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广播电台纷纷上网,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优势,加强网络广播的直播和点播功能,利用论坛、电子邮箱、QQ、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的结合,增加与对象国网民的互动。如网民在节目进行过程中可以通过这些方式来评论、调查、抢答和点歌等。同时,集纳传统广播电台的新闻资源,网络与电台合作,把以往一些听众喜欢的节目,电台的名牌栏目,有深度的、高雅的节目放到网上,以供错过收听时间的听众网上点播和下载,以弥补广播稍纵即逝、不能自由选听节目、仅有声音而无图文的劣势。可以说,通过与网络的结合,传统媒体在传播中更具针对性,在国际传播的影响力更广泛了。
第二节 博客及微博
博客最初的名称是Weblog,由web和log两个单词组成,按字面意思就是网络日记。“博客”有较深的涵义:“博”为“广博”;“客”不单是“blogger”更有“好客”之意。借由Blog可以将网络上网友集结成一个大博客,成为另一个具有影响力的自由媒体。博客按功能分,可以分为基本的博客,即单个的作者对于特定的话题提供相关的资源,发表简短的评论,这些话题几乎可以涉及人类的所有领域。微博,即微型博客,目前是全球最受欢迎的博客形式,博客作者不需要撰写很复杂的文章,而只需要抒写140字内的心情文字即可(如Twitter,随心微博)。按照博客主人的知名度、博客文章受欢迎的程度,可以将博客分为名人博客、一般博客、热门博客等。按照博客内容的来源、知识版权,还可以将博客分为原创博客、非商业用途的转载性质的博客以及二者兼而有之的博客。
一、博客———从群体的影响到大众的影响
博客因其具有通过网络把私人言论进行公共传播的强大功能,被称为个人媒体。目前在新浪博客、搜狐博客、网易博客、博联社、博客中国、凤凰博报等博客平台上,活跃着大量的实名博客,因其作者以真实身份亮相、内容贴近公共话题、博文上传频率高等特点,往往访问点击量和评论发帖量较大,尤为鲜明地体现了个人媒体的传播特征。人们开博的主要目的是用于记录自己的心情,表达个人的观点,以及与他人分享信息资源等。大多数作者都希望自己的博客能被别人浏览和关注,也有不少人比较在乎自己博客的点击量。由此可见,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传播方式,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为公众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表达思想和观点,交流情感和信息,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以求赢得社会的认可和赞誉。在现代社会,“个性”、“自我”等概念早已深入人心,人们一改过去那种“谦谦君子”的风范,努力追求个人的价值和成功,而博客的出现正好满足了人们“表现自我”的精神需要。例如,徐静蕾在《老徐的博客》中,通过记录每天的工作、生活与感受,回忆从求学、恋爱到从影的过程,将自己所经历的酸甜苦辣与人生感悟淋漓尽致地抒写出来,充分展现了一个才女的心路历程,用她的话说:“博客中才是我最真实的自己”。“当博客的语言符码成为一种生产工具,它所生产的并不是物品,而是生产一种阅读的需要与一种表达的需要。”语言既是这一事件的挑起者,也是这一事件的终审者,一切依靠语言来进行,而不是事件的真相,博客语言符码的力量也大约就在于此。通过博客,工作或生活在异国的人每天都可将他们在当地的所见所闻,利用互联网,以文字、图片甚至视频和音频的方式向另一国的受众作个性化的报道和评论。他们在规模上具有“全民性”,手段上利用了互联网上的博客,内容上偏于文化和经济交流,他们虽然不是专门的国际传播从业人员,但获得了同样甚至很可能是更“好”的国际传播效果。
博客结合了网络传播的效力和人际传播效果,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内容通常亲和、生动、真实和个性化,具有在网络空间营造“对话”的功能,可以取得很好的传播效果,这无疑能成为我国国际传播的新渠道之一,可以低成本而高效率地提高我们的国际传播效果。
使用博客能鼓励公民个体形成国际传播主体的意识,积极地加入到国际传播中来。微软上海公司有一位职员叫王建硕,他开英文博客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在上海的外国人提供他所知的信息,内容包括如如何到达上海,如何从浦东机场坐车到市中心,上海市有哪几个出租车公司,各公司的服务如何,车是什么颜色的等等。他所提供的信息与其跨国背景以及博客良好的互动性相结合,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及时性和实用性,从民间的角度获得了很好的国际传播效果。
在博客的个人属性上,实名博客作者或原本就是社会著名的专家、学者、明星,或原本不著名但在各自行业颇具实力,大多出示作者本人的肖像或简介,博主身份与个人身份的一致使其对自己的博客内容更负责任,所述事实有据,所表观点鲜明,彰显了作者个人的精神个性,表现出比匿名博客更强的亲和力和公信力。在博客的社会属性上,实名博客的内容一般贴近时政时经或时尚文化,多涉网民关注的公共话题,访问量较大,自我空间同时成为公共空间,博主大多在这里真诚对待访客,或就个别问题回帖呼应,或就集中问题发表博文,有的热点议题在博客内扩展成为“专题论坛”,表现出比匿名博客更强的互动性和影响力。
实名博客这种自我空间与公共空间相重合的个人媒体,具有扩张个人声音的巨大作用。博主个人在这里享有充分的言论自由。“想说就说”的便利,使现实“私域”中的作者轻点鼠标就能一步跨入网络“公域”,使个人言论不被任何外力屏蔽或剪裁。博主个人言论的扩散速度和广度不以任何人意志为转移。只要博客内容有足够吸引网民关注的元素,一经网民言论的传播放大,再经主流媒体的报道渲染,原本社会著名的作者可能因此名气更大,原本社会无名的作者可能因此声名远播,其作用也或正或负另当别论。
公众参与博客不仅是娱乐消费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政治参与的一种形式。博客的出现无形中为博客参与者讨论社会政治问题提供了空间,博客参与者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政治权利,并有能力对自己的生活做出选择,对特定的形势进行反思,所有这些行为都是民主的基础。博客参与者每天正以微小的方式培养一种市民精神,也正是这种弥漫在博客领域里的公民精神,最终将成为社会的旨归。
二、微博———从小众走向大众
微博是新近兴起的互联网热门的服务。用户可以利用PC、手机等各种可连接网络的终端进行访问,随时随地发布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类型信息,再将自己的最新动态以短消息、短信等形式发送给好友或者追随者。微博整合了用户的时间碎片,通过140个字符让用户随时随地传播信息和动态,由此大受青睐。
从微博的发展状况看来,它不仅仅是一种互联网形态,更是足以引领传播革命的新媒体。传者受者的真实性与双重性,互联网的匿名性,曾给网民带来极大的言论自由,而当虚假信息充斥互联网时,网民们逐渐对虚拟网络产生了极大的不信任。微博恰好把握了这一时机,沿用社交网站的实名制做法,在真实信息的基础上延伸更广、更深的社会网络。微博网站可以识别同办公室、同楼、同小区、同IP的用户,挖掘真实人际关系,并加以推荐。所以,微博网站组建的大多都是熟人之间的真人网络。最终,微博形成了新的网络环境:大多数人都用真实身份形成了自己的人际关系,并且将现实中的诚信度与网络上的诚信度结合起来,两者相辅相成。
微博网站的使用者还可以同时拥有“传者”、“受者”的双重身份。用户不但是信息的接受者,也能成为新闻的采集者和传播者。2009年11月1日,北京机场因大雪班机延误,很多人被困在机场。前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用电信3G笔记本向某SNS网站发出了一条微博信息“北京机场大雪,航班延误90分钟。”几个小时后,电脑断电。李开复用手机发布信息:“等了12小时,已经缺实物9小时,缺水3小时,说无法补充,空气很差,原来抱怨的员工都没有力气了。”当事人通过电脑、手机提供的鲜活的细节描述,成为了媒体报道“雪误航班”的最好素材,传统意义上的“受众”成为了实实在在的“新闻源”。
微博传播内容的丰富性使它支持各种内容格式。微博不仅支持用户传播文字、图片内容,还支持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人们利用时间碎片提交的信息保证了微博上内容的丰富性。时间碎片是指现代人们生活越来越忙碌,特别是精神生活丰富之后自己的时间被拆成了很多零碎的片段。电视、电台、报纸、杂志的信息传播载体具有难以替代的独特性。微博网站的信息传播渠道则非常多样,网民可以通过网站访问微博网站,也可以通过特定的客户端了解微博网站中的好友动态,还可以通过手机访问WAP网站或手机客户端。网民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电脑、手机浏览信息、发布信息,还可以通过手机拍照,即时上传到微博网站。传者可以通过手机、电脑即时发布文字、图片、视频、音频信息,受者也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多种手段即时接收多媒体信息,这也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
微博具有即时传播信息的时效性。按照传统传播方式,从发出信息至收到反馈,需要经历一定的时间,从而产生滞后性。网络传播的一大优势是能将这种滞后性减少到最小。传播渠道的多样性保证了传播速度的即时性。以2009年2月9日发生的“央视配楼失火”事件为例。大火发生半小时后,“草根媒体”赶在主流媒体之前发布消息。一位叫“加盐的手磨咖啡”的网民,在事发时用手机拍下火场照片,并于2月9日21时04分将照片上传到微博网站。之后的12小时,照片的访问量超过37万次,跟帖1700多个。而另一位叫“msun msun msun”的网民于2月9日22时左右将一段现场视频上传到微博网站。约6分钟后,新华社才代表主流媒体第一个发出了有关火灾的快讯。微博在这类突发性事件的信息素材的收集和传播速度上是传统媒体无法企及的。
在传播模式的创新方面,微博网站多采用好友之间的人际传播的传播模式。传者发布信息,好友可以收到信息。好友对该信息进行分享,好友的好友可以收到该信息。反反复复,信息便能以类似病毒的速度迅速传播开来。传播效果的超越性在微博网站中得到体现,比如普通大众作为“自媒体”发布的信息,也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以微博女王姚晨为例。姚晨出演过武林外传、杜拉拉、潜伏等影视剧,算是当红女明星,但是在网上,之前并没有太多追随者。新浪微博开放之初,她被邀请注册,之后以其敏锐的语言以及放松的心态,受到70多万用户的关注,人气一发不可收拾,甚至超过了李开复和李宇春,直至成为新浪微博女王。姚晨说,“我突然觉得我得对这70多万脖子(博友)负责。曾经和朋友聊天时我一下悟到,这个数字几乎超过了一份成熟的都市报的日发行量。就是说,我每每发布的消息竟然可以达到一份报纸的传阅范围,而且速度还要快N倍。”
微博发展至今,其传播速度、传播效果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从传播学角度看,微博是一种正在成长的新媒体。无论是政府、社会团体还是企业、个人,都应该了解微博,利用好这个新媒体。全球语言监测机构(Global Language Monitor)公布的数据显示,微博“Twitter”成为2009年最热门的英语单词。生活化、娱乐化、即时化三大需求将重构互联网格局,微博的兴起初步呈现出了即时网络的发展趋势,微博将引领即时网络的发展。
微博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式的网络传播机制和信息生产机制,它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某件事。微博由于其内容简短,写作门槛低,加之发布渠道更加便捷化、多样化、同步化,使得信息生产趋向于零时间。国外微博允许发布140个英文字符之内的短消息,国内的微博一般允许发布140个汉字之内的短消息。
由于其发布的字数的限制,使发布者在编辑要发布的消息时不用经过大脑的深加工,而直接将所见所闻所想以短消息的形式同步生产出来。微博多样化、便捷化、简单化的发布方式降低了信息发布的门槛,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处发送微博信息。目前,微博的信息发布整合了多种平台,可以通过Web网页、客户端、手机短信、手机上网、绑定IM工具、电子邮件插件等方式来实时发布简短消息。
另外,微博的同步性功能设置可以将一条信息同步发布在其他相关联的微博网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