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电视编导基础教程
14244000000031

第31章 结构严谨(1)

第一节 概述

只要能掌握和运用好前三章讲过的18种元素,那么你就可以驾驭影视文本的创作并获得成功了。这一章还要讲的六种元素,实际上是进一步地细化与深入,在作品已趋完善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更追求精益求精。要讲授的六种元素是:场景、段落、情节点、动机、铺垫、发现。

我们要讲的场景和段落,实际上是为了更深入和更仔细地了解和掌握如何更好地拍摄画面。要讲的情节点和动机,实际上也是为了剧作在事件出现以后能更具体地推动剧情和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要讲的铺垫和发现,当然也是为了在悬念与高潮出现之前该如何更仔细而合理地安排情节。

应该说,我所要讲的这些,基本上都是为戏剧性的故事结构的剧作服务的,因为这种剧作既要有戏剧性,又要合情合理、严丝合缝,难度自然比较大。

但如果我们能熟悉并掌握好它,那么我认为,你们再去驾驭那些散文体呀、小说体呀的剧作就相对比较容易些了。这也是我自己在创作实践中的体会,如同我的话剧公演后人家来约我改编成影视剧时那样:“啊,影视剧比话剧容易写嘛!”我想我的这种感受大体上不会错。

第二节 场景的几种类型

我在给你们布置作业的时候,总是强调你们写作的文本格式要规范,要求你们必须注明地点与时间,地点就是场景,时间则是为场景里发生的人与事服务的,也是为了投入拍摄时给灯光师布光作参考的。戏剧学院的舞台美术系就是专门培养舞台演出场景设计师的。编剧在构思剧作时,得为某幕、某场选择场景,舞台美术设计师就得调动他的设计手段在二度创作中更好地体现剧作意图。同理,影视作品的场景选择就要求更多样、更丰富、更生活、更真实了。场景选择好了,画面就更有表现力了。

相比较而言,影视作品的场景要比戏剧舞台上的场景来得自由,舞台场景的设置首先要考虑是否该上场的人物都能合情合理的聚来,换句话说,舞台场景是人得迁就景(排练场上,导演常常要问演员,你这个人物为什么到这来?他的目的是什么?想干什么?也即你来到这个场景要合情合理),而影视作品则是景可以迁就人,你这个人物要到哪里、闪回到哪里、梦想到哪里、向往到哪里、变态疯狂到哪里、醉酒幻觉到哪里,场景就可以设置到哪里。然而,是否影视作品的场景就可以不认真对待随便设置了呢?当然不!影视作品是由一个个镜头、一幅幅画面构建出来的,画面不仅只是展现故事情节,它本身也是要有内在含义的,而画面又是由场景组成,因此设置场景,一是要有利于推动剧情;二是要帮助表现人物的思想行为和塑造人物性格。

一般的说来,场景有三类情况:一是行动时的场景,二是对话时的场景,三是行动加对话时的场景。行动时的场景变化很多,像人或动物的行走与奔跑、各种战争场面、警匪片谍战片武侠片中的打斗、各种人力车机动车飞机火车轮船的前进、灾难片中各种自然景观的变化、科幻片童话片中变化无穷的宇宙太空等。对话时的场景相对稳定,不外乎内景外景,内景有家庭、办公室、会议室、大厅大堂、车内仓内、舞厅酒吧、餐馆网吧、发廊妓院、酒店饭馆等,外景有马路公路、天空海洋、田野山峦、公园花园、森林竹园、草原草丛、房前屋后、操场校园、体育场动物园、河流牧场等。行动加对话时的场景当然是各种内景外景皆有,不会那么稳定,但也不像行动时的场景变化那么多、那么快。

场景的设置,先得考虑两个前提:一是要学会合理地选取场景,千万不能天马行空,想写什么景就写什么景,这样既不经济(尤其对电视剧而言)又给拍摄带来困难。比如你一个剧作春夏秋冬全写了、东西南北中的空间全占了、天上地下海洋湖泊河流都有了,这肯定会拖垮摄制组的。二是场景的选取还必须注意视觉效果,尤其是对电视剧来说,它不像电影用的是感光强的胶片拍摄,它是用感光较差的录像带拍摄,如果你的剧作老写黑夜、晚上、山洞、地窖啥的,那播放出来的视觉效果肯定不好。同时,还得尽量避免太过单调和封闭的空间,它们也会影响视觉效果。现在已有同学用数码摄像机拍摄作业,这很好,这是一个朝流趋势。

两个前提考虑之后,接下来就该为你的剧作设置场景了,你得顺着“起承转合”的布局来认真设置以下的几种场景:

(1)交代性和过渡性场景。这是为了交代人物关系和引出事件,所以选取的场景要为这一目的服务。像《克莱默夫妇》的开头,家里,妻子收拾行装。

公司,丈夫得意拿到一个任务。谁知回家,引出妻子离婚出走的事件。又像《美人计》的开头,法庭审判女主人公父亲的罪行,男主人公登门与女主人公认识,亮出特工身份后,女主人公同意一起同行执行任务了。也有中间插入交待的,像《卡萨布兰卡》交待巴黎相恋。

(2)展示矛盾冲突时的场景。如果说前者是人物服从场景,那么这时要场景服从人物了。像《克雷默夫妇》里夫妻离婚后为争夺儿子,两人打官司,当然就得出现法庭的场景了。又像《美人计》里,男主人公有了疑点后,当然就得出现酒窖那个场景了,最后他要去救女主人公,当然也就要出现“虎穴”那个场景了。

(3)进入对抗高潮时的场景。矛盾冲突激化到进入高潮了,你该如何选取场景?像《卡萨布兰卡》里,你可以选在酒店大堂里,也可以选在门口街道,但该剧选在了机场,这才是最佳选择,因为在机场就更尖锐、更千钧一发了,女主人公夫妇能否飞走就看这一刹那了,只有此地才是危机与逆转的地方。

(4)结局时的场景。矛盾冲突解决了,若是正剧或悲剧,场景往往就在高潮处结束;若是喜剧,往往还会出现欢庆的场景,当然,这也没有一定之规,只要把握住“景随情而设”这一原则就行。

场景的选择还得考虑与时间的关系,因为时间是为场景服务的。时间有白天和夜晚,白天又分清晨、早晨、朝霞、上午、中午、晌午、下午、夕阳、黄昏等,夜晚也有华灯初上、傍晚时分、午夜时刻、黎明之前、前半夜、后半夜等。

场景只一处,你选择那个时间段才最能表现人物的行动、心情与性格?比如你要表现一个人物讲信用、守诺言,他与人约好下午几点钟在郊外公园见面,那么,公园就是场景了,人家下午准点到公园等着,谁知他不但遇到交通堵塞还发生了交通事故,又赶上天有不测风云,下大雨、暴雨了,他还没带任何雨具,但他仍然坚持不退缩地在傍晚时分到了公园。又比如,男女两人约会,夜晚的卧室,两人上床,镜头摇到窗口,夜晚变早晨了,两个人醒来,场景虽然还是卧室,但时间变了,两人的关系也变了。

归根结底,场景是为人物服务的。当你着手设置某个场景时,先要明确这个场景的目的是什么,循着目的,你再选好场景与时间,然后再确定场景里的具体内容。比如设置的场景是房间,人物在房间里收拾行李,目的是出差的话,下一个场景就应该或者是机场、或者是汽车站、或者是码头。目的如果是离家出走的话,下一个场景或者在街头盲目乱转,或者去候车室还是公园过夜。还比如,如果某个人物感到有愧内疚,目的是要认错的话,他可能找到对方家里去赔礼道歉,也可能去教堂祷告悔过,或者就只想找到知心好友倾诉宣泄一通,你为他设置何种场景那就要看他是何种性格的人了。

最后,其实每一个场景都有开端、中段和结尾,不必自然主义地去表现。

比如外景:在机场,飞机滑行(开端)、仰头离地(中段)、飞入空中、远去(结尾)。在火车站,列车进站(开端)、缓慢停下(中段)、乘客相拥下车(结尾)。

又比如内景:在会议室,头头主持开始开会(开端)、墙上时钟走动(中段)、头头宣布散会(结尾)。在家庭里,一家人吃晚饭(开端)、小孩在房里玩电脑(中段)、朝霞从窗口射进来(结尾)。总而言之,意思是在场景里你不必每个过程都表现,只要目的明确,有戏则长,无戏则短,只要奔着推动剧情和塑造人物的方向去就行。

第三节 段落要有中心思想

段落是创作戏剧和影视剧的基础单位,如同写一篇文章,需要若干段组成。或者再形象地说,就像一个人,是由头部、肩部、胸部、腹部、腰部、臀部、腿部、脚部等一段一段组成的。实际上,每一段都是一个完整的部位,它们连接起来就是一个人。同样,戏剧与影视剧的每一个段落也都是一个完整的小情节,用我们的行话来讲,指的是“一段戏”,由若干段戏便组成了剧本。我自己在构思剧本的时候,也总是把一段段戏都想清楚了,具体化了,在我的想象中“已经看见了”,这才开始动笔。

在影视剧中,通常的情况是由镜头组成场面,再由若干个场面组成段落。

也就是说,做为“一段戏”,每一个段落都必须有一个中心思想。因此,设计一个段落时,要表现什么?还是交代什么?都得清楚。

那么,什么叫段落呢?段落就是在一个中心思想指导下,由若干个场面组成的戏剧单位。我们来具体说说《美人计》开头的第一个段落吧,女主人公的父亲因间谍罪在法庭上被宣判二十年牢灾,她走出法院时记者问她的感受,警方派人跟踪她(这是一个场面)。她回家后与朋友聚会,喝酒跳舞,与警方派来的男主人公相识,提出喝酒难受空气不好,开车出去兜风(这是一个场面)。公路上,酒后驾车超速被交警阻拦,男主人公出示证件暴露特工身份,女主人公大吵大闹要赶他下车,男主人公制止亲自驾车返回(这是一个场面)。家里,女主人公酒醒了,男主人公提出帮他执行任务,女主人公坚决不干要他滚蛋,男主人公播放录音证明她是爱国的。聚会时的一位老头来约她明天一早坐游艇出游,她答应了。但男主人公说已买好明天一早去巴西的机票,女主人公只好同意(这是一个场面)。由四个场面组成的这第一个段落大约15分钟左右,它的中心思想是冤家不打不相识,终于答应共同执行任务。

也许你们会问,一个段落到底应该由多少个场面组成才合适呢?这恐怕没有定数,只要合理安排就行。但有一个规律,像前面讲“场景”元素时一样,它每一个段落一般也有开端、中段、结尾。该多少个场面,只要遵循这个规律就好。“场景”中的开端、中段、结尾或许还可以省掉“中段”,比如飞机滑行仰头(开端)也可以直接变成降落(结尾),汽车开出(开端)也可以直接变成停下(结尾)。但在段落中那是一样都不能省的。比如《克雷默夫妇》里,它第一个段落是女主人公“离家出走”,在这一中心思想指导下,开端是女主人公在家里收拾行李,男主人公在公司拿到一个好业务项目,高兴回家。中段是女主人公向男主人公摊牌,要离婚离家,男主人公震惊,不信,挽留不住,眼看着女主人公走了。结尾是男主人公抱着幻想打听女主人公下落,相信她还能回来。

现在我们就整部影片的段落是如何设置的,举《魂断蓝桥》为例再说一说。这部影片是由七个段落组成的:①男主人公罗依与女主人公玛拉在飞机轰炸中于“蓝桥”上相遇,一见钟情。②罗依推迟赴前线,要与玛拉结婚。

③罗依又突然提前赴前线,婚结不成而玛拉又屡犯芭蕾舞团纪律被开除。

④被开除后的玛拉生活困难,加上报纸刊登罗依阵亡,于是她沦落为妓女。

⑤罗依意外生还回来了。⑥舞会上玛拉感受到罗依的贵族之家与自己贫苦而耻辱的身份反差太大,于是逃离舞会。⑦玛拉在“蓝桥”上撞车自杀了。在这七个段落中,相遇、结婚、开除、沦落、生还、逃离、自杀便是每个段落的中心思想。

作为编导,学习好段落的最大好处就在于,有了故事梗概之后,在撰写剧作的艺术提纲时,你会感到得心应手,心里踏实多了。因为把握住每一个段落的中心思想,你就不会离题跑题了。为此,我们再举《泰坦尼克号》为例,它是由八个段落组成的:①男主人公杰克赌博赢了一张船票,得以在船上与女主人公路丝相遇相识。②路丝不满自己的婚姻自杀,杰克救了她。③路丝为答谢,邀请杰克参加晚宴,面对奚落,杰克毫无怯意,赢得路丝好感。④杰克又回请路丝参加三等船舱里的派对,路丝的情感得到完全自由的释放。⑤杰克为路丝画像,两人终于相爱上床。⑥轮船触到冰山,路丝在深水中救出杰克。⑦轮船沉没了,杰克使尽力气将生存留给路丝,自己选择死亡。⑧路丝生还,活至今天。你们看,顺着这些设置好的段落,艺术提纲也就很容易形成了,只要在每一个段落里再设想出若干个场面,岂不是水到渠成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