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媒体环境下的国际传播
14241900000003

第3章 绪论(3)

新媒体是由包括文字、声音、画面等多种符号元素组成的载体,与传统的传播方式相比,随着符号表达范围的扩展,现代符号系统已经由单一符号系统过渡到由文字、图画、声音、影像等元素组合而成的多元符号系统。新媒体形态出现的多样化正是这种符号系统多元的体现。著名符号学者罗兰·巴特在索绪尔提出的符号能指及所指概念的基础上认为,符号学中能指构成表达面,所指构成内容面,在表达面和内容面上又被分为内质和形式:表达的内质,例如发声的而非功能的声音内质;表达的形式,它由聚合规则和组合规则构成;内容的内质,例如所指的情绪,意识形态;内容的形式,所指之间的形式关系组织。

从传播特性和功能上看,国际广播之所以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是由于其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直接面对国外听众、声情并茂等特点和优势,这种“流动的报纸”适于战时宣传和政治斗争需要。较之国际广播,国际卫星电视声形并茂,以其前所未有的“大覆盖率”、“直接性”、“现场感”和“接近性”,超越时空,跨越国界,瞬间传送,初步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全球化。通过这些传播媒介,国际传播在树立本国形象,反映本国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艺术和社会生活,潜移默化地传输本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媒体企业联盟利用了一系列手段,包括将他们的内容‘地区化’和‘本地化’,以扩大受众面,让节目不仅为世界名人喜欢,而且要‘在全球都受欢迎’。数字技术和通信卫星使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在世界各地扩散开来”,“非但没有创造出一种‘同一’的文化,西方媒体文化的全球化倒很有可能产生一种‘混杂的异体’”。

传播技术适应了社会发展对国际传播的时代要求。不仅使网络等新媒体在真正意义上突破了时空的界限,随着目前宽带网的建设与不断完善,还能使各种信息以文字、图片、音像、动画等多种样式,全天候迅捷流畅地在世界各地传播。正是这种在虚拟空间瞬时、无限、多样的跨国、跨文化、跨语言的传播能力,使得以传播技术为依托的各种新媒体的传播备受瞩目,使传播的内容更丰富,传播方式更多样化。

第三节 新媒体赋予国际传播更大渗透力

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说:“电脑预示了这样一个前景:技术产生普世理解和同一产生对宇宙理性的浓厚兴趣。这种状况可以把人类大家庭结为一体,开创永恒的和谐和和平,融入宇宙罗格斯……电子媒介的发展终将使心理上的公共整合成为可能,这种整合开创了但丁预见的意识普世性”。充分发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积极作用,占领信息化条件下国际传播的制高点,使国际传播渗透到每个传播层面。

近年来,社交媒体(socialmedia)在全球爆炸式发展,新兴的社交媒体在国际传播方面表现出惊人的号召力。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Compete的最新统计,Facebook已经超越雅虎成为美国第二大网站。Facebook2010年1月的独立用户访问量为1.34亿,而雅虎为1.32亿。在参与度方面,Facebook用户拥有超高的参与度,他们平均有11%的上网时间花在了Facebook上,而雅虎和谷歌这一数据仅为4%。

Twitter更成为了解信息、发布信息的重要渠道。在2009年的伊朗大选中,伊朗民众利用Twitter力挺反对派候选人。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络版发表分析文章称,为了支持反对派总统候选人米尔·侯赛因·穆萨维,数十万伊朗人走上街头进行示威游行。之所以有如此多的伊朗人在同一时间走向街头,原因就在于他们利用了社交网站这个新媒体武器,尤其是Twitter。借助于社交网站,他们不仅可以发布总统选举信息,约定在某一时间上街游行,同时还可以号召志同道合的人共同访问某家政府网站,利用惊人的流量让网站陷入瘫痪。伊朗政府通过采取相关措施约束网上活动。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总统领导的伊朗政府已经身陷重围,他们试图限制伊朗人访问互联网以及利用互联网进行通信。但是新出现的社会化媒体正向伊朗传统的国家媒体控制发出挑战。在新型社会化媒体帮助下,伊朗人得以寻找一系列新奇的能够避开诸多限制的方式。他们通过撰写博客和在Facebook发帖子的方式进行交流,同时利用Twitter发送信息,协调他们的抗议活动。自总统大选拉开大幕以来,他们的网上活动便逐步升级。面对这种形势,伊朗政府采取针对措施,试图约束或审查他们的网上交流内容。根据Twitter公布的统计数据,Twitter上有关德黑兰大规模和平游行的报道和图片链接,以及有关伊朗出现的街头冲突及人员伤亡事件的信息,已经成为这家全球性网站最为热门的焦点话题。一些TwitterFeed成为了反对派总统候选人穆萨维支持者的“虚拟媒体办事处”。

而反对派发布大选信息力挺穆萨维。Twitter的技术服务拥有巨大力量,能够在全球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Twitter在伊朗扮演了“交流工具”这个重要角色。大量Twitter用户发布与伊朗选举有关的信息———使用“IranElection”(伊朗选举)这个关键词———也就是我们所知的tweet。通过这个关键词,用户可以搜索Twitter上所有与伊朗选举有关的tweet。其中一个消息这样写道:“在伊朗,我们并不拥有全国性的新闻报道,每一个人都应该帮助传播穆萨维的信息。任何一个人都能扮演广播员的角色。”

伊朗政府约束网上交流活动开始于选举日,当时短信服务关闭。反对派支持者对此表示,政府试图摧毁他们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组织工具。很多Twitter用户分享交流方式,避开政府的窥探。他们利用对网络浏览器进行编程,访问代理服务器———用户浏览器发出的任何要求都会被送到另一个国家的代理服务器并由其代为处理。

互联网专家、哈佛法学院教授乔纳森·齐特林(Jonathan Zittrain)表示,在绕开审查方面,Twitter的表现尤为突出,原因就在于用户拥有太多方式向Twitter发消息———可以通过手机、网络浏览器或者专用软件———所发的消息也有太多“出口”。齐特林说:“Twitter feed很容易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响应,Twitter简单和不成熟的特征让它拥有非常强大的力量。”不管是利用Twitter这些新媒体从事正面的传播活动还是负面的传播活动,其威力都不容小视。

近年来,发生在我国的一些重大新闻事件成为中外媒体的焦点,如拉萨“3·14”打砸抢烧事件、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以及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等。对这些事件的报道,不仅通过传统的报纸、杂志、电视,在网络上各种新型的传播方式如博客、播客、DV等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从拉萨“3·14”事件的被动局面,到以开放的姿态迅速、准确、透明地报道汶川大地震、乌鲁木齐“7·5”事件等,我国媒体正在探索如何转变观念,转变方式,转变手法,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加强信息的全球有效传播,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

二、新媒体具有广泛的渗透力

互联网的产生和广泛普及,带来了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和舆论格局的深刻变化。互联网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在发展,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越来越成为人们了解信息、学习知识、休闲娱乐的重要渠道。

在这种形势下做国际传播工作,如果对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网络电视、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体不高度重视、不善于运用,就会陷入被动,更谈不上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因此,必须紧紧抓住信息化的历史机遇,按照大力发展、充分运用、积极引导、有效管理的要求,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政策保障,着力建设一批综合实力强、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重点媒体。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传统媒体的品牌和新兴媒体的传播速度和能量是可以相辅相成、互补长短的,而这正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具有合作可能性的基础,以数字网络为特征的新媒体为人类缔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无限广阔的传播空间。

随着信息传播高新技术及互联网的崛起,社会传媒环境产生了急剧变化。

面对这样的现实,世界范围内,传媒机构纷纷上网拓展其内容服务。公民媒体的崛起虽不可能取代正规的国际新闻报道,但是却具有自己独特的新闻价值。

它提供网络用户唾手可得的自选,自编,自播,互动,搜索,组成完整的传播系统和创新信息环境。博客、播客、微博客、社交媒体(SNS)、RSS、专业化搜索引擎、维客、社区网络……总之,令人眼花缭乱的工具和服务,构成了全新的社会媒体的生产和发布环境。

当今,移动互联网正在经历一个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未来移动互联网将发展成为可以同时提供语音、数据和多媒体等服务的开放式网络。在新媒体时代,技术与受众都在不断的变化。传媒机构要不断研究受众的生活习惯与需求心理,才能更有把握地预测市场将会如何选择技术,将如何决定一些新传播手段与技术的生命力。

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通过构筑信息高速公路,将信息的传播渗透到全球。美国政府把“网络信息高速公路”视为国家基础结构的新基石,这样一条公路的发展,将对国家的存在方式和运作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国家将不再以单纯的地域范围为限制,而是成为一个有机的综合体,其中既包括区域性、地方性的社会组织,也包括各种超地域性的虚拟社会组织。“美国正是靠这条无形的‘公路’,无声无息地穿越了国界,很快裹起了整个‘地球村’,把自己的‘网络疆域’扩展到许多国家,对别国的‘网络主权’构成了威胁。等到他国醒来时,发现美国人那条‘公路’已经成了美国的新领土。”各种风格类型迥异的视频播客陆续涌现在网络上,金玉米(GoldCore)的“Danwei”视频播客通过外国人的视角记录、观察中国的文化现象,不仅在Youtube上获得高点击率,而且受到国内网民的广泛关注。视频播客无论在类型上还是数量上都远远超越了音频播客,并迅速成为播客的主流形式。“第三世界国家把对权力的追求与对财富的追求看得同样重要。达到此目的的途径之一就是改变各个国际领域的游戏规则。”虽然象征革命的传播卫星,随着科技不断的改进,其所展现的特质及意涵仍然不十分清楚,但不可否认,传播方式的改变是卫星时代来临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现象,“在卫星传播的时代里,传播媒介就是新的电信技术、人造卫星和计算机的结合,而其传播与信息的关系则是直接的、密切的,它使得信息的处理、储藏和传送发生巨变,革命性的新媒介也随之一一诞生。”卫星传播与其他传播形式相比具有自己一些独特的特点。由于一枚同步卫星可以覆盖约三分之一的地球表面,三枚同步卫星,即可对全世界进行卫星通讯,因此只要透过卫星传播,其讯息必定会传送到其他国家,这种跨国性的传播正是国际传播的特质。透过卫星的传播是不需经由中间媒体,如地方电视台、有线系统传输或政府的控制,因为卫星传播是属于高频率及高功率的传播媒介,人们可以直接透过卫星传播,在家里接收与发送讯息至世界各国。

卫星传播使得大众传播的控制权,从讯息生产者转移至讯息接收者,大量同质的阅听大众将不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小群体的异质阅听大众。

公民媒体的迅速扩张更强化了新闻资源的丰富性。用户不完全受控于过去的“把关人”。网络传播时代的最大特点之一,是用户有了更多选择的自由,不完全受控于媒体的编辑部把关。各大门户网站与地方媒体,公民媒体合作,将各地消息第一时间直接传播到全球,这也是互联网的一个特别的能力,它把地方新闻和国际新闻的界线模糊了。

互联网媒体的一些新特质,使其在传递信息、引导舆论、反击西方媒体不实言论等方面可以并且正在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以网络媒体等新媒体为突破口,在涉华事务等国际重要舆论的竞争中,掌握话语权,赢得主动权。新闻传播已进入无国境的境地,信息时代的资讯管道纵横交错,令人防不胜防。一些突发性事件,在某些时间、个别地区,已出现一定程度上的舆论失控的迹象,对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

时代在变化,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新华社不再是“外电”唯一的入口、国内消息唯一的出口。境外信息在技术上已可能绕过多年训练有素的新闻把关人,直接和国内观众见面了。各家媒体可以绕过新华社,直接“上星”、“上网”,看到和翻译外台、外电、外报,不通过“主渠道”即能获取新闻。国际新闻的传播内容和方式都在发生变化,新的传播手段使新闻性中的迅捷性、直观性、真实性特征得到了凸现。国际新闻传播越来越多地依靠科技,表现了越来越强的组织、管理和技术性强的特征,其渗透力也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