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广播影视发言人答问录
14247800000022

第22章 发展是广播影视业的主题(1)

——答《中国广播影视》记者问

(2006年11月)

问:中办、国办近日发布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请问广电总局今后五年重点发展的方向有哪些?

答:中办、国办印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是新时期新阶段指导我国文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为广播影视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纲要》印发后,国家广电总局结合广播影视工作实际,制定了未来五年广播影视发展的重点。一是加强新闻宣传和媒体建设。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改进广播影视宣传内容、形式、手段和方式方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频道频率和节目栏目建设,拓展网络广播电视和新媒体等宣传新阵地,努力为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二是繁荣广播影视创作。以建设和谐文化为主题,大力实施精品战略,进一步抓好电影、电视剧、广播剧、影视动画创作,努力推出更多更好地体现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优秀广播影视作品。三是加快农村广播影视发展。切实加大广播影视资源配置向农村倾斜的力度,大力推进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农村广播影视重点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广大群众听广播、看电视、看电影难的问题,同时建立健全促进和保障农村广播影视发展的长效机制。四是全面推进广播影视数字化。

积极顺应科技发展趋势和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浪潮,加快广播影视数字化改造和技术升级换代,全面推进电台电视台数字化、有线电视数字化、地面无线广播电视数字化、卫星广播电视数字化和电影数字化,以数字化带动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和全面发展。五是大力发展广播影视产业。大力深化产业体制改革,扩大投融资渠道,发展新兴产业,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全面推进经营性广播影视产业发展,在广播影视内容制作、广告经营、网络经营以及新媒体新业务开发等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六是实施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节目海外落地,扩大广播影视产品和节目、影片出口,积极开展广播影视对外交流,加强对港澳台地区及周边国家的广播电视宣传,不断扩大覆盖面,提高收视率,增强影响力。

问:如何解决农村群众听广播、看电影、看电视难的问题?

答:着力解决广大农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看电影难的问题,是“十一五”期间广播影视的重点工作任务。近年来,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广播影视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一五”期间,广播影视将继续实施三大重点工程,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一是大力实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巩固成果、扩大范围、提高质量、改善服务”的要求,因地制宜,积极利用无线、卫星、有线等多种技术手段和措施推进村村通,到2010年全面实现70多万个20户以上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同时建立完善村村通长效运行维护机制,保障村村通长期有效地发挥作用。二是继续实施广播影视西新工程。加强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发射功率,提高收视质量,扩大有效覆盖范围。三是继续推动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按照“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买服务”的思路,加快农村电影改革发展,积极改善农村电影放映基础设施条件,大力推进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到2010年底,基本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随着这三大工程的实施,相信到2010年,农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电影难的状况会得到根本改善。

问:如何促进电影产业的发展?

答:促进电影产业的发展是“十一五”时期的一项重点工作。我们将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继续实施精品战略,繁荣电影创作。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努力提高艺术质量,大力扶持青年人才,创作出更多深受群众喜爱的精品力作。二是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增强活力和竞争力,并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三是深化院线制改革,大力开拓电影市场,加快城乡现代化影院建设。尤其要大力推动优秀国产影片进社区、进学校、进工矿、进农村,扩大电影公益放映的规模。四是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在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存储各方面推进数字化,加快建设中影集团国家数字电影制作基地。五是改善和创新宏观管理,完善产业经济政策,加快立法进程,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切实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努力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问:落实中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意见,广播影视系统有哪些改革计划?

答:为落实中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意见,广电总局专门制定了实施方案。根据广播影视的特点和工作实际,提出了广播影视改革的主要思路和措施。第一,坚持一手抓公益性事业,一手抓经营性产业,做到“两手抓、两加强”,对公益性事业的改革和经营性产业的改革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电台、电视台的重点是内部机制改革;电影、电视剧、影视动画要走产业发展的路子,该转企的要转企,同时允许社会各类资本进入,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政府要做好宏观管理和服务。总的是,公益性广电事业要以政府为主导,经营性广电产业要以市场为导向。第二,把大力发展公益性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和基本需求,尤其是解决广大农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看电影难的问题,作为改革发展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强调要通过改革的办法,建立长效机制,使农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力保障。第三,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对于电台电视台的节目生产制作机制的改革,区分新闻及新闻类、社会访谈、调查类节目,文艺、科技、体育类节目以及影视剧等,实行不同的制播政策。第四,强调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紧密结合。大力推进城市有线电视数字化,就是要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有线电视发展的全新变革。同时,高度重视并积极发展网络广播、网络电视、IP电视、手机电视等广播影视新媒体,这些都是广播影视未来发展的新的阵地、新的增长点。

问:为什么电视台黄金时段必须播出国产动画片?

答:广电总局2006年6月向全国发出《通知》,鼓励和支持各级电视台特别是上星频道在黄金时段开设固定的国产动画栏目播放国产动画片。一是国产动画片库已有一定规模。近两年来,国产动画生产和交易数量大幅增长,2004年为21819分钟,2005年达到了42759分钟,2006年前8个月已经超过了50000分钟。据统计,截至2006年8月,历年来制作完成的国产电视动画片共160000分钟。二是国产动画片质量明显提高。根据中央电视台播出动画片的情况,播出国产动画的栏目《中国动画》的收视率一直高于播出境外动画的栏目的收视率,如国产动画片《哪吒传奇》收视率远高于其他国家的动画片。随着我国动画片数量的大幅增长、质量的不断提高,国产动画片完全能够满足观众的欣赏需求。三是一些家长和观众来信来电反映,希望多播放国产动画片。四是国产动画片仍然需要大力扶持。总体来说,我国动画产业发展仍处于相对弱小阶段,国产动画片在数量与质量上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需要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重点扶持国产原创动画片的创作生产。

实践证明,“黄金时段必须播出国产动画片”的措施是正确的。这项规定自9月1日实施以来,全国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严格遵守规定,社会反响良好,播出的优秀国产动画片受到家长和青少年的欢迎。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国产动画片与引进片播出比例达7.8∶2.2。这一措施还大大促进了国产动画片的发展。仅2006年10月份一个月,经备案公示的全国国产电视动画片就达26部45862分钟,超过2005年全年的产量。

问:如何看待引进剧、涉案剧、情感剧、古装剧?

答:引进剧、涉案剧、情感剧、古装剧都是近年来播出较多的电视剧,为丰富荧屏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这类作品也始终存在明确政策、提高水平的问题,需要加强引导。

关于引进剧。任何国家对于文化产品的引进及如何传播,都会依据自己国家发展需要来制定相应的政策。所以,对引进剧规定一定的比例符合国际惯例。

关于涉案剧。广电总局2004年发出《关于加强涉案剧审查和播出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对有暴力、血腥、恐怖画面和情节的,对社会丑恶消极现象把握欠妥当的涉案剧安排在23∶00以后播放,并没有说所有与案件相关的电视剧都不得在黄金时间播放。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为了给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是为了消除集中播放涉案剧的负面影响,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

关于情感剧。近一段时间以来,以表现百姓普通生活、亲情伦理、婚姻爱情为题材的电视剧创作成为一个热点。这类作品大都贴近生活、反映现实、歌颂真善美,受到观众的喜爱。但也有个别作品在表现当代人婚姻、情感生活层面上存在着价值取向把握失当和渲染不健康情感关系的问题。要通过加强对创作的引导和开展文艺批评的方式来解决。

对古装剧。目前主要是根据创作和播出的实际情况,调控题材数量,端正创作态度,提高艺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