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媒体环境下的国际传播
14241900000042

第42章 新媒体语境下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4)

目前,美国新闻界通过自己的摸索和实践,已经出现一批懂新闻、懂技术的多媒体新闻传播者,走在了学界的研究和教学前列。美国的高校新闻教师尽管都是资深的互联网使用者,但他们对最新技术的应用似乎并不太了解。培训的内容包括Html语言、Dream weaver使用、音视频软件的使用、社会性媒体如网络书签(Delicious)、图片分享网站(Flickr)、微博客(Twitter)、个人网络电视传播工具(Coveritlive)、内容管理系统(CMS)等工具在新闻中的使用等。从培训内容看,视频新闻将是多媒体新闻的重要方面,这与美国视频新闻的快速发展趋势也是一致的。近几年来,美国报纸视频的发展呈大幅增长之势,2006年,美国发行量前200名报纸中,有61%的报纸网站提供网络视频内容;到2007年,这一数字增加到92%。2007年,《华盛顿邮报》的视频新闻获得了美国NPPA的电视新闻奖;《底特律自由报》的视频则获得了美国电视Emmy奖(宽带媒体新闻报道类),这都说明报纸网站视频新闻将成为多媒体新闻的重要发展方向。

而过去从事报纸媒体的记者编辑,对于视频新闻等新的媒体形态缺乏专业的训练。

三、培养合格的国际传播人才任重道远

一个合格的传播工作者必须对重大国际问题上的中国因素和重大国内问题上的国际背景有敏锐的洞察力,要能够在不同的话语体系间进行熟练转换,需要不断进行思维转换,用人文和感性的话语表达自己。众所周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粗通一到两门外语的国人越来越多,全民外语水平得到普遍提高。而与这种普遍提高不相称的是,真正能够熟练运用这些语言来从事跨文化传播的人却成为稀缺资源,优秀跨文化传播人才的捉襟见肘局面并没有缓解而是日渐加剧。当然原因很多,忽视跨文化传播的专业化特点,将这类人才等同为一般性的人力资源,缺乏有效的激励培养机制等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要想使中国文化走出去,必须使国际传播人才先走出去。

国际传播中,中央一直强调“坚持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世界各国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要基本达到让海外读者看得懂、愿意看的要求,良好的语言基础是必要条件,而面对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的受众,面对来自不同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环境的传播对象,面对不同的语言符号、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宗教和法律背景和普世性情感,没有传播工作者长期的感同身受、交流和交锋是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国际传播人才的。

中国在国际传播领域的专业人才十分匮乏,在新闻与传播学界专门从事国际新闻传播研究的学者并不多。当前国际传播的新动向、中国对外传播的机遇与挑战、国际传播人才的基本素质、中国高校国际传播专业的定位和课程设置、国际传播教育的本土化与国际化,以及国际传播教育的师资培训等六大主题都是国际传播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不重视该领域的专业人才培养,不加强理论研究,轻视甚至忽视国际传播理论对传播实践的指导作用,必然延缓中国国际传播从边缘走向中心的步伐。

从学科建设和经费投入上,要大力扶持国内高校国际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构建国际传播和跨国公关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把外语技能和国际传播专业素养放在学科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整合国内教育资源,拓展国际人才渠道,成立国际媒体危机管理人才培训基地,分期分批对各级各类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涉外部门的高层领导和专业人才进行强化培训。这项举措可以使受训人员大大提高外语水平和沟通能力,拓宽国际视野,培养其对国际舆论的敏锐性和跨文化交流意识。聘请对华友好的国际媒体专家前来中国授课,讲授他们在处理国际媒体危机方面的经验和技巧。这项举措将使受训人员了解西方媒体“中国主题报道”的价值取向和惯用模式,特别是熟悉西方媒体在报道愈为频繁的对华贸易摩擦事件的立场和套路,增强应对能力。建立国际媒体危机管理高级人才库。该人才库将汇集国内危机管理精英,在面对重大公共危机事件时,特别是国际贸易摩擦事件时,向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提供智力支持和有效服务,积极应对和及时妥善化解公共危机。

当代中国社会以及媒介生态的深刻转型,向今天的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空前挑战。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媒体推动下,出现了网络融合、内容融合和终端融合。面对媒介的融合,新闻传播教育应该有自身特点的融合,深刻认识融合之道,扎实推进教学创新。应坚持传承与创新的融合,保证新闻传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应推动本土与世界的融合,适应多种文化背景的全球新格局。当前以互联网、移动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所带来的跨媒介、跨产业、跨国界是对社会融合的进一步推动,新闻传播教育同样需要进一步加强交流,加强融合。但融合的目的是为了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教学个性,从而增强不同新闻院系的比较优势。

融合与交流只有建立在个体的独立与个性基础上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不同国家、不同地区都面临着不同的发展实践,如何形成自身个性,是新闻传媒机构应思考的问题。加强交流、学习、合作,加强交汇融合,才能培养出具有世界眼光的国际化新闻传播人才。媒体分众化、精细化的发展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非常突出,这要求我们在新闻传播当中一方面要坚持并巩固教育,为今后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要进一步加强新闻传播教育的专业化和知识化,推进以点和面的融合,着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提升教与学的融合,保持新闻传播教育的活力和生命力。尤其是年轻人,他们对新思维、新技术的敏感和激情远远超过了我们。如何应对传播带来的媒介时代的挑战,新闻媒介尤其要注重以学生为本,要把学生的智慧思想化为教学发展的动力、条件和基础,实现教育学的充分融合。教育创新一定要把学生们丰富的创新思想和实践与教师的追求融合起来。学生们也要善于学习,要把自我的创新意识与学院的培养目标结合起来。既保持灵动活泼的头脑,也坚持与他人的融合。

从新媒体发展来看,我国与西方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世界各国都把互联网作为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扩大国家影响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和有效载体,采取各种措施谋求优势地位,扩大在网络空间的影响,抢占文化传播的制高点。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是顺应世界传媒发展趋势,实现我国媒体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是更好地让国际社会了解中国、认识中国,向世界说明中国的需要;是积极参与国际文化竞争,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需要;是打破西方舆论垄断,促进世界信息传播秩序更加公正合理的需要。

由于国际传播涉及国际政治较深,它常常被完全意识形态化。但它同时也是世界各国人民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有着超越意识形态的一面。因此,国际传播中的价值立场难免发生冲突。当然,媒介的价值立场受很多因素的制约,如媒介与政治的关系、媒介的经营管理体制、国家传统文化对媒介的不同要求和认识。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价值立场大致包括国家价值、商业价值、新闻价值、社会价值几个方面。舆论学创始人李普曼说,“正如我们按照自己的准则进行自我调整一样,我们也会按照那些准则去调整我们所看到的事实。从理性角度来看,事实对于我们的是非观而言是中立的。但实际上,我们的准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应当了解什么以及如何了解”。“在当前的文化研究中,有一个相对应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媒介和受众具有相同的力量,正是媒介和受众间的相互作用才产生了意义并形成了文化。这种受众接受过程的理论建立于解读的概念。”媒介制造内容,受众加以解读,双方互动才能产生意义。媒介和受众的互动在网络信息使用者身上特别明显。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媒介和受众之间存在观念上的差异是必然的。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展的不断深入,媒介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需要以在竞争中取胜。

提高传媒人才的政治修养,必须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任何时候都要善于从政治上认识和判断形势,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传媒的人才应具有较强的法规素养,善于从符合时代精神的政策、法规中吸取营养。打造传媒人才的法规素养,最基本的是要以“崇尚法律”、“恪守公正”为价值取向。同时,传媒人才要“恪守公正”,比如伦理道德思维以是否合乎道德要求为思维定势,以善恶评价为价值取向,以是否合理、有利于社会良性进步和发展为价值取向。

传媒的复合型人才应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及良好的职业道德,要不断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崇尚敬业,甘当无名英雄,甘为人作嫁。

做国际传播很辛苦,没有非常健康的身体,做不好国际传播,特别是战地记者,要耐热、耐寒、耐渴。做一件事情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要脚踏实地、多实践,理论教学可适当少些,多些实践实干。搞教学和做媒体的人可以岗位互换,新闻院校的老师可以到媒体去工作一段时间,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新闻院系可以多请有从业经验的人去传道授业。要有大视野,要把整个新闻教学放在信息革命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之下,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要尽可能适应信息革命及社会发展这个大趋势。要更具开放性,适当压缩必选课,增加选修课,允许学生有更多的选择,鼓励新闻院系学生读双学位,以掌握除新闻外一门过硬的专业知识,这样的复合型新闻人才会更受到媒体的器重。国际传播面对的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和不同信仰以及不同意识形态构成的复合式传播环境,单一的传播内容或传播形式肯定是不受欢迎的。对中国来说,把国际传播从对外宣传的误区中拉出来只是往正确方向迈出的第一步。要实现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传播机构的目标,中国的国际传播人才还必须谙熟国际传播的策略与技巧,掌握平衡报道的艺术。

拓展传媒人才的视野,基础在于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外围知识,能对传媒产品的质量优劣、价值大小有准确的判断,这要求传媒人才从知识水平、政策水平、实践经验和业务能力上提升自我,不断刷新和掌握最新的传媒理论和思维方式、方法,对各种学科,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科学介入,使自己成为又专又能的复合型人才。

夯实传媒人才的基本功底是现代社会高科技迅速发展的需要,因此,传媒人才要深入地有重点地学好历史、经济、科技、管理等知识,养成学习一切需要学习的东西的良好习惯,只有这样,才能站在时代的前沿,有能力、有本领通过传媒激发受众的创造热情、奉献激情,创造传媒的辉煌业绩。

第三节 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实践

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坚持以国家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完善现代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注重在实践中发现、培养、造就人才,构建人人能够成才、人人得到发展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充分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立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

建立人才培养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动态调控机制,优化教育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和区域布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因材施教,建立高等学校拔尖学生重点培养制度,实行特殊人才特殊培养。

在国际传播方面,同样需要大批优秀的人才来支撑。要做好国际传播,要有一批高水平的中文编辑记者,还需要有一大批能够用英语或其他外语熟练地进行写作和翻译的人才,他们既懂政策,又熟悉并能熟练地运用两种文化和文字。国际传播是一门专门的学问,不是一般外语院校的毕业生能胜任的,而是经过专门的培训才能担当重任。国际传播的“翻译工作”,由于要逾越文化差异的障碍,大多具有“深加工”的特色,不同于一般的翻译。另外,现代社会,各行各业分工很细,编译人员不可能什么都懂,即使高级人才也需要专业化。现在的新闻学院和翻译学院在培养这类人才的课程设置方面,还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国际传播大发展的需要,必须从更高层次,更长远规划来加快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