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14241400000034

第34章 画面传播的基本原理(2)

2.模仿伦理学层面的意义

模仿可以给人带来价值观的实现和终极目标达成的快感,这同样也是后面将详细论述的人的审美愉悦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模仿的快感,一方面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是认识到“某物是某物”即一种自我认识提升的快乐;另一方面,进行模仿的实践和观摩模仿物的过程还有一种“善”的指向,这使得人们在接受图像的形式的过程中,还会有一种道德层面的享受。比如,亚里士多德区别了三种不同的模仿方法:“照事情本来的样子去模仿,照事物为人们所说的样子去模仿,或是照事物应当有的样子去模仿。”关于第一种模仿,是简单地模仿客观自然,如前所述,在这种模仿过程中,人们可以得到一种认识论意义上的满足和快乐;第二种模仿是模仿的神话传说;而第三种模仿是按照一种可能发生却未必发生的事情的状况和方式来模仿,这种事物是人类理想中的事物,它是人们所认为应该拥有的事物。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模仿本质上是一种对“善”的模仿。

囿于各种客观自然条件的限制,我们人类拥有的各种生活和事物是不尽如人意的,而且很多情况下根本无从改善,这就是人类在发展自身的过程中所面对的自然等因素的控制。但人类模仿、创制图像的活动却是不受限制的,人类的理想在现实中往往很难实现,但可以在自己的模仿作品中得到实现。比如19世纪法国画家皮埃尔·加伯尼的油画《春的节日》就描绘了这样一幅令人心醉神迷的场景:“大地慷慨地献出礼贡,猛兽和平地从危崖荒漠中走来,酒神的战车装饰着百卉花环,虎豹在它的轭下驱驰。”而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任何人,包括奴隶也成为自由人,专横的礼教,可耻的习俗,在人与人之间树立的顽强敌对的樊篱蓦然被推倒;此时,在世界大同的福音中,人不但感到自己与邻人团结了,和解了,融洽了,而且是万众一心……”我们知道,其实大同世界不存在,而且在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存在过,但在加伯尼的这幅绘画中却能通过色彩、造型、明暗对比等而被制造出来,在接受这样的图像信息的时候,人们能够感受到的是一种乌托邦已经实现的欢欣和愉悦。时至今日,在人类创造的所有视觉媒体当中,无论是在影视,还是在摄影和电脑多媒体中,我们都能够轻易地找到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但是寄托着人们理想的视觉形象。

3.图像传播具有美学功能

图像直接诉诸人们的视觉感官,直接引发人们的感性波动,这种波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不受理智、信仰等因素控制的,这是一种生命的直觉,它体现了一种人在接受信息过程中的美学指向。

如果按照美学之父鲍姆加通关于美学的定义——“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那么人们循着快感去进行各种符号的创作就是模仿的美学含义,正如贝拉·巴拉杰所说的那样:“视觉性的人类体态并不传达概念,概念用词汇就能表达。体态所要表达的,是内在经验,是能用语言表达的内容全部表述之后仍然余留下来的、非理性的情动。这种情动存在于灵魂的最深处,是仅作为概念的单向折射的词汇无法接近的。它恰好与音乐的体验在被理性化之后的概念中无从表现一样。脸部和脸部表情之中所显现的,是精神性的经验,它不以词汇为媒介而直接诉诸视觉。”在此,巴拉杰用三种媒介的相互比较阐释了图像的这一特性。即视觉形象是和概念无关的,因此是和抽象思维无关的,它是感性的,直接诉诸人们的感官和灵魂的,这将首先唤起人们“快乐”或者“不快乐”的感知,而所有的认识论意义上的正确与错误,伦理学上的善与恶的认知都是在事先被唤起的这种“快乐”或者“不快乐”的情绪支配下进行的。所以,在视觉图像的世界中,感觉是第一位的。所以,巴拉杰用色彩为例作出了这样的阐释:“总的来说,色彩直接触及灵魂”,他还把人的灵魂比喻成一架钢琴:“色彩是键盘,眼是琴锤,灵魂是一架有许多弦的钢琴;艺术家是弹奏者,在以弹奏键为目的的同时,又要唤起灵魂中的震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包括电视在内的所有图像传播都首先是一种感性的传播,它首先引发的是一种理性无法控制的心灵震撼。那么,思索感性的奥秘是理解图像传播魅力的核心所在。

第二节流动图像的叙事与抒情

如前所述,因为对图像的感知可以被化解成人类生活中最终极的力量,它可以涵盖人类认识、伦理和审美的所有领域,因此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一直有一种不断发展自己制造和传播图像的能力的冲动,这里面就有一条非常典型的技术主义的线索,即绘画→摄影→电影→电视→电脑多媒体等技术的前后传承。这条线索内部隐含着一条发展逻辑:图像对现实的真实模仿和复制,即图像的表达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对应物越来越一致,这也是人们在发展图像技术时候的一个突出追求。但这种一致性蕴含着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视觉技术对客观现实世界的真实模仿和记录,这个过程是追求一种画面和真实事物外观的逼真;二是人类所创制的画面对自身精神世界的模仿和记录,这同样追求一种真实性和逼真性。前者典型的文本是纪实摄影、电影纪录片、电视新闻等,而后者则是表现主义电影、现代主义绘画等。也就是说,前者是人们通过视觉技术模仿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情和真实存在的物品,而后者是模仿人类脑海中出现的想象的甚至是幻象的景观,这些景观往往是由相应的情绪引起的,观者在观看这些图像的时候最先被激发的也是相应的情绪。所以,图像从整体来看,它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是表意和叙事,即前面论述的图像的认识论的功能;二是抒情,也就是前面所说的美学功能,单独的画面如此,流动的画面也是这样。

从电影开始,人类已经能够创制流动的画面,这具有一种革命性的意义。因为在人们眼中,现实生活是一个活动的流动的过程,反映在人们的大脑中,人们头脑中所产生的幻象同样也是连续的。静止的画面,如摄影、绘画这些媒介只能截取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片断,人们必须用大脑去完形这些画面所反映出的真实生活过程,这样,画面其实与真实生活隔了一层,人必须动用自己的思维才能完成这种转换。而流动的画面恰恰是对生活场景全息复制,现实和符号之间可以完美地合一而不隔任何东西。那么,流动的画面如何将活生生的现实复制传播并表情达意呢?这是本节要讨论的主要问题。

同样用流动的画面来叙事和抒情,电影的运用比电视要早得多,而且二者的原理基本一致,所以对这个问题我们先从电影开始谈起。

邵牧君将西方电影史划分为两大传统:写实主义传统和技术主义传统。写实主义传统的奠基人是卢米埃尔兄弟,他们的电影描绘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比如火车进站、工厂放工、园丁浇水等,他们的电影是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景用摄影机记录下来,追求的是那种画面和现实一模一样的真实。这种电影也确实达到了这样的效果,比如当时《火车进站》这部纪实短片放映的时候,很多观众看到火车从银幕上呼啸而来不禁惊呼躲藏,他们是将画面的真实和现实中的真实混淆了。技术主义传统的奠基人是爱迪生,他的摄影机对准的是动物表演、歌舞演出、拳击比赛等,为了拍这些影片,演员被专门请到摄影棚里进行镜头前的表演。这两大传统表征了流动画面叙事的两种基本模式,即纪实的模式和技巧的模式。这两种模式若运用得好,都具有非常强大的表意功能,也都会给观众视觉以强烈的刺激和心灵的震撼。

所谓纪实的模式是将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尽量完整客观地记录下来,这种记录将保持生活的原貌,即观众看影视作品就像看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一样。而技术的模式是利用画面制作和编辑的技术和技巧,将不同的画面按照生活的逻辑串连起来,由于这些画面是按照生活的逻辑被剪辑到一起的,所以观众可以按照自己的思维习惯读解出这些画面所要表达出的含义。前者的核心在于尽可能完整地复制真实世界的景观,而后者的关键在于找到准确合理地制作和串联相应画面的技巧和技术。那么在读解这些画面的过程中,观众就能获得认知的、伦理的和审美的愉悦。

一、流动画面的叙事之一:长镜头

所谓的长镜头——long shot,就是指在时空上不间断的流动画面的描绘或者叙事,让观众获得一种统一的整体的时空印象。这是纪实性画面叙事的一个基本手段。我们知道,和摄影手段相同的是,电影是用电子手段记录画面,和摄影不相同的是,电影所记录的是流动的画面。所以,很多电影理论家把电影看成是摄影技术和艺术的延伸。比如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

巴赞认为,电影在物像及其复制品之间“只存在一个无生命的、代理人的工具性。”所以,电影的画面是“没有人的创造性干预下自动形成的”,“所有的艺术都是以人的存在为基础的,只有照相是得益于人的不存在”。也就是说,画面的本性在于它能够完整、客观、真实地记录现实。这就是巴赞著名的照相本体论的观点。所以,在画面摄制的技巧方面,巴赞特别偏爱长镜头。在他眼中,长镜头的魅力就像他评价电影大师雷诺阿一样:“它能让人明白一切,而不必把世界劈成一堆碎片,它能揭示出隐藏在人和事物之内的含义,而不打乱人和事物原有的统一性。”

所以,诸如巴赞等坚持纪实是电影本性的大师们都特别偏爱长镜头,因为长镜头是最能完整地记录客观真实的动态画面的拍摄手法。更重要的是,长镜头是影视画面纪实功能最有力的一个证明,它让观众真实地看到一个事情发生的每一个过程,甚至每一个细节。这种完整性具有无与伦比的说服力。比如在美国纪录片大师符拉哈迪里程碑式的纪录片《北方的那努克》中有一个著名的长镜头,爱斯基摩人那努克在海洋冰面上拖出了一头海豹,整个镜头从那努克发现海豹开始,完整地记录了他和海豹搏斗的全过程,让观众似乎在现场般亲身经历了这个艰难的捕杀海豹的过程,其真实性在普通观众看来是不容置疑的。再比如在英国纪录片《鹫鹰不飞的时候》中有一段小孩遇狮子的镜头也是用长镜头表现的。一对年轻的夫妇带着自己的孩子在南非拓展动物保护区,因此住在野外。有一天孩子没有告诉父母独自外出,正好碰到一只被母狮子偶尔放在草丛中的幼狮,孩子不知厉害,竟然上前把幼狮抱了起来。此时,母狮可能感觉到了什么,它跑了回来并循着孩子的踪迹追踪下来,而孩子依旧浑然不觉。孩子的父母见状大惊,因为他们知道母狮子随时有可能扑向孩子。此时,摄影师用了一个全景把孩子、父母和狮子一起摄入到一个画面中,父母小心地呼唤自己的孩子让他慢慢把小狮子放下,并且不慌不忙地慢慢走过来,母狮子也过来叼走了小狮子,一个长镜头一气呵成,画面进行到最后,应该是一种观众、摄影师和父母都舒了一口气的感觉。