违背的。

显而易见,不掌握同采访题目相关的政策,记者就难以确定采访报道的基调。

在我国民主政治逐渐发展,以法制国的制度逐渐明晰。随着社会生活中涉及政策、法律、法规的内容越来越多,电视人必须相当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至少要熟悉自己报道和表现的那个领域。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已是记者平时准备的重点。1998年7月,洪水在我国许多地方肆虐,抗洪救灾成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也成为电视报道的中心内容。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播发了一条消息:某航空公司在一次航班上向乘客募捐绝大部分旅客都慷慨解囊,为抗洪救灾捐款。但有一个旅客提出异议,他认为捐款是应该的,但必须由民政部门来规范有序地进行,不是任何部门凭热情想募捐就可以募捐的。当时飞机上抗洪救灾的热情十分高涨,飞机又恰恰飞临灾区上空。中央电视台用充满感情和倾向性的言词赞美了航班上的捐款活动,对那位提出异议后来也同样捐了款的旅客有一点不轻不重的非议。其实,那位旅客提出的问题很有见地,在一场牵动全国的募捐救灾中,规范和有序是绝对必需的。但记者在一股激情中,不自觉地支持了不按政策法规办事的行为。

作为电视记者,平时应多接触与自己报道领域有关的政策法规,一定程度地了解新出台法规。正如梁建增在谈到政策是舆论监督报道的选题依据时所言,政策不仅是衡量节目选题角度是否正确的依据,同时也是确认舆论监督报道导向正确的最可靠的“保护伞”。

3.重视情况准备

采访前,记者如果能对报道的人、事件、问题的相关情况和内在外在联系有较透彻的了解,头脑中将会形成十分清楚的立体线条,采访时就能知道从什么角度去接触事物、表现事物。

在某种程度上,情况准备对于人物采访和深度报道更具特殊意义。我们不妨先分析一个流传于国际新闻界的例证,来看情况准备于人物采访的作用。

美国记者埃·杰·利布林(A.J.Liebling)采访赛马骑术师埃迪·阿卡罗时提的第一个问题是:“你脚踏在左马镫的时间比踏在右马镫上的时间长多少?”阿卡罗对这个内行的知情问题反应极为热烈,兴致油然而生,不厌其烦地回答了记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记者回忆道:“那个问题让他开始轻松地谈话。在一个小时的采访中,我只插入了大约12个单词”。采访结束后,阿卡罗对记者说“看得出来你对骑马师了解得很多。”

事实上,利布林是在采访阿卡罗前一个星期才熟知这些内容的。利布林在进行采访准备时得知,美国的赛马跑道方向是逆向的,并且从起跑到终点,紧靠着围栏走的路程是最短的。为了帮助平衡身体和紧挨着围栏跑,绝大多数赛马骑师的脚踏在左马镫上的时间长于踏在右马镫上的时间。当然,利布林提的第一个问题并不是他采访的侧重点,他用这个对采访对象知之甚微的问题开头的目的是引发采访对象的兴趣,为触及实质性问题打下交谈的基础。由此,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作人物采访时情况准备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博得采访对象的好感,而是为了卓有成效地使他谈透所触及的问题。这对于准备采访某位专家的新手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专家是不屑于同新手交谈的。”

情况准备对于揭示重大社会问题与现象的深度报道不仅仅具有间接作用,而且直接关系到采访的入手点和拍摄的切入点。

比如,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就“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采访,早在“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前的两个月就开始了准备。在飞船顺利升空的当天,观众就在《面对面》中看到了杨利伟的专访。但是,《面对面》的报道并未简单地停留在事件上,而是将其扩展到整个新闻事件系统,采访了进入航天员梯队的另外两名宇航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和航天员选评委员会的专家。这些采访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和航天员为核心,给观众展示了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新闻事件。

客观地讲,西方记者采访前对情况准备的重视程度和所下的功夫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奥莉娅娜·法拉奇(Driana Fallaci)、沃尔特·克朗凯特(Walter Cronkite)、华莱士这些国际知名的采访专家,往往为报道一个重大事件、采访一个重要人物而不惜花费半年一载的时间搜集研究大量情况。2008年去世的美国NBC驻华盛顿首席记者、《面对媒介》(Meet the Press)主持人提姆·罗塞特(Tim Russert)就是以严谨的案头准备工作著称,而且他常常会把被访人过去讲述的观点的影像资料找出来进行印证和对比分析。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48小时》(48 Hours)节目的切入点都是从一个人、一件事的内外在联系中深入挖掘,将报道主题上升到普遍的社会意义上来。节目从选题到具体表现,都离不开事先的情况准备。比如,其选题从对火灾、吸毒、艾滋病、离婚、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社会危害的剖析到对美容、健身、急救、器官移植等社会时尚和热点现象的透视,每一个报道选题都是站在全社会现实与历史发展的高度上进行反映和再现。每次节目虽然侧重报道一个问题,时间只有几十分钟,但提供的信息之多,涉及的人物事件之广泛,令观众心灵受到震撼。这样深刻的纪实性报道,事先不掌握大量情况,采访时是无法找准切入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