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电视传播思想力:在中国传媒大学听讲座
14246500000035

第35章 从电视到新媒介:一种实证参与的视角(2)

荀子在讲到国家的管理时说,圣人的伟大之处在于让人们感受不到他的存在。天下百姓因其受益、风调雨顺、丰衣足食,却不知道国家做了什么事情。这才是真正伟大的管理者。因为他建立了很好的机制,而自己不去做具体的事情。减法就是这样的。同样,对人生的管理也是这样的过程,每个人规划自己的未来五年、十年要做很多事,要实现很多目标,但是其中到底有多少事是可以不做的呢?因为当不做一些事的时候,才会有时间去做想做的事。有一个80/20法则,就像一个人的10个朋友中,最重要的、能够使人快乐的永远只有两个人,而带来最多烦恼的也只有两三个人,总是符合80/20比例的。那么减法就是尽量把带来烦恼的两三个人减掉。就算没有做更多的事情,但是因为花了更少的时间去处理烦恼的事情,效率还是提高了,同时也不很累。所谓电视的观念就是如何让自己不累的观念。如果一件事情做得很辛苦,就一定是错的。就像庖丁解牛,十年都不用磨刀,因为是顺着牛的肌理在操作。同样的道理,我们今天做节目,总有一些优秀的电视人总是可以在不辛苦的状态下把节目做得很好。因此,我们要从学摄影开始,学会做减法这个道理。

第四,也许有同学想做主持人,在这方面我还是有一些发言权的。主持人是什么?主持人从本质上来看,其对应的古代的职业就是祭司。我曾经采访过一位钢琴家,我问他怎样才算一个好的钢琴家。他说,当他真正完全投入到音乐的演奏中的时候,发现不是自己在弹,而是把手借给了另外的人在弹。就像冯小刚吹捧刘震云的文章,说文章不是刘震云写的,而是刘震云把手借给上帝写的。其实电视无非是一些片段和一些人说话而已,主持人就是连接这些片段和这些话的,他是最应该在整个过程中心里有观众的人。祭司是做什么的呢?古代祭司是通天的,而现在的上天是观众。“观众就是上帝”这句话是很正确的。为什么呢?国外有一本书叫The Wisdom of the Crowd,就讲真正意义上的可能就是众生意志的集合。所以在古代,一个祭司完成的工作是实现上天和一个部落的人的沟通,而一个电视主持人需要完成的唯一的工作就是让电视观众感受到现场气氛。主持人最重要的角色就是一个通“神”的人,是连通两个部分的人。一个主持人没必要成为某方面的专家,军事主持人没必要是军事专家,董嘉耀也从没去过台湾。最重要的是,要像一个好的收音机一样伸出天线来,把天空中的电波转化为声音。收音机自己不会说话,只不过是一个接收转换器,所以主持人是一个肉机器、肉电台。

如果大家在电视系或者说在电视学院里面,经过几年的学习,真正掌握这些东西,出来以后会发现,你不会干电视,你会干电视制片人,不会干电视制片人,起码可以干台长,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这个东西——“道”。我们讲“术、势、道”——这个不是我在讲,百度的李彦宏天天在讲。术是技术,势是趋势,道是道理。首先还是要明道,这样才知道你的技术到底对不对,在错误的方向上做得非常好的事情只是错得更远而已。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年轻的时候在欧洲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子,叫珀瑞斯,后来因为世界大战他流亡到了美国,有一天他在地铁站里看见了珀瑞斯。这个时候他在乘电梯上去,珀瑞斯在乘电梯下来,德鲁克上去之后立刻转身乘上下去的电梯,而珀瑞斯下去之后立刻转身乘上上去的电梯。所以尽管他们都很有效率,但是他们拥抱的时间还是比正常时间晚了两分钟。如果当时有一个人站住,另一个人上去或下来,他们两个人就能更早地拥抱到一起。德鲁克用这个简单的故事,说明在人生中,做合乎道的事情、正确的事情,是可以很轻松的。

做一件正确的事,比把一件本来错误的事努力做正确要容易得多、简单得多、方便得多。这就是道。在每一次的电视节目里面,在每一次的交流里面,你所感受到的内心的东西,它是事实存在的。我们去中关村买电脑,不是买一个空壳电脑,它是里面配了软件的。之所以电脑越用越难用,不是因为它没有软件,而是因为加了更多的东西进去。这部电脑本来是运行很顺畅的,最后变成了一个你被迫要扔掉的电脑,就是因为它装的东西越来越多。所以,在互联网公司里,绝大部分的互联网人都知道一个道理,没事千万不要下载任何东西,因为下载的每一个软件里面都可能包含了病毒和木马。很可能你下载了一个东西之后,你在网上的所有行为都被记录下来。

好,第一个问题讲完了。我没讲电视的编辑、画面什么的,因为我们的老师已经讲得相当好了,以后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可以给大家讲讲电视的策划。

新媒体发展现状与趋势

今天第二个问题,讲新媒体。

电视在媒体界被称为Mass Media(大众传媒)。在中国乃至全球,没有哪个好的网站是来源于传统媒体的网站。比如说中央电视台自己做的网站,它不会做得最TOP,凤凰卫视的网站也是如此。为什么传统媒体自己做的网站往往都不是很成功?原因就在于他们总觉得我们每天有三百个记者在外面跑新闻,我有两百个编辑在编新闻,所以我已经很厉害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那么什么是新媒体,新媒体的特征是什么呢?IT(information technology)。德鲁克就曾经提到一个话题,说以后整个行业转型,将由T转向I,从技术向信息转型。所有的IT公司在刚开始的时候总是那些做技术的人在创办,因为他们可以用技术来构架一个网站,但是后来会发现,一个网站的影响力其实不来自于技术。新浪的技术跟别的网站的技术有什么不同吗?起码没有太大的不同。它们的不同在于新浪提供的是海量的信息。当前一个很小的网站,就可以把各大门户网的新闻在一秒钟内聚合在一起,所以信息已经不再是信息了,因此提供关于信息的信息比提供信息要重要得多。传统媒体往往自恋于自己所拥有的那些内容,所以导致了它抗拒其他的内容,而这种抗拒、不兼容性和不海纳百川的非包容性,让它的产品和消费者存在隔阂。这就是为什么绝大多数中国的传统媒体,也包括世界的传媒,不能向消费者,尤其是互联网用户提供足够好的服务的原因。

现在新媒体公司向这种新的趋势发展。C是什么呢(指着PPT)?community,社区。什么叫社区?社区就是一群人的一种关系的总和。我们发现,现在有一些新的公司,有一家公司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家公司叫MySpace。它在若干年前,曾经希望google公司以三千万美金收购它,但是当时google没有收购,后来默多克用了大概4亿美金将它买下来。买下来之后,google又用数倍于此的价钱买断了MySpace未来每年的广告经营权,这就是因为它意识到了MySpace的价值。这个公司说白了,就是大家现在看到的博客。这边是内容,这边是好友链接,好像很简单的样子。如果只把它当成博客的话,随便一个同学都可以写些东西,但是MySpace,或是其他这种社区类的网站,它们真正的价值在哪儿呢?有没有人可以告诉我?它们真正的价值就是“好友链接”。

根据六度空间理论,我们跟世界上的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六层关系连接,当一个社区型网络提供者,它能够把很多的博客都集中在一起,并且分析他们的好友关系的时候,这些人际网就形成了社会关系的种子。以至于像《星球大战》电影一样,在新片上映的时候,发行方通常都会用类似于MySpace这样的网站做营销。而这里面的好友有多少呢?300万。理论上来说这是个可以无限延伸的交友网,只不过这些好友可以再分成不同的组而已。这样的话,每一个好友又接触到另外一些人。延展开来,透过这样的几层关系,就形成了一个有趣的社会关系网络,它完成了未来营销的基础。

我们现在知道,一个好的企业,或者说一个好的节目,它为什么会获得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它有一群支持它的观众。这些观众会告诉他们旁边的人说,这个节目真好看,你看吧。正是因为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才让一个电视节目获得成功。所以,你的核心用户群,以及它所延展出来的这个社区,就变成了你的这个媒体的最重要的价值。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节目,或是其他的传播产品。我们看一个网站,它的价值在哪里,其实,是要看它的好友链接有多少,而这些好友跟它的关系怎么样,它所链接的好友是否也认同它,等等。

那么对电视从业者来说,它可以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呢?电视节目的一个好处就是,在做节目的同时,它的所有观众,因为他们同时在收看一个节目,而在冥冥之中,这样一群互不相识的人变成了一个集体。所以现在在国外,有一个新的营销模式,就是配合电视节目来建立看你的节目的观众群之间的关系。

有一个公司很有名,叫贝塔斯曼,是卖书的,这个公司的真正价值在它的书友会。它有很多的书友会。还有一个公司叫亚马逊,它提供的是什么呢?比如说你搜索一本《传播学概论》,它会告诉你其他买这本书的人还搜过其他什么书,而这个东西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你会发现它给你很多相关的信息,你可能因为上这个网而看到其他你很想看但是你不知道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是谁生产的呢?并不是亚马逊自己生产的,是它的用户生产的。

我今天早上看了一本书,书名叫做《与顾客共同创造价值》,这本书的作者也是《核心竞争力》的作者。他在书里面专门提到一个观念:在未来,绝大部分我们提供的价值都不再是我们能够生产什么,而是我们能够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让我们的消费者同时也能成为我们的内容生产者。最近有本书叫《财富的革命》,这本书的作者叫托夫勒,他还写过一本书叫《第三次浪潮》,此外还写过《权力的转移》。这本《财富的革命》最主要就是讲未来的公司如何将消费者变成它的生产者。它因此也发明了一个词,叫prosumer,producer和consumer的结合。这个词代表了一种新的产业思路、一种新的赢利模式,那就是如何让消费者本身成为生产者。

例如,在这样一个方式下,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高档别墅,他们会说,我们邀请一些设计师和你一起共同设计你的别墅,你参与设计的别墅可能会卖得更贵。虽然你付出了劳动,作为消费者你给了我钱,但是我还是要多收你的钱,因为我把这个参与房子设计的体验也卖给了你。同样的道理,现在有很多短信投票节目,但这是比较拙劣和比较初级的手段、方法。我们如何能更好地让我们的观众产生内容呢?再比如说,最近北京台有个节目叫《动感秀场》,昨天中午,我和这个节目组的人一起吃饭,最初他们发现这个节目像一个博彩节目,他们就借用了美国的模式。当然,博彩节目在中国受到限制。他们找了很多女孩子来参与游戏,后来发现这个节目的观众主要是男性观众,很多男性观众在看女孩子而不是在看节目。我就问,你们要不要给参加节目的人一些出场费啊什么的?他们说不用,因为这是她们的体验,她们报名后还要PK才能上这个节目。这就是说,从观众当中筛选出来一些人,这些人成为演员,这些演员创造了价值,而我们不用付钱,我们把体验卖给了他们。这是一种模型,当然也会出现新的模型,我们在拭目以待。总会出现一些人,他们能让消费者成为他们的生产者,有可能是内容生产者,也有可能是他们的投资者。

举个例子,在美国有一个网站,这个网站把一些歌手放在上面。这些歌手都有自己的音乐,你现在可以投资给他,让他出自己的唱片,你成为这个歌手的股东。有可能是成功的,也有可能是失败的,你买的不是他的唱片,而是它的股权,由消费者成为投资者。这个道理和prosumer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